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距离说与文学作品教学
作者:朱季远
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9期
文学作品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历来是语文教学界最头痛的难题。当代语文界对此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但这些探索还基本上停留在就事论事阶段。要解决文学作品教学效率低和教学效果差的症结,语文教师就要充分把握美学理论中的审美距离说的精髓,并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各种手段实施审美距离说的相关理论,这是解决文学作品教学效率低和教学效果差的重要途径。
文学作品从实质上看,它是民族群体共同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同时又通过语言的形式辐射到整个民族。学生要想认识民族的共同文化精神,主要是靠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而获取的,这种获取又必须通过对语言的赏鉴而取得。
但是,由于学生生活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群体之中,因而这个社会群体的各种功利性的心理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他们、制约他们,使他们不可能自发地、单纯地去感知文学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美,从而造成了文学作品教学效果少、慢、差、费的“死结”。
要解开这个“死结”,提高文学作品课堂教学的效率,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美学中的“距离说”原理。
“距离说”的理论告诉我们: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段心理距离才能对审美对象产生美感。
二十世纪初,布洛曾在他的《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理的“心理距理”》一书中对“心理距离”进行解释说:“‘距离’要求被视为‘审美知觉’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我们可以用这种术语指一种对经验的特殊的心理态度或看法,这种看法在艺术形式上都有丰富的表现。”[1]可见所谓“心理距离”,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态度,这种态度的产生在于审美主体的“心理”变化,而审美主体的心理变化是通过把对审美客体所产生的感受与一个人的自我分离开而得到的,是通过把审美客体放到实用的需要和目的的考虑之外而得到的。这是因为审美情感“与从物质上利用某种东西,与庸俗地满足基本需要是没有联系的”。[2]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美》[3]一书中,从三人观松的不同态度,以及不同心理活动所产生的不同的知觉方面论证了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区别在于心理的不同。对同一棵古讼,木商盘算的是怎样使用更有价值,植物学家考虑的是把它归到某类某科,画家在观赏它苍翠的颜色、线纹、气概。这就说明,审美心理是人们感知美的先决条件。
一般说来,人们的审美心境存在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当人们处于肯定性状态时,便对审美对象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强化所获得的美感;如果否定性心境强大的足以排斥或超过审美感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就无从产生美感。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读到鲁迅《阿Q正传》中阿Q有关革命形象、革命目的的内心独白时,一般都会窃窃发笑,这是由于世俗的庸俗心理作怪。由于这一心理作怪,学生对作者塑造的阿Q形象的悲壮美就无从感受,更谈不到体察作者关于“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良苦用心了。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果不有意识地运用“距离说”原理,让学生与非审美心理保持适当距离,学生就无法感受审美对象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如果学生连起码的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在美都无法感受,又谈何课堂教学效率呢?
其实从文学作品的作者角度看,任何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由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保持了一段适度的心理距离,排除了作者自身对审美对象的功利性因素,然后才创作出流芳千古的名作。“众芒摇落独宣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是宋初诗人林逋的咏梅绝唱《山园小梅》。诗中林逋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写照传神、言近旨远,尤以篇未的“以身相许”式的表白提升了梅的品格,丰实了作品境界,读来口啮噙香,令人赞叹。但这首《山园小梅》[4]之所以脍炙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与审美客体和自身可能对审美客体产生的功利性因素保持了适度的心理距离(尽管当时林逋可能没有这个意识)。林逋少孤力学,通径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谈,自甘贫苦,不趋荣利,因而能在诗中寄托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情怀。而“疏影”、“暗香”两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也是他创作时与嗅觉器官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的。
现代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文学文本独立于接受主体感知之外,其存在不依赖于接受主体的审美经验,其结构形态也不会发生变化。而文学作品则依赖接受主体的积极介入,它只存在于读者的审美观照和感受中,受接受主体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结构的左右支配,是一种相对的具体存在。[5]文学作品教学的终极效果的衡量标准实际上就是学生能否形成接受美学理论中相对于文学文本的“文学作品”。而学生要形成“文学作品”,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就必须保持适度的审美距离,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教师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一是要有审美距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意识,二是在整个文学作品教学中采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与非审美因素保持适度距离,这样才会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布洛:《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理的“心理距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意)克罗奇著,朱光潜译:《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3]朱光潜:《谈美》,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鲍恒等评注:《宋诗百首》,安徽: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
[5]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朱季远,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