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2009—10,10:24—28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2009—10,10:24—28 《中庸》“诚’’思想初探 张 寿 (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中庸》之“诚”具有历史的起源、丰富的内涵、鲜明的特征、完满的功效。因此,道德主体 的人要在道德修养中,努力把握《中庸》之“诚”的深厚内蕴,采取有效方法,逐步实现“诚之” 功夫,从而获得个体有限生命的永恒价值。 关键词:诚;诚之;中庸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981(2009)l0-0024—05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历史典籍,其中“诚”作为 《中庸》全文的枢纽和核心观念,是极为重要的哲学 范畴,构成了较为完备的儒家哲学伦理思想体系。据 此,试图就诚的起源、内涵、特征、功效、实现等问题进 行系列考察和理论探讨,以挖掘覆其在内的深层意 蕴。 一这里“诚”以形容词使用,主要是修饰后面的“言”字, 意思为真实。在孔子那里,“诚”还没有形成理论概 、诚的起源 “诚”,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从 言,成声。”“诚”为形声字,以“言”为形旁,表其意;以 “成”为声旁,表其音,意思为以真诚待人,以诚实不 欺来成就自己。诚的意义主要是在言字的基础上衍 生出来的。“言”字在甲骨文中早已出现,主要表示 告祭,即在对先祖、鬼神的祭祀活动中,始终保持一种 虔诚不二的心理状态,去消除欺蒙先祖和亵渎神灵之 心,以完成告祭与祖先神灵相通,诚的观念正是在这 种古代原始宗教活动中应运而生的。 “诚”字最早出现于先秦儒家经典书籍中,《尚书 大禹谟》载:“至诚感神,矧兹有苗”,《尚书・太甲 下》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不难看出,此时 “诚”主要是表示祭祀者祭天、敬畏上帝所存有的一 颗诚实不欺、虔诚祈求的心灵。后来,《诗经・大雅》 说:“申伯还南,谢于诚归”,《周易・乾》又说:“闲邪 存其诚”,“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显然,此时 “诚”已逐步摆脱纯粹的原始宗教祭祀色彩,开始具 有Et用人伦的心理情感意味。 孔子提“诚”甚少,只说过:“善人为邦百年,亦可 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在 ・念。后来到了曾子的《大学》,专有“诚意”一章:“所 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自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 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富润屋,德润身, 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在这里,“诚”字可以解 释为诚实不欺,它主要是针对心之所发的“意”的修 饰和强调上,显然,“诚”的用法,仍然是一种对为了 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情感状态的描述。 但不管怎样,“诚意”作为“八条目”功夫之一,成为道 德“内修”的重要一环,在修身养性乃至治国平天下 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孟子那里,“诚”是上天的基本准则,追求“诚” 是为人的基本准则。他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 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 能动者也。”(《孟子・里娄上》)他还说:“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在这里,“诚 皆为真 实而无伪的意思。孟子认为,人应该通过道德的自我 反省过程,达到至善和知天的境界,这样就能够使人 感动,并且,其乐无穷。苟子也非常重视“诚”,他说: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天地为 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 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 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荀子・不拘篇》),不难看 出,苟子也将“诚”视为所有德行的基础和前提。 收稿日期:2009—06-02 作者简介:张寿(1970一),男,朝鲜族,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韩国全南大学校人文大学哲学科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洋 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发展研究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总220期 张寿《中庸》“诚”思想初探 ・25・ 把“诚”当作最重要的道德哲学观念的是《中 要落实到人,落实到道德主体的实践上,给其指明修 庸》。《中庸》将一个内在情感意味很重的“诚”字明 确作为一个本体论而兼认识论的哲学概念提了出来, 确立了天道之诚的至高地位,并且,指明了人道之诚 的修养路径,尤其是对“诚”的哲学伦理学意义作了 充分的提升和扩展,使“诚”成为把握天道本质、加强 人道修养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这是一种独特的思想 了诚的思想。 二、诚的内涵 身的最高境界。《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 性”,又说:诚者,“性之德也”。按照《中庸》的说法, 天下至诚乃圣人之德,是天道。只有通晓天性的圣 人,才能真实领悟“诚体”的显发,能够尽其性,真正 实现道德本性,达到“至诚”的境界。