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者亲友会”在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精神康复者亲友会”在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社区精神分裂症家庭80个,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个家庭仅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家庭行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家庭联合成立“精神康复亲友会”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前、干预1年、干预2年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对患者干预前后康复状态进行评定并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及2年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家属总满意度为97.50%、患者总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及67.50%(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1年、2年康复状态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中成立“精神康复者亲友会”,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满意度及患者康复状态评分均较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 精神康复者亲友会;精神分裂症;社区精神卫生
Application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Meeting for Mental Rehabilitation”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Work
YUAN Ju-mei1, LI Yan-ling1, ZHANG Yang1, WANG Yu2, XU Wei2
1.Chaoyang District Do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Beijing, 100016 China;2.Chaoyang District Ment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Beijing, 100016 China
[Abstracts]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meeting for mental rehabilitation” in the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work. Methods 80 cases of schizophrenia familie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6 to Jaunary 2017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besides only one schizophreniac in a family.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opted routin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intervention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meeting for mental rehabilitation”. Lif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families, and rehabilitation status of patient were compared and assesse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one year and two year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life quality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was not significant(P>0.05), and life quality of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and rehabilitation statu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of 1 and 2 years(P<0.05). Total satisfaction of families and patients of research group was 97.50% and 95.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60.00% and 67.50%(P<0.05).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meeting for mental rehabilitation” in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work improves lif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families, and rehabilitation status of patients. The effect is obvious, 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Relatives and friends Meeting of mental rehabilitation; Schizophrenia;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因精神分裂癥病程较长,且具有症状特殊、易复发、难以回归社会等特点,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及住院次数与其监护人(家属)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精神病知识了解程度等均存在一定关联[1]。有相关研究显示[2],家庭照顾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康复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可减少家属对患者的敌视、指责,降低这些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因此在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中应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帮助患者治疗、康复,通过对患者家庭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使其掌握精神疾病方面的知识,改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态度,加强患者管理,为其创造易于康复的家庭环境[3-4]。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社区80个精神分裂症家庭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合该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情况,成立“精神康复者亲友会”,对精神分裂症家庭进行帮助,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旨在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创造良好康复环境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社区80个精神分裂症家庭,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家庭各40个,每个家庭仅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16~53岁,平均(33.6±5.7)岁,平均病程(12.2±3.7)年,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22.4±5.8)岁,平均住院次数为(1.6±0.3)次;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初中或高中10例,初中以下24例;婚姻状态:未婚18例,已婚15例,离异7例;研究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38.2±5.1)岁,平均病程(12.6±3.5)年,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23.1±5.2)岁,平均住院次数为(1.7±0.4)次;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8例,初中或高中9例,初中以下23例;婚姻状态:未婚15例,已婚17例,离异8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入选标准:①16~60岁,男女不限;②患者与家属同住;③自愿接受精神卫生服务及该研究任务的精神分裂症家庭。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其他严重性躯体疾病,影响研究效果;②患有其他精神类疾病或存在精神障碍者;③患者病情信息不完整;④不能配合此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等。
研究组家庭建立“精神康复者亲友会”,家庭团体与个体相结合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3.1 前期准备 对该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患者及患者家庭成员心理状况、存在的问题、各项需求等。以朝阳区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分裂症专家为主成立技术支持小组,对该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工作进行分配,安排“精神康复者亲友会”干预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如:确定“精神康复者亲友会”活动场地、购买所需物品、場地布置、活动通知等。由于此活动开展时需要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为避免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出现风险,需提前规避风险,并在场地内安排待诊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如果有患者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1.3.2 健康教育 首先,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常规等。然后给予该组家庭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向患者家属讲解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家属日常如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讲解家庭护理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鼓励患者家属针对日常患者照顾中发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由技术支持小组专家进行针对性解答,帮助患者家属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可促进其康复的家庭环境。
