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9月第26卷第9期 ・综述・ 中美网络健康传播研究的热点和启示 Focus of Network 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etween China and USA and its inspiration 周文瑜,兰小筠 ZHOU Wen-yu.LAN Xiao—yun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9982(2010)09—0709—04 【关键词】 健康传播;互联网;健康信息 目前公认的健康传播大众传媒有报纸、杂志、 广播、电视、互联网。与其他的大众媒介相比,网 络传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交互性、动态性、虚拟 性和全球性,网络的同步和异步传播特征增加了信 息接受的自由度。互联网的普及大大改善了健康传 播的途径,成为人们寻求健康信息的重要方式之 一,互联网健康传播的研究也已成为健康传播领域 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网络健康 传播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热点问题的总结分析, 为我国网络健康传播研究的良陛发展提供借鉴和参 考 1 中美网络健康传播研究的现状 1.1美国网络健康传播研究健康传播研究兴起 于西方,其中又以美国对健康传播的研究为优。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实施的以社区为基础的 健康促进“斯坦福心脏病预防计划(Stanford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被认为是健康传播 研究的开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2O世纪80年代末 网络健康传播成为美国健康传播研究一个新的重要 领域。1996年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 munication Association)旗下的首要学术刊物《传 播学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出了一期互联 网研究专集,标志着主流传播期刊对互联网这一新 传播媒体的高度关注 J。1997年国际顶级医学期 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以题为“评估控 制保障因特网医学信息的质量”的论文为先河, 【基金项目】2009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YBB417)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作者简介】周文瑜(1981一),女,湖南长沙人,硕士,主要 从事医药信息研究与信息服务。 【通讯作者】兰小筠,女,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研究与信息 服务。E—mail:zhwy2008jojo@163.con 随后发表了一些与网络健康传播相关的研究论文, 这些著作和论文透视了美国学者对网络在健康传播 中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付诸的研究。 纵观美国对网络健康传播的相关研究,其成果 集中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网络健康传播服务的能 力和潜力,评估网络健康传播的潜在影响和功能预 测;二是网络如何为提高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提供 支持,包括在线信息资源、多媒体教育材料、通过 电脑制定的健康决策支持计划等口 ;三是探讨网 络健康信息使用的频率和原因,分析用户在互联网 上寻求健康信息的方式,用户需要的信息类型,用 户寻求的健康信息特别是通过电子邮件和在线咨询 进行的医患互动对其健康产生的影响;四是网络健 康信息的评价研究;五是公众对健康信息的理解能 力和检索能力的研究。 1.2我国网络健康传播的研究我国在1987年召 开的首届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研讨会,首次系统介绍 了传播学理论,并提出了传播学在健康教育中的运 用。随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与中国政 府第四期卫生合作项目中,增加了健康教育项 目 。与美国网络健康传播发展相比,目前我国 的网络健康传播研究还处于对国外传播学的学习, 以及消化吸收网络健康传播的研究成果的初级阶 段。我国网络健康传播研究的议题主要是网络途径 对大众保健预防的影响,健康网站的用户特征、健 康信息的需求以及对网络健康信息质量的评估等, 着重在对网络就诊、健康网站的内容分析和使用行 为的研究。较大范围的网络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的实 证研究几乎没有,国家层面网络健康传播的课题严 重缺失。 2 中美网络健康传播研究的热点 2.1健康信息的评价标准研究互联网的开放与 ・709・ Chinese Joumal of Health Education,September 2010,Vo1.26,No.9 自由造成了网络信息发布的无序状态,而健康信息 对于可靠性、准确性的要求比一般的通用信息资源 要高,因此互联网健康信息的评价是研究的重要议 源评价的实践研究始于陈伟成,其在《互联网药 学信息资源评价及利用》中对国内外部分药学网 站进行了初步简单的评价,并设立了评价网站ht. tp://www.kechn.com/【9 ;其次刘艳丽、兰小筠 在《互联网医学信息质量评价初探》中,依据已 有的网络医学信息质量评价指标和我国高血压防治 指南制定了一套评价标准,评价了有关治疗高血压 题。网络医学信息资源评价研究始于网络和医学较 为发达的美国,许多组织机构、专业网站和专家学 者都制定了有关医学信息资源评价的指标。1996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FDA用户杂志》 中率先采用定性评价方法,提出了一套评价医学网 站可靠性的6条标准(网站的创办人、与用户之 信息的网站H ;另外,应峻、徐宜欣在《专业网 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及标准》中,提出了专业网 间的交互性、网络链接、更新速度、图表和多媒体 设计、价格),并提出利用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对 医学网站进行评价(Health Information On. Line.WWW.fda.gov/FDAC/features/596一info.html, 2010.)