“至诚”,乃是性 之德的全部实现,_3 而此性之“德”,并不是简单的道 杂,臻于至善。由上可知,唯诚具有德性的圆通和谐, 进路,也是一种重大的思想创造,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德含义,是指天命之性的属性,它真实无妄,纯一无 至真直纯,是至善的最高境界。 (三)就其认识论的意义上讲,诚是成德的动力 众所周知,《中庸》对“诚”的论处甚多,尤其是下 篇,主要是以诚的观念为中心深入展开的。那么,什 源泉 么是“诚”呢?《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不难看出,《中庸》所讲的“诚”实有两层 含义:一为天之道的“诚”;另一个为人之道的“诚 之”。就天道而言,“诚”既是万物的本质,又是天命 之性;就人道而言,“诚之”就是人努力去求人性之 善,以合乎天道。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诚在天道 和人道之间的关系,把天和人联系在一起,并在诚的 基础上统一起来,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为先天,后者 为后天,前者为自然,后者为应然。 作为天之道和人之道的“诚”,具有如下丰富而 《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诚则明矣”,“诚 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在前旬中,“自”有“由”之 义,即由“诚”而自然达到“明”,这叫做性,而且,只要 率性而为,就自然会符合天道。同时,由“诚”而自我 成就,由“道”而自我引导,由此,《中庸》接着说:“是 故君子诚之为贵。”这表明,诚有自觉的功能,即人一 旦对其自身内在的“诚”有了完全体认,这种内在的 诚就会自发地呈显出来,这就能够兴养立教,促使人 极尽天赋的本性。既然人的天赋本性得到充分发挥, 就能够顺其本性而行,逐步进入“至诚”的道德境界。 深刻的内涵。 显然,“诚”通过自身自觉给予人以启导和教化,使人 (一)就其本体论的意义上讲,诚是万物的存在 达成对“诚”的完全体认,从而产生一种践道成德的 根据 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由上可知,诚是一种道德修养 (四)就其方法论的意义上讲,诚是修身的功夫 《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日君 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 者一也。”又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日:修身也, 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 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所以行之者一也。”朱子注解为:“一则诚而已矣。然 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4 ‘贝0是九 一《中庸》说:“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 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贰,则其生物不测”,“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对 此,朱子注释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日诚 途径 而已。” l 在《中庸》看来,天道在自身的运动变化过 程中产生宇宙万物,同时也把天道生生之理赋予宇宙 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 万物之中,使宇宙万物之原,本于一体,而这一生生之 理,恰恰就是诚。宇宙万物的真实而客观存在,便是 天道的展现,更是诚的显现。如果说,诚是宇宙万物 的发端和归宿,宇宙万物则是“诚”的流行不息。牟 宗三曾明确指出:“中国儒家从天命天道说性,即首 先看到宇宙背后是一‘天命流行’之体,是一创造之 大生命”,l2 而这个‘天命流行’之体,就是《中庸》所 又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 境界 者皆为虚文矣,此九经之实也。” 5 这表明,“诚”在 谓的“诚”。由上可知,诚既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本质, “三德”、“九经”等道德修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也 就是说,无论是天之本体的内化,还是由天人一体而 才能实现。可知,诚又是一种修身至善的具体功夫。 (二)就其道德论的意义上讲,诚是至善的最高 达到人与天地相参的境界,都要通过“诚”这一途径 《中庸》讲诚,其目的并不只为宇宙万物找到本 三、诚的特征 体论上的依据,更重要的是由本体论意义上的诚体推 所谓特征,是指某一事物所共有的特性在客观上 导、引申出道德实践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即它最终 的反映。作为天之道和人之道的诚,其特征有。 一教育发展研究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26・ 高等农业教育 第10期 (一)真实性 间断的意思。《中庸》认为,天道之诚,不贰不息,既 诚,顾名思义,其本义就是真实而不欺诈,即诚以 为宇宙的本体,宇宙能诚,其运行不息,生化不息。而 真实为本。孔子曾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且,其生生之德恒久不息,纯一不杂,正所谓“‘维天 (《论语・子路》)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之命,於穆不已!’盖日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 (《论语・为政》)其中,“忠”和“信”,都不同程度地 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日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 是阐发了诚的真实性意蕴。