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培养至为关键,教师要在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为着眼点,将其渗透到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为此,教师引导学生浸润在语文的知识海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学习习惯,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为学生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语文学科集中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等功能优势。其中,人文性体现在面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使其耳濡目染在文化知识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工具性则体现在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巧妙借助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来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感受、鉴赏语文美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审美素养与创造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应牢牢抓住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培养目标,重视并尊重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 一、以语言建构及应用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语言传递,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累积语言实践经验,以课堂讲解、文本指导为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吸收语言,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学习水平等,让学生在谈话、交流中调动表达欲望,培养其语言组织与表达意识。
例如,在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一课学习中,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表达的欲望,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出示课件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蜗牛卸下了重重的壳子,秃鹰变得胆小如鼠,母鸡能够在天空翱翔等画面情节,教师可编几句故事内容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让学生在聆听教师示范教学的过程中掌握一定技巧。有学生以蜗牛卸下了重重的壳子为例口头编小故事“如果蜗牛离开了它的壳子,那么它一定会长出健硕的肢体或长出轻盈的翅膀,变成强牛或飞牛,拥有更加自由、广阔的生存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事物等以完全相反的逻辑来描写,而学生在倾听教师讲趣味故事的过程中,有助于形成耐心、认真倾听他人的良好素养。学生根据教师的故事形式与路线,可以结合自身喜爱的方式进行故事讲解,在拟定主题的基础上,将人物、事、地点、时间与结果等元素脉络梳理清楚后,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来编写小故事,并在课堂中进行表达、分享,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巧妙运用词汇。
二、注重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实质上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该过程当中,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有进一步的理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课堂上的主体,要不断地加强引导学生往深层次方向去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这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与思考,并提问为什么小壁虎会向水牛、小燕子借尾巴,之后小壁虎为什么又会长出尾巴。 当学生在对这部分问题进行思考时,也正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过程,能够使其通过自身的方式回答问题,而教师也需要能够在此过程中对学生在思维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明确。
此外,教师也需要使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明确,之后对核心思想进行升华与延伸。可以说,在该方式应用中,则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也正是具体开展核心素养教学的关键内容。
三、科学设置提问
语文课程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将学习内容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好对教学形式的简化。
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重点讲解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可能遇到的情境,之后联系到文章的主旨,即文章的目的并非真的寻找雷锋叔叔,而是以此发现生活当中存在的善良与美好。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为基础导入课程,安排学生说一下自己在生活当中做过、看到的好事,在该方式中,则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实际生活同语文学科间的联系,以此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体现语文课程价值及意义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语文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力争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对教学过程及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及应用,同时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娜娜 小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王凯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探[J].教育现代化,2017,(36)。 [3]付良清 谈谈价值观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9,(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