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 阅读题(共73分)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2.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
【答案】1.C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选项中C项“继承汉魏古诗”文中没有依据。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中A项“逐渐走向衰微”无中生有;B项“因而”,强加因果;C项“更似绝句律诗” 没有依据。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C项“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准确,引 用的诗论部分,有的是为了说明古人对唐代的古诗有偏见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停不下的艺术追溯——林风眠:中西巧调和
今天的梅州,是广东东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在距离梅州市区20公里外的西阳镇阁公岭村,却依稀能看到100多年前留下的痕迹。这栋略显破旧的宅院,就是林风眠出生的地方。
在林风眠5岁时,家里把他送到了本族开设的立本学堂,读书认字,既是石匠又能画几笔的父亲还教他临摹《芥子园画谱》。在这种临摹中,林风眠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启蒙教育。
1915年,15岁的林风眠踏进了梅州中学的大门,在这里,林风眠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美术老师梁伯聪,正是这位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个能书善画的秀才,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求学期间,亲朋从南洋带回的一些外文书籍,也让林风眠好奇不已。书中那些色彩
丰富、形象逼真的西洋画插图,使得从小临摹惯了《芥子园画谱》的他,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并心迷向往。
4年后,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和林文铮一起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在国立高等艺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林风眠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与思想的双重启蒙。对艺术的理解和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不再是儿时临摹或少时喜爱的西洋画片,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思考。林风眠独特的绘画天赋使杨西斯惊叹不已,于是就推荐他到巴黎美院。1924年5月21日,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的莱茵宫开幕,他的作品引起轰动。此时的林风眠,在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中西调和的基本艺术面貌。
约两年后,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不久,林风眠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他以论述艺术是如何构成的、东西艺术根本之异同等问题为基础,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之间寻求新路。
为了实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林风眠可谓殚精竭虑。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艺术名家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王朝闻、苏天赐等都是林风眠的学生。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
1927年5月11日,林风眠组织本校师生召开了一场在当时国内规模相当大的艺术展。由于部分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激怒了奉系军阀,林风眠被迫辞去校长之职,离京南下,担任了由蔡元培亲手创建的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执掌杭州国立艺专的十年,也是林风眠实践自己调和中西艺术理想的十年。这一期间,林风眠用象征手法创作了大型油画《人道》《悲哀》《死》《人类的痛苦》《渔村丰收》等作品,风格一如他“中西调和”的探索,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条,色调强烈而凝重。
后来林风眠移居到了上海,他就像个苦行僧一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在清苦孤寂中继续着中西艺术调和的探索。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林风眠终于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孤独、忧郁和磨难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林风眠,但是,在他的笔下,却衍化出了寂静的山川,仿佛一片超现实的梦乡。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8日)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林风眠成为中国“百年巨匠”之一并不是偶然的,原因在于他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并且他身体力行,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B.林风眠的创作融汇了东西艺术之长,创造出了自己画作的独特的面貌,他没有忘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没有真正的人味,作品就没有生命活力。
C.林风眠在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之长,造型简约,色调强烈凝重,独具一格。
D.绘画是林风眠安身立命的凭借,是他毕生的终极追求,更是他表达强烈情感的媒介。他借助绘画表达他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敏感与爱。
5.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林风眠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既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文化学习,又在梁伯聪、南洋回来的朋友等人的影响下关注西方的艺术世界,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调和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B.林风眠敢于打破常规,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欣赏离经叛道的画家。当校长时他聘请木匠画家的齐白石,打破艺术的崇高地位,提倡各阶级共享的艺术。
