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汉语的“义读”——兼论训诂术语的定称

2021-08-06 来源:客趣旅游网
论汉语的“义读” ——兼论训诂术语的定称 ◇丁喜霞 提要:“义读”是汉语经籍中以注音的方式说明注字和被注字义同或义通的一 种特殊音注,是音义未能严格区分状态下产生的特殊的语言现象。术语是科学理论 建设的基础,目前学界关于“义读”的称说纷歧,容易引起误解。对“义读”及相 关术语“换读、训『读、义借、同义替代、音随义转、叶音、读为”的关系进行梳理 和辨析,以明确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使术语的定称更具科学性,促进训诂学原 理的进一步科学化,也有助于正确认识“义读”现象,更好地体现其研究价值。 关键词:义读;特殊音注;换读;训读;术语定称 “义读”是汉语经籍中以注音的方式说明注字和被注字 义同或义通 的一种特殊音注,是音义未能严格区分状态下产生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也是语言学家从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经沈兼士、吕叔湘、李荣等先 生的阐发,“义读”这一语言现象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同和重视,在传世文 献的释读、出土文献的考释、古音研究、方言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但是,目前学界关于“义读”的称说比较繁杂。同一个学者所用术语也 有不同,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引起人们对这 种现象的误解和质疑。因此,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典籍 音注材料,对“义读”及其相关术语(“换读、训读、义借、同义替代、 音随义转、叶音、读为”)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辨析,以明确相关概念的联 系和区别,使“义读”术语的定称更具科学性,对“义读”现象的认识 和分析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其在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研究中的作用。 ①丁喜霞(1966一 ),女,河南荥阳人。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所教授。主要研 究方向为训诂学和汉语词汇史。 ②汉语中具有完整独立意义的“字”基本上都是“单音节词”,且古代经学家没有 现代语言学“词”的概念,本文涉及古今音注,为避免字词概念上的过多纠缠,对 “字”和“单音节词”不作区分,统称之为“字”。 174 一何谓“义读" “义读”是以注音的方式说明注字和被注字义同或义通的一种特殊音 注。多是用一个较为常用、易懂的字为相对难识、与之意义相通或相同 的字注音(直音),或者用标注一个常见字读音(反切)的方法,把被释 字的意义标识出来。“义读”强调注字或音切所代表之字与被注字之间意 义相通或相同,与二者的读音是否相同相近无关。因为注字之音并非被 释字本身具有的读音。如: ((庄子・齐物论 “猥 狙以为雌”, 释文》:“为雌,音妻。一音如 字。”此句中“雌”为“妻”义,陆德明径以“妻”音读之,非谓“雌” 有“妻”音;((史记・货殖传 “人民矜慎忮”,晋灼日“忮音坚”,即以 “坚”义释“忮”。 汉书・五行志 “唯金渗木”,如淳日:“渗音拂戾之 戾,义亦同。”“渗”本音“待显反”,注以“音戾”实以“戾”义作解。 凡此“义读”之例,注音旨在“以音示义”,非被释字之“正音”。 较早注意到“义读”现象的是唐人颜师古。他在 匡谬正俗 卷 八“仇”字条指出,当时流俗读“仇”为“雠”,读“尝”为“曾”,读 “邀”为“要”,皆非正音,乃两字义同所致。此后,随着音义学的昌明, 明清学者如陈第 读诗拙言》、黄生 字诂》、钱大听 答问十二 和 毛传多转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引之《经义述闻》等也对“义 读”现象有所分析。但多局限于一些零散的例证,缺乏系统的论述,真 正认识到“义读”是古代音注的一大通例,明确提出和使用“义读”术 语,并将其作为一种理论提出的是沈兼士先生。 沈先生在 吴著经籍旧音辨正发墨 (1940)ill中基于汉魏经师常 以注音方式表明两字义通的事实,揭示出古书音义注解中有“两字义 通,音虽睽隔,亦可换读”和“辞异而义同,音虽各别,亦可换读”之 例,并且指出“由此得发见未有韵书以前古人注音之特例,更进而推测 初期文字与语言表里对照之关系,其于古语文学之研究,庶几启一新途 径乎。’’【1】(P23 ) 汉魏人作音之例,殆有非段玉裁《周礼汉读考》“读如”、 ①也有一些“义读”音积非成是,固化为该字的读音,如“诊”读l i(戾),量词 “石”读为da n(担),“圩”读w 6 i(围)等。 175 “读为”、“当为”三例所能赅括者。