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
Architectural Creation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of Architects
何镜堂
He Jing Tang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建筑领域的实际,结合未来建筑学的发展,提出现代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设计观,并结合作者多年建筑创作实践,综述建筑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创作思想。
关键词:建筑创作 地域性 文化性 时代性 建筑师素养 Abstract: Integrating current architectural practice with future architectural tendency,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claims new design concepts promoting that modern architectural creation should reflect its regionality, culturality and contemporality. The author also summarizes the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and inventive method of thinking that an architect needs to acquire in accordance with his own practicing experience.
Keyword: Architectural Creation
Regionality, Culturality, Contemporality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s of Architect
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
一.对建筑创作的认识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的综合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世界人民都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收益的同时,又由于大建设带来了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忧心忡忡,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受到了冲击。世界性的文化趋同使得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亦逐渐消失。在我国,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期,在史无前例的大建设中,尽管成就很大,但在环境和生态方面也同样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作为一个中国的建筑师,一方面遇到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年代,全世界不少建筑师也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上来;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建设浪潮,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准备不够,也深感在理论上、观念上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大规模建设的高潮中,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面对多元缤纷的社会形态,显得力不从心,常常跟着市场导向走,比较被动,整个建筑界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发展的过程。
当前建筑创作的发展正处于新的十字路口,我觉得一个建筑设计要满足一般的功能使用要求并非难事,但要把建筑作为一个精品和创新的设计,是很不容易的事。在几十年的建筑创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建筑师如果能从这几方面去理解和从事建筑创作,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
今天的建筑设计已经不单单是一幢建筑的实用、经济、美观的问题,即所谓我们经常说的建筑三要素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的方方面面和环境、生态及今后的发展,过去的、传统的、孤立的、片面的去理解建筑和从事建筑创作,已经很难满足今天人们居住和工作环境建设的要求,可以讲我们从许许多多的教训中逐渐体会到以人为本的道理。建筑必须有生态观、科技观、社会观、文化观和经济观,建筑不但要满足现代人的使用要求,而且要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归根结底要创造条件,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为此,建筑师要有一个整体观念,视建筑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总体上把握,把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整合起来,在综合中创作。过去,我们不少建筑师对建筑创作的整体观缺乏比较深刻的理解,缺乏环境的整体意识,从一开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单体建筑上,从单体建筑来谈论建筑,强调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而不是从城市设计入手,服从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格调,造成城市规划与单体建筑脱节,建筑又与环境脱节。就单体建筑本身而言,从承建商或业主的角度,常常提出所谓“标志性”建筑、“五十年不落后”等等的要求。建筑师又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和提高,对如何评价有特色的建筑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建筑行为的商品化常常投其所好,标新立异,造成一个城市或一个街区,每一栋新建的房子,都想当“主角”、“与众不同”,到头来,城市风格混杂,城市的肌理和整体空间序列受到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逐渐消失,这种教训在我们大规模城市化建设中是屡见不鲜的。
二.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今天如何理解建筑创作?我把它归纳为建筑的“三性”,即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第一,建筑的地域性。在本世纪探讨地域性问题,自然要面对当今世界的一个主题:全球化问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整个世界正向着全球一体
