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组合作教学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2020-06-30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组合作教学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作者:李静

来源:《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02期

众所周知,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早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了,对于一个压力巨大的初中生来说,面对那些“干巴巴”的英语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新颖的教学模式激活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然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出现,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意识,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1. 小组合作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发挥的作用 1.1大大地加强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教师提问为主,学生回答为辅,这种教学方式枯燥、沉闷,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主要关注的就是那些学习成绩好、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差的、不听教师话的学生就根本不对他们付出太多的关心,甚至放任不管。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状况,学生们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研究以及竞争,就能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会使那些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影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为了不拖累整个小组的成绩就会主动地向学习好的学生请教、问问题,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会为了整个小组的荣誉去主动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 1.2极大的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的动力,很多教师都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甚至从心里抵触学习英语,那是因为他们对英语没有任何兴趣。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学生们可以组内的合作互助,争着学习,在课堂上能够自信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们觉得学习英语其实很容易。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的需要,让学生们通过网络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例如在我们讲授如何写关于明星偶像的英语作文时,可以让学生们上网查找以及所喜欢的明星的资料,并且用英文制作偶像简介附上偶像图片,向学生们以及教师展示并讲解,这样学生也可以变成教师了,这样可以使他们感觉非常有趣,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1.3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们造成心里依赖,教师强制给学生们分发任务,学生们才能去学习英语并完成教师留的作业。这样的话,学生们在听课时就抓不到教师讲的重点,也不知道怎么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而小组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在教师不在的时候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无法解决,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研究,从而学生合作努力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下去,就能够养成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如何将小组合作教学应用到初中英语课堂上 2.1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分组

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实施小组合作教学,首先就要科学合理地分好小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的学习成绩、性格以及学习方法都要稂莠不齐,这样就能够让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习,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会受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影响,从而就能使他们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在小组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都不同,学习习惯也不同,因此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2了解学生们知识掌握情况,对要点地方进行引导

在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们不仅要向学生们传授英语知识,制定学习计划,而且还要随时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们掌握的英语知识,了解学生们学习漏洞并及时补充,进行正确的引导。总而言之,在英语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学生们学习大局,根据小组中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协调好每个小组的学习内容,从而培养好学生们的学习习惯。 3. 结束语

小组合作教学出现在英语初中教学课堂中,不仅打破了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而且还加强了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总而言之,小组合作教学不仅有效地加强了学生们的竞争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加强了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学习习惯,这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 彭扬. 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进行思想行为教育的反思[J]. 中小学电教, 2008(Z1). [2] 江正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0).

[3] 杨琼瑶. 初探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