。1997年,美国专业评价网站HON(网络 健康在线)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先后提出了两套有 关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一套为HON指 导准则,包括:作者学历、I临床文献的最后修改日 期、数据的可靠性、来源数据以及基金和广告策 略 ;另一套是关于医学健康网站的8条规范, 包括:权威性、互补性、患者的保密性、数据信息 的来源、可辩解性、清晰全面的作者介绍、关于网 站创办人的详细说明、诚实可靠的广告及编辑制 度 J。1999年,美国医学会(AMA)从内容、创 办人和广告赞助商、患者隐私的保密性以及电子商 务原则出发提出了一套关于医学信息资源的质量评 价标准 J。美国健康最高研究小组(Health Sum. mit Research Group)提出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 网络医学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制定了网络医学信息 资源评价的7个金标准(C1一C7),即可靠性 (Crediblity)、内容(Content)、公开性(Disclo— suFe)、网络链接(Links)、网站设计(Design)、 交互性(Interactivity)、附加说明(Caveats),并 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网络医学信息资源评价 指标体系。其后,美国医学会的编委Silberg WM 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医学信息资源评价的4个 核心标准,即作者、赞助商、分支机构和相关证 明,参考资料及来源信息,网站的所有者和创办 人,数据的更新情况 。 而我国有关网络医学信息资源评价的研究甚 少,基本上都是归纳国外网络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 评价标准和方法,如崔雷、张晗的《医学网址评 价标准与方法》 』,黄音、兰小筠的《医疗卫生网 络信息资源评价综述》[8 3。对我国网络医学信息资 ・7l0・ 络信息资源(包括医学信息资源)的评价体 系¨ ,但针对网络健康信息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仍为少见,且没有一套成熟可行的方法来对网络健 康信息进行质量评价。 2.2健康信息的权威性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 的创立者卢因(Kurt Lewin)1947年在《群体生活 的渠道》中提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指 出把关就是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目前国内外大多 数健康网站的把关人能力较弱,许多把关人医学科 普知识欠缺,因此筛选和核对健康信息的能力相对 欠缺¨ 。而且在网络健康传播中,把关人传播信 息的权利几乎完全被大众所分享,即传播主体多元 化——向大众传播信息既可以是专业医疗机构中的 职业传播者,也可以是网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从 而使得信息和信息垃圾相伴而生,进而影响到网络 健康信息的权威性。美国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研究显 示网络是信任度最低的健康信息源¨1 。 在美国一些以著名的医疗机构做背景、以著名 医学专家作为核心成员的权威机构为公众传播健康 信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著名的面向公众提供健康 信息的网站——Medlineplus,足美国国立医学图书 馆主办、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和国家 健康研究所(NIH)提供免费全文信息的网站。另 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美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CDC)主办的网站也提供大量权威的健 康信息。由特定疾病的协会、组织主办的为公众提 供健康信息的网站更是多不胜举。 而在我国,互联网健康传播主要为商业性网 站。互联网健康传播目前没有引起政府、医疗机 构的足够重视。非营利性的健康网站仅有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为数不多的一些学术团体如中 国糖尿病协会、中国抗癌学会等为公众提供健康 信息。其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信息较 为全面,内容包括最新的疾病防控动态,焦点对 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9月第26卷第9期 策,传染病疫情报告,设置了健康主题、免疫接 种、洪灾防病、国外卫生信息等以供查询。但就 健康信息数量、类型及系统性都与美国同类网站 有相当大的差距。 2.3网络健康信息用户行为研究 在美国,已有 数据显示,已满18岁的成人中有将近80%访问因 特网 14,15],约有9000万至1.6亿人搜索和利用网 络健康信息 J。美国学者对网络健康信息用户 行为的调查研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用户寻求网 络健康信息的原因;用户在搜索网络健康信息过程 中遇到的障碍;用户参与的在线健康活动;用户对 网络健康信息的使用;用户搜索的特点。研究结果 显示:①网络健康信息用户的搜索行为大致分为3 种:为自己查询健康信息、为亲人朋友查询健康信 息、在网上购买药品和维生素 叫;②网络健康信 息用户的行为受教育、收入、年龄、性别的影响, 收入较高的女性更愿意利用网络获取健康信 息[21。 ;③为了更好地与医生交流,患有慢性病 如癌症、糖尿病的病人更愿意上网查询与疾病相关 的健康信息l2 ;④网络用户更愿意利用网络论坛, BBS,网上社区,电子邮件,聊天室,博客等提供 的在线支持和共享信息 。 我国《2007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 2006年中国网民达1.37亿人,上网搜索健康信息 的用户为0.81亿人。