化的方向发展,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又起到某种微妙的负面作用。从正面看,它在经济上有利于实现世界资源的最佳配置,在科技上有利于打破地区的隔阂,进一步推动科技的发展;从负面看,全球一体化的盛行对原有的各种地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和破坏。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于由历史、传统、气候以及其他自然因素构成的背景中,国际化正损毁了这一基础,造成不论城市大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城市和建筑一个样,出现特色的危机,乃至发生建筑文化的最终趋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强调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这是造就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来讲,首先受地理气候、区域的影响。例如南方炎热地区与北方寒冷地区建筑各异,山区建筑与滨河建筑并不雷同。又如在五岭之南的广东,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树木常青,人们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来讲,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师要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型、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和色彩等诸方面下功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宜的技术手段,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生活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师应在地区的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第二,建筑的文化性。大家都知道,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产品;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大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文化品位的建筑,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将呈多元化的发展,但这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从建筑创作的角度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环境,表达建筑项目的性质和文化特征。简言之,建什么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就应表达该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
当今世界的发展正走向文化趋同,这是整个发展的大趋势,它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地区界限的打破,但不等于抛弃特色,不等于抹杀地域文化,恰恰相反,世界的文化正是由各地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组成一个丰富的整体,只有弘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才能使整个世界文化得到发展。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整体设计中表现地方个性,在协调中作到丰富多彩,“和而不同”,这是当今建筑师应具有的思维方式。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例如,在广东岭南地区,二千多年前源自百越文化,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开始南传,并先后融入荆楚和吴越文化,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体系的基础。随着广东沿海对外开通和与海外交往,中外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孕育、发展,使岭南地区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又深受外来文化的熏陶,各种方式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岭南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兼容性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这个地区的建筑创作,就应吸收岭南传统文化的内涵融汇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好的城市是生长出来的,同样好的建筑也是生长出来的,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够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来。
第三,建筑的时代性。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映。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品质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当今信息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一角落,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将逐渐起到主导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交往、交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要求。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知识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自然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已特殊的语言来表现所处的时代实质,表现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观念、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是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又必须在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拼贴传统符号或部分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文化的内涵。这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集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的精华,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
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汇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性、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建筑师应该很好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有特色的建筑。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常常会涉及建筑的标志性问题,经常是甲方提出要建一座标志性建筑,50年不落后,差不多每个任务书里都有这个要求。我觉得不是每幢建筑物都要成为标志的,作为标志性建筑,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内容,它应该是一个城市或地段历史文化的标志,或是一个城市地域特征的标志;二是标志性建筑必须有很好的位置和环境,要选点恰当,而且要有一定的空间和视线要求;三是要精品,是优秀建筑,这是设计方面的要求。作为标志性建筑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标志性建筑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范围的要求也不同,有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拉萨的布达拉宫、广州的中山纪念堂、西安的大雁塔;也有地段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武汉的黄鹤楼、广州的海珠广场、伦敦的白金汉宫等等。欧洲城市的特色是在整体的秩序机理,个性首先服从城市整体形象,中国古建筑形象也以整体效应来表达中国传统建筑的个性特色。现在许多城市设计就因为丢掉整体性特征,去盲目追求个性,几乎每一个建设项目,甲方都提出标志性的要求,设计者也片面认为只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就是有个性,就是标志性建筑,加上我们对城市设计的整体性缺乏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每幢新建筑都去追求标新立异的个性,每个单体都想在城市中当主角,成为标志,其结果恰恰相反,整个城市的肌理破坏了,城市变得杂乱无章,想成为标志反而使城市或地段都没有标志了。这种教训在我国许多城市