盖古注中注音之字,往往 示义,而释义之文,亦往往示音,不如后世字书中音义分界 之严,M-g,注音不仅言通用,M-以明同用,不如后世韵书反 切之但识读音而已。通用者义异而音通,即假借之一种,人 习知之。同用者,辞异而义同,音虽各别,亦可换读,此例 自来学者均未注意及之。缘初期注音,往往随文义之便而设, 多含有不固定性,后世韵书概目为一成不变之读法,古意寝 失矣。又以言语为本位而言:未有韵书以前,文字仅注重表 示某种语意,而非必代表某个语辞之音。换言之,即同一文 字,常能表示数个同意异音之语辞,故其音切往往纷歧,不 必仅合于后世所谓音轨者(此种情形,与和文一字而具有音、 训两读者颇相类)。}1 J(P236) 之后又撰 汉字义读法之一例——<说文>重文之新定义》(1941) 、 《汉魏注音中义同换读例发凡》(1947) 等文重申“义通换读”和“义 同换读”说,明确提出“义读”是“汉人训诂之一要例,言其体可以推 初期文字与语言表里离合之消息,论其用可以明文字画及意符字初期形 音义三者游离不定之现象”,『2 (eass)对训诂学、音韵学和校勘学研究,尤 其是对“未有韵书以前古字音义变迁之历史”的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 重要作用。 二“义读’’相关术语辨析 王宁(1997)指出:“术语标志着某种现象已被从本质上概括出来, 也标志着许多与之近似的现象已被区分出去。”因此,术语的含义应该准 确,即合乎它所表示的现象的实际情况并表现它的本质属性;术语的定 义应该固定而单一,既不能有两个术语定义一一样,也不能有一个术语同 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义。同时,作为汉语训I诂学的术语还应考虑汉 语的独特性和民族性特点。l4 J( “ ’ 汉语传统训诂学材料丰富,成就卓著,但理论建设却比较滞后。术 语是科学理论建设的基础,又是发展理论的必要条件,因此,确定一套 内涵和外延科学而严密的术语,是训诂学理论建设的当务之急。汉语传 176 统训诂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术语,有些术语的定称和定义比 较明确,能够准确反映所揭示的语言现象及其实质,从而得到了普及, 而有些术语还处于称说比较混乱、界定比较模糊的状态,急需进行一些 钩沉和辨析的工作,以明确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使术语的定称和定 义更具科学性,从而促进训诂学原理的进一步科学化。 目前学界关于“义读”的称说比较繁杂,甚至同一个学者所用术 语也有不同,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如沈兼士先生先后使用了“义通换 读”、“义同换读”、“义读”三个不同的术语,同时指出“其法类似日本 文字之‘训读…。此后,吕叔湘、李荣、裘锡圭、齐佩珞、严学窘等先 生虽本沈先生之说,但所用术语各有不同,或云“同义换读”(裘锡圭、 1988),或云“训读”(吕叔湘、1980 I李荣、1980;严学窘、1989 I厉 兵、1992),或云“义通换读”(齐佩珞、1984),或云“同义替代”(李 荣、1980),或云“义借”(裘锡圭、1988),可谓“言人人殊”,而且也 未对所用术语的对象范围和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 乱,引起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误解和质疑。因此,对“义读”及相关术语 进行辨析便成为首要的任务。 2.1“义读”与“换读” 20世纪40年代沈兼士先生在提出“义读”术语的前后,提出了“义 通换读”和“义同换读”两个术语,但未对术语进行严格的界定,也未 说明三个术语之间的关系。此后,现代学者或沿用“义通换读”,如齐佩 荣(1984) J,刘巧芝(2004)[61,或采用“义同换读”,如杨军(2002) ;或使用“同义换读”①,如裘锡圭(1988) ,郑妞(2012) 。由于界 说不明,术语所标识的概念及其反映的现象范围互有交叉,影响“义读”  ̄i)ll诂学和音韵学研究中的解释力。 结合经籍音注材料分析,“义读”与“换读”的异同关系可作如下理 解:其一,“义通换读”和“义同换读”(或“同义换读”)是“义读”的 两个下位概念,“义读”可以涵括“义通换读”和“义同换读”两种情 况。因为注字与被注字之间的意义联系可以是同义(有相同义项),也 ①裘锡圭(1988:219):“我们采用沈氏‘义同换读’的说法,只是为了通俗起 见,把‘义同’改成了‘同义’。” 177 可以是意义有相通之处。 其二,“义读”这种音注方式具有单向性,即 沈兼士(1947)所言“大抵以恒言换读异语者为多”,而非相反或彼此互 换。从学者已经揭示的“义读”音注来看,总是选用通俗、常用、省减 之字或其音切来注生僻、罕见、繁难之字,如有以“戾”注“诊”、以 “坚”注“忮”,非未见有以“渗”注“戾”、以“忮”注“坚”者。“换 读”一词容易让人产生注字和被注字的读音可以互换的错觉。 为避免概 念的混乱,宜采用“义读”。 