但有关我国网络健康信息用 户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且内容主要集中在用户查 询和使用行为方面,如韩妹的硕士论文《中老年 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蒋佳文 的《医学用户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的调查研究》 。 与美国相比,我国对网络健康信息用户的行为进行 深入研究的较少、且范围相对较窄,相关的研究着 重在用户健康信息使用行为上。 2.4网络健康传播效果的研究发展用户健康词 汇。文字是用户与健康信息传播者之间的健康交流 的一个重要因素,具备足够的健康词汇知识才能更 好地了解健康信息。为了支持网络用户对健康信息 的理解、解决用户与医疗专业人员在使用的健康术 语和健康概念之间的差异,美国Intelligent Medical Objects,Apelon和WebMD公司开发了用户健康词 汇和健康词汇工具,以消除用户与医学专业人员的 语言障碍 。优化信息检索和文本的可读性。为 了方便用户理解检索到的健康信息,美国的一些组 织团体制定了用于为公众书写文本的指导方针,这 ・综述・ 些方针通常建议使用可读性公式,即英文文本级别 主张最高为6年级的水平 ]。为提高健康信息文 字的可读性,制定的解决方案应包括简单的文本自 动翻译,内容的可视化和动画等。而在我国这方面 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 3启示 3.1加强网络健康传播的研究21世纪是高度信 息化的时代,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普遍的传播 现象。然而人们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远远落后 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实践。揭示健康信息在互联网 传播的内在机制和规律,构建基于健康的互联网 知识传播模式,深化我国健康传播理论研究迫在 眉睫,国家社科基金应积极支持网络健康传播相 关基础研究。 3.2加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监管,制定网络健康 信息可信度准则相关部门应拟定网络健康信息可 信度准则,提供可操作的科学的健康网站信息评价 标准,对健康信息实施规范化管理,藉此提高健康 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就健康网站本身而言,网站应该向用户提供 网站健康信息的编辑方针和编辑程序,以及编辑 人员的工作领域和知识背景,并声明信息的筛选 和张贴过程,在张贴的内容中尽量提供信息的来 源和作者的资料,这些是网站健康信息可信度的 重要佐证。 3.3设立有效的健康信息把关人 由于网络健康 传播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健康网站把关 人首先要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掌握国家的卫生 政策、了解医药专业领域的研究动向,具有健康理 念;其次,网站把关人要不断增强A身的健康素 养,才能把握各种来源的健康信息,从而为用户提 供科学可靠的健康信息。 3.4开展对网络健康信息用户行为的调查研究 在网络世界更多的用户是根据自身的要求主动搜索 信息,所以我国应积极开展多群体多层面的网络用 户行为的调查分析,从用户角度出发,利用传播学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用户的健康信息需求、健 康信息获取行为以及影响因素,根据用户的需求进 行网站信息设计、优化网络健康信息检索语言、开 发增强用户阅读专业知识能力的使用工具,提升网 络健康信息传播的正效应。 (下转第716页) -711・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P 塑 Q! t : , :! 科普作品的艺术内涵。可以手工绘画,也可以电脑 媒体材料制作和使用知识,或者不懂得如何评价一 绘画。 份媒体的基本质量和效果,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健康 3.2.3 以歌谣代替文章有些作品可以结合受众 教育工作者…。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卫生科 (如儿童、少年)的特性,采用优美、简洁的儿 普绝非可有可无的“小品”,要正确认识卫生科普 歌、童谣代替传统的文章,让作品以鲜明、生动的 的专业性和重要性,持之以恒,为全民健康办好科 面貌出现,提高教育效果。 普。 3.3使命意识要持之以恒 围绕现代医学预防疾 病和促进健康、解除病痛、治疗和照料病患、长寿 参考文献 并追求善终等四大目标,卫生摄影宣传画的市场 [1]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 广,需求大。媒体材料制作是健康教育和医院宣传 版社,2005.1. 工作者必须熟悉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如果不懂得 [收稿日期]2010—07—30 [本文编辑]杨翔 (上接第711页) [14]Harris I.Poll shows number of“eyberchondriacs”一adu1ts who have ever gone online for health to all est/. 参考文献 mated 160 million nationwide f EB].http://www.harrisinterac— tive.corn/harris—poll/printerfriend/index.asp?PID=792,2010 [1]金兼斌.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J].现代传播,2002,4: 一O1一o5. 82—88. [15]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Online activities:total, [2]Ronald ER,James EK,James E.The Internet and health eommuni- 2008[EB].http://www.pewinternet.org/trends.asp,2010一 cation: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M].Calif:Sage Publication, O1一l8. 2o01.36. [3]郭碉.