用心培育大国工匠
作者:苑梅香
来源:《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10期
摘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有理想、有技能、有职业道德的大国工匠做支撑。技工院校教师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始终,让学生真正成为有理论基础、有实践能力,又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道德;大国工匠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08-03
大国工匠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利器,培育大国工匠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做出重要批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力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社部副部长汤涛要求,要狠抓《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的落实,把“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贯穿事业发展全过程,努力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工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对我们技工院校教师的巨大鼓舞。其实不仅经济发展需要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也需要重拾工匠精神。加快培养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是技工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就如何培育大国工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技工院校教师首先要读懂自己的学生
现在的技工院校早已改变了过去通过考试入学的状况,免试入学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初中或高中毕业的,有在社会上浪迹多年又回到学校学习的,甚至还有初中没毕业的……而且独生子女已成为学生的主体,他们一直受到长辈的精心呵护,没吃过苦,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生活缺乏自律、学习缺乏主动性、思想缺乏责任担当,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随意性。技工学校的学生是介于中学生和大学生之间的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学生层次。无论在思想品质、行为规范、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单纯性和很强的可塑性。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孩子具有视野开阔,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活跃,标新立异,自尊心强,争强好胜的特点。但是,由于他们文化基础较差,社会知识贫乏,政治素质尚不成熟,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表现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容易误入歧途;他们自我表现意识较强,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总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认可,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发展,缺少团队意识和相互协作的能力,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他们大多数没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炼,从小受长辈娇宠,不愿奉献,价值取向急功近利;好逸恶劳,学习松懈,意识薄弱;爱慕虚荣,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求高消费。遇到一点挫折就退缩,心理承受能力差;他们对同龄人的一些观点和认识极易接受,喜欢交流,注重友谊,喜欢聚众而行。但由于其鉴别善恶能力不强,往往会形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他们由于学习不好经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导致自尊心受挫,常常形成心理障碍;他们反感教师对他们的呆板说教,越说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面对这样具有开放自我性、逆反求异性、自卑脆弱性的技工院校学生,经过两年或三年在校学习使他们成为企业需要的合格技能人才,技工院校教师任重而道远,责任重大,但使命光荣。
1.读懂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阶段是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时期,职业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也是导致经常出现状况的突出问题。
读懂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从日常生活学习的点滴做起,引导、启发学生克服自暴自弃的自卑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主动与之沟通,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根据其年龄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将从业、择业、敬业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的执着情感,树立钻研业务、刻苦学习的思想,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多表扬,少批评,发现每个学生的细微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并想办法帮助其成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不断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认识到:只要我努力,我也行、我就行的道理,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 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读懂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握住学生的脉搏,随时掌握学生在想什么,要做什么,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心理障碍,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尽快加以解决,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负责任,要有耐心、爱心、恒心、热情和技巧。 2.用教师的良好形象去教育和影响学生
教师的言行是最有说服力和便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技工院校的教师应当利用任何场所和任何机会对学生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用热心和耐心以及家长般的爱心、朋友般的诚心来关怀和爱护学生。在授课、实习、文体、公益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教师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去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用教师良好形象、优良品质和行为准则去教育学生。 3.以表扬为主,因势利导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以表扬为主,家长式的训斥只能造成学生的逆反和自卑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自尊心,这些学生的幼小心灵非常脆弱,更需要我们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的、良好的思想和行为,哪怕只是一个苗头或倾向,教师都要及时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适时地进行表扬和展示,使之优点和长处发扬光大。
4.注重教育方法,用事实进行说服教育
有些学生在几代人的娇惯下养成一种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这些学生还处于青少年阶段,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做事随意,我行我素。对待这些学生要因人因事施教,因势利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去引导、启发、激励学生,用实际案例去说服和影响学生。对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的说服教育,在教育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不在大庭广众下训斥学生。个别问题,个别施教,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普遍的集中说服教育,同时要防止小题大做。在说服教育中列举身边鲜活的事例,把理论说教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正面和反面的事例结合起来,通过教育让学生逐步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尊重别人,善于识别对错,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二、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做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技工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技工院校不仅要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还要对培养的人才能否做到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职业道德负有重要的教育责任和义务。既使学生“成才”,又要使学生“成人”是我们技工院校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1.深刻认识技工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技工院校的职责是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够更好地服务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企业不仅需要具有健全的体魄、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员工,更需要员工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技工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决定了他们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个性,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通过对就业后很快又离开企业的学生研究发现,这部分学生多数觉得工作太累、工资太低、不自由,他们吃不了苦,受不了一点委屈,师傅说不得,稍不顺心就辞职。他们劳动观念淡薄,眼高手低,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欠缺,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等。与企业对聘用员工的人品、敬业、责任感要求相差甚远。这就需要我们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技工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企业员工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所以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息息相关。我们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要与企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相符合,从而降低企业用人方面的职业道德风险,加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企业的需求就是培养的目标
“校企合作”在技工院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订单式培养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又为企业定向培养了所需的技能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但学校的管理与企业的管理有着极大差异。学校的教育是教师在学生错了改,改了犯,犯了再改的循环教育中进行的。而企业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制度,是真刀真枪的战场博弈,错了就意味着产品的报废,就意味着企业的损失。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后,继续接受企业的行业职业道德教育,这些职业道德规范是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适应和满足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要求。 3.以多种形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不仅需要技能人才,更需要有责任感、有良好品德的员工。技工院校要利用广播、网络、主题班会、校内宣传栏、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通过开设职业道德课、开辟职业指导专栏、组织学生参观人才市场和实习基地、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来校讲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等形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和企业,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三、校企合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习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作为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技工院校必须要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1.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技工教育的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即使这样技工院校的发展仍然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技工教育注重的是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多数学校的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不足且过于陈旧,不能与社会的先进技术接轨,也就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另外,作为培养学生的理论课教师动手能力差,大多是“纸上谈兵”;而实习指导教师多数是从企业聘请的一线退休工人,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但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为了解决学校“硬件不硬”“软件过软”这一制约学校发展的核心问题,各技工院校应该先从自身造血,从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做起。在校内实施老中青传帮带教学能力培养制度,通过教研活动、听评课比赛、教案评比、请专家来校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提升理念,拓展视野。与企业联合实施顶岗实习培养青年教师,促进教师在不断的交流中获得更快的专业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虽然培养教师的周期长一些,但他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2.多元化办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既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也需要技工院校改变观念,积极走出去,与企业、团体甚至个人走共建与合作之路。企业不仅有大量生产设备,还有大批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老工人和工程师,我们可以与企业联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把有经验的老师傅请到学校或把实训课搬进企业车间,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力资源,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实现人才培养与技工岗位零对接,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
技工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开设的专业,利用学校设施设备,聘用专业人员对外进行来料加工或对外经营(如汽车维修专业、印刷专业、电器维修专业等)。既能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又能为学校获得经济效益,学校把资金再投入购进先进设备,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创新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岗位。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高技能人才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和优秀代表,是创新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是对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国工匠》《中国大能手》,国务院将每年五月第二周确定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获奖的选手既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又获得人社部、省、市、学校的表彰和奖励。人社部相关领导强调,相对于他们所作的贡献来说,目前的奖励是合适的,值得的,“就是要让社会对技能人才眼红心热。”这些活动旨在在全社会营造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以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通过它来提升技能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提高青年从事技能工作的吸引力,提高青年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我们技工院校应该趁势而上,发挥优势,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尽一份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