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必然要表达某种感情,或者说表达某种感情是作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比如表达喜爱、愤怒、担忧、思念、悲伤、恐惧等感情。 抒情,就是表达情感。那么怎样抒情呢?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对事物的情感态度,是思想情感的直接宣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写法能很好地展现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爱憎或个性特征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直接抒情:“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显然,作者是在直接表达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崇敬和热爱之情。这是作者汹涌澎湃的情感的自然呈现,无需借助任何事物去表达,否则反而会削弱了文章的表现力,也不能彰显作者内心涌动的情感。
直接抒情的“直接”之前是需要铺垫和蓄势的,只有在抒情之前做足文章――或巧妙叙事,或细腻描写,或严密议论,抒情才水到渠成,才显得自然,才有感染力。水满则溢,只有蓄满情感之水,情感才能最终奔涌而出。如果抒情过于直接,缺少铺垫,就会让人感觉苍白、难以
理解或造作、煽情。《谁是最可爱的人》中那段直接抒情之前就进行了细致的叙写,有此,这段抒情读来才感觉不是故意拔高,夸大其词,不是煽情的逢迎,否则必然给人虚假之感。
很多学生似乎认识不到这一点,因此作文时往往会忽略对事物的叙述、描写或论证,而直白地赤裸裸地去表达自己或作品中人物的喜怒爱憎等,这样虽然明了,能让读者明白其情感态度,但文章却显得内容空洞,感情虚假,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直接抒情是最为明显的抒情方式,其实,更多,更常见,但有一定隐蔽性的抒情方式是间接抒情,即在叙述抒中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议论抒情等,甚至可以说抒情隐藏于作文的字里行间,也就是说真正的好文章每一段,每一句,每个词都饱含作者的情感倾向――即表达什么情感。
在叙述中抒情。在课文《背影》中,有这样一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
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作者细致入微地叙写了父亲过铁路,爬月台,给自己买橘子的情景,这段叙写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凸显了父亲的爱子之情,而父亲的语言、动作恰恰是触动作者,令作者有所感,并生发出赞美伟大父爱之情的客观基础。 可见语言、动作(及心理、神态等)能充分展现情感。因此在叙述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能很好地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 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即借助对景物的描写抒情。比如描写晴朗的天气,抒发愉快之情,描写阴沉的天气,抒发忧郁之情等。很多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的文章是很含蓄的,要找到景、物和事理或人的某些相通之处去进行刻画和描写,从而表达某种感情。《白杨礼赞》就是这样一篇典型的借物抒情散文,如作者在结尾写道的:“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作者正是抓住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的相同之处,对白杨树进行细腻的刻画、描写,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作者通过这种细腻的刻画和描写,把自己对白杨树的感受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出来,可触可感,从而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可见借助对景、物的细腻刻画和描写,不仅能抒发某种情感,而且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情感表达含蓄而耐人品味。
借议论抒情。将抒情与议论有机结合,通过议论表达情感。《白杨礼赞》第八自然段最后一句,作者就将强烈的情感揉和在议论之中:“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仅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游的精神。”融情入理,托物言志,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赞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议论表达的是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饱含表达者的情感,把感受和认识清晰、明了、严密地表达出来,情感自在其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会发现,无论是借叙述抒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议论抒情,都与写作者的“感受”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感受让人有了相应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是感受让人对景、物有了相应的感觉、感悟和体验,是感受让人对事物有了相应的认识和思考。一句话,是“感受”让人有了相应的“感情”。感情、感情,先有感后有情,只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你的“感”,所谓的“情”自然会奔涌而出。
千万不要被“抒情”的“情”所迷惑,因过度关注“情”而忽视了“情”产生的根源――“感”。否则你的“情”便如枯萎的花,干瘪、僵死,没有生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