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海派文化与《上海王》

2021-06-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赵建中 海派文化与 上海王 地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应该被保护 I目上海是一个华洋杂处、风起云涌、乱花迷眼的城市.还 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1日上海故事是电影创作题材的富矿, 上海王》出现,对将来有更多生活 在上海 热爱上海、对上海的城市之魂有着真正了解的导演拍摄此类影片 无疑是有激励作用的。 用导演胡雪桦自己的话来说, 上海王))是一 摄影师安德烈‘塞库拉的代表作有《低俗小说 《落 水狗 美国精神病人 等;美术师大卫‘布鲁斯宾 部“大众电影”。作为“大众电影”,一般是采取类 型片样式,制片方、院线追求的是市场效应,电影 观众追求的是观影快感。这类电影就像口香糖一样, 曾拍过前段时间大热的((暮光之城:新月》。从影片 的置景与服装来说,其精心地道的程度可以用“工 嚼完就吐而弃之,一般当时热议一下,过后也就波 澜不惊。但 上海王》并非如此。作为一部由上海 本土出生成长、后又在美国接受过系统的电影教育、 并在此前有过丰富的电影创作实践的导演的作品, 上海王》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说。 匠精神”来形容。为再现当年的生活情境,剧组四 处找道具,最后除了在老街巷、影视基地拍摄,还 建造了3个摄影棚。据悉,影片中有一场在江面上 帮派与缉私人员的激战需要用船,因为要符合上个 世纪初的年代特点,剧组到处寻找。先在上海本地找, 没找到;后来又到无锡找,依然没有中意的;最后 终于在扬州找到。在拍摄前,剧组还对这三艘船进 行了改造,使船的风格和影片所要求的更加符合。 拍摄体现的精品意识 对于“大众电影”,不少电影观众在认知上有一 个误区,就是:相对于“小众电影”比如说文艺片来说, 此外,该片演员的服装也是由名家量身设计,并特 意到镇江的一家戏剧服装厂进行制作。 由于导演的严格要求与精神感召,在整部戏的 拍摄过程中,演员们认真投入,极其敬业。剧组拍 戏拍到大年三十结束,大年初三开工。冬夜的室外 比较粗制滥造。但对胡雪桦来说,并不存在这种情况。 胡雪桦拍摄这部根据虹影原著改编的影片真正 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早在2002年,胡雪桦就与 虹影共商将其((上海王 搬上银幕的事宜。胡雪桦 曾表示,上海曾经是东方的巴黎,是冒险家的乐园, 正是这些元素慢慢形成了上海独特的地域文化,所 以,拍摄这部展示上海历史风云的影片,成了他这 气温时常在零下,演员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坚持拍摄, 忙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特别是刘佩琦、 胡军等老戏骨具有高尚的职业操守。他们在片场随 时待命,导演一喊出镜,他们立马起身;拍戏间隙 些年来最大的期待。为了将此片拍成精品,多年来, 他一直在为之进行准备。据该片的制片人说,该片 之所以前后筹备时间这么长,主要是由于胡雪桦对 也总是在用心温戏。 此外,该片用双机拍摄,精良的器材也为精品 的拍摄提供了必要条件,呈现出较佳的视觉效果 剧本要求非常高,其间对剧本精心修改,不断打磨; 再者,这部影片集中了胡军、刘佩琦、余男、白灵、 郭采洁等国内外的一批优秀演员,有些还是一线演 员,而要把这些明星的档期统一到一起十分不易。 一“三个融合”实现艺术品质 关于艺术创作,恩格斯有一个著名的“三融合” 的文艺思想,就是:“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 部优秀影片由多重元素组成,除了扎实的剧 本与强大的演员阵容外,还需要配备优秀的制作团 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的完美的融合。”其中,“意识到的历史内容”是指 队,在制作上精益求精。该片的制作班底很有国际范: 5b 电影《上海王》 反映在作品中的历史生活;“较大的思想深度”指艺 别是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故事的 术家在对历史认识上达到的深刻程度;“莎士比亚剧 居多,反映洪帮的则比较少。实际上,洪帮在中国 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是指作品的表现形式。 近代史起到过进步作用,对辛亥革命的贡献也很大, 恩格斯同时还指出,这是根据“美学的观点与历史 所以,导演选择洪帮故事,通过洪帮人物的沉浮来 的观点”这一最高标准提出的要求。 反映当年这段历史,是具有历史眼光的。再者,虽 “三融合”应该是有追求的艺术家努力实现的 然 上海王 的故事具有传奇性,但仍然展现了典 目标。虽然 上海王》的定位是商业大片,但该片 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且对整个时代背景的描写 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与历史认识价值,故事情节生 很注重细节的真实,如房子一部分在租界,一部分 动丰富,同时,该片也很好地发挥了电影艺术的表 在华界等。该片的人物命运大起大落,故事发展波 现力。这就使得这部商业大片具有史诗风格与较高 诡云谲、文戏武戏相得益彰,还有影片以黑色为基 的艺术品位,具有一定的分量。 调的画面调性更是可圈可点,令人联想到马丁。斯 上海王 的时代背景为20世纪初,这是中国 科西斯电影的银幕素质。这都使得影片不同凡响。 历史上最重要时期之一。风云际会的时代,上海这 个地方龙蛇纷起。胡军饰演的第一代上海王常力雄 突破“魔都”lEt题材 是传统的江湖英雄的代表。他重义轻生,与秦吴饰 演的黄佩玉肝胆相照,一生不断地卷入江湖纷争, 上海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20世纪初旅居上 是中国传统型的英雄。秦昊饰演第二代上海王黄佩 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写过一部反映上海五光十色 玉年轻时曾参加同盟会,曾有革命党人的理想。