C.1919年,林风眠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接受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双重启蒙,从此踏上了绘画艺术中西调和的探寻之路。
D.林风眠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从1919年选择出国勤工俭学,到德国第一届“中国美术
展览会”引起轰动,再到国内艺术展上借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都是他爱国的体现。 E.大成就须经得起大寂寞。移居上海的林风眠不问世事埋头探索,孤独、忧郁和磨难围绕着他,但他终于超越自我,在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就。
6.简述林风眠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功的缘由,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4.A 5.CE
6.①保持好奇心,善于学习。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西洋插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论与思想,林风眠都兼收并蓄。
②善于创新,能打破传统。林风眠不一味地做守规矩的“好学生”,才能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③贴近生活,保持人味。他的画作直接描述生活,拷问人性,富有活力。
④耐住寂寞,专心创作。林风眠在上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最终让自己的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⑤有师友亲人的帮助。梁伯聪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蔡元培的任人唯贤,父亲的影响等等,都促成了林风眠的成功。
【解析】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本题要求找出不属于该书观点的一项。题中A错在遗漏
信息,林风眠被誉为“百年巨匠”之一的原因很多,“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和“培养了很多大师级的名家”等也不可忽视。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本题的块应该集中在文章第一节中。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
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
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7.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D.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E.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8.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9.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
【答案】7.CD 8.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1分),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1分),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1分);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9.①内容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3分)②形式上: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
【解析】
7.试题分析:C.“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理解错误;D.“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语句含意类的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先从语句的表现手法的角度入手解读,然后再重点解释关键词句即可。如本题的关键词句是“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和“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通过二者的对比,表明作者“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的观点。
9.试题分析:标题常见的作用有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有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有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等。解答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小说的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
点睛:本题考查分析题目作用的能力,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入手。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如本文的题目“斯人独憔悴”在内容上主要是突出主题,在结构上统领全文,在形式上通过引用名句,丰富文章内涵,吸引读者。
古代诗文阅读(38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觷(xué),字柔直,福州人。举进士,为小官,不与世诡随。时蔡京当国,求善训子..弟者,觷适到部,京族子应之以觷荐。觷再三辞,不获,遂即馆,京亦未暇与之接。觷严毅耸拔,意度凝然,异于他师,诸生已不能堪,忽谓之曰:“汝曹曾学走乎?”诸生骇而问曰:“尝闻先生教令读书徐行,未闻教以走也。”觷曰:“天下被而翁破坏至此,旦夕贼来,先至而家,汝曹惟有善走,庶可逃死尔。”诸子大惊,亟以所闻告京,曰:“先生心恙。”京矍然曰:“此非汝所知也。”即见觷深语,觷慷慨言曰:“宗庙社稷,危在旦夕。”京敛容问计,觷曰:“宜亟引耆德老成置诸左右,以开道上心。罗天下忠义之士,分布内外,为第一义尔。”京因扣其所知,遂以杨时荐,于是召时。觷后守南剑州,迁福建路转运判官。未行会范汝为陷建州遣叶彻拥众寇南剑时统制官任士安驻军城西不肯力战觷独率州兵与之战分为数队令城中杀羊牛豕作肉串仍多具饭将战,则食第一队人,既饱,遣之入阵,便食第二队人,度所遣兵力将困,即遣第三队人往代,第四至五六队亦如之。更迭交战,士卒饱而力不乏。彻中流矢死,众败走。觷知士安惧无功,即函彻首与之,州兵皆愤,觷曰:“贼必再至,非与大军合力不能破也。”士安得之大喜,遂驰报诸司,谓已斩彻。未几,彻二子果引众声言复父仇,缟素来攻。于是士安与州兵夹攻,大败之,城赖以全。再知处州,尝欲造大舟,..幕僚不能计其直,觷教以造一小舟,量其尺寸,而十倍算之。又有欲筑绍兴园神庙垣,召匠计之,云费八万缗,觷教之自筑一丈长,约算之可直二万,即以二万与匠者。董役内官无所.得,乃奏绍兴空乏难济,太后遂自出钱,费三十二万缗。以直龙图阁知虔州,荡平余寇,进秘阁修撰,卒。后庙食邵武。 ..