建设中是很深刻的,比如在北京建国门改革开放初期建的一些建筑,论单体,都有个性和特色,都想成为主角,但缺乏城市整体设计,各行各素,结果这个地段风格显得比较混乱。每幢建筑在设计时要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有些建筑要当主角,有些建筑就应该当配角,就像一首歌有主旋律、主调,一出戏有主角、配角一样, 主角只有一、二个,配角可以有一批。要服从城市整体设计要求,与城市融为一体,要很好地跟环境结合在一起,就是一幢好的建筑。像奥斯卡有最佳配角奖一样,建筑师也应该有这样的气量,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建筑都应认真的思考和定位,这样才能成功。
三.建筑师的创作思维
每个人在从事建筑创作的同时都会认真思考,我们是怎样从事建筑创作的,每个项目,从开始定位、中间取舍、到最后构思成形是怎样一个思维过程的。大家知道,建筑因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受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来自纵的方面,又来自横的方面,而且是多因素,多层次的重叠,常常是各种因素互相冲突的、矛盾的。建筑本身也有双重性,即既有技术的一面,又有艺术的一面。因此,作为一个建筑师,既要有数学家一样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有艺术家一样的形象思维能力;既要懂得1+1=2的道理,更要学会1+1≠2的辨证思维方法,有时许多好的主意孤立看起来都很好,但叠加起来,不一定是好的。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各种因素作用底下,建筑师懂得如何取舍就决定创作的好坏。由于每个人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出发点不同,对建筑的评价常常出现截然不同的结论。建筑是没有绝对正确的,对一幢建筑而言,有一半以上的人说它好,已经算不错的了,没有争议和引起评论的设计常常是一些平庸的作品,反过来,在争议中不断改进,这可能就是个很好的建筑。
建筑师要培养综合思维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诸因素中,要善于综合思维、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一个创作形成的全过程,正是设计各阶段不断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重点,而且有先后顺序的关系。要思路清晰,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从整体到局部,层层展开,不要颠倒顺序。如果第一步走错了,第二、第三步往往就会错,如果第一步走好了,就会为第二步铺平道路,第三步也会很顺,而且越走越顺。
建筑师要有创新精神,要有不断自我否定的气量,要重视原创性思维的培养。目前我们相当多的建筑师任务繁重,理论学习不够,比较重视从表面上、符号上、形式上下工夫,碰到问题,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整体地辩证地去解决问题,对国外的东西,喜欢搬用,很少分析人家为什么这样做,从中得到启发。近年来,我们国家举办了许多国际设计竞赛,虽然国外有不少方案平平,也有许多方案不如国内,但从总的来说,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在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及思维方法上都值得我们借鉴,要学习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方案的形式和符号。
关于建筑的多元性和统一性问题,近几十年来,国外出现各种各样的建筑理论、流派、主义,他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强调某一观点,或重技术的,或借鉴传统的,或强调地区性的,或突出文脉环境的••••••凡此种种,风格、流派纷呈,他们各有不同的出发点,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常常是某一历史阶段的产物,关键不要随便搬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很多国外的东西进来了,对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批判的学习和吸收其有益的养分,走自己的路,而无需跟着哪个流派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共通的,不管什么理论、流派,最终是由能否达到尊重环境,满足使用功能,经济合理和美观的要求,为人类创造最适宜创业和居住为依据,这是建筑的统一性。建筑师可以根据不同时间、地点、条件,用不同的手法、不同的途径达到建筑的目的,这是建筑的多样性,在北京召开的UIA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宪章》也谈到这个问题,所谓“一法得道,变化万千”,正说明设计的基本哲理和目的是共通的、统一的,而建筑形式的变化是无
穷的、多元的。
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一个好的设计,从立意、构思到方案的形成,都需要建筑师以满腔的热情、全神倾注,在构思过程中,发挥个人的综合才能和创新灵感,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建筑设计又是一项多学科综合的劳动,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各个领域,因时间、地点、条件不同,常常是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从构思到设计完成,从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建成使用,这中间经过多少人的共同劳动,而决非一个人所能适应得了的,尤其在当今一些大型、综合性设计项目,绝非一个建筑师所能胜任的。正因为建筑作品是一项以人为本、各行各业人员集体劳动的成果,无论在建筑创作的团队里,或是与社会交往中,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共事,因此,提倡合作共事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在团队里,彼此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取长补短,是一个成功建筑师必不可少的品德,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很有才华的建筑师,由于缺乏这种合作共事的精神,而削弱了自己的发展,这是十分可惜的。
建筑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要学会做人,把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主。要融入整个社会中,参与建设的全过程。一个建筑师的素养,既包括他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他的创作哲理和他的人品、合作精神,这三者都一样重要。在多年的建筑创作实践中,我体会到,也常与同事共勉,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勤奋、才能、人品、机遇是缺一不可的。勤奋是要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向书本学,向别人学,还要结合建筑专业的特点去学,才能既包括理论知识和设计技能,还包括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和创作哲理,人品是做人的守则和职业道德,机遇是靠平时的积累和创造。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经济建设大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正遇上一个从事
建筑创作的黄金年代,我们应该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创作环境,不断探索、勤奋工作,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环境,寻找最适合自己从事建筑创作和发展的工作模式,为创作更多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而努力!
