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叁整!查塾金竺!竺!!望坐
.ii雹盔遴翟阎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l
J-279.02
墨子哲学思想评析
王晓强
摘要中国先秦哲学多有“百家”,成为了显学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墨家的思想学说,虽少有人提及,但其哲学思
想教人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对后世的影响,是其他各家无法比拟的。关键词墨子哲学思想先秦哲学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墨子是战国初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匠,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富个性特征的学说。其哲学思想,因为受政治、宗教、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一方面,墨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形成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另一方面,他的哲学思想中又蕴含着重要的伦理哲学观,包括积极出世的人生观和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观。
一、宇宙观
在哲学史上,我国古代宇宙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宇宙的一般性质及其本质,二是宇宙的一般图景及其运动,三是宇宙的一般规律及其演进。墨子的宇宙观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哲学思
想。
(一)物质的统一性
化皆离不开空间与时问,呈现出相互依存,互为表征的内在关系。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思想。墨子朴素地意识到时间和空间所具有的特性。“穷,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墨子经说上》)用尺去量局部空问区域,总有不能容纳尺的时候,那就叫有穷,即有限空间;如果没有不能容纳尺的时候,那就叫无穷,即无限空间。对于时问,“始,时或有久,或无久,始当无久。”(《墨子经说上》)墨子认为“始”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开始,时间或指无限时间或指有限时间,“始”是指有限时间的发端。
(三)矛盾与物质不灭定律
墨子认为宇宙及其物质的进化是一种矛盾现象,即他所讲的辩证式,即整个宇宙万物依照“正反合”的法则而发展的。《墨子经下》说:“合与一,或复否,说在拒”。指出宇宙内部充满了矛盾,它们相互排斥和融合,内部的对立斗争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墨子还提出物质不灭的思想,他认为,物体的一部分离去后,实际上并未增JJu或减少,“偏去莫加少,说在故,”(《墨子经下》)“无”是可以的,但一旦“有”了,就不可以再去掉。
二、认识论
。
‘
墨子非常关注物质的本质属性,他从具体事物、现象中概括并揭示出事物、现象所具有的普遍性。,“欧物一体也,说在俱一,惟是。”(《墨子
经下》)这里,墨子提出物质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
概括性的特征,指出了所有物质的共性,即物质的统一性。中国古代讲“五行”,将金、木、水、火、土作为宇宙起源和变化的原初物质形态。墨子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观点,提出“五行毋常胜”理论。认为,“五行”作为宇宙的本质属性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五行无经常的、固定的胜克的顺序,关键在于五行在物质运动过程中,各有其特点与相宜之处。作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墨子已经有意识地将朴素唯物主义与自然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二)时空观
墨子的思想中有比较系统的时空观,即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时间、空间与事物运动是密不可分的,时空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墨子的时空观涉及时间与空间的具体统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时空的定义。“久、古、今、旦、暮。”“宇、东、西、南、北。”(《墨子
经说上》)“久”是指哲学上的时间概念,遍指包括古、今、旦、
认识论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墨子以他理智的经验主义反对儒家的情感先验主义,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经验主义哲学家。他的认识论大体体现在:
(一)知识来源
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感觉到的客观实际。《墨予
明鬼下》说:“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
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无)为仪者也。……闻之见之,则必以
为有:莫见莫闻,则必以为无。’’这是说,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存在,
必须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作为依据。只有大家都感觉到了,才能断定有这个事物:如果大家都没有感觉到,那就没有这个事物。
墨子关于知识来源于经验的观点,正确地指出了知识的来源。但过分相信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就难以获得深入全面的认识,甚至把幻觉、假象也当做真理。
(二)名实关系
墨子立足于经验主义,对名实关系问题作了说明。墨子认为,所谓“名”,是概念、名称;所谓“实”是客观实际,并明确地把名实关系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提出来,指出只有“实”才是第一性的,是不依赖于“名”而独立存在的;“名”必须与“实”相符合,根据具体的“实”来取舍。正确的认识不在于知道抽象的“名”,而在于“名”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实”。这就是墨子的“取实予名”论。
(三)三表法
薯的各种不同的时间;“宇”是指哲学上的空间概念,遍指包括东、西、南、北的不同处所。“久”和“宇”就是时间和空间,就是宇宙。
时空与运动的关系。墨子认为宇宙是活的、不断运动的,对于天地万物的生存变化,他给予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墨子经上》阐述了时间、空间与运动的关系,认为“动,或徙也”,即是说,物体的运动是物体空间位置的辽移,其要点与时间长度有关系,时间的氏度由物体的空间位置表现出来,宇宙万物的现象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系统,以时间为经,以空问为纬,他们的存在变
作者简介:王晓强,重庆师范大学伦理学专业。
279
圈圄豳翟瞪隧鋈
ndSocietyLegalSystemA
竺竺!!望堕
f叁塑尘查塾垒
墨子认为,检验人们认识的真理性,必“立仪”,即有一个共同子说“夫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墨子把能否兴天下之利,当做衡量一切人是非善恶的标准。
(三)以救世为己任