2.2“义读”与“训读” 沈兼士(1941)认为“日本和文每字有音读及训读二种, 世人习知 其音读本于中国,不知训读亦多原于汉字义读之法”,_2lf 后又在 汉 魏注音中义同换读例发凡 (1947)中说“(义读)其法类似日本文字之 ‘训读…,【3J ¨’重申“和文训读殆即取法中土”[3j‘ “’的观点。此后, 一些学者据此相继阐发,如吕叔湘(1980)认为汉语“义读”的性质接 近于日语的“训读”, 是训读”,裘锡圭㈣”李荣(1980)认为“同义字互相替代可以说 (1988)认为“同义换读可以说就是我们自己使用汉字 时的训读”,I8l( ’严学窘(1989)““则径称之为“训读”。 日本学者如尾崎雄二郎(2002)也认为汉语的“义读”类似于日语 的“训读”:“类似曰语里面这种有时念训不念音的读法,不仅汉语若干 方言里有,甚至连普通话里面也有。比方石字有时念dbxt,恐怕不是念这 ④早期的音义材料大多是随文释义性的,是对词的使用义的表述。目的不仅要释词 义,还要释文意,所以有时只表示词的使用义的某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训释词 或注字的意义与全面的词的意义往往有很大距离。(参王宁1997:38) ②据刘雪霞《商水方言的特殊音变及其产生机制》(《语文建设}2o13年第2期), 在河南东部商水方言中,非组字与晓组字在合口韵前,表现出一种读音的“互换”: 非组字的声母读如晓母,为x;晓组字的声母读如非组,为fc这种读音上的互换可 称之为“换读” ③日语中汉字的读音主要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法,但并非“每字有音读及训读二 种”。日语中既有音、训二者都具备的汉字,也有只有音读或只有训读的汉字。据野 村雅昭统计,在常用汉字中,音训两读的汉字有1168字(60%),只有音读的汉字有 737字(37.9%),只有训读的汉字为40字(2.1%)。转引自翟东娜主编《日语语言 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178 个字原有的‘音’,而是念担字的音,也就是说读石字当时的‘训’。”① “训读”作为语音学或音韵学体系上的术语,指日本人按照日本语言 中固有词(有词无字)的语音读认汉字的一种读音方法。“由于汉字具有 表意性,不考虑汉字的原音、只利用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表示日本固有 的词语,这样的读音方法叫做训读。” 如“人”训读为hito,“山”训读为 yama,“稻”训读为ine,“国”训读为kuni。 “训读”的产生是由于曰语早期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以汉字为载 体的汉文化东传日本,日语就利用汉字表意性和书面上的独立性比较强, 可以见形知义,不依赖读音的特点,把汉字作为表示日语固有词语的书 面上的表记符号,只取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不理会汉字原有的读音,用 日语固有词的读音来读汉字,表达日语固有词的意义。 “训”作为名词,意思是对字词意义的解释,简单地说,“训”即意 义。一个汉字基本上至少有一个意义,换言之,即有一个“训”。所以, “训读”在更大程度上不仅是指对汉字的一种读法,也指字义的解释,即 要对汉字所表示的意义用日语做出准确的理解,实质上是一种翻译。例 如汉字“人”训读为hito,即用日语固有词的发音hito来读汉字“人”, 同时也是用日语固有词(与“人”的意义相同,但无书写形式)的意义 解释汉字“人”的意义。 日语的“训读”与汉语中的意译外来词有些类似。如英语的 Computer,汉语写作“电脑”,二者读音不同,词形不同,意义相同。即 汉语用“电脑”翻译英语的Computer。所不同的是,曰语有词无字,只 能借用汉字作为书面上的表记符号,用日语固有词的发音来表示日语固 有词的意义(与这个汉字的意义相同),所以,“训读”与汉字是读音不 同,意义相同,但字形相同(日语借用汉字作为表记符号)。由此,“义 读”与“训读”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相似之处主要有:其一,“训” 即意义,所以,“义读”与“训读”字面上相似。其二,汉语的“义读” 强调注字与被注字之间意义相同或相通,日语“训读”中作为表记符号 的汉字,字义与日语固有词的意义相同。其三,“义读”注字的读音与 被注字的读音无关,如“忮音坚”、“雌音妻”等,日语中汉字的“训读” ①尾崎雄二郎《中国文字在日本》,见蔡毅编译《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中华书 局,2002年,第92—93页。 ②皮细庚《日语概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07页。 179 音是日本固有词的读音,与汉字的原有读音无关。 “义读”与“训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性质不同。“义读” 是汉语这一种语言内部“以音示义”的一种语言现象,注字和被注字都 是汉语中已有的字,不存在文字借用问题,而“训读”是日语借用汉字 的字形和意义,用日语固有词的发音来读这个字,是一种语言(日语) 对另一种语言(汉语)的文字借用,也是一种语言(曰语)用自己固有 词的发音和意义对借用的另一种语言的文字(汉字)字义的解释和翻译。 