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及A-CEI、对症等综合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伴随症状恢复情况:对照组的有效率97.9%,治疗组的有效率66.7%;治疗组胸闷痛恢复率为95.0%,对照组胸闷回复率75.0%,心电图恢复情况:治疗组恢复率97.9%,治疗组的有效率52.1%,胸闷痛及心悸、气短等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在3~6月随访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均有明显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参附注射液由人参、附片的提取物组成,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乌头原碱等。为探讨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我们收集2009~2010年治疗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09~2010年治疗的1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146例,女34例,年龄42~83岁,平均65.1岁,病程1~19年。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sup】[1]【/sup】。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及A-CEI、对症等综合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日,疗程14天。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科室检查结果,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及每搏输出量(SV),用动态心电图24小时监测心率及心律失常变化。
结 果
两组治疗结束后疗效的对比:治疗组胸闷痛恢复率为97.8%,对照组胸闷回复率75.6%,伴随症状恢复情况:对照组的有效率97.8%,治疗组的有效率64.4%;心电图恢复情况:治疗组恢复率97.8%,治疗组的有效率51.1%,胸闷痛及心悸、气短等伴随症状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参附注射液治疗期间的血压和心率变化:在3~6个月随访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超声心动图的变化:与基线相比,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均有明显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见表3。
表3 45例患者随访期间的超声心动图的变化
不良反应:治疗组病例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通常是指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临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围循环灌注不足的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滿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内分泌疾患、细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
中医认为心脏的正常搏动依赖心气、心阳的鼓动和温煦,心之气阳是维持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心之气阳不足,推动乏力,则气血运行不畅,瘀阻心脉,甚则血瘀水停,心失所养,导致心主血脉功能的紊乱与衰竭,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治疗应用重温阳益气,使阳气得振,瘀痰之邪可散,心脉得畅,缓解诸症。参附注射液由人参、附片的提取物组成,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乌头原碱等。有益气温阳的功效。动物实验证实:人参存在使附子类似受体兴奋剂的正性频率作用失去,保留正性肌力作用【sup】[2]【/sup】。本观察结果显示参附注射液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P<0.05,在3~6月随访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经(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均有明显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际心脏学会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2 吴以岭.中医络病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1:33-39.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表2 298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期间的血压和心率变化
注:3~6个月的所有指标与基线相比,P<0.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