(节选自《宋史·张觷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行/会范汝为陷建州/遣叶彻拥众寇南剑/时统制官任士安驻军城西/不肯力战/觷独率州兵与之战/分为数队/令城中杀羊牛豕作肉串/仍多具饭/
B.未行会/范汝为陷建州/遣叶彻拥众寇南剑/时统制官任士安/驻军城西/不肯力战/觷独率州兵与之战/分为数队/令城中杀羊牛豕作肉串/仍多具饭/
C.未行会范/汝为陷建州/遣叶彻拥众寇南剑/时统制官任士安驻军城西/不肯力战觷/独率州兵与之战/分为数队/令城中杀羊牛豕作肉串/仍多具饭/
D.未行/会范汝为陷建州/遣叶彻拥众寇南剑/时统制官任士安驻军城西/不肯力战觷/独率州兵与之战/分为数队/令城中杀羊牛豕/作肉串/仍多具饭/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之称。 B.“缟素”指为哀悼死者而穿的白色丧服,用白色的粗布或麻布做成。 C.“缗”指的是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文中“八万缗”,即八万两银子。 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官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觷严厉孤傲,虽有才,却不被世人所容,被聘为老师,蔡京不接待他,学生也不能忍受他。
B.张觷敢说真话,即便在权贵子弟面前,他也敢说他们家长的不是,让这些学生非常惊讶。
C.张觷关心社稷安危,向朝廷推荐人才,认为网罗天下忠义之士,把他们安排到朝廷内外是第一要义。
D.张觷指挥打仗有勇有谋,既能独自率兵与敌寇周旋,又能团结其他将领合力打败敌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蔡京当国,求善训子弟者,觷适到部,京族子应之以觷荐。
(2)既饱,遣之入阵,便食第二队人,度所遣兵力将困,即遣第三队人往代,第四至五六队亦如之。
【答案】10.A 11.C 12.A
13.(1)当时蔡京主持国家政事,寻求善于教育孩子的老师,张觷刚到京城官署任职,蔡京的侄子就推荐了张觷(来回应他)。(“当国”“训”“适”各1分,句意2分)
(2)吃饱后,就派他们投入战斗,接着让第二队人吃饭,估计所派战士将疲劳,便派第三队人前往替代,第四到第五、六队也按照前面的部署行动。(“既”“食”“度”各1分,句意2分)
【解析】选自《宋史》 作者:脱脱和阿鲁图 朝代:元 10.试题分析:给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原文为:“未行,会范汝为
陷建州,遣叶彻拥众寇南剑。时统制官任士安驻军城西,不肯力战,觷独率州兵与之战,分为数队,令城中杀羊牛豕作肉串,仍多具饭。”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11.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在平时注意积累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在课文和课文注释中出现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文本中该词的含义进行认证分析,来确定正误。缗:古代计量单位,文中指八万铜钱。
12.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A项,表述错误, “不被世人所容”于文无据。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
13.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析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句式,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
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阅读翻译四字诀:首览全文,掌握大意。词不离句,句不离词。词句难解,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领会语意。翻译整句,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务求直译。字词句篇,连成一气。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参考译文:
张觷,字柔直,是福州人。考中进士,担任小官,不随世俗诡诈变化。当时蔡京主持国家政事,寻求善于教育孩子的老师,张觷刚到京城官署任职,蔡京的侄子就推荐了张觷(来回应他)。张觷再三推辞,没获批准,就到馆里任教,蔡京也没有空闲接待他。张觷严肃孤傲,态度庄重,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众学生已经不能忍受,(张觷)忽然对他们说:“你们曾学过逃跑吗?”众学生诧异地问:“曾听先生教令读书要循序渐进,没听过教逃跑。”张觷说:“天下被你们的父辈破坏到这种程度,早晚贼来,先到你们家中,你们唯有善于逃跑,或许能免于一死。”众学生大惊失色,赶紧把所听到的告诉蔡京,说:“先生精神有问题。”蔡京惊惧地说:“这不是你们所知道的。”立即召见张觷(与他)深谈,张觷情绪激昂地说:“国家社稷,危在旦夕。”蔡京神色严肃地问(他有何)计策,张觷说:“应当立即引用德高望重的人安排在身边,来开导皇上的心。网罗天下忠义的士人,(把他们)分布在朝廷内外,是第一要义。”蔡京因此求教他所了解的人,于是(张觷)推荐了杨时,(蔡京)随即召入杨时。张觷后来掌管南剑州,升任福建路转运判官。还未动身,恰逢范汝攻陷建州,派遣叶彻率军进犯南剑。当时统制官任士安在城西驻扎军队,不肯尽力战斗,张觷独自率领州兵与贼军交战,分成多个队,命令城中人杀羊、牛、猪做成肉串,并多准备饭。将要作战,就给第一队人开饭,吃饱后,就派他们投入战斗,接着让第二队人吃饭,估计所派战士将疲劳,便派第三队人前往替代,第四到第五、六队也按照前面的部署行动。轮流更替交战,士兵吃得饱而不感到乏力。叶彻中流箭死去,众贼兵战败逃走。张觷知道任士安害怕没有功绩,立即把装盛叶彻首级的匣子交给他,军队士兵都很气愤,张觷说:“贼兵肯定会再来,不与大军合力不能打败他们。”任士安得到叶彻首级非常高兴,于是派人快马报告各个官署,说已经杀了叶彻。不久,叶彻的两个儿子果然领兵声称要为父亲报仇,穿戴丧服来进攻。于是任士安与州兵成夹势攻击,大败贼兵,南剑城得以保全。张觷再次任处州知州,曾想建造大船,幕僚不能计算它的费用,张觷令他们造一艘小船,量它的尺寸,然后按十倍来计算。又想修筑绍兴园神庙的围墙,召工匠来计算,说需花费八万铜钱,张觷令他们先修筑一丈长的庙墙,大约计算它花费两万铜钱,就把两万铜钱给工匠。负责督察差役的内官没有什么收入,于是上奏绍兴空乏难以救助,太后就自己出钱,花费三十二万铜钱。(张觷)以直龙图阁的身份任虔州知州,扫荡平定剩余的贼寇,晋升为秘阁修撰,去世。后来在邵武立庙受祭。
