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改革开放》习题精选 新人教版

2024-02-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D.政府机关 2.下列不属于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的是

A.深圳 B.珠海 C.上海 D.厦门 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 4.我国目前共设立了经济特区( )

A.4个 B.14个 C.5个 D.6个 5.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的企业是

A.国有制大型企业 B.国有小型企业 C.合资性企业 D.私营企业 6.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关于经济改革的重要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完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制建设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全面发展外向型经济 7.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是中央经过多方论证采取的做法 B.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8.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的主要改革内容是( ) A.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 B.推行股份制、公司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D.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9.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施菜篮子工程 C.加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 D.完善城市功能

10.为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国家采取了

A.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 C.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D.实行政企分开 二、材料说明题

11.下表是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的三年统计表,认真阅读后,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我国的农村改革在这里走出了第一步,请问这里采取了什么政策?

- 1 -

(2)从表中简单分析该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12.材料1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2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3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3)材料2中的协议书签定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材料3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什么情绪?

(5)农民对“大包干”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丰收。

12.(1)在计划经济下,农民集中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原因: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性,收入少(也可答吃大锅饭的弊端)(2)1978年,出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3)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并获得了丰收,改善了生活。(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热烈拥护这个制度。(5)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符合此意即可)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