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哲学思想评析
作者:曹栋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4期
摘 要:中国先秦哲学多有“百家”,成为了显学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墨家的思想学说,虽少有人提及,但其哲学思想教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对后世的影响,是其他各家无法比拟的。 关键词:墨子;哲学思想;先秦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74-01
墨子是战国初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匠,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富个性特征的学说。其哲学思想,因为受政治、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一方面,墨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形成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另一方面,他的哲学思想中又蕴含着重要的伦理哲学观,包括积极出世的人生观和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观。 一、宇宙观 (一)物质的统一性
墨子非常关注物质的本质属性,他从具体事物、现象中概括并揭示出事物、现象所具有的普遍性。“欧物一体也,说在俱一,惟是。”(《墨子·经下》)这里,墨子提出物质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指出了所有物质的共性,即物质的统一性。中国古代讲“五行”,将金、木、水、火、土作为宇宙起源和变化的原初物质形态。墨子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五行毋常胜”理论。认为,“五行”作为宇宙的本质属性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五行无经常的、固定的胜克的顺序,关键在于五行在物质运动过程中,各有其特点与相宜之处。作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墨子已经有意识地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然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二)矛盾与物质不灭定律
墨子认为宇宙及其物质的进化是一种矛盾现象,即他所讲的辩证式,即整个宇宙万物依照“正反合”的法则而发展的。《墨子·经下》说:“合与一,或复否,说在拒”。指出宇宙内部充满了矛盾,它们相互排斥和融合,内部的对立斗争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墨子还提出物质不灭的思想,他认为,物体的一部分离去后,实际上并未增加或减少,“偏去莫加少,说在故,”(《墨子·经下》)“无”是可以的,但一旦“有”了,就不可以再去掉。 二、认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墨子立足于经验主义,对名实关系问题作了说明。墨子认为,所谓“名”,是概念、名称;所谓“实”是客观实际,并明确地把名实关系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提出来,指出只有“实”才是第一性的,是不依赖于“名”而独立存在的;“名”必须与“实”相符合,根据具体的“实”来取舍。正确的认识不在于知道抽象的“名”,而在于“名”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实”。这就是墨子的“取实予名”论。
三、人生观 (一)贵义重义
《墨子·贵义》讲:“万事莫贵于义”。说的是天下的一切事情都不如义珍贵。义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治乱安危与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靠人们积极进取的行动才能实现。那么,什么是“义”呢?墨子说:“义,利也”。(《墨子·经上》)“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墨以利来解释义,但墨家所讲的“利”是“兼相爱,交相利”之“利”,是“利天下”之“利”,“义”是公利;凡合乎“义”的东西才必然有利,大利、利他和公利便是“义”;在社会生活中,施义于人,就是爱利万民,就是“从而爱之”,“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
(二)义利统一
在墨子的思想中“义是至上”的。他注重人的物质利益,把人的价值同一定的经济生活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墨子亲眼目睹广大民众“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尚贤下》)的悲惨情景,深感平民百姓生存状况的艰辛,从而提出一套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道德价值体系。墨子说“夫人之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墨子把能否兴天下之利,当做衡量一切人是非善恶的标准。
四、墨子哲学思想的缺憾和影响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墨子的哲学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认识论上,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在社会历史观上,他一方面强调“非命”、“尚力”的唯物论,另一方面,又宣扬“天志”、“明鬼”的唯心论;在伦理观上,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等同起来,认为天鬼是专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些显然是不科学的。
与缺憾相比,墨子哲学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更大。首先,墨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创新的重要依托,他的宇宙观、认识论对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墨子提出的“兼爱”为核心的社会理想,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种典型的乌托邦,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次,墨子主张以“天志”来制约君主的无限权力,秦汉时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家,就是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建立起“天人感应”的大体系,试图以人格神的“天”来制约大一统国家君主的无限的权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墨子的哲学思想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和科学的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是非常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戚文,李光星.墨子十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詹建峰.墨子的哲学与科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辛志凤,蒋玉斌.墨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