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肖连宏 黄璞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第19期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CT、MRI检查诊断,分析比较两种检查脑梗死检出率、病灶检查结果、不同检查指标结果。结果:MRI的总检出率为95.7%(67/70),明显高于CT的50.0%(35/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2 h患者MRI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检出病灶数量、病灶大小、检查所用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等检查指标均明显优于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MRI; CT;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 效果对比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9-00-02 多发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属于脑梗死的一种类型,好发于老年人,多发生于基底节区。此病症在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基础上,引发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性软化病[1]。此病症病灶较多,痴呆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尽早发现、尽早诊治,为临床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最常用的检查诊断方法为MRI、CT,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对比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笔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了更深入了解脑梗死病灶规格、数量及病变位置,所有患者均实施CT、MRI检查诊断。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多发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均无碘制剂过敏史。排除标准:体内安置心脏起搏器者;心、肝、肺、肾功能严重异常者[2]。70例患者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60~80岁,平均(70.8±8.9)岁;梗死时间1.4~90.5 h,平均(46.5±10.9)h;脑梗死引发因素:动脉硬化30例,高血压33例,颅脑外伤7例。 1.2 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1 CT检查 应用CT检查仪器(Brilliance16),层厚:1.0 cm,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对比剂,然后再进行扫描,以显示出不清晰病变,对病变组织做好判断;对比剂: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剂量:50~100 ml[3]。取掉头部装饰物,于检查前4~6 h要求禁食,做碘过敏试验,做好解释工作,提高检查依从性。横断扫描:取仰卧位,摆正患者头部,使身体长轴与头正中矢状面平行,听眦线垂直床面,以听眦线为基础,向上扫描至头顶。扫后颅窝时,以上眶耳线为基础;层厚:10 mm,层间距:10 mm。摄片并观察骨窗与脑窗,先实施平扫,再根据结果实施增强扫描。冠状扫描:采取仰卧位,前伸下颌,尽量做到听眦线与床长轴平行,对侧位定位相进行扫描,再定位扫描基线,从后床突至前床突,层厚:1~3 mm,层间距:1~3 mm,增强扫描,以更好地显示垂体[4]。
1.2.2 MRI检查 通过MRI检查仪(西门子Avanto)检查,应用高分辨头颅专用线圈,取仰卧位,头先进,保持床面长轴与人体长轴相一致,线圈与头颅正中矢状面、纵轴保持一致,并与床面垂直,线圈横轴中心为眉间线,将软垫置于患者头颅两侧并加固定,扫描方位:横断位常规扫描,根据需要对冠状位或矢状位进行加扫。根据MRI扫描情况,以确定是否进行增强扫描。MRI增强扫描:如在平扫过程中出现阳性,需进一步诊断,用Gd-DTPA按0.2 mg/kg进行静脉注射,然后实施T1-W扫描;如脑膜病变平扫时没有出现病灶,也需进行增强扫描[5]。注意事项:对中线附近病变应实施常规矢状位扫描;如脑室附近病变,需进行DWI;位于下后脑及垂体病变需进行矢状位与冠状位扫描[6]。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种检查脑梗死检出率(脑梗死时间72 h)、病灶检查结果(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区、脑室旁、丘脑、小脑)、不同检查指标(病灶数量、病灶大小、检查所用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70例脑梗死患者行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
MRI的总检出率为95.7%(67/70),明显高于CT的50.0%(35/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72 h患者MRI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种检查方法各病灶部位的检查结果比较
MRI在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区、脑室旁、丘脑、小脑各部位病灶的检出率与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3 70例患者行两种检查方法的不同检查指标结果比较
MRI的检出病灶数量、病灶大小、检查所用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等检查指标均明显优于CT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临床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虽可根据诱因、神经症状及体征给出诊断,但有部分症状并不典型,常用其他病症相混淆,进而引起误诊或漏诊,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7]。因此,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诊断中,实施有效的诊断检测,对患者病情快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保障患者生命健康[8]。在临床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中,多采用CT、MRI诊断,以上两种诊断技术,均是在正常组织中对病理组织进行鉴别、区分,两种诊断技术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脑部检查中,可对脑梗死位置、性质进行快速判断,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9]。
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MRI诊断可对脑细胞中的脑细胞共振成像、氢元素详细记录,可直接反映出脑细胞的活动情况。本次研究显示:MRI总检出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50.0%(P72 h患者MRI的检出率明显低于CT(P
综上所述,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远优于CT诊断,可作为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常用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韦志强.MRI与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00-102.
[2]夏耀峰.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7,26(2):362-363.
[3]孔玉明.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2):2267-2269.
[4]刘娟,陈巍.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J].医学信息,2016,29(6):310.
[5]刘红权,陈艳,朱曼,等.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J].影像技术,2016,28(1):11-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6]牛晓津.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76-77.
[7]莫继钦.CT与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3):146,148.
[8]路融,刘瑛,廖顺明,等.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611-613.
[9]高文杰,唐云华.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结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53.
[10]李君权,徐小东.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2):2034-2036.
[11]蔡望洲,张燕,陈亮.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63-1464.
[12]杜飞,郭艳霞.MRI与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结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487-489. (收稿日期:2018-01-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