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教玩具制作课程浅析
陈颖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教玩具制作课程作为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
业的特色课程之一,是培养本科生将手工技能与学前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课程。通过教玩具制作课程的定位,能够明确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区别,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明确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直接影响该课程开设的性质和模式。
关键词:教具;玩具;制作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意见》中提到了本、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将成为目前几年幼儿园教师培养的主体,并从2018年启动师范院校学前
教育专业国家认证工作,建立培养质量保障制度。[1]
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手工课程体系的相关教学上存在从美院艺术课程体系移植借鉴的痕迹,尤其表现在很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程
序化和标准化的美术技能教学为主,[2]
有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就将手工和美术学习合为一体,缺乏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这样的现状显然是无法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
当前,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了教玩具制作课程,存在定位不明、内容不清的现状。有些学院把教玩具制作课程与手工制作课程混为一谈,甚至出现二选一的局面(即开设教玩具制作课程就不开手工制作课程,反之亦然)。虽然有些学院十分重视手工课程体系,把手工制作、教玩具制作等相关课程均列入手工方面的必修课,但是在教学内容上却出现大量重叠。有调查研究表示,手工课程体系的教师大多来自美院或为幼儿园一线教师,即使有专职教师,其来源也是以美院的学历背景
为主,[2]
因此出现手工制作课程和教玩具制作课程互相重叠的局面也不难理解。
但是,教玩具制作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需要有足够的论证研究。
1 教玩具制作课程的定位教玩具制作课程,表面上看应当以教具、玩具为主要对象,落脚点在制作二字上,实则还有最重要的创意设计及系统规划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手工课程强调对基础手工技艺的学习,如幼儿园常用的折纸、剪纸、泥艺、布艺、绳艺及环保材料制作,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凸显针对基础技艺的学习,如基础纸艺、基础泥艺等折、剪、雕、刻、平面、立体造型手段的学习。同时,学生还应当掌握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在幼儿园及学前教育机构中开展手工课程教学,如教会小朋友折纸、剪纸、搓泥等。而教玩具制作课程
的重点应当落在教具、玩具的整合制作中,虽然在制作
中可能会用到相关的基础纸艺、基础泥艺等技法,但是更重要的是系统设计、整体思考、逐步制作的过程。这一制作过程体现的是对教具、玩具的创意设计、系统规划、蓝图呈现,并且最终还要开发玩具、教具的多种使用教玩具制作这一课程应当以教具、玩具的创意设计为前提,以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论证为主题,以手工制作为主要呈现手段。
基于这样的定位,在日常教学中应当转变以传统剪纸、折纸、彩泥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现象。市面上目前已经出版的几本以教玩具制作命名的教材中,大部分仍然以剪纸、折纸、彩泥分类学习为主,并未凸显对教具、玩具制作的讲解学习,即使有涉及教具、玩具制作的教材,也是以具体的教具、玩具的个别案例制作流程为主,并未凸显对玩具、教具的创意设计和系统规划的重要性。这一现状亟待改变。
2 开设教玩具制作课程的必要性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教玩具制作课程既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教学提供素材和技能保证,又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幼儿活动提供材料。但是这门课程的作用远不止这些。教玩具制作的前提是幼儿活动,尤其是有主题的幼儿活动,是学前领域工作者的工作核心。围绕幼儿活动制作教具、玩具,才能使教具、玩具真正吸引幼儿,受幼儿欢迎,起到很好的游戏、娱乐及教学效果。
首先,开设教玩具制作课程符合幼儿的需要。不仅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整个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几乎都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而玩具则是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道具、依凭甚至伙伴。研究表明,幼儿的认知以游戏为主,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具、玩具几乎很难分开界定。历史发展中有名的恩物、蒙氏教具等,既能作为幼儿教师教学的教具,也能供幼儿玩耍和探索。例如,一张白纸若使用恰当,便可以成为幼儿的玩具(撕纸条玩、扔着玩、折纸玩等),还可以成为合适的教具引导幼儿探索(如怎样让一张白纸“站”起来探究活动等)。所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具、玩具的制作,有利于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少幼儿园和相关机构也加大了教具、玩具的投放力度,但是仍然广泛存在受制于经费、管理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教玩具数量不足、更新不及时和使用不恰当等现
象。[3]
有特色的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不仅在活动开设与组织等方面新颖别致,教玩具的特色也是别具一格。
因此,开展教玩具制作教学不仅能够弥补现有的不足之处,更能有效节约经济成本,突显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教玩具制作课程的开设,能够
·215·
(游戏)方法。因此,文艺教研