如前所述,《中庸》说: 已。”由于至诚者德性纯亦不已是天道之化,所以,其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这就是说,一 践行是不停止的,其感化是不停止的,其验征也日益. 方面,“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逝 显露发扬出来,以至于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的天道,本来 明。孔子曾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 就是“无声无臭”(《诗经・大雅》)的真实存在,尤其 而》),这正是至诚不息的具体例证。生命不息,真诚 是这一天命之“天性”,乃至天化之“天德”又是浑然 不已,这是人之道“诚之”的修身方向,即人的积善成 天理,真实无妄。另一方面,人所禀受于天的本性和 德,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修身至诚,也是没有止境 德性,原本是真实无妄的,但由于人欲之私,其为德不 的。人只有在天道和圣人之德性的无限感化、作用 能皆真实,这就需要做到“诚之”,“诚之”就是人们在 下,持之以恒,久而不懈地加强其知性和德性的践行, 修身尽性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真实而不虚妄,即真实 达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 反省自己内心的思想、动机、意志、情感和欲望,反对 是”(《论语・里仁》)的境地,才能够真正追求至诚, 虚伪、虚假,追求真心、真言,真行、真修;真诚地好善 实现至善。由此可见,天之道的“诚”和人之道的“诚 恶恶,为善去恶,做到不自欺,不欺人,达到至真、至 之”,又具有无息性的重要特征。 善,至性、至诚。由此可见,无论是天之道的“诚”,还 (四)当为性 是人之道的“诚之”,都具有真实性的根本特征。 《中庸》说:“率性之谓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 (二)时中性 也,可离非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朱子对“道” 《中庸》说:“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 和“诚之”分别训为:“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 道,圣人也”,“故时措之宜也。”这就是说,圣人之德 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 乃天生之诚,不用努力下功夫,不用经过一丝思虑,都 谓道也。” “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 可以从容发挥中道,并且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_8 不难看出,修道求诚的道 毋庸置疑,在这里,诚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便是“时 德实践,对于道德主体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分所当为 中”,这与《论语》中的“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的事情。这一“当为的”词用哲学语汇来表述,就是 (《论语・微子》)和“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 指具有道德理想意涵的“应然”。《中庸》接着说:“唯 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的思想内涵是一致 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 的。所谓“中”,据朱子注:“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 地之化育”,即以天道的必然法则来确认人的当为的 名。”_6 不难看出,它含有恰当、合宜、适中等意思。 道德基准,尤其以天道之诚来确立人的当为的道德实 所谓“时中”,就是与时应变,适时而中,其实质在于 践原理,使天之道的“诚”由一个本体论的实体转变 坚持适度,把握分寸,时时做到恰到好处。众所周知, 成为一个人之道“诚之”的修养论的当为,还为其提 《中庸》论诚,其重点放在求诚的人之道上,强调“君 供一个道德实践的依据和基础。人之道的“诚之”就 子而时中”,即要求人们一切均因时、因地、因人、因 是意味着道德主体的人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应当自 事而求其适宜,也就是不拘常规,顺应时变,因时制 觉地努力去追求诚,最终达到至诚至善的圣人境界, 宜,采取与之相应的切合时直的适中之道,修德从善, 以实现“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的 最终把自己推升到其行止进退,能够各适其宜以得时 中庸之德。由此可见,人之道的“诚之”,具有其自身 中、无时而不中的“圣之时者”(《孟子・万章下》)境 独有的当为性的显著特征。 地。由此可见,作为天之道和人之道的“诚”,具有时 四、诚的功效 中性的本质特征。 在《中庸》中,至诚之道的运用全在于道德主体 (三)无息性 的人通过人道的“诚之”,向善为善,达到至诚至德, 《中庸》说:“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 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在此,无息即有不 (一)性命合一 一教育发展研究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总220期 张寿《中庸》“诚”思想初探 ・27・ 《中庸》首章说:“天命之谓性”,这就由外在的天 道人手,确立了人之所以人的本性,即人性乃由天所 命而来的。《中庸》接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 性。”