随 的都市生活的畅销小说 魔都))。村松梢风是第一个 着世事变迁,他不仅成为洪门帮主、第二代上海王, 把上海称为“魔都”的人。对于20世纪初叶那些蛰 也成了一个阴谋家。凤小岳饰演的第三代上海王余 居上海的日本人而言,他们虽然长时期生活、工作 其扬,曾是两代上海王的忠实信徒,后成为前两代 在这里,却始终不能参透上海,所以就以“魔都” 上海王的继承者。余男饰演的筱月桂与三代上海王 名之。当时的上海之所以被称作“魔都”,的确是由 爱恨情仇不断、遍历世间沧桑。刘佩琦饰演的宋守 于它具有世界其他城市所没有的“魔性”,而产生这 备是朝廷的鹰犬,他所代表的朝廷势力是洪门最重 种“魔性”的根源,则在于上海开埠以后租界和华 要的对手。蒲巴甲饰演的卢公子(原型应该是军阀 界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空间相互渗透、摩擦、冲突, 卢永祥的儿子)则是那个时代军阀势力的代表。这 结果使上海成为一座世相奇妙、举世无双的都市。 些角色在时代的大潮中载浮载沉,上演了一部波澜 因此,用“魔都”一词概括上海,还是不无道理的。 壮阔的活剧。此外,电影中无论是中西建筑并存, 正因为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性,它也成了众多电影 还是街头长袍马褂西装旗袍同在,都在还原上海这 人的关注对象。 座有着“东方巴黎”之称的繁华大都会的独特气质。 新时期以来,有关旧上海题材的影片不少。其 到目前为止,反映旧上海的影片以反映青帮特 中比较有代表性、有艺术追求的影片有美国导演斯 写1 /广益 皮尔伯格导演的 太阳帝国 、陈逸飞导演的((人约 伦。上世纪90年代末,张建亚导演相继推出根据张 乐平三毛的漫画改编拍摄的 三毛流浪记 与((三 毛从军记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这三部故事反映 了当时上海的社会百态,以地道的上海风情及独特 的艺术表现赢得了观众的青睐,为当时黯淡的中国 黄昏 、张艺谋导演的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陈 凯歌导演的 风月》、王家卫导演的 2046》、李安 导演的《色戒 ,当然,也包括前不久上演的 罗曼 蒂克消亡史 。在旧上海题材中,最多的还是以旧上 海历史传奇及帮会为题材的影片,如《义侠勇闯上 海滩》(《上海滩十三太保》((马永贞))((精武风云》((大 上海1937))(《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上海、上海》《外 滩佚事》 杜氏门生 (《杜公馆 等。此类影片基本 以票房为导向,走历史传奇片与动作片路线,艺术 格调不高。而且 上述影片虽然都以上海作为题材, 但主创人员不是香港人、台湾人,就是北京人或其 他省市人,很少有上海人。所以这些关于旧上海题 材的影片,从(《风月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直到 罗曼蒂克消亡史 ,对上海的表现总是有些隔靴搔 痒。比如 罗曼蒂克消亡史))一片中,最多出现的 场景是陈设雅致的花园洋房及风景肃杀的郊野,这 电影市场增添了亮色。周立波也由于在 王先生之 欲火焚身》中扮演满口上海浦东本地话的土豪而开 始发迹。如果张建亚不是上海本地导演,那么,很 难想象他能够在影片中营造出那么浓郁的上海味道。 而从文学史上看,巴黎故事写得最好的是长年生活 在巴黎的巴尔扎克;伦敦故事写得最好的是长年生 活在伦敦的狄更斯;圣彼得堡故事写得最好的是长 年生活在圣彼得堡的果戈理。 这个道理对胡雪桦同样成立。他祖籍浦东川沙, 1987年赴美留学,在纽约大学念完了电影导演的硕 士,后去夏威夷大学读博士。他既对上海生活有深 切的与体验,又由于长期在美国生活,浸润于西方 文化,所以对上海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有着深 其实很表面。二战期间,一位从纳粹德国逃到上海 的犹太少女在她的日记中写到:上海给她留下的深 刻印象,就是虹口区满布街头的马桶及扔在垃圾桶 里还有呼吸的婴儿。这些原生态的东西,上述这些 刻的洞察与了解。正因如此,他导演的 上海王 对上海的历史沿革、地域特征、语言表达等方面的 把握就比较准确。旧上海题材的电影有很多,但拍 影片的导演可能真的不会想到。 得好的却风毛麟角,相信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上能留 下一笔。 众所周知,2O世纪9O年代,香港有大批在香 港出生长大的电影人从英国学习电影归来,从此以 尽管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但地域文 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应该被保护。旧上海是一个华 洋杂处、风起云涌、乱花迷眼的城市,还是中国共 产党的诞生地、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发生地。旧上海 故事是电影创作题材的富矿, 上海王》出现,对将 后香港电影有了巨大飞跃,出现了许多反映香港早 期历史的优秀影片,其中有(《五亿探长雷洛传 跛豪 等。这些影片准确、细致地展示了香港的历史变革, 很接地气,所以时隔多年仍时时被人提及,成了香 港电影史上的经典。上海的故事当然任何导演都可 以拍,每一个导演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来认知上海, 但真正要讲好上海的故事,笔者认为还是生于斯、 长于斯的导演。这就如反映香港生活的优秀影片大 都出自香港本土导演之手,将纽约的故事讲得最精 来有更多生活在上海、热爱上海、对上海的城市之 魂有着真正了解的导演拍摄此类影片,无疑是有激 励作用的。当然,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上海 也会热烈欢迎上海之外的导演讲好旧上海的故事。 同时,讲好新上海的故事更是广大电影艺术家 的使命。 彩的是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地区的犹太人伍迪・艾 电影《上海王' 作者资深影评人 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