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为道路改造工程,所以本次设计将挖除原旧人行道面层,原旧路路基后经过碾压后加铺新的路面结构层。
拆除项目包括:人行道、路沿石、嵌边石、砖石结构、原有照明等。其中旧路面结构层采用机械破碎后,人工拆除;其余项目均采用人工拆除。 (三)路基施工 1.准备工作 ⑴、施工测量
①.开工前进行现场恢复和固定路线,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等,并报监理、建设单位复查。
②.按图纸要求现场设置路基用地界桩和坡脚、路堑堑顶、截水沟、边沟、护坡道、取土坑、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
⑵、调查与试验
①路基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各种管线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②对挖方、借土场的路堤填料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
⑶、设置防水、排水设施
①.为防止工程或附近农田、建筑物及其它设施受冲刷、
淤积,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②.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场地流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应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
③.当路线经过低洼的填方路段时,除必须设置砂砾石垫层或井字型砂沟以加速排水外,在路基施工前必须沿路线纵横开开挖排水沟,以排除地表积水、降低地下水及降低地表土含水量。为便于路基填筑,应在水田地表汇水上方增设截水沟,以及增加排水设施排除地表水,以降低雨季对路基施工的不良影响。
2.路基施工(含试验路段)
施工前,按监理及设计要求先选一段不小于100m作为试验路段,进行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合适的填料、碾压机械、松铺厚度、最佳含水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确定一套合适的填筑施工工艺参数。
I、路基挖方
⑴.为保护生态,采用放缓边坡原则处理,以减弱人工开挖的痕迹。挖方边坡为1:1.0。
⑵.按实际厚度清除了填土后,若已挖至粘土层则进行原地碾压,使压实度达到96%;若未达到粘土层或粘土层含水较多时,则反开挖至路床顶面以下30cm,进行原地碾压,
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若压实度达不到96%,则需进行加固处理,确保下路床压实度不小于96%),上路床压实度不小于96%。
⑶.路基挖土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整幅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弃土及时清运。
⑷.弃土:弃土应堆放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破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采取设置完善的地表排水和防护措施以确保水土不流失,并恢复原环境自然植被面。
II、路基填筑要求
⑴.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路堤两侧应各超宽填筑50cm以上,路基填筑完成并稳定后再对边坡进行清理。
⑵.路基填土按设计断面分层摊铺,由中央逐渐向路边用15t压路机填筑压实,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一般路堤不应超过30cm。
⑶.台背填料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压实性。
⑷.加宽旧路堤时,应沿就路堤边坡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所用填料宜与旧路堤相同或选用透水较好的材料。
⑸.连接结构物的路堤工程,其施工方法不应危害结构物的安全与稳定。
⑹.填土路堤分成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
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⑺.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作成4%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⑻.若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时,应采取回填砂砾石或拌和石灰的方法加强。
⑼
⑽.路堤的压实标准
a一般路堤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85%;路床压实度≥95%。
b.下路堤150cm以下,压实度要求达到93%以上;对于沟槽回填土可利用管道开槽的粘质土作为填料,但需要掺入适当比例的石灰和碎石等措施来改善土壤的粒径结构,以接近该类土作为路基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佳密实度要求,从而使CBR达标。施工时可先用改善的填料作一小段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c.对粉质粘土和粉土采取适当的填筑工艺。填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每层松铺厚度在25~30cm之间,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严格控制含水量和压实度。
