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各地2019届高三3月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2023-11-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新乡三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琴歌 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友人饯别宴,“欢”字写出了宾主推杯换盏、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 B.诗中写琴歌效果和白居易《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 C.第五句写铜炉熏染,华烛闪烁生辉,扣合首句,表明酒宴已经进入高潮。 D.诗人离京还乡,别宴上缕缕琴音使他想到千里外的清淮,暗自潸然泪下。 15. 这首诗采用衬托的手法写琴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4.D【解析】“离京还乡”表述不当,“暗自潸然泪下”于文无据。

15.①三、四句营造凄冷肃杀意境,衬托之后的琴歌之美;②七、八句从听者反应的角度渲染气氛,衬托演奏者的高超技巧;③末尾句写别宴上缕缕琴音触动诗人情感,进一步衬托琴歌效果。

河南六市3月第一次联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咏早梅 何逊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注:①建安王萧伟爱客接士,何逊以卓越的才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遂引为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日与游宴,深被恩礼。该诗就写于这个时期。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前两句写扬州的园林,虽正当冰封大地、万木萧疏之时,但梅花已经预报了春 天的来临,所以诗人感慨说“惊时最是梅”。

B.“衔”字耐人寻味,梅花花朵小巧、霜落其间,足见诗人体物之细,而比拟手法 则生动表现出梅花不惧严寒的品性。

C.“横”,写出了梅花的傲骨;“绕”,写尽了梅花的妩媚。五、六两句对偶,侧重 表现却月观和凌风台的不同景色。

D.七、八两句都用了典故,意思是说梅花盛开时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

15.第九、十句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温汤客舍 刘长卿①

冬狩②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闹秦镜③在,还将妍丑付春官④。

【注】①刘长卿:唐代诗人,此诗写于玄宗天宝年间诗人赴京赶考途中。②冬狩:指古代天

子或王侯在冬季围猎. ③秦镜:秦始皇宫里的方镜,传说它能鉴别人心邪正,后用“秦镜”代指明镜. ④春官: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出了皇帝“冬狩”的时间、地点,展现了宫城气象之美,暗含对君王的赞美。 B.颔联运用对比,“千旗暖”与“万井寒”等描绘,使宫中与民间的情形构成鲜明对照。 C.“君门”一句借司马相如献赋的典故,暗示自己无人引荐,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无奈。 D.“客舍”一句写诗人囊中羞涩的窘况和仍能自安的心态,其中或有无奈与自嘲。 15.诗歌尾联的意思是什么?该联与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最后两句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6分)

14.(3分)A(“暗含对君王的赞美”错误。古代帝王冬天狩猎,跃马扬鞭,勇猛威武,而唐玄宗却耽于享乐,与杨玉环在华清宫温泉沐浴。首联表达的是诗人对君王的讽刺。)

15.(6分)

意思:让人高兴的是礼部科考是公平的,可以将自己的才华展示给考官评判优劣。(2分)

情感相同点: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美好前景的期待。(2分,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 情感不同点:①刘诗表达了对科考公正的坚信,而李诗没有这种情感;②刘诗相信自己会科考高中,李诗相信自己必定能实现政治抱负。(2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许昌3月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的前两句叙述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为下面的抒写别情作了铺垫。 B.上片中“谁知”“还与”二词,表达了诗人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即兴而生的愉快之情。 C.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使君波澜壮阔的边塞生活。 D.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用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

15.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6分)

14.B【解析】“即兴而生的愉快心情”分析不当,此处与使君分手,应为依依惜别之情。 15.不例:①与曾使君依依惜别之情。在“双鬓已星星”之年,“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再与使君送别,不舍之情油然而生。②对曾使君为国守边、热爱边关生活的赞许。“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就是这一情感的显现。③对曾使君文韬武略的赞美。诗人将曾使君与曹操相比并,赞美之情溢于言表。(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3分,给满6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许昌二模

4.(1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间,完成各題。

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②.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②致身:献身于国家。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诗歌的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B. 颔联中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寒”与“独”相互映衬,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C. 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衬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

D. 全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前文景物层层渲染的基础上,尾联直抒胸臆。本诗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2)有人评论,此诗中的“独”和“久”两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赏析;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在诗中找

出选项范围,仔细比对,寻找硬伤;

(2)本题考查对炼字的赏析,应从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两方面进行赏析; 【解答】(1)C.错误;“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错误,应该是以“动”的“白露滴”来衬“空园”的静;

(2)结合全诗来看,“落叶他乡树”点明诗人有思乡之情,“独”字则更衬托出诗人作客他乡,独自伴着灯影的孤独悲凉之情,令思乡之情更浓:

“何年致此身”有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的壮志难酬之悲;而“久”字更体现出诗人闲居而不得重用时间之长,令怀才不遇的悲愤更甚; 答案: (1)C