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孟郊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③。
【注】①明府:唐人称县令为明府。李明府,生平事迹不详。②零,落。③兰茝:皆香草名。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用一“静”字,概括出桐庐山无世俗浑浊气息、优雅宁静的特点。 B.次句用一“零”字,化静为动,描摹出“清雨”在碧云下的飘零之态。 C.三、四句以辽阔的“千山”与微小的“一叶”对比,突出桐庐山环境的寂静。 D.五句的“佳志士”照应诗题中的“李明府”,表达出对李明府的赞美之情。 E.前四句写景着力表现桐庐山的清、静,为后四句表现李明府的形象做铺垫。 15.诗歌的最后四句是怎样赞扬李明府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BC 15.①五六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以“佳志士”称李明府,又说他无人可匹敌,直接赞美李明府;②七八句用典,李明府让我产生了去读读楚辞的冲动,他的衣服经过兰草熏蒸,赞美李明府的文采和高洁情操:③最后四句,虚实相生,表达出对李明府的高度赞美之情。
②
①
点睛:要明确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立意四大部分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特别提示: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巧”,只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至少两种以上。如问“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可答一两种即可。
名篇名句默写(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归程的轻松愉悦,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逍遥游》中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__________,________”。
(4)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 (2)风飘飘而吹衣 (3)渔舟唱晚 (4)响穷彭蠡之滨
(5)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6)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8)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第II卷 表达题(共77分)
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①.《寂寞空庭春欲晚》中,新生代人气演员张彬彬饰演的满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深情如许、温润如玉,更有着芝兰玉树的风姿气度。 ....
②.深思熟虑之后,粟裕还是认为不过江,在中原地区打大歼灭战为好,但他又怕自己的“一孔之见”干扰了中央军委的决心,没有上报。 ....
③.目前国内的净水器企业有3000多家,但是持有卫生部相关批文的净水器企业仅1200家左右,这导致市场上净水器的价格和质量良莠不齐。 ....
④.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中,雄浑大度的颜体字是与颜真卿刚直忠义的性格相维系;张旭、怀素的草书龙飞凤舞、气势非凡,与他们性情旷达相对应。 ....
⑤.特朗普入主白宫一个多月以来的表现,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还算差强人意,尽管....一些主流媒体对他多有微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芝兰玉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此处用作形容人的风姿气度,望文生义。一孔之见:比喻片面的见解,多用于自谦。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此处应为“参差不齐”。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围绕为实现日本天皇生前退位的法律完善事宜,安倍政府内部出现了不由政府提交法案,而是由跨党派议员立法。
B.国内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除“以论文论英雄”的制度上的缺陷之外,跟与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名硬实软也存在问题。
C.农耕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手艺为上的社会,学会一门手艺就是饭碗,就可以凭此混江湖揽日月,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
D.2017年世界媒体纷纷关注中国春节,在全球刮起的这场“红色旋风”背后,折射出的是世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影响力的关注和认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 成分残缺,在句尾加“的方案”;选项B 句式杂糅,可以改为“跟对……的处理名硬实软也有关系”C搭配不当,“学会一门手艺”和“饭碗”搭配不当,应为 “找到一个饭碗”。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苏轼生活在党争酷烈的北宋中后叶,一再因文字受累,因群小告讦遭祸,动辄得咎,进退失据,其生存环境之凶险,实非常人所能想象。对于自己历尽坎坷之由,苏轼曾有过冷静的反思。 。 。 。 。 。 。
①苏轼深爱陶渊明《饮酒》一诗,称“与渊明诗意不谋而合”
②于是,“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便成了苏轼的最终选择