有针对性地帮助本科生掌握教具、玩具制作的基本理论、基础技术,学习玩具、教具设计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制作实践来进一步深化教具、玩具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为提高学前阶段的教育保育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开设教玩具制作课程,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要。
尽管当前本科教育阶段已经深入贯彻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的结合,但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实践经验,还应当合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教玩具制作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学生既要动手实际操作制作教玩具,又要不断思考教玩具并事先设计用途、玩法。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是本科生不断进行扮演的过程。扮演幼儿教师,他们需要考虑如何开展主题活动,围绕活动思考所需教具、玩具,为教玩具制作打下草稿;扮演幼儿,他们需要考虑“我”与玩具、教具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进一步实体化教玩具;扮演教玩具制作商,从客观的角度观察这一互动过程,调试和改进自己的作品。
本科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生,对幼儿的认识和了解除了理论学习以外,更多的是来自生活经验、幼儿园教育见习、实习经验和自身的观察积累等。所以本科生对于幼儿的认识是随着学习实践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玩具制作课程则很好地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因此,教玩具制作课程若能做到定位清晰、内容合理、实践有效,就能帮助本科生自然地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在教玩具制作中(上接第137页)素养的不断提升,在接触不同种类的声乐作品时,要深入探寻其背后的文化底蕴,掌握不同器乐的演奏特色等,以此来为其声乐作品的演绎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2 注重与听众的交流
听众是声乐演唱者表演的直接受众,其对于演唱者的表演观感将直接反映演唱者的作品是否完美表达。与听众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化演唱者对声乐作品内涵及情感的理解,也有助于他们更客观地对自己所演唱的声乐作品质量作出评价。听众的回馈作用能够为声乐演唱者对自身的情感处理、技术运用、作品理解等,提供更多科学的借鉴意见和建议,促使声乐演唱者的演唱活动更好开展。以早期音乐类综艺节目《我是歌手》为例,每每聆听到韩磊、韩红、李健等一些杰出音乐歌唱者的作品时,听到入神处,听众总是能够在演唱者精湛的演唱技巧和拿捏到位的情感表达下,触碰自身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流下激动的泪水。这充分说明了声乐艺术是有着强大的感染力的,听众在聆听的过程中与演唱者一样,与声乐作品进行着情感的交流。因此,我们的声乐演唱者不仅在演唱过程中要加强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根据现场表现来对声乐演唱情感处理方式作出优化调整,更需要在演唱过后加强与观众的思想交流,以观众的反馈来审视自我声乐表达情况,为自我声乐演唱表达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216·
逐一呈现自身所学。
同时,开展教玩具制作课程,可使学生对教具、玩具的设计与制作有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为其积累了相关的基础手工技艺实操经验,有助于开阔他们的专业视野,增强他们的专业自信。
3 结语
精准定位教玩具制作课程,不仅有利于搞清楚该课程在手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更有利于精准定位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证开设教玩具制作课程的必要性,有利于提高相关人员对教玩具制作课程的关注度,从而加强对教玩具制作课程开设质量的监管,提升教学质量。教玩具制作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水平,尤其是有利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总的来说,开展教玩具制作课程,符合幼儿的需要,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要,符合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
的若干意见[D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18-11/15/content_5340776.htm,2018-11-15.[2] 苏春,苏兰.学前教育手工课程体系的实践困境与
优化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8(8).[3] 王琪瑶.基于“活教育”视角的教玩具使用现状的
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陈颖颖(1982—),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作者简介: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手工制作,教玩具制作,微格教学。
3 结语
我们深切地认识到,简单的声乐作品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对每部作品情感内涵的把握,将有助于我们对声乐作品的完美演绎,从而使观众能够在情感上与声乐作品创作者、演唱者达到共鸣。我们只有加强对声乐作品创作背景、歌词内容、音乐风格等的研究,才能够准确把握作者情感走向,并在演唱者对作品的独特理解下,达到创新声乐作品的目的。与此同时,笔者也希望能够借助本课题的研究,在社会各界引起人们对声乐演唱的重视,促使更多的声乐艺术研究者、创作者、演唱者能够广泛地参与到本课题的研讨中来;在群策群力的作用下,共同促进本课题研究体系的完善,为声乐演唱者对作品的情感处理提出更多科学的意见和建议。参考文献:[1] 黄茜.情感处理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戏剧
之家,2019(02):76.[2] 沙莎.简析声乐表演中的情感处理与把握[J].北
方音乐,2018,38(15):58.[3] 李蓉蓉.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问题研究[J].
民族音乐,2016(03):25-26.
魏弋贺(1989—),男,河南郑州人,艺术学硕士,作者简介: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