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_牡丹亭_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

2022-04-12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试论《牡丹亭》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

○姜广强

摘  要:本文围绕汤显祖《牡丹亭》中情与理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性问题,探讨了发生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分析了这一冲突在该剧人物形象和戏剧情节中的种种体现,从而揭示出《牡丹亭》所具有的时代悲剧意义。关键词:情理  冲突  哲学思想

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完成于明万历26年(1598),至今已经400余年。这部传奇一直演出不断,而且受到文学界和戏剧界的高度评价。特别是其情与理的矛盾冲突,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和争论的热点。本文仅就《牡丹亭》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做一探讨。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而戏剧冲突不能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予以体现。这不仅仅是要表现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当时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想对作者和作品的影响,也会体现其中。而汤显祖所处的明代中晚期是一个思想激荡,矛盾激化的时代。

一方面,统治者在思想文化方面鼓吹以孔子为神圣,以儒学为正宗,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三纲五常”。二程宣扬“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四,《二程集》第312页)“道心”即“本心”,是“天理”;“人心”是“情”之不善,是“私欲”。人心与道心的对立,就是人欲与天理的对立。所谓天理,就是社会道德伦理的最高原则以及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何异矣。”(《二程集》第1272页)因此要“灭私欲”,“明天理”,以免于禽兽。所谓人欲,既是私欲,又是物欲,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被眼、鼻、耳、口、身的色、香、声、味、安等物欲所引诱,以至“灭天理”而不能迷途“知返”。

朱熹认为“孔子之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 而且进一步发挥说:“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百姓的生存欲求,男女的爱情自由,都被视为万恶的“人欲”。宣扬“天理存,则人欲亡”。

另一方面,随着明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期间也出现了

XIANDAI YUWEN的局面。正是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市民等级”的成熟和“市民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深刻变化。尽管程朱理学力图独霸天下,但还是有新的思想和新的学派脱颖而出。当时影响较大的是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就提出两个富有进步意义的论点,即“百姓日用是道”和“制欲非体仁”。这就否定了程朱理学“道”的绝对性和神秘性,动摇了“至圣”的统治地位和封建道德规范。汤显祖的老师罗汝芳正是王艮三传弟子,因而汤显祖深受其师的影响,使他倾心于具有进步思想的泰州学派。

而另一个反封建斗士李贽的思想则更为先进。他不仅提出人皆平等的观点,还特别指出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与歧视。在道德问题上,坚决反对道学的禁欲主义。李贽激烈的反封建思想也对汤显祖的思想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正是有明朝后期哲学和政治思想上的尖锐对立,才有了《牡丹亭》情理冲突存在的思想根源,才有了汤显祖创作的动力和思想基础。汤显祖生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此时正是明代社会各种思想汇聚并行发展的时期。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想余温未退,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和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分别在文学与思想方面对复古思潮进行了强烈的攻诘。在这样一个思想纷繁复杂的时期成长起来的汤显祖,其思想必然错综复杂。既包括“忠君爱民”、“出将入相”等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包括影响他一生的“心学”思想。形成了他在政治上出仕与退隐的矛盾,在哲学思想上、艺术创作上存在着尖锐的情与理矛盾冲突。

首先,汤显祖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学训练,一生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即所谓:“家君恒督我以儒检”。其父汤尚贤,是典型的文人儒士。13岁时学古文于徐良傅,这为日后的科举考试奠定了基础。汤显祖14岁补县诸生,21岁江西乡试以第八名中举。虽然在会试时,因为首辅张居正从中作梗,分别于隆庆五年、万历二年、万历五年、万历八年,屡次不第,但其心未泯,终于在万历十一年时以第三甲

26

资本主义萌牙,出现了“末(工商业)富居多,本富益少”

Modern chinese2008.01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第二百十一名得同进士出身,观政于北京礼部。为官期间,汤显祖也是恪尽职守,且保有很高的人格操守,他因为不受首辅申时行、张四维的招致,而出为南京太常博士;因为不接受吏部验封郎中与他执政通的劝说,而一直在南京的闲职中升升降降,而且因为他上《论辅臣科臣疏》而被贬徐闻,最后因为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而辞官归乡。在汤显祖的心中,儒家传统的思想是很明显的。他既有传统文人锐意进取之心,也有孔孟之首所推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人格。

