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主观题的有效教学
绍兴一中 邱静娥
习题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政治主观题的功效,在习题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行的政治主观题习题讲解普遍存在着对“知识目标”的落实充分有余,对“能力目标”的达成存在欠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基本忽视的现象。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有必要克服传统习题教学的弊端。就此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示范讲解,发挥例题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限制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材料提供信息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将政治主观题习题按类型编排,分基本原理运用型主观题、演绎型主观题、意义型材料题、启示型主观题等等,让学生掌握一类问题的思考模式、解题步骤。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更重要地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组织训练,培养思维品质
主观题的习题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纵横关系,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题型,开拓思路,熟悉答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及时反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缺陷,是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习题训练。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采用“多变、多析、多问”的导向法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习题教学的课堂形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分析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政治主观题习题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在习题讲解前,组织学生先练习,可以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读题、审题、思考如何解题。抽出不同层面学生的答案广泛的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将自己的角色进行转变,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习题讲解的教学互动方面,可以灵活采用个体互动、分组互动、全体互动等形式。个体互动,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恰当的肯定可以树立学生信心、增强自豪感、提高学习兴趣。分组互动,可以相互提出问题,增强合作能力;集体互动则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生回答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 学生讨论、发言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教师可以及时把脉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从而加以正确引导。
三、做好反思,提高解题效率
练的过程,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讲的过程,重点则放在让学生学会思考。习题做后的评析反省,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答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答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在练习评析中教师注意多角度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并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答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答题常用方法、一般规律,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教师在习题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总结,所以特别有必要在答题后设置“题后反思”,具体内容是:(1)切入点,(2)知识点,(3)联结点,(4)一题多解,(5)变题讨论,(6) 错例分析。经过这样的题后反思过程,让学生感觉到做一道题的收获比以往多了许多,产生以一顶十之效。方法是解题的能力,而知识是解题的依据,通过反思可以做到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附件:
实例一: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城镇居民 东部 12360 中部 8234 西部 5146 东部 5164 农村居民 中部 3405 西部 2420 结合材料,运用分配制度的知识简要分析我国应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学生交流答案:①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②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④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这是个高水平的答案,措施非常全面有理,既有教材理论知识,又有鲜活的时政知识,的确为一个好答案。但是仔细推敲,材料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是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距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加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举措更为完美。
实例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同比上涨我国CPl分类变化情况
食品类 居住类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 烟酒及用品类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 衣着类 交通和通信类 娱乐教育交化用品及服务类 18.2% 6.0% 3.1% 1.8% 1.9% -1.4% -1.4% -0.5% 注:CPl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制指标。今年1--11月我国CPl同比上涨4.6%,其中,ll月份城市上涨6.6%,农村上涨7.6%,创下近10年来的新高。
材料二:面对几年来的贷款、投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等新变化和粮食、能源、金属等基础性产品的旺盛需求。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的基调从稳健转向从紧.把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作为2008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1)简要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10分)
(2)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10分)
(1)问要根据材料一和注提供的信息描述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调用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规范的答题必须依据题目要求的不同角度分两部分作答,有些学生忽略了。对图表或文字材料进行解读是高考中的一类常规题,是教师必须进行方法指导基本题型。参考答案:①2007年我
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ll月份创下新高,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价格上涨的有食品等五大类,下跌的有衣着等三大类,食品类价格对物价的总体拉动最大。②目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过大,可能引发全面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甚至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①部分学生通常不能辨证地作出描述,信息提取不完整,或者“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点不到位;第②部分影响类题目学生通常会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的错误,对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这个主题扣得不严,没遵循由近及远,从直接到间接的原则。有学生甚至没读清题目,把CPl错误地理解成恩格尔系数,致使整体偏离了答题方向。
(2)问题目设问限制为唯物辩证法角度,问题指向“为什么我国要实施从紧货币政策”,而且是必要性,非重要性的论述。针对许多错误答法,学生还分析不了自己到底错在哪里的情况,我编写了多个题目,如:为什么要控制经济过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怎样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材料二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等。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用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坚持适度原则的原理来分析我国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是不恰当的。参考答案应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变化发展的观点,以及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方面作解答。
实例三: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09年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 耐用消费品 彩 电 电 冰 箱 空 调 移动电话 热 水 器 家用电脑 单 位 台 台 台 部 台 台 城镇居民 109 94 67 63 94 28 农村居民