《中庸》认为,道德主体的人通过“诚之”的修养 功夫,追求诚,最终达到“至诚”的境界,即能“尽其人 性”。《周易》说:“穷理尽性以至於命”(《周易・说 卦传》),孔子则强调“尽义以知命”, 在这里,“尽 义”乃是尽我性分之所当然,所以,“尽义”,亦即“尽 性”, 即人通过道德实践,“尽义尽性”,以真正接 触到“天命”的领域。尤其是孟子说:“知其性,则知 天矣。…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修身以俟之,所以 立命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人应当知其、 顺其天性之善,积极致力于修养成德,使自己所得于 天者,全受而全归之,便终能得其“正命”,这就所谓 “立命”了。此时,“命”已经由超越内在化而与性通 而为一。正因为如此,徐复观也曾说过:“至诚,尽 性,即是性与命的合一。”¨ 此人之本性全体呈现时 的诚,就是天之所命与人之性德完满融合、合而为一 通过人之道“诚之”功夫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内外合一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可以赞大地之化育”, “可以与天地参矣”,故至诚,“博厚配地,高明配天”。 《中庸》又说:“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 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 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 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 气者,莫不尊亲。故日配天。”《中庸》认为,天道是 诚,人道是追求诚,以诚为沟通桥梁和中介,原天以启 人,尽人以合天。显然,至诚之道为人之道的“诚之” 提供了道德实践的逻辑依据和现实路径,使人之道的 “诚之”,作为修身之道,促使人通过“自明诚”教,逐 步修身而“以德配天”;作为治国之道,又促使人由身 及人,由人及国、天下而达到“天人感应”,正如《中 庸》所谓“之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之所以治人,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按照《中庸》的这一说法, 诚体现在道德主体的人身上,即是道德主体的人躬行 实践,“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最终达到天 高屋建瓴,胸括天下,以开物成务,利济天下,为万世 的最高阶段。由上观之,“性命合一”乃是至诚之道 性天德,成为“至诚的圣人”,尤其是以天下为己任, 开太平。由上观之,“天人合一”乃是至诚之道通过 《中庸》说:“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 人之道“诚之”功夫所要达到的最高成就。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 五、诚的实现 也”。《中庸》认为,实行诚道,就是天之道“诚”经由 在《中庸》中,唯诚化成人道、化育人德在理论上 人之道“诚之”过程,促使人的“天赋之性”在“率性之 的公理性,并不表明其在实践上的必然性。追求和实 道”中成为人性自觉的认识,通过“修道之教”的途径 现其人之道的“诚之”,必须依赖于道德主体人的不 最终得到实现。这就意味着道德主体的人通过道德 懈努力。 (一)实现根据 实践,反身求诚,努力修养,实现德性,完善自己;还要 内外兼修,独善兼善,由己及物,把诚外化到自身以外 慎独。道德主体的人要做到“诚之”,首先必须 的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最终成就他人和一切事物 在意念发处,勿自欺,不掩恶,去人欲,存天理,这是 的品德、品性。孔子所谓“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 “诚之”的先决条件。《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 姓”(《论语・宪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论语・雍也》),孟子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 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等等,都具有此趣旨,都 表示要通出去,以合内外,通物我。以人道为众德之 全,以立其本,完成自己的德性人格,是属于成己的范 畴,以广博智慧,裁成通变,感人化物,成就与自己同 为天所命的一切的人与物,使人与物各适其性,各居 其位,则属于成物的范畴。成物是成己的的延伸,成 己一定要通向成物。这时,作为人之道的“诚之”就 能够功成行满,物我一体,无内外之殊,而达至通透圆 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 君子慎其独也。”朱子解释说:“幽暗之中,细微之事, 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 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 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 长于隐微之中。”¨ 所谓“独”,即是“动机”;动机未 现于外,此乃人所不知,而只有自己才知的。“慎”, 是戒慎谨慎,这是深刻省察、并加以操运时的心理状 态。“慎独”,是在意念初动的时候,省察其是出于 性?抑是出于生理的欲望?使欲望从属于性。¨ 一 熟的境地。由上观之,“内外合一”乃是至诚之道通 个人只有加强“慎独”功夫,才能通过内心省察,审几 过人之道“诚之”功夫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微,去恶念,除私意,忌欺伪,存敬畏,率天性,而逐步 (三)天人合一 “诚于中,形于外”(《大学・6章》)的。以此推之,慎 ■教育发展研究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28・ 高等农业教育 第10期 独是“诚之”内部实现的根据。 惯,一种品质,一种性格。 尽性。