参考文献:《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代表大会文集 1999.北京)
建筑师之道
青年建筑师/俞挺(自述)
建筑师仅是众多职业中的普通一行,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第三产业,处于在高科技和手工业之间。建筑师非单纯意义上的艺术家或工程师,但与两者密不可分,他既不是社会改造的英雄,也非社会底层的平民。
建筑师应该是快乐的,宽容的,热爱生活的。建筑师不能是自私的,因为建筑不能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建筑师的成功在于建筑师能游刃有余在艺术和技术、时尚和传统、个人和集体、理想和现实、资本运作和学术研究之间。建筑师之道在于中庸:不偏执,不清高,不矫情,不颓废。得之于此,亦可能失之于此。
建筑师的地位是由建筑师自己决定的。我反对那些将建筑设计晦涩化的观点,脱离生活并不能提升建筑设计的品位,相反,这种自命清高的态度让建筑设计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不为大众理解就无法占据时尚的焦点。无法享受生活的人无法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趣味的建筑来。倘若建筑是非常地存在,那生活何在?建筑又岂能在生活之外?大众的生活不应为个人的趣味而牺牲。我反对那些理论至上的观点,建筑从来就是实践的行业,且不
论当今中国尚无自己成型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理论本身就站不住脚,封闭在象牙塔里的伪理论家既然脱离了生活,那理论也是乏善可陈的,要它何用?我更反对那些将建筑师贬得一无是处的观点。对业主无条件无原则服从的人,既不是建筑师,更不是成功的大商人,那些以此沾沾自喜的人纵有小钱,但无尊严。建筑师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职业,要么是有能力的技术人员,要么是有技巧的商人,两者都会在专业范围内赢得尊重。建筑师不能以业主的低级趣味为籍口来掩盖自己的粗制滥造和低下的技巧与素养。建筑师需要以自己的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和的心态,敬业的精神,优雅的风范,深厚的修养,不卑不亢的态度,自得其乐的心情,并通过合作的能力,妥协的技巧,灵活的手腕和适应力,赢得其他人的尊重。
建筑师所面临的问题许多许多,但建筑始终是围绕人的问题展开而不可脱离的。建筑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因此建筑的成功与否,与人的情绪体验、空间活动密不可分。设计之中于每一个细部要体现心思,但是这不是一个设计师的心思,而是许多人的心思,许多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的心思。建筑是人文主义的产品,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丰碑。建筑立意要高,技巧要熟练,但使用要贴近人,要适合不同的心理、生理需求。不同的建筑是被不同的人需求的,建筑师不能脱离需求而作,既要现世的欢娱,也要欲望之上的平静。
建筑设计是回忆、修养、生活和社会经验,是感情因素,阅历、家庭背景乃至当天天气的综合体现。建筑师的专业知识需要来源于多元的文化,只有建筑才能多方位展示不同艺术之魅力。建筑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一个容器更是系统,一个超越单纯艺术和抽象思维的物质系统,是一个体现宁静旷远心情和娱乐人生的载体。于是,建筑师的挑战便在于,合理地运用资本,综合愉悦舒适的生活感受、朴素简单的哲学精神、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薪火相传的历史经验和相互融合的文化艺术,用心创造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空间和场所。
金茂大厦的建筑文化解读
张炯 余岚
摘 要 从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谈起,分析在金茂大厦上所读到的一些有关民族性、纤致性、原创性的文化意味。
关键词 纤致性 原创性 文化品味 文脉
中图分类号 TU-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3959200103-0033-02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 200030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的高低错落,负载着历史的抑扬顿挫;建筑是时代的语言,它的曲直起伏,带着文明的诗歌词赋。
金茂大厦以其独特的东方塔形建筑风格,当代建筑科技的完美融合,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摩天高度,而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跨世纪的标志。金茂大厦作为20世纪中国高层建筑水平的代表作,它的标志性地位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物化高度,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流的设计思想、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品味。
金茂大厦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实难一一尽述。在本文中,我们只是想试着从一本书说起,换一个文化角度去解读一下金茂大厦。