d.粉质粘土和粉土的施工应避开雨季,遇降雨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遮盖。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见下表: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填料最小强路面底面以项目分类 下深度(cm) (%) (CBR)(%) 上路床 下路床 0~0.3 0.3~0.8 0~0.3 零填及挖方 0.3~0.8 上路堤 下路堤 0.8~1.5 1.5以下 ≥93 ≥90 ≥90 4 3 2 10 10 10 ≥93 ≥93 ≥93 6 4 6 10 10 10 压实度度 (cm) 填料最大粒径
人行道:人行道填方采用砂砾石回填。采用轻型击实标准,人行道路床压实度≥90%,水稳碎石基层压实度≥95%。
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必须达到上表所列填方区压实度要求。
IV、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适用于新建管网开挖沟槽与利用旧路路基结合位置:0+553~终点段。
沿道路纵向先将老路基边坡挖成台阶并碾压平整,然后用单位土工格栅满铺于新老路基的衔接处。伸入新老路基内的土工格栅长度不得小于2m。
土工格栅规格为:双向钢塑土工隔栅,每延米纵横向破断拉力≥50kN,纵横向破断伸长率≤3%,节点强度>300N。土工隔栅采用分层填筑压实,施工时严格按照《土工格栅施工规犯》执行,保证搭接长度。土工隔栅间距为30cm。
A、工艺流程:检测、清理下承层→人工铺设底层土工格栅→搭接、绑扎、固定→摊铺上层路基土→碾压→检测→人工铺设上层土工格栅→搭接、绑扎、固定→摊铺上层路基土→碾压→检测。
B、具体要求
场地平整:对准备铺设地段的路基进行整平,有局部不平或松散路段,要经处理达到要求,并将大土块颗粒去除,
以保持路基整洁。
测量放样:按设计桩号和宽度放出大样,并用白灰线划出界线。
平铺土工格栅:按撒好的灰线,开始铺设,并铺出灰线以外10cm。然后用¢6mm钢筋加工成的U形卡,将两边固定,宽度按边线铺好,每隔5.0m用U形卡固定,顺序铺土工格栅,搭接两个栅肋约6cm,并每隔3~4个格栅纵肋用铁丝绑扎。应用双层铁丝绑扎牢固;然后上土。
填料及碾压:铺好土工格栅后,人工铺设上层填料,应确保填料中无刺坏土工格栅的杂物,并及时完成碾压,避免长期暴晒,然后采用机械运料、整平、碾压。机械摊铺、碾压从两边向中间进行,其压实度保持达到规范要求。
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方法及填筑与第一层相同。 C、注意事项
⑴.应使格栅最大强度方向与受最大应力方向一致。 ⑵.上土时,应顺着格栅的方向,顺序而上,不得随意乱上。
⑶.杜绝一切施工车辆和施工机械行驶或停放在已铺好的土工格栅上,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视程度修补或更换。
⑷.尽量减少土工格栅的切割量和缝合量,避免浪费。 ⑸.为防地基不均匀沉降,搭接时要注意搭接宽度和铁
丝绑扎的牢固性。
⑹.寒冷季节施工时,土工格栅变硬,易割手擦伤,要注意安全。
(五)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基层施工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宜选用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强度等级为42.5级水泥。基层采用水泥终剂量4%~5%,底基层采用水泥剂量3%~4%,施工时应以实际配合比为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3.0MPa,底基层7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大于或等于2.0MPa。
碎石:碎石用粒径大于6cm的卵石轧制,压碎值≯30%,碎石最大粒径≯31.5mm。
配合比: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所备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基层水泥用量不得大于5%,底基层水泥用量不得大于4%(在施工过程中,强度满足要求的范围,水泥剂量不得再认为调高比例),应尽可能通过调整级配组成来达到满足强度的要求,从而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范围要求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12619 9.4.72.30.6 0.075 液限塑性指.5 .5 1090~5 5 6 (%) 数 <0 100 29~17~<72~89 47~67 8~22 0~7 49 35 28 9 注:集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粒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1.工艺流程图如下:
混 合料拌 合厂配合比设计 水 水泥 备 料 拌合混合料运 输 下层验 收合格测量段落划分级配碎石 摊 整 碾 铺型压初期养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艺流
程
2.施工要求
1)级配碎石级配应符合规定,且碎石的压碎值不得大于35%,针状颗粒含量不应超过20%,否则,应掺入部分符合规格的石料。
2)摊铺前,下层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并经过弯沉值测试,表面无杂物、浮土,并洒水湿润。
3)混合料压实,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0mm;用18~20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0mm;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0mm,下层宜稍厚。
模板安装调整含水检测找补 4)稳定碎石基层必须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应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5)必须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养生,不使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干燥。
3.具体施工方法
A、对下层中线、纵横断面高程及路幅宽度进行复核测量符合设计要求。
B、集中拌和(厂拌)混合料及摊铺
①厂拌的设备及布置位置应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备的安装、检修、调试,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含水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②运输混合料的运输设备,应根据需要配置,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通过时,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
③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④拌合场离摊铺地点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时应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卸料时应注意卸料速度,防止离析;运到现场的混合料应及时摊铺,现场存放时间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⑤混合料摊铺前路床应洒水湿润;
⑥摊铺水泥稳定碎石按虚铺厚一次上齐避免多次找补,压实系数为1.30~1.40。已摊平的水泥稳定碎石,大小颗粒
要均匀分布、虚铺厚度一致,碾压前应断绝交通,保持摊铺层清洁;
⑦混合料上料时应注意分段按量上料,并必须考虑在路面两侧加宽15cm,避免场内重复运输。
C、碾压
a经摊铺及整型的混合料应立即在全宽范围压实,并在当日完成碾压;必要时混合料须晾晒或补充加水,使之达到最佳含水量,再进行压实;
b一个路段完成之后,应按批准的方法检查压实度,如果未达到压实度要求,则进行返工处理;
c碾压以“先慢后快”,碾型以“先重后轻”为原则;碾压轮迹应有重叠,对三轮压路机为1/2后轮宽,双轮压路机为25~30㎝;
碾压自路边开始向中央移动,路边应仔细,重复的碾压,避免石料向外挤动,碾压前先洒一次大水,约洒水3~4㎏/㎡;
d先用6~8t轻碾稳定碎石,碾速宜慢,约25~30m/min,再碾到30~35 m/min,随压随洒水,每次用水量不多于1㎏/㎡,一般碾压6~10遍;
e在轻碾稳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如发现有高低不平现象,高处应扒松整平,低处应将表面石子扒松,添加相同碎石补平后再进行压实。
D、成活
①用小碎石嵌缝的成活碾压,应用12t以上的重型碾,碾速可增至40~50 m/min;碎石压好后应先洒水,再撒布1.5~2.5㎝的小碎石,每100㎡约0.5m3,扫漫均匀,每碾压2~3遍后须洒水一次,用水量不宜大于1㎏/㎡;
②随碾压、随扫漫、随洒水,个别较大的空隙用小碎石“点补”;
③碾压至表面平整、稳定,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和12t碾压过无明显轮迹时即告成活。
E、养生
未铺装路面前,对已成活的二灰碎石基层应继续进行养护,养生期不少于7d,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间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六)人行道面层的铺装 (1)工艺流程
检查基层平整度并修平→放线→挑选石材→浇素水泥浆一道→铺水泥砂浆结合层→浇素水泥浆一道→铺花岗岩面板并调整→水泥干砂混合料填缝。 (2)施工工艺:
①面层铺装是园路和广场铺装的又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 ②在完成的砼垫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
和纵向桩,纵向线每隔板块宽度1条,横向线按施工进展向下移,移动距离为板块的长度。
③在砼垫层上扫净后,洒上一层水,略干后先将1: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稳定层上平铺上一层,厚度为2cm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