其二,汉语的“义读”音注“往往随文义之便而设,多含有不固定性” 和临时性(个别音会逐渐固化为新读音),而日语中汉字的“训读”音是 日语固有词的固定的读音。 因此,如果着眼于“义读”与“训读”的相似之处,可以说“义读” 类似或接近于日语的“训读”,但二者毕竟有很大区别,如果径称“义 读”为“训读”,则是将不同语言中两个性质不同的术语相混,违背了科 学术语定义固定且单一的原则,实为不妥。作为汉语的一种“以音示义” 的训诂术语,宜称为“义读”,不宜称“训读”。 2.3“义读”与“义借” 裘锡圭(1988)认为“同义换读跟假借和形借一样,也是一种文字 借用现象”, 并将“义读”(裘先生称为“同义换读”)称为“义借”。“由 于另一个词的意义跟它相同或相近而借用这个词的文字,是同义换读。 假借和同义换读也未尝不可以称为音借和义借。……有些同义换读字, 其实也就是同义或义近的别字。”同时指出“同义换读跟假借和形借各有 不同的特点,但是有时也有不容易区分的情况”。【8 J( ” 裘先生根据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的特点,把“义读”(裘先生 称为“同义换读”)看成“义借”,从而与“形借”、“音借”相对应,有 一定道理。但是,“义读”作为汉语古籍注音释义的一种方法,是以注 字和被注字的义同或义通为条件,以注音的方式表示被注字与注字同义 或有相同义项,并没有在书面上借用注字(或所注音切所代表之字)的 字形,即没有形成书面上的异文或别字,不是文字的借用。如果非要说 “义读”是一种“借用”,则是借音释义。即在书面上借用一个与被注字 ①姚永铭(1999)也认为“‘同义换读’着眼于文字上的借用”。 18o 意义相同或相通的汉字来为之注音,目的则在于用注音字的意义来释被 注字的意义。因此,“义读”是一种特殊的音注方式,应属于训诂学范畴; “文字借用”或“义借”则属于文字学范畴,二者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 的。从学科术语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考虑,不宜将“义读”称为“义借”。 2.4“义读”与“同义替代” 李荣(1965)“ 称“义读”现象为“同义字互相替代”,后又简称 为“同义替代”(1980),[131 并从方言分化方面加以阐述,认为福建、台 湾和广东等地读“田”为“塍”,读“黑”为“乌”,读“香”为“芳” 等,以及“二”和“两”、“舔”和“舐”等在有些方言中可以互用,都 是音异而义同的“同义替代”。 同义字互相替代在古籍中主要体现为同义异文,如竹简本 论语・为 政》:“大舆无辊,小舆无轨。”今本、皇本“舆”均作“车”;竹简本 论语・微子 :“车者为谁子?”今本“车”作“舆”,汉石经作“车”。 竹简本(《论语・先进 :“杀父与君,弗从也。”今本“杀”作“弑”。④另 如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投鞭可填江”,“鞭”一作“策”;张 谓 送青龙一公 “圣朝须助理”,“理”一作“治”。方言中(尤其是保 存古词较多的方言地区)由于读书音和口语音的脱节,常会出现同义异 读现象,对于书面上与口语中有相同意义的字,常会用口语中常用的词 去读,如上述李先生所举各例。另如“看”,潮汕方言读toinh,海南方言 读toi或huai,其实读的都是口语中的常用词“睇”的音。 “义读”与“同义替代”有相同点,即注字和被注字、替代字和被替 代字的意义相同或相近而读音不同。但是,“义读”是古籍中以同义字为 被注字作注,表面上是注音,实际则为释义,而且书面上并没有被同义 字所替代,不构成异文,难以称为“同义替代”;其次,“义读”具有单 向性,即以同义的常用字来注非常用字,而“同义替代”或“同义字互 相替代”(李荣:1965)不仅从字面上看具有双向性,实际语言运用中也 有互相替代的现象。由此,“义读”与“同义替代”所揭示的语言现象有 ①杨军(2002)认为“义同换读不是文字上的音近通假而是词的替代”,概同此。 ②《论语》异文例出自罗琦《(论语)异文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年,第7、9页。 181 同有异,异大于同,不宜将二者混同。 2.5“义读”与“音随义转” “音随义转”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钱氏认为,字义若变,其读 音亦可相随而变,从而产生一字两音或多音的随文异读现象。他在 毛 传多转音 中说:“古人音随义转,故字或数音。((小曼 ‘谋夫孔多,是 用不集’,与‘犹’、‘咎’为韵;((韩诗 ‘集’作‘集’为‘就’,即是读如‘就’,于音为协。毛 公虽不破字,而训‘就’音。”在 答问十二》 中也说:“毛公 诂训传 每寓声于义,虽不破字,而未尝不转音。 曼 之之‘是用不集’,训‘集’为‘就’,即转从‘固’,即转从小 ‘就’音…… 瞻印 ‘无不克巩’,训‘巩’为‘固’音。”因其所举“音随 义转”各例中,如“集”与“就”,“巩”与“固”等,不仅语音相近, 语义上也具有相同义项,符合“义读”的条件,故常与“义读”相混。 