清末民初的鸿儒辜鸿铭在其名为《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写到:他要向西方人介绍什
么是“真正的中国人”(“real Chi-naman”),在他那个时代美国人不能充分了解中国人,是因为美国人比较豁达和单纯,但不够深刻;英国人是深刻、单纯,但不够豁达;德国人则也是比较豁达和深刻,但不够单纯;只有法国人的民族性和中国人相近,他们具有以上三种个性。另外,中国人和法国人都有一种以上三个国家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纤致性”,而且中国人比法国人更为显著1。这种纤致性是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字、书法、绘画中都能读到的特性。
借着辜鸿铭的这种对中国文化和民族性的洞察力,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的园林、建筑和各种视觉艺术中,从中国人的群体性格中体会到这种纤致性。每个第一次看到金茂大厦的人,都会惊叹到:金茂大厦很好看、很耐看、很中国、很……我们试着找了一大堆形容词去形容金茂但似乎没有一个词能表达心中那种呼之欲出的感觉。但当我们读到辜鸿铭的这本书中的话时,我们马上就被“纤致性”这个词深深吸引住了。在金茂大厦身上,我们读到的不正是这种感觉吗?也许是因为当下有太多粗制滥造的建筑充斥着周围的世界,使我们一时间竟然淡忘了这个词。但当金茂出现在面前时我们才找到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也许是这种纤致性生来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使金茂对于我们总有着某种莫名的吸引力。金茂大厦的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的正方形,立面构图是13个内分塔节,由下而上、四角内收。从平面正方形对角线上看,构成两个最佳的视角。金茂大厦上小下大,逐节加快,似摩天宝塔一尊,巍峨神奇,兼有保俶塔和大雁塔的视觉意象。从正方形轴线上看,金茂大厦两边垂直,又似通天丰碑,顶天立地,兼有东岳秦王碑的永恒和乾陵无字碑的丰富。环顾仰望,金茂大厦似塔似碑,形体不断变化,母题不断重复。层层向上收的体形使得它充满中国古塔的神韵,但高科技的材料却使它随着昼夜更替,阴晴变化,远近高低视点的改变而或金或银,或蓝或灰,或隐或现
拥有东方美人般的细腻感。 也许正是这种纤致
性,使得我们在接近它时从未感觉到压迫。金茂的体量非常巨大,但并非大而无物,事实上,金茂大厦总在给予我们惊喜,我们可以看到九曲桥飞跨在中庭中,可以看到江南月洞门从后院深处走到前厅中庭,可以看到北方民居花格窗由百姓门面变成金拱顶饰;可以看
到铜雕壁饰龙凤虎,演绎5000 年汉字进化。金茂大厦所表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充满个性,相互陪衬,珠联璧合。
金茂找到了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纤致性,更进一步地讲,其实是找回了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失落已久的原创性和文化品味。SOM的主要设计人阿德兰·史密斯(Adrian Smith )在谈到自己是如何进行构思的时候说道:“我在研究中国建筑风格的时候,注意到了造型美观的中国塔。高层建筑源于塔,中国的塔又是源自印度,但融入了中国文化和艺术之后,中国的塔比印度塔更美。我试着按比例设计新塔。金茂大厦不宜简单地被划为现代派或后现代派,它吸收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文脉。”于是,他设计金茂大厦就是要体现中国塔的神韵,他真的做到了
钢和玻璃同样能演绎出有中国文化品味的建筑!这让我
们想起了贝聿铭先生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道,中国古代没有高层建筑,所以在现代高层建筑上,要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金茂却成功了。
阿德兰·史密斯寻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中国塔,它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又是经过几千年发展和演变的原型。所以,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结构角度,它无疑都是 “原创的”、“中国化”的。这为金茂追求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在同一个载体上达到完美统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高科技的支持,塔的立意也许只是一纸空谈。在金茂大厦,高科技的设计已经成为物化的现实存在,这使得金茂的建筑立意得以实现和升华。以下是我们不得不顺便提到的:金茂这座摩天大楼,它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金茂的照明系统有 8 万套灯具;金茂有充足的新风量;金茂的内墙材料特别注重减少回声,避免噪音;金茂玻璃幕墙上的框架作了鳞化处理,以消除光污染;金茂的候梯时间不超过 35 s,直达办公楼各层,实现空中的连接。这一切都无疑使建筑师实现了通天塔的立意和构思。
建筑语言是无声的,犹如一本书,在我们静静地默读、细细地品味、反复地琢磨、冥冥地感悟之后,获得的方是顿悟、惊喜、叫绝。金茂正是这样一本好书,也许,等到下一次我再读它的时候,又有另一番滋味……□
参考文献
1 彭培根. 建筑环境与人民的文化及美育的关系. 建筑学报.