墨子创立学说的目的是引。对社会的弊病、缺陷,按照社会的功能、作用和意志,提出矫正、疗救和建设的办法,同时强调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把救世的主张和救世的目的联系起来。他不仅把“利天下”作为自己学说的旨归,而且还将其作为检验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是否合于正义的准绳;并以博大襟怀,铁肩担道义,希望天下之人勇于负责,勇于为救世献身,用主体的积极活动去完成救世的任务。而墨子更是依据自己对社会独到、深刻、全面的看法,以社会主体的姿态,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建立了以救世为旨归的学说体系。
四、道德观
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三表法”,主张以三条标准去检验人们的文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墨子非命上》说:“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在这里,第一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以历史记载中前人的间接经验为依据;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广大群众的直接经验为依据;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以实际的社会效果、是否给国家、人民带来效益为依据。这也就是墨子所说的:“合其志、功而观焉。”(《墨子鲁问》)这三条标准是统一的:强调了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实际效果对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了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民群众在检验认识理性中的重要作用。墨子的三表法,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重要贡献
当然,三表法也有局限性。首先,墨子的三表法主要以经验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但经验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对于经验是否可靠,墨子则无法说明。其次,三表法把“古者圣王之事”当作绝对可靠的东西,也是成问题的。再次,三表法弓l入社会效果作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实际是把真假标准与利害标准、认识的客观性与价值混为一谈。正是因为这样,墨子运用三表法有时得出荒诞的结论,如证明鬼神的存在。
三、人生观
墨子认为,时代与人生未能相互契合而达到尽善尽美时,可以用人为的方法谋求改善,靠积极进取来实现人生的目标。墨子的人生观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贵义重义
《墨子贵义》讲:“万事莫贵于义”。说的是天下的一切事情都不如义珍贵。义是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治乱安危与生死存亡的大事,必须靠人们积极进取的行动才能实现。
那么,什么是“义”呢?墨子说:“义,利咆”。(《墨子经上》)“而义可以利人,故日:义,天下之良宝也。”(《墨子耕柱》)墨以利来解释义,但墨家所讲的“利”是“兼相爱,交相利”之“利”,是“利天下”之“利”,“义”是公利;凡合乎“义”的东西才必然有利,大利、利他和公利便是“义”;在社会生活中,施义于人,就是爱利万民,就是“从而爱之”“,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
。墨子重义贵义,认为义并非由人制定的,而是发自至高无上的天。“天志”就是“义”的夙求。《墨子天志上》说“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可见墨子将人的生死、富贵:、治归结为“天”对人们行“义”的赏赐:将死、贫、乱看作是天对人们行“不义”的惩罚。总之,上天的意志统治着一切,顺天之意得赏,逆天之意得罚。
(二)义利统一
在墨子的思想中“义是至上”的。在《墨子》一书中,“利”字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可见功利是他立论的根据,学说的主旨。他注重人的物质利益,把人的价值同一定的经济生活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墨子亲眼目睹广大民众“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墨子
尚贤下》)的悲惨情景,深感平民百姓生存状况
的艰辛,从而提出一套合乎民心,顺乎民意的道德价值体系。墨
280
墨子认为“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出。”(《墨子兼爱中》)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不相爱的社会问题,墨子提出了以“兼爱”说为核心的道德学说,并以此来培养人类对理想社会品德的“善”的追求。
墨子的“兼爱”学说,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视人若己。就是把别人的国、家、身当做自己的国、家、身一样的对待。二是诚实守信。强调人们所说的话要与内心的真实想法相符合。
墨子的“兼爱”思想反映了社会处于阶级冲突、利益竞争境况下,劳动者祈求人与人之间互相同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美好道德愿望,既体现了很高的道德境界,又包含了实现人类“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五、墨子哲学思想的缺憾和影响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墨子的哲学思想中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认识论上,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在社会历史观上,他一方面强调“非命”、“尚力”的唯物论,另一方面,又宣扬“天志”、“明鬼”的唯心论;在伦理观上,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等同起来,认为天鬼是专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些显然是不科学的。
与缺憾相比,墨子哲学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更大。首先,墨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创新的重要依托,他的宇宙观、认识论对中国哲学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墨子提出的“兼爱”为核心的社会理想,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种典型的乌托邦,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次,墨子主张以“天志”来制约君主的无限权力,秦汉时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新儒家,就是在这一思路的基础上,建立起“天人感应”的大体系,试图以人格神的“天”来制约大一统国家君主的无限的权力。最后,墨予对感觉经验的重视,开启了中国哲学史上经验主义的先河。虽然,墨翟不知区别幻觉与真实的感觉,催生了经验主义的局限性,但对东汉王充、清代颜元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总之,墨子的哲学思想,包含有唯物主义的和科学的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是非常光辉的一页。
[I]ll&Jc。李光星埕予十iJi:.I:海人民Hj版社.2007年版.
高攀譬篙:薹要篓鬻冀喾i笼銎裂嚣裂;器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