现代学者对二者的关系认识不一,或认为大同小异,不必深究,或 将其相提并论,不作区别,或虽有区别,但语焉不详。如齐佩珞(1984) 认为:“古书音读以文义为,故义通之字不妨换读,字有某义,即读某 音,并不像后世字书之拘泥也。…‘魏晋南北朝以来,音义之学,独盛一 时,于是声随义变,一字可有数音。”I5j( ”孙雍长(1992)认为:“清 代学者的‘声(音)随义转’说,实即近现代学者‘义通(同)换读’ 说之发轫”,二者“并无很大的冲突,所剩便只是有无声音条件这一差异 了”。姚永铭(1999)认为:“裘先生的‘同义换读’与我们的‘音随义 转’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改变读音,但着眼 点并不一样,‘同义换读’着眼于文字上的借用,‘音随义转’着眼于声 音上的改变。”” 上述学者对“义读”和“音随义转”关系的探讨,开阔了后人的研 究视野,但因二者所反映语言现象的复杂性,以及语言材料的限制,所 论仍有可商,二者的关系仍未能明晰。通过对前人所举“义读”和“音 随义转”各例的具体分析,应该说二者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也有不同 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同一个文字可以具有不同的读音,读 音可根据意义的不同而有所变通。相通之处在于:“音随义转”之例 ①一个字的通常读音称为“正音”,因义转所产生的异读音称为“转音”。 182 大多具有义同(通)关系,如王引之(《经义述闻 卷二“终不可用” 条:“‘用’读为‘以’。 一切经音义》卷七引((苍颉 篇日:‘用,以 也。’‘用’与‘以’声近而义同,故‘用’可读为‘以’。犹‘集’与 ‘就’声近而义同,故‘集’可读为‘就’,‘戎’与‘汝’声近而义同, 故‘戎’可读为‘汝’也。”又如“巩”与“固”、“造”与“次”、“逆” 与“迎”、“俗”与“习”等,不仅读音相近(多具有双声关系), 意义也 相同或相近。所以,具有义同(通)关系的“音随义转”可谓是“双声 同义”式的“义读”在文献语言中的体现(孙雍长:1992)。l】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首先,“音随义转”强调的是“音转”关系, 认为同字异读在于“正音”与“转音”之别,而“正音”与“转音”主 要是双声关系(“一声之转”或“同声之转”),所以,“音随义转”主要 是指双声假借。 “义读”强调的是注字和被注字意义相同或相通,是以 同义字作注,不考虑二者语音的关系。其次,从内容范围来看,“音随义 转”以双声为枢纽,只有具有双声关系的“义读”与音转规律有直接关 系,“义读”则以义通(同)为前提,不受音理限制,除“双声同义”之 外,还可以有“异音同义”、“迭韵同义”等类别(严学窘:1989),内容 比“音随义转”更广,可以说“义读”是对“音随义转”的推衍和扩充。 因此,不宜将二者相混。 2.6“义读”与“叶音” “叶音”也称“叶韵”、“叶句”,“叶”也作“协”。指以临时改读字 音的方式来读周秦两汉的韵文以求韵脚和谐押韵。如 诗经・邶风・燕 燕 第三章“音、南、心”为韵,今音不谐,为求韵读和谐,梁末沈重 诗音义》则将“南”叶读为“乃林反”。 “义读”作为一种特殊音注,如“’诊音戾”、“雌音妻”等,由于只强 调注字与被注字意义相通或相同,不考虑其读音的关系,所注之音一般都 非被注字之本音,形式上与“叶音”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实质不同。“叶 ①“用”与“以”同为余母,“集”与“就”同为从母,“戎”与“汝”同为日母, “巩”与“固”同为见母,“造”与“次”为从、清邻纽,“逆”与“迎”同为疑母, “俗”与“习”同为邪母。 ②见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七《答问七》,《十驾斋养新录》卷五《沈休文不识 双声》。 183 音”纯粹是为使韵文押韵而临时强改读音,既无古音依据也无训诂依据, 是一种缺乏历史观念的错误做法,结果往往是一个字可叶出多音,造成汉 字读音的混乱。如朱熹 诗集传 在没有确凿根据和明确标准的情况下, 将((诗经・召南・行露 第二章和三章中的“谁谓女无家”之“家”,一处 “叶音谷”,一处“叶各空反”。而“义读”是汉唐音义家对经籍作注的“惯 例”,是基于对注字和被注字的意义相同或相通的把握,以同义字为音注 形式来解释被注字的意义,与二者的读音无关。由此,“义读”与“叶音” 具有实质上的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更不能混同。 2.7“义读”与“读为” “读为”是古书注解中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术语。段玉裁《周礼汉 读考・序》:“读为、读日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 之词。…‘变化主乎异,字异而义愫然也。”所谓“易字”,即换用本字来 解释假借字。如 诗经・卫风・氓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 为畔”,说明“泮”是“畔”的假借字,此处应用本字“畔”作解,义为 “涯岸”。 “义读”与“读为”表面上虽都以音注的形式呈现,都需要以注字之 义来解释被注字之义,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一,功用不同。“义读” 是用一个同义字来明确被注字(一般都是多义字)在句中的意义,“读 为”则是用本字来说明被注字是假借字。其二,注字与被注字的音义关 系不同。“义读”的前提是注字与被注字义通或义同,语音上没有联系; “读为”强调的是注字(本字)与被注字(假借字)语音相同或相近,意 义没有联系。其三,“读为”的注字和被注字之间是本字和假借字的关 系,需要用本字来解释,句意才可通;“义读”的注字和被注字意义本 就相同或相通,只是用注字来明确被注字的使用义,无本借之分。正如 沈兼士(1947)所言:义读“虽形似段玉裁 周礼汉读考 所谓‘读为’ 而实不同。传注之言‘读为’者,必易其字。此则字义本同,无分本借, 斯其异也。”I 】( ¨ 184 三 结语 “义读”是一种以注音的方式说明注字和被注字义同或义通的特殊音 注,是音义未能严格区分状态下产生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在汉唐典籍音 义注释中尤为多见,在现代汉语方言口语中仍有使用。有些“义读”音 流传下来,甚至进入现行辞书,有些仅在局部范围或在特定的时间阶段 流传,后来基本上被规范,退出历史舞台,仅在古注或方言中还能发现 它们曾经存在的遗迹。“义读”是汉语中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也是语言 学家从中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我们不仅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已知的 语言现象,还可以用以探索未知的语言事实。 “义读”说自沈兼士先生提出之后,虽有杨树达先生致信表示赞同,① 却未能引起学界应有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吕叔湘、李荣、裘锡 圭、齐佩珞、严学窘等先生从不同角度对“义读”现象的表现、产生原因 及应用价值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开阔了后人的研究视野,使“义读”这一 语言现象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同和重视,也在传世文献的释读、出土文献的 考释、古音研究、方言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应用。但是,一方面由于“义读” 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此前已出现的“音随义转”、“叶音”、“读为” 等关系错杂纷纭;另一方面,“义读”作为一个以音注释义的训诂学术语, 概念和名称纷歧繁乱,界说不明,容易引起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误解,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义读”在汉语训诂学、音韵学研究中的解释力,也不利 于训诂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古 代典籍音注材料,对“义读”及其相关术语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并 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能有助于厘清“义读”与“换读”、“训 读”、“义借”、“同义替代”、“音随义转”、“叶音”、“读为”等术语的异同 及其适用范围,使“义读”术语的定称和定义更具科学性,使“义读”在 训诂学、音韵学和方言研究中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学识所限,文中所论难免有不妥甚至错漏之处,恳切希望得到方家 的批评指正,更希望能够引起学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不断完善 “义读”的界定和规律,使“义读”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并有助于 促进训诂学理论的进一步科学化。 ①杨树达《复沈兼士书》(1941年8月2日),见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 书局,1983年,第307页。 185 参考文献 [1】沈兼士.吴著经籍旧音辨正发墨[A】.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 华书局,1986. [2】沈兼士.汉字义读法之一例——《说文》重文之新定义[A].沈兼士学术 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沈兼士.汉魏注音中义同换读例发凡[A】.