(2)“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一“独”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译文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鉴赏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读者把它慢慢地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撩人愁思的秋风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接连不断的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连番的风雨,雁儿们已经耽误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得赶在天黑之前找到一个宿处。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古人每见雁回,易惹乡思。读者继续打开画卷,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

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五、六两句让画卷再向下推移,它不仅显示了更大的空间,更细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现了诗人的心境。这时夜阑人静,连秋虫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响声,一滴接着一滴,虽很微弱,却很清晰。这句“空园白露滴”用的是以“动”烘托“静”的手法,比写无声的静更能表现环境的寂静,露滴的声音不但没有划破长夜的寂静,反而更使人感到静得可怕。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烘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处境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秋夜孤房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正说明他思潮起伏,长夜无眠;而所与为邻的只有一个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经被抛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结束这种 生涯。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诗的最后两句也就与前面的描写自然衔接起来,不显得突兀。 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长安东)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点评】常见的思想感情

欢快、愉悦、激动、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忧愁、寂寞、伤感、惆怅、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忆友怀旧、别恨离愁、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热爱自然、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消极、积极、朴实自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对统治者的愤怒、面对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怀才不遇的愁苦、寄情山水

的悠闲、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洛阳第二次统一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杂 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吹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①阳景:太阳光。②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③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此处有盼役夫早归之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无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僻邈远,又显人物内心的愁苦无助。

C.役夫征发时严霜凝结前路茫茫,归家时白露已唏苦尽甘来,物候变换中寓含着人物内心悲喜变化的今昔之感。

D.九、十两句借典抒情,感怀深沉,游者和处者同心离居,一悲叹乱离,一殷切劝归,对举并写,倍显凄恻动人。

15.三、四句对诗歌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新乡二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董传留别 苏 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注]①寻春马:引用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②择婿车:唐代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③诏黄:即诏书,诏书用黄纸书写,故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首联说诗人自己身穿简陋的粗布衣服,但是满腹诗书,气质高华。 B颔联“厌伴“强随”表明了董传的志向,希望通过科举出人头地。 C.诗歌巧用典故,“寻春马”“得意”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巧妙化用。 D.尾联承接上两句,诗人进一步想象董传金榜题名、扬眉吐气的情景。 15.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4.A(首联是对好友董传的描写)

15.①对友人由衷的赞美之情。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赞美友人气度光彩照人;“厌伴老儒”“强随举子”赞美友人志向远大。②对友人深情的鼓励。用“寻春马”“择婿车”的典故鼓励友人不要被眼前处境所难倒。③对友人衷心的祝福。结尾以金榜题名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每点2分)

驻马店3月月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长安卧病秋夜言怀 (唐)陈羽

九重门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紫陌夜深槐露滴,碧空云尽火星流。 风清刻漏传三殿,甲第歌钟乐五侯。 楚客病来乡思苦,寂寥灯下不胜愁。

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题中的“长安”点明了地点,“卧病”点明了诗人的处境,“秋夜”点明了时间。

B.首联写月亮照过皇宫映入高楼,凸显了皇宫九重深锁、祥和喜悦的气氛。 C.颔联通过对夜色、槐树、碧空、流星等的描写,体现了京城夜空的寂寥。 D.全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他看到秋夜之景触景生情,无限感伤。 15.有人认为,本诗的尾联很有特色,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6分) 14.B【解析】“祥和喜悦的气氛”解说不当,应是“庄严肃穆的气氛”。

15.(1)直抒胸臆。尾联运用“楚客”的典故点明自己客居他乡,照应诗题;而“乡思苦”直接表达出诗人无限的乡愁。(2)卒章点情。首联、颔联、颈联用写景层层铺垫,尾联直抒凄凉冷落之情,使诗人的情感表达水到渠成,达到高潮。(3)与前文构成对比。将自己的“寂寥灯下不胜愁”与颈联中权贵们骄奢无比的生活进行对比,更能彰显诗人的凄苦。

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

萧纲

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①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碣石临东海”与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均为实指,是诗人到达并赋诗之地。 B.“两杜”运用典故,“二龙”运用比喻,言简意丰,表达了对二刘的赞美、期许之情。 C.“夜犬”不惊,“神牛”息斗,一切喧嚣嘈杂都已消失,表现出饯别之夜的平和静谧。 D.本诗记事,写景,抒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惜别之情。 15.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14.(3分)A

15.(6分)①用白描手法写景。麦子将熟之季,夜晚凉风习习,拂动帘幕,雨水交汇成道道细流,文字朴素简练,画面清新明净。②精于炼字。“绕”字赋凉风以情态,写出风的轻柔以及带给人的舒爽之感。(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