其次,汤显祖早年从师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之弟子罗汝芳,习学心学,并把体现于人的本心之中的“生生之仁”,亦即“重情”的思想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嘉靖四十一年,13岁的汤显祖跟从罗汝芳学习, 37岁再次与罗汝芳在南京相聚听其讲学,对汤显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秀才说》中回忆到:“吾生四十馀矣。十三岁时,从明德先生游。血气未定,读非圣之书。所游四方,辄交其气义之士,蹈厉靡衍,几失其性。中途复见明德先生,叹而问曰:‘子与天下士,日泮涣悲歌功颂德,意何为者?究竟于性命如何?何时可了?’夜思此言,不能安枕。久之有省,知生之为性是也,非食色性也之生;豪杰之士是也,非迂视圣贤之豪。如世所豪,其豪不才。如世所才,其才不秀。”正是从万历十四年开始,汤显祖的思想有了初步的转变,在此前所作的《紫箫记》与《紫钗记》中对人物的描写未脱离传统手法,作于万历二十六年的《牡丹亭》无疑是汤显祖戏曲创作史上的一次飞跃,从单纯地进行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深入到了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描摹和对于人物终极情感的关怀,从中可以见到心学对汤显祖的深刻影响。

促使汤显祖人生道路变化及戏曲创作思想的转变,既包括外部的原因——即万历年间的政治的混乱,也包括内部的原因——即汤显祖开始深入接触李贽与紫柏的思想,并且受到了影响。

而且此时,不论是朝廷还是汤显祖个人都在遭受着巨大的变故:万历十八年六月,20年无战事的边境突然遭受青海火落赤部的进犯,临洮总兵败绩,朝野震动;万历十九年,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疏》,指出了万历朝的弊端,结果落得被贬。这对于对朝廷抱有幻想的汤显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最后,他的个人生活连遭不幸,几个孩子相继夭折,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因为不能趋炎附势,睨长吏色得其便,不满明朝廷在矿税上的弊端,汤显祖于是挂冠而去,远离了令他深深失望的官场。移家沙井,隐居在玉茗堂、清远楼,他的号此时也由海若改为清远道人,可以见出他对于儒家政治的失望。

青年时代的汤显祖怀有济世报国之志,但黑暗的政治现实打破了他入世的政治理想,使他对仕途经济彻底失望,因而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戏曲创作。《牡丹亭》的创作可以看作是汤显祖对于“情”的表现的一种深刻总结,汤显祖的思想变化是一个哲学思想变化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逐

渐形成了“人生而有情”的情至观。

汤显祖的情至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基本观点:其一,“世总为情” ,“人生而有情”。显祖认为,世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可用一个“情”字来概括,“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这是一种共性。然而,天下之“情”,又不是单一的,“万物之情,各有其志”。各种不同本体的“情”,都各具自己的个性。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一生下来就有“情”,这种情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穷尽的,“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

其二,“性无善无恶,情有之”。天下之“情”, 虽表现为各种各样,按其性质区分,却只有两种:一是善情,一是恶情。而在道学家们所谓的“性”中,却无此区别。 正因为“情”有善恶之别,世上也就有了好人、坏人之分,善良、丑恶之分。

其三,就是在《牡丹亭题词》中明确阐发“情至”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与生,皆非情之至也。

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之情之所必无邪?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明确读出两层含义:一是所谓“情之至”就是指对情始终不渝地追求的信念;二是所谓“以理相格”是指“情”的矛盾对立面就是封建正统的理学思想。在他看来,情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可以说汤显祖已经形成自己一系列成熟的情理思想。

他认为世上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情”字,那么治理社会的基础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礼”或“义”的封建理学思想。应该给“情”以应有的地位。按照程朱理学思想,“礼”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根本法则,居于不可置疑、不可动摇的绝对统治地位,而汤显祖大胆地改变了“礼”的首要位置,把“情”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思想上的一个飞跃,也是对传统伦理的冲击与突破。反映在他的作品《牡丹亭》中的情理冲突正是作者哲学思想冲突的艺术表现。汤显祖一方面受儒家思想熏陶,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思想,比如他晚年看到自己的儿子能考取功名,甚感欣慰,就足以说明。但是他的思想又有反封建的一面,提倡“至情”思想,由于受上述哲学思想的影响,他创作的《牡丹亭》热情描写了杜丽娘对自由个性矢志不移的追寻,出生入死,撼人心魄,宣扬真情的神圣和超越生死的力量,表现出“情”对“理”的挑战和反抗。作为“至情”化身的杜丽娘为了追求美好而纯真的情感,至出生入死,起死回生。充分展示了对人的感性情欲、自我生命的追求,以及“至情”那超越生死的奔突力量,其表征是对“理”的冲突、反叛。这种追求力量与“理”的严整秩序是格格不入的。它深刻地展示了“情”作为人的自然本性与束缚人们身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即“情”与“理”的冲突,也是其哲学思想最好的艺术表达。

odern chineseXIANDAI YUWEN (姜广强,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27M2008.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