20004:45~49
收稿日期 2001-04-28
建筑创作忧思录 ——当前建筑创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及分析
中南建筑设计院 刘安平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把重点转到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上来已二十余年,经济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城乡建设无论是从深度和广度,还是从规模和种类都得到巨大发展,这种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建筑面貌和环境有了很大改观,出现了许多高水平、高质量的建筑,建筑创作进入空前繁荣的阶段。建筑师在思想上、理论上所受到的束缚之少,建筑创作的自由度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创作环境下,我们所拿出来的作品,理应是无愧于时代的精品,是新时期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当代文明素质的反应。然而,在大多数作品中,我们集体无意识表现出来的,却是杂乱无章的环境,毫无特点城市,庸俗浅薄的建筑。正如吴良精先生所指出:“面对如此巨大的建筑量,中国还未形成蔚为整体的建筑与城市建设战略和建筑学体系,某些方面甚至还是
在重复西方和亚洲某些国家的错误”;并感叹道:“普遍的建筑水平,建筑创作的方向颇令人困惑”。本文无意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只是想就建筑创作上“二十年目睹之现状”作些剖析,如能引起业内人土的些许警觉,有裤益于建筑事业的发展,则幸荷如是。
建筑创作中首先表现出来的病症,就是“粗”,也即“粗线条”的“粗”。这有二方面的含义。首先,建筑创作不从环境出发,不讲地形地貌、气候差异,不考虑城市文脉沿革,不关心建筑文化内涵,甚至对邻里状况也视而不见(当然对有意割断文脉者除外),建筑成了孤家寡人,没有任何意义的载体。记得有人说过,建筑设计如同作文,应有时间地点(场地概况),人物事件(功能内容),主题思想(立意构思);行文要有起承转合(空间序列),还要有人物、服装道具、思想感情等的深入刻划(细部处理),才能达到文章的丰富多彩,具有感人至深的震撼力。而我们的许多建筑物,则犹如抽去了灵魂的驱体,显得苍白乏力,或者如天外来客,往往不如所云。其次,是我们建筑表达的“粗”。无论是关注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仰或是个人“吃喝拉撒”的项目,常常是“一促而蹴”,“立等可取”,比街上烤烧饼还来得快些(当然有些问题并非建筑师所能左右),建筑创作无论从功能关系,还是立面造型上均是粗线条的,很少经过仔细推敲。构图上不讲变化与统一,不谈比例尺度,不讲韵律节奏,也没有细部分割(交与施工单位了),少有色彩的变化(或是胡乱变化),这就是大多数建筑的写照。如果说我们从勤柯希西埃的朗香教堂创作中可以感知大师创作时从立意构思到地域视线,光线角度,直至窗洞布局无一不是匠心独运,精心设计的话,相比之下,我们的许多设计充其是只能算“匠人营造”的结果,也更能体会到我们建筑创作停留在“粗”及阶段的事实,无怪乎今天我们总是抱怨“饭没有以前的香”(催生的),“肉没有以前好吃”(催肥的),“建筑没以前耐看(粗放的),其道理可谓一脉相承。
建筑创作中表现出的另~病态就是“俗”,不是通俗的“俗”,而是庸俗的“俗”。想当初,梁思诚先生把建筑誉为“凝固的音乐”,使建筑“归类于”“高雅”艺术行列,着实使建筑师风光了一阵,无亲眼下“高雅”艺术到处吃紧,俗文化,POP艺术殊为流行,建筑
师也不甘寂寞,纷纷走下“神坛”,“回归”俗文化行列,以期在涌动的商业大潮中分得一杯“羹”。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古今中外皆为我用”的口号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政府办公楼,或是学校、住宅、幼儿园,甚至厕所,都是庙宇式的布局,金黄的玻璃檐口,或是破檐的山花。在一群文化气息浓郁的古建筑群中,突然出现一个不伦不类的玻璃盒子,或是在一群现代化的建筑中,硬要将门厅檐口做成仿古柱式或大檐帽顶;为装点门面,提高“暴发户”们的品味和档次,建筑师绞尽脑汁,“打破条条框框”,想方设法加入“文化”含义,于是包装之风盛行,只重外表,不管建筑自身的性质与内容,各种样式东拼西凑,西洋贴脸,尖塔宝顶,西洋柱式,破风等应有尽有,建筑上到处是莫名其妙的“符号”,似懂非懂的“隐喻”,这种包装之风之烈,已波及全国城乡大小城镇,建筑创作成了一锅大杂烩,成了马三立先生嘴下的“珍珠菲翠白玉扬”,令人大倒胃口,食欲全无。记得有人说过,第一个形容少女之美“像花一样”的,是想象力丰富,而第二个跟着学的则是拾人牙慧,俗不可耐了。荆其敏先生对这种现象一针见血的指出:“简单粗俗的装饰,陈述的粗俗的语言,不能唤起人们的美感,甚至导致相反的效果”,若干年后,当我们审视今天这段历史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个性、没有特点的年代,留下的只有一堆堆建筑垃圾,给子孙后代一个沉重的包袱。
建筑创作中表现出的病症,还有一个“浅”字,也就是“浅薄”的“浅”。我们知道,建筑创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有思想意识的积累,有人文景观的积累,有创作理论和手法的积累,有历史沿革的沉淀,甚至地理环境,气象数据的归纳。西方有句格言:要培养一个百万富翁,一天就可以办到,要产生一个贵族,则要经过三代以上的培养,其道理也与此类同。一个好的建筑创作,除满足其本身遮风蔽雨基本要求外,还要把握时代脉搏,深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当代科学技术、建筑理论和建筑技术的集中反映,然而由于我们长期闭关锁国,对世界建筑的潮流发展,建筑艺术和技术的进步知之甚少,改革开放后,面对蜂拥而至的“理论主义”、“流派手法”一时之间不知所措,失去鉴赏能力,在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建筑师只好对之生吞活剥,不求甚解,