③所谓“不谋而合”者,即世人皆与世推移,而自身与世俗并不谐合 ④因此,不愿违背自己心愿的苏轼,“吾驾不可回”,其人格理想不可逆转 ⑤正是这种勇气与品格,给苏轼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⑥苏轼乃性情中人,“性不忍事”的坦率性格因其人格的自觉而无可更改 A.③①④⑥⑤② B.③①⑥④②⑤ C.⑥①③④②⑤ D.⑥④①③⑤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应浏览所给的语段和句子,把握中心意思,再看所给的选项,借助关联词、指代词等把握句和句之间的关系。⑥总叙苏轼性格使然,紧承前面反思,故排在最前面,⑤是反思的结果,应放在最后,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再根据关联词“因此”“于是”,④②是说苏轼的选择,应相连,故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①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②____________。其实,只要愿意,③_____________,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
【答案】(1)①我们并不习惯给予 (2)②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3)③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①空,前文阐述的是给予,从“然而”可判断出应该与前文的意思相反,即“我们并不习惯给予”;②空,是总结句,上文列举的是给予的好处,所以总结句可填写“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③空,根据后文列举的给予的方式可知应填写“你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给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
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比如本题的①空,前文阐述的是给予,从“然而”可判断出应该与前文的意思相反,即“我们并不习惯给予”;②空,是总结句,上文列举的是给予的好处,所以总结句可填写“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21.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历时3年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于2016 年9 月13日在京发布。根据下图,简要说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90 字。(5 分)
【答案】示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注意要素内容及字数要求分析。
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地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而共享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共享单车符合低碳出行理念,为解决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上个月,资阳街头开始兴起共享单车,为市民短距离出行和与公共交通系统接驳换乘提供了方便。但也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乱停乱放、单车被盗、私自加锁、用户私藏、改装兜售等,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有人据此断言:“凭国人现在的素质,共享单车我们还玩不起。”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信共享,拒固守
共享单车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信用,针对部分人对这种关系的破坏,我们不应退缩于一块称为“国民素质不高,我们玩不起”的龟壳里。切忌因噎废食,相反,我们更应该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拒绝自我否定,拒绝认为国民素质太低的陈旧观点。
共享单车就像是一个刚诞生的生命,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期待和祝愿,若仅仅因为人们对它的伤害便干脆抹杀新事物,岂不是更大的伤害?新生命的分娩不是一丝苦痛都不会产生的,阵痛让母亲痛苦,但不能扼杀新事物出生带来的欣喜、改变,乃至革新,真正让新生命成长的是遭遇伤害、痊愈,消灭伤害,而非母亲的自我否定和对新生事物的扼杀。
我们相信共享单车的可行,因为它客观上方便着人们的生活,促进着人们的进步,要看到的不该是有一帮人破坏规则,不守秩序;而应着眼于在这么几十上百万人中只有一小撮人破坏着整体形象。我们相信共享单车,也是因为国民素质是在稳步提升的,尤其是在新的一代人中,素质教育更是被提及又提及。知礼明让已成为了新一代中国人奉行的标准。我们有理由相信,同时也有资格去接受这样一种经济形式。
故步自封,不知实际变化的断言是武断、狭隘、缺乏价值的,正如同水源一般,诚然,方今中国确实有一些水面有污浊,便若是自我否定,自我放弃,自我封闭,放弃从新事物变化中汲取活的水源,结果是会且只可能是越来越坏的。现如今一部分人素质不够,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人都不够格。一棒子抡死了所有人,那谁又知道断言人所期待的“现在”之后的哪一分哪一秒该是我们玩得起共享单车及其类似共享经济的时候呢?
人总是带着原始破坏性的,所有以才有了伏契克临终一句:“人们,我爱你们,可你要警惕”,让人们小心,但是我却认为应该“人们,你要警惕,可我爱你们”。局限于阴暗的树木必将枯廋将朽,只有把阴影甩在背后,面对阳光的人才能活得出真滋味。
我们需要政府及有关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监督,也需要个人坚守底线。相信共享是相信自我,拒绝固守是拒绝自我否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注意材料中的“单车”事件,围绕这一事件展开自己的议论,紧紧扣住材料的理解,不难发现是让学生透过这一现象反思的是国民的素养问题,同时这一现象也体现了政府和企业合作的良苦用心。挖掘材料的深层含义,结合社会现象做合理化的论述分析即可。
点睛:考生在平时写作中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考生要注意的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事件中走出来回到生活的现实写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