《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 择善。《中庸》说:“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 也”。择善即是以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是否流 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这段话,步步往后追溯,即 是只有道德主体的人求“尽性”,才能做到“诚之”,最 终达到至诚境界。“性”指天赋人之道德本性,“尽” 为“无所往而不尽”,¨ 即“尽性是就行上说”_l 的, 且无一善之或遗,也就是此道德“本性之充足实 现”。 “尽性”是明觉的德性实践,它能够使德性中 的仁、义、礼、智“善端”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克去一 切心中的间杂,还对治外界的物欲。所以,一个人只 露“不忍不安之心”和“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为最后凭借,去判断、选择善。选 择善以后,还要固执。固执并不意味着囿于成见,一 意孤行,而是坚定不移,执着不懈,如孟子说舜之“及 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孟子・尽心上》),孔子说颜回之“得一善,则拳拳 服膺而弗失之”,这些都是固执的表现。择善重在心 有在一往直前地践履中,本着此性涵养扩充,“若火 安理得,贵在执持践行。据此,道德主体的人在择善 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以竭力求 求诚的过程中,既不要因费劳而怨,也不要因艰难而 尽此性,才能使自己的德性在人之道上日趋真实无 止,而必须以“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妄,纯亦不已,还及于存在物而成人与物之性,进而与 的毅力,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 宇宙人物全体,合而为一。毋庸置疑,德性是“诚之” 之”的过程,努力做到“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 的本体,德性的扩充即“尽性”是“诚之”的外部发显 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 和呈现。以此推之,尽性是“诚之”外部实现的根据。 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二)实现方法 择善至此,人之道“诚之”功夫,终归能得到实现,内 当前,道德主体的人要实现人之道“诚之”功夫, 在的诚,也随之必然会外显。 主要采取如下操作方法。 致曲。《中庸》说:“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 明善。《中庸》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 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 身矣”,“明则诚矣。”《中庸》认为只有明善,方可诚 至诚为能化。”朱子注解为:“致,推致也。曲,一偏 身。在这里,明有“逆觉义”, l 即随本心的呈露而不 也。” 1 《中庸》认为,至诚之道,始于致曲,致曲者, 待作意,自觉地反过来体悟之;善,就是诚本身,即诚 致至诚之一偏,久渍则能全诚,即诚始于偏,终于全。 便是善;“明善”就是逆觉其本心之善,也就是对既是 所以,圣贤以下,只要能从善端发显的某一偏处着手, 天之性德,又是善之本体——诚的体悟和觉识,此明 一步步勉力而行,求致其曲,本心之诚便在此“曲”中 善便即是诚体的自然呈现。而求复其本然之性的 呈现,本心之诚一旦呈现,便能逐步发挥“形、著、明、 “诚之”功夫,亦是诚体的往外呈露。由此看来,明善 动、变、化”之功用,而终可达到至诚的境界。说到 实为追求和实现“诚之”功夫的一种方法。舜之“好 底,就是“曲则有诚”,即致曲,能够实现诚之,达致至 问而好察迩言”,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 诚。致曲,实质在以偏求全,成败在是否推究细微处。 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皆所以明善。明善,要 基此,道德主体的人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要从个体 义在知善,关键在显善。为此,诚之者首先要反身求 德性之至细至微之处开始,善于发现和挖掘一善一 己,去认识善的根本所在、诚的本质要求,在此基础 德,并躬身力行,尽力推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致 上,要努力把握善的真谛,不断增强向善意识,明确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境界。 立显善方向,从而使明善逐步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习 参考文献: [1][4][5][6][7][8][12][1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34,29,31,17,17,31,18,33. [2]牟宗山.中国哲学的特质[M].台湾:学生书局,1978:54. [3][11][1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151,151,124. [9][10]蔡仁厚.孔孟苟哲学[M].台湾:学生书局,1984:128,130. [14][15]黎靖德.朱子语类(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1569,1568. [16]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二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4. [17]杨祖汉.中庸义理疏解[M].台湾:鹅湖出版社,1984:194. (责任编辑与校对李国杰) ■教育发展研究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