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态度,在现代主义尚未理清之时,随着符号学后现代理论的兴起,又跟在洋人后边对其批判,转而又去追求更新潮的解构主义的所谓动态表现穿插手法,呈现出一种浮躁浅薄的心态,在对具体创作的把握时还停留在诸如“天圆地方,天人合一”,“摇钱树聚宝盆”之类粗浅的具体隐喻上,或是对诸如 KPF式大檐帽,欧陆风情式假古董以及毫无道理的“构架”“漏空”的拙劣模仿上。正如陈志华教授所指出:“这些建筑设计,主要是拼贴杂志上流行的各种各样的构图手法,样式化、时尚化、表演化,因此商业气很强,正是文化内涵肤浅贫乏的一种症状”。这种状况,非但未见消亡,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在各个艺术门类强调“原创”之时,建筑创作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齐白石先生对这种现象早有精辟论述: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但愿建筑创作不要走到这一地步。
建筑创作中另一个严重的病态就是“假”,也即是“虚假”的“假”。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把追求真、善、美当作人们行动的指南。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做老实人是判断一个人好坏的标准,然而现在看来,这个原则是大大“落伍”了。因为生活中虚假的东西已经到了无所不在,层出不穷的地步。李鬼之流当道,正直之士望而止步,假冒伪劣产品为害之祸,已到了亡党亡国之忧了,而建筑创作领域虚假行为与前者相比竟毫不逊色。“形式追随功能”曾被奉为至理名言,每个刚入校的建筑学学生都要接受其一番洗礼,作为创作的金科玉律。但曾几何时,随着各种五花八门泥石俱下的思想流行,这句口号已成了许多人口诛笔伐的对象,动辄被揪出来批斗一番,作为反人性甚至引起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种情况搞乱了创作人员的思想,为各种假冒伪劣建筑的肆虐横行开了绿灯,于是我们便看到:政府办公楼设计得象庙宇,幼儿园也极起了面孔,厕所则别墅化了,好像我们口袋里的票子多得成了草纸,各种封建主义糟粕、资本主义垃圾借创作思想的多元化之机纷纷乔装改份,借尸还魂,重新粉墨登场。像旧社会引起多少人间悲剧的所谓“风水学”,本来早已被人唾弃,现在居然登堂入室,童出江湖;“欧陆风情”这种欧美人士也不屑为的假古董,竟也席卷神州大地,直至乡间茅房也未能幸免。至于一些具体造假手法则不胜枚举;假染极构架、假顶假墙假门窗直至假结构、假层教、假空间、假
装饰,除了起到精神污染的作用外,再无值得称道的地方。而前些年为了“夺回”皇都古城的庄严风貌到处加戴“瓜皮帽”的做法,也已经成了历史的笑柄。
以上简单列举了建筑创作中的一些常见病症,当然建筑设计的流弊远非于此,其所涉及面之广,影响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创作中的几个病症常常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例如粗俗的建筑是浅薄创作手法的外在表现,而虚假的建筑则是粗浅创作的必然结果,我们的许多平庸作品,有时是一、二种病态的表现,有时则是几种病症综合发作的现象。我以为,产生以上流弊的原因,撇开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因素,就建筑本身和建筑师个人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对建筑历史缺乏了解。对建筑的产生、演变和发展的无知或一知半解导致我们不能把握建筑历史的发展方向。从最早的茅屋草舍到今天的摩天大楼,从维特鲁威的“坚固、美观、实用”到今天的智能建筑,信息建筑,建筑创作经历了无数的质的飞跃,建筑的历史是个动态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对建筑审美的标准,对使用功能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度。正确对待历史的变化,把握建筑的内在本质,不为一时表象所迷惑,才能创作出合符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其次,对建筑的历史地位,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常说,建筑是石头的史诗。人类文明的进程,社会历史的变迁无一不在建筑上得到体现。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是一个建筑师起码的道德良知。粗俗虚假建筑的出现,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的一种犯罪行为,也是对使用者极不尊重的表示。它误导了人们的意识行为,污染了人们的审美观念,诱发许多社会问题,甚至引起建筑质量事故,直接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难怪勒柯希西埃会大声疾呼:要建筑还是要革命。
第三,建筑创作理论的严重滞后,以及缺乏对理论把握的能力,是创作病症的直接原
