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衣: 雨: 是: 怪: 2、将“迎而吠之”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3、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二)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令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人子弟皆已惮籍矣。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给文中加点字释义。
A.戮( ) B.俱( ) C.惮( ) D.族( ) 2.《陈涉世家》中,“ ”句抒发了干古志士之胸臆,此文中“ ”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被人称颂,“史公极力描写。” 3. 下列句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其季父项梁(小叔父)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被) ...B.学万人敌(抵挡) 项氏世世为楚将 (做) ..C.去学剑(前往) 又不肯竟学(竟然)) ..D.梁以此奇籍(认为奇异) 与籍避仇于吴中(躲避) ..4.对本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叙述项羽的远大抱负及成长过程。B.叙述季父项梁的生平事迹。 C.叙述项籍与叔父的相识相知。D.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三)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①大(taì)隗(wěi)②乎具茨③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④焉,曰:“若⑤知具茨之山乎?”曰:“然⑥。”“若知大隗之所存⑦乎?”曰:“然。”黄帝曰:“异哉⑧小童!非徒⑨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
下⑩。”小童辞⑾。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⑿?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ǐ)首⒀,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见:拜访。②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③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④涂:同 “途”。即路。⑤若:你。⑥然:是的。表应答。⑦所存:所在的地方。⑧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⑨非徒:不但,不只。⑩为天下:治理天下。⑾辞:谢绝。⑿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 ⒀稽首:叩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2)问涂焉( ) ..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4)黄帝再拜稽首(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
①
(四)多多益善 上②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③。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注:①本文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②上:指汉高祖刘邦。③差(Cī):高低。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上尝从容与倌言诸将能不。( ) (2)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 ) ..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 ) ..
2.下列加点词语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B.如我能将几何? ....
C.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D.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3.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4分)
(1) 通 义:
(2) 通 义:
4.翻译下列句子。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5.不善“将兵”的刘邦最终擒获了善“将兵”的韩信,为什么?
(五)诫外甥 诸葛亮
夫志当存①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②,使庶几之志③,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④,广咨问,除嫌吝⑤,虽有淹留⑥,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⑦,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⑧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⑨矣。
注:①存:思念。②凝滞:指郁结在胸中的俗念。③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庶几,接近,近似。④细碎:琐碎的杂念。⑤嫌吝:嫉妒和贪心。⑥淹留:德才不显于世。⑦强毅:刚强坚毅。⑧窜伏:埋没之意。⑨下流:指才智品行低劣的一类人。
16.出自本文的一句名言是 ,请再写出诸葛亮的一句名言: 。 17.翻译下列句子。
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18.读完本文后,你得到哪些教益?
(六)诸葛亮受遗诏 章武三年春①,先主于永安②病笃(dù)③。召④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⑤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人事⑥。若嗣(sì)子⑦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⑧。”亮涕泣曰:“臣敢竭⑨股肱(gōng)⑩之力,
○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效11
12○
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
13○
之如父!”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①章武:刘备的年号。三年:公元223年。②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③病笃:病重。④召:召见。⑤谓:对……说。⑥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⑦嗣子:此指刘禅。嗣,继承。⑧君可自取:您可以取而代之,即自己做皇帝。⑨竭:用尽。⑩股:大腿。肱:自肩至肘的部分。股肱:用以比喻辅佐之臣。11○效:献出。12○敕:告诫,嘱咐。13○事:侍奉。 1.翻译下列句子。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2.请用一个历来为人们称赞诸葛亮的成语,来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高风亮节。
3、我们学过的《出师表》文中最能表达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思想感情的一句是 4、《出师表》一文中有“深追先帝遗诏”句,请写出刘备给后主遗诏中的一句名言 , 。
5.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四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七)
昔有医人,自媒①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②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③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①媒:介绍,夸耀。②屣(xǐ):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③鸣:申诉,控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1) (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索: .
2、翻译下列句子。(4)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
1、穿;下雨;这样;感到奇怪。 2、冲着杨布叫。
3、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遇事要善于思考。 (二)
1.杀 全,都 害怕 灭族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也” 3. C (完成、终了) 4。D (三)
1.(1)拜见(2)同“途”。(3)罢了 (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 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四) 1.(1)曾经 (2)被 (3)带领,将官
2.C(其他词的古义是:A。在闲暇时;B。多少;D。……的原因。) 3.(1)“不”通“否”,否定副词。 (2)“禽”通“擒”,擒拿,活捉。 4.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5.韩信善“将兵”却不善“将将”,而刘邦不善“将兵”却善于“将将”。“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五)
1.志当存高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即使自己的德才不显于世,可对高雅的情趣又有什么损害?又何必担心自己不能成功呢?
3.答案举例:从小就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地为之拼搏、奋斗,最终将大有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虚度年华,荒废一生。 (六)
1、我一定尽一个辅臣应尽的力量,忠贞不二,一直到死。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报先帝,忠陛下。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六出(祁山 ) 东和(孙吴 ) 收二川( 东川、西川) 七擒(孟获 ) 北拒(曹魏 ) 排八阵(图) (七) 1、(1)请,邀请;(2)相信;(3)取,拿来
2、我干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
3、做事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就像治驼背,不能只治了弯曲的背,背不再弯曲了,可人的生命也没有了,这就是不看全部只求局部效益,这样做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这个驼背的人,被这样的庸医治好了背,却没了命,得不偿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