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 中华书局,1986. [4]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5]齐佩珞.训诂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刘巧芝.再谈“义通换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6). [7]杨军.“义同换读”的产生和消亡[J】.汉语史学报,2002(2). [8】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郑妞.“同义换读”现象在上古音研究中的作用[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2012(1). [10]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0. [11】严学窘.汉语中的训读现象[A].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C】.北京:知识 出版社,1989. [12】李荣.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中国语文,1965(2). [13】李荣.汉字演变的几个趋势[J】.中国语文,1980(1). [14]姚永铭.论“音随义转”[J].古汉语研究,1999(2). [15】孙雍长.论“声(音)随义转”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2(4). [16][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唐】颜师古.匡谬正俗[M】.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l936. [18】[清】钱大听撰.吕友仁校点.潜研堂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9. [19】[清】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20][清】王引之.经义述闻[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75001 河南开封河南大学文学院语言所) 186 On the Chinese Yidu(义读) ..........——Discussion on Determination ofthe Chinese Scholium Terms Name DING Xi—xia Abstract:Y/du(义读)is a special way of phonetic notation to explain the annotation words and annotated words have the same meaning in Chinese classics, is also a kind of special language phenomenon that the strict distinction between phonetics and semantics in no condition.The term is the basis of scientific theory construction.At present,scholars about Y/du(义读)name divergent,easily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Carding and analysis hte relation of Y/du(义读)and related terms such asHuandu(换读)、Xundu(训读)、 fe(义借)、Tongyitidai(同义 替代)、Hnsuiyizhuan(音随义转)、Xieyin(叶音)、Duwei(读为),in order to clear 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lated concepts,make the term name more scientific,to promote the Chinese Scholium principle to further scientiifc,also contribute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Y/du(义读),to better reflect its research value. Key words:Y/du(义读);a special way ofphonetic notation I Huandu(换 读);Xundu(训读);determination ofterms name 1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