我国健康传播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2): [16]Horrigan JB.Homes broadband adoption[EB].http://www. pewinternet.org/PPF/r/257/report—display.asp,2010一O1一l8. 152. [17]Anderson JG.Consumers of e-health:patterns of use and barriers [4]Elena J,Ioana M,Mihai-Cristian J.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J].Soc Sci Comput Rev,2004,22:242—248. of health related sites on lnternet[EB].http://atlas,iei.ro/ehto/ [18 3 Fox S.Health information online[EB].bttp://www.pewinternet, EHTO ENG/,2010一O1—18. org/PPF/r/156/report~display.asp,2010一O1—18. [5]Margaret A,Annette F,Bonnie C,et a1.Guideline for 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on sites on the Internet[EB].www.alna—assn.0r昏/ [19]Fox S,Fallows D.1nternet health resources[EB].http://www. pewinternet.org/PPF/3/95/report_display.asp.2010一O1一l8. area/pub/category/1905.htm1.2010一O1—18. f 20]Nancy L Atkinsonl,Sandra L Sapersteinl,John Pleis.Using the [6]Silberg WM,Lundberg GD,Musacchio RA.Assessing,controlling, Internet for health-related activities: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proba— and assur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ca— bility sample[J].J Med Internet Res,2009,11(1):4. veantlectorletthe reader and viewer beware[J].JAMA,1997,277: [21]Ninfa P.Hispanics’use of lntenret health infomration:an explora— 1244—1245. [7]崔雷,张晗.医学网址评价标准与方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 tory study[J].J Med Libr Assoc,2008,96(2):101—107. 422]Cotton SR,Gupta SS.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and off—line health 2000,23(4):280—282. information seekers and factors that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m [8]黄音,兰小筠.医疗卫生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综述[J].大学图书 [J].Soc Sci Med,2004,59(9):1795—1806. 馆学报,2007,6:34—40. [23 J Jennie A,Abrahamson K,Fisher A,et a1.Lay information mediary [9]陈伟成. 联网药学信息资源评价及利用[J].药学实践杂志, behavior uncovered:exploring how nonprofessionals seek health in— 200l。l9(4):249—253. formation for themselves and others online[J].J Med Libr Assoc, [1O1刘艳丽,兰小筠.互联网医学信息质量评价初探[Jj.医学信息 2008,96(4):310—323. 学杂志,2008,5:45—49. [1 1]应峻,徐宜欣.专业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及标准[J].中华医 [24]韩妹.中老年人对网络健康信息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北 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学图书情报杂志,2004,I3(2):7~8. [12]袁小南.我国网络健康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 [25]蒋佳文.医学用户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的调查研究[J].医学信 息学杂志,2006,3:178—180. 学,2005. [26]Alia Keselman MA,Robert L,Catherine A,et a1.Developing infor- [13]Bradford WH,David EN,Gary LK,et a1.Trust and sources of matics tools and strategies for consumer—centered health communi・ health information--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and its implications ofr health care providers:findings from the first health information cation[J].JAMIA,2008,15:473—483. [收稿日期]2010—0l—O5 [本文编辑]王晓眷 national trends survey[J] Arch Intern Med,2005,165:2618— 2624. ・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