1.3.3 娱疗活动 患者发病后不能工作,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照顾患者的家属多为患者父母、配偶等,从该研究患者家庭情况来说,其经济负担较重,因此患者病情的稳定对该家庭起重要作用。针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开展娱疗活动,如在社区内建立娱乐中心,指导家属在日常照顾患者之余或患者病情稳定状态下进行适当活动,如:下棋、跳舞、打牌、看电影、绘画、唱歌,外出参观、外出采摘、做游戏等。指导患者进行日常自理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整理床铺、进食等,可定期针对该组患者进行小范围自理能力比赛,提高患者学习能力及兴趣,患者在病情稳定时间段内可帮助患者家属做家务来缓解家属压力。
1.3.4 心理干预 给予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首先可安排不同家庭分组、分时间段进行,每组家庭各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及一名专业心理专家进行干预。这个过程中,需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倾听其日常照料患者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其分析原因,引导家属进行情绪发泄,根据患者家属不同性格特点,进行指导、鼓励或给予暗示,帮助家属进行放松训练。依次对该组患者家庭进行单独心理干预后,将干预中收集的问题进行整理,召集所有家庭进行团体干预。在团体心理干预中,要对患者及家属信息进行保密,根据整理好的问题一一指导,为患者提供日常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如做运动、种花、听音乐、看书、绘画等,并向其讲述这些方法的好处。指导结束后可安排该组家庭进行交流,学习其他家属的精神及如何更好地照顾患者,并起到相互鼓励的作用。
1.4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年、干预2年对两组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WHOQOL-BREF)及满意度进行评定。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状态。
1.5 评定标准
生活质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OL-BREF)[5]对两组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该量表共26个选项,分为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社会关系4个维度与独立性、精神方面2个独立分析条目,其中140分为最高分。分数越高表示被测者生活质量越好。
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量表对家庭满意度进行评定,主要从健康教育、娱疗活动、心理干预、工作人员态度、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其中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80分为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康复状态:使用Morning Side 康复状态量表(MRSS)[6]评定患者干预前后康复状态。其中包括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症状行为。被测者分值越低证明康复状态越好。
1.6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后生活质量均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干预1年及干预2年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干预1年、2年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1年及2年生活质量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对比两组家庭家属及患者满意度
对照组家属总满意度为60.00%,患者总满意度为67.50%;研究组家属总满意度为97.50%,患者总满意度为95.00%。研究组家属及患者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康复状态评分
对照组患者干预1年、2年后康复状态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有所改善,但下降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1年、2年康复状态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改善幅度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1年、2年康复状态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需要进行长时间甚至终身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无法
进行工作,患者日常生活及医疗费用等均需患者家属承担,为患者家属带来沉重的负担,加上长期心理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偏见等因素影响,大多家属会出现苦闷、焦虑、暴躁等情绪,对其健康状况造成威胁[7-8]。有相关研究证实[9],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出现精神类疾病或生理疾病的机率要高于其他群体。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患者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在患者治疗及康复期间,因为对病症不了解,在用药或生活方面不注意,会导致患者需要多次、反复性进行治疗,大大加重家庭负担,可证明给予患者家属健康及心理教育十分必要[10]。
有研究表明,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针对精神病患者成立家属联盟,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为患者家庭提供各方面帮助,包括心理咨询、病情咨询、患者就业中心、娱乐中心等[11]。以往相关研究证明[12],实施家庭教育可明显改善家庭支持及患者自理行为。世界卫生组织对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随访后结果也显示,家庭环境与社区环境均会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有研究人员认为[13],家庭支持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家属参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建立了部分“亲友会”临时服务组织,但这些组织机构不具有独立性。甚至有部分地方,“亲友会”没有实际成员,未召开过会议或举办过活动,只单单存在于文件上,无实际意义[14]。但我国发达地区,也存在精神病家属活动组织,为精神病患者及家属提供教育,帮助患者家属缓解心理压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平台[15]。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干预1年及2年后生活质量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及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干预1年、2年后康复状态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可进一步证实,建立“精神康复者亲友会”可更加系统的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心理教育,帮助患者家属减轻心理压力,学会正确的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越的康复条件,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较高。
综上所述,“精神康复者亲友会”的成立,可以为社区精神分裂症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娱疗活动等帮助,提高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的能力,帮助患者加强自理能力,减轻家庭负担,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李明,赵宏斌,郭襄平.重性精神病人家属的负担、需求与政策回应-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4(250):246
[2] 刘新民.家庭心理治疗在社区精神卫生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876.
[3] 张海娟,王宏生,马莉.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3):271-274.
[4] 王文季,张倩,陈超,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家庭负担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4):467-470.
[5] Orley J,Sasena S,Herrman H.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illness.Rwfle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OOL[J].Br J Psychiatry,1998(172):291-2933.
[6]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93.
[7] 王久菊,王鹏飞,权文香,等.精神分裂症的语言认知特点及其脑机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42(1):49-55.
[8] 符蓉,李红丽,吴凡,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2012,40(6):694-696.
[9] 卜祥峰,董兰,王丽娟,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与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6):418-420.
[10] 崔红梅,王金东,衣磊,等.家属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6,31(1):91-94.
[11] 王燕.对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卫生状况评定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2(2):40-42.
[12] 傅春恋,李雪晶,龙英.精神分裂症家属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路徑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8):1995-1997.
[13] 毛艺璇,厉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5,28(1):74-76.
[14] 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为题—21世纪的挑战与选择[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1-10.
[15] 卓彩琴,谭佩玲.充分发挥家属的重要作用,推动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J].长沙民政技术学院学报,2006,13(3):13-15.
(收稿日期:2017-05-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