因。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一股轻视理论,对理论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的风气,建筑理论工作者长期脱离实践,提不出一整套有自己特色的创作理论,对国外理论也只停留在根据自己臆想的简单的介绍,很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没有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而真正系统钻研过理论并用理论来指导自己创作的建筑师同样少之又少,建筑师对理性的感悟往往停留在表面技法的运用上,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能是粗俗浅薄。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经过理论工作者与建筑师长期不懈的努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四,建筑师本身的修养不够,专业素质差强人意,辩别是非的能力尚欠火候,创作语言空 洞贫乏。C·亚历山大指出:“如果你的语言是空泛的,你的建筑不可能充实,如果你的语言贫乏,你不可能产生优秀的建筑,除非你丰富了你的语言”;“你的语言产生了你所做的建筑,建筑根据你的语言所具有的活路程度有生气或无生气”。我们可以想见,即使你满腹经论,理论成套,美学原理构图规则滚瓜烂熟,如果缺乏具体创作语言,缺乏驾驭这些语言的能力,同样作不出经典隽永的作品,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样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言非虚。
第五,没有合适的创作环境,缺乏必要的敬业精神是产生创作病症的外在原因,经过不懈的努力,虽能我们摆脱了建筑创作中“左”的思想的束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根据业主的喜好、修养水平、经济状况乃至时间限定,以及城市管理方面的合理与不合理的法定法规进行创作,形成建筑创作上新的“紧箍咒”,但即使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建筑师能克服拜金主义,功利思想的腐蚀,具有相当的敬业精神的话,仍然会在创作中有所作为,以合理的理由去说明,以们熟的技巧去应对,而不仅仅是怨天忧人,马虎塞责了事。
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我们提
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不辜负历史的期望,人民的重托,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建筑,是摆在每个建筑师面前的重任。虽能二十年来的建筑创作之路不尽如人意,我们也应看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产生了一些名垂青史的杰作。展望未来,虽能我们面临着诸如人口膨胀、环境变化、生态失去平衡、社会犯罪增加、贫富差距加大等社会和自然问题,只要我们正视自己的责任,以非凡的勇气面对挑战,我们还是大有作为的。正如吴良销先生所说。“我们要认真总结在这个时代里的建树,珍惜时代的经验,作为前进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要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认真总结教训,利用后发优势,立于世界建筑之林。”
(参考文献略)
制约与松驰――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设计随想
韩冬青
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运用适宜材料和技术在既定的基地内创造出符合内外使用需求的空间和形式。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是建筑设计的三项基本要素。对建筑师而言,有限的时空范围内材料与技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地和功能则因具体项目而各显差异,其中交织着各种制约和矛盾,而这些限制和矛盾通过建筑师的思维劳动往往可以转变为立意和构思的直接资源。设计的辛苦和乐趣都在于如何将制约转变为资源并进而转化为空间和形式。而无论某个项目的制约条件如何矛盾交织、苛刻难解,我们都试图追求一种平各轻松的形式结果,必竟只有那种适静、松驰的环境氛围者城市人群内心的期望。建筑只是生活的背景而非生活的主体。由此,我们不赞成那种用建筑形式来书写辛劳和紧张的创作风气。
南京新建筑
陈润强 刘青吴 董卫 张宏 阳昱
提起南京,人们就会想起古老的城市历史,想起许多美丽的名胜和动人的传说。1000多年来,紫金山、长江、秦淮河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背景,'枕山临江水绕城'不仅是对城市景观的形象描写,也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所遵循的'自然律'。在此基础上,南京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城市传统,她既有紫金雄霸江南的气概,也有秦淮缠绵娇柔的风流。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培养了南京兼容并蓄品格。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辛亥革命后,各省的革命代表决定将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并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在南京原两江总督府举行了盛大的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之后,孙中山先生为南京规划了宏伟的蓝图,他说 :南京\"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孙先生指出:\"夫当长江流域东区富源,得有正当开发之时,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