④再在上面薄薄的浇一层水泥浆,然后按设计的图案铺好,注意留缝间隙按设计要求保持一致,面层每拼好一块,就用平直的木板垫在顶面,用橡皮锤在多处振击(或垫上木板,锤击打在木板上)使所有的石板的顶面均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使园路铺装十分平整。
⑤路面铺好后,再用干燥的水泥粉撒在路面上并扫入砌块缝隙中,使缝隙填满,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以后,石板下面的水泥砂浆慢慢硬化,使板与下面稳定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⑥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进行养护。 (七)附属工程施工 1.侧石、缘石施工 ⑴基础施工
基础与路床同时填挖和碾压,以保证有整体的均匀密实度。其要求同路床、基层施工。
⑵测量放线
先校核道路中线并重新钉立边桩,在直线部分桩距为
10~15m,在弯道上为5~10m,路口圆弧为1~5m。
按新钉桩放线,在直线部分可用小线放线,在曲线部分应用白灰粉划线。在刨槽后按装前再复核一次,并测量出道牙顶面高程标志。
⑶施工方法 1)刨槽(缘石)
人工刨槽,按桩的位置拉小线,以线为准,按要求宽度向外刨槽,宽度约30cm,靠路面一侧,比线位宽出5cm。刨槽深度比设计深度加深1~2cm,以保证基础厚度,槽底应修理平整。
2)安砌
钉桩挂线后,把路缘石或平石沿基础一侧依次排好,事先应算好路口间的块数,切忌中断加楔。
M7.5水泥砂浆(厚度3cm)拌好后均匀铺在基础上,按放线位置安砌路缘石或平石。安砌时缘石与平石之间间隙0.5~1cm。
铺砌长度不能用整数除尽时,剩余部分用调整缝宽的办法解决,缝宽不大于1cm,不得已必须断时,采用切割机切割后断头必须磨平。
砌完后的路缘石或平石顶面应平整,线条直顺,弯道圆滑;竖向垂直,其顶线应顺直圆滑平顺,无凹进凸出高低错牙现象。
树洞嵌边石安砌要求同平石、缘石。 3)还土
为了保证沥青路面施工时缘石或平石不移位,在缘石安砌完毕后,其后背用同人行道所用水泥稳定碎石人工摊铺宽度20cm并夯填密实(位于人行道时采用)或用素土回填密实(位于中央绿化带时采用)。
夯实工具,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在夯实过程中,要不断调整缘石线型,保证顺直圆滑。
4)勾缝
⑴水泥砼路面的路缘石、平石勾缝宜在路面铺筑完成后进行。
⑵勾缝前必须再行挂线,调整平石、缘石至顺直、圆滑、平整,方可进行。
⑶勾缝前先把平石、缘石缝内的土及杂物剔除干净,并用水湿润,然后用1:2.5水泥砂浆灌缝填实勾平,用弯面压子压成凹行。砂浆初凝后,用软扫帚扫除多余灰浆,不得污染平石、缘石,并适当泼水养护,不少于3d,最后达到整齐美观,并不得在路面上拌制砂浆。
⑷出入口转角,分隔带及无障碍通道平石、缘石,半径太小,预制弧形平石、缘石,难以使用时,用薄板,就地支模,现场分缝浇制,水泥混凝土标号同预制构件,养护时间不少于7d。
2.人行道施工 ⑴基础施工
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求同道路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施工。
⑵测量放线
按设计图纸复核放线,用测量仪器打方格,并以对角线检验方正,然后在桩橛上标注该点面设计标高。同时结合现状建(构)筑物地坪调整横向坡度,使其顺直、平整。
⑶彩砖验收及装卸
装运彩砖时应特别注意其强度和外观质量,要求颜色一致、无裂缝、不缺棱角。要轻装轻卸以免损坏。卸车前确定卸车地点和数量,尽量减少二次搬运。
⑷拌制水泥砂浆
现场拌制M7.5水泥砂浆时,严格按配合比控制,砂浆的和易性要好。
⑸修整基层
挂线或用测量仪器检查基层竣工高程,对≤2㎡的凹凸不平处,用1:3水泥砂浆垫层调平;>1cm时,应将基层刨去5cm,用水泥稳定填平拍实,填补前应把坑槽修理平整干净,表面适当湿润,高处应铲平,但如铲后厚度小于设计厚度90%时,应进行反修。
⑹铺筑砂浆
铺筑前,必须将基层清扫干净,并洒水一遍使之湿润,然后再铺筑砂浆,厚度3cm,用刮板找平。铺筑砂浆应随砌砖同时进行。
⑺铺砌彩砖
砖间缝隙为3±1mm,用经纬仪、钢尺测量放线,打方格(边长1~2m)时要把缝宽计算在内。
按桩橛高程,在方格内由第一行砖位纵横挂线绷紧,按线按标准缝宽砌第一行样板砖,然后纵线不动,横线平移,依次照样板砖砌筑。
直线段纵线应向远处延伸,以保持纵缝直顺。曲线段砖间可夹水泥砂浆楔行缝成扇形状,也可按直线段顺延铺筑,然后在边缘处用1:3水泥砂浆补齐并刻缝。
砌筑时,砖要轻放,用木锤轻击砖的中心。砖如不平,应拿起砖平垫砂浆重新铺筑,不准向砖底塞灰或支垫硬料,必须使砖平铺在满实的砂浆上稳定无动摇、无任何空隙。
砌筑时砖与侧石应衔接紧密,如有空隙,应甩在临近建筑一边,在侧石边缘与井边有空隙处用细石砼填满镶边,并刻缝与花砖相仿以保美观。
⑻灌缝扫墁
用1:3(体积比)水泥细砂干拌砂浆扫缝,可分多次灌入,第一次灌满后浇水沉实,再进行第二次灌满、墁平并适当加水,直至缝隙饱满且不得污染路面砖及构筑物。
路面砖路面施工完后,路面应清扫干净。 ⑼跟班检查
在铺筑整个过程中,班组应设专人不断地检查缝距、缝的顺直度、宽窄均匀度以及方块砖平整度,发现有不平整的预制块,应及时进行更换。
⑽清理
每日班后,应将分散各处的物料堆放一起,保持工地整洁。
3.相邻构筑物的处理 ⑴树池或树洞
①按设计尺寸要求留出树池或树洞。 ②树池或树洞与侧石要方正衔接。
③树池或树洞边缘按设计用水泥混凝土预制件、水泥混凝土缘石,四面应成90角,树穴缘石顶面应与人行道面平齐。
⑵相邻房屋
①面层高于门口时,调整设计横坡至零,或降低便道留出缺口。
①如相邻房屋地基与人行道高低落差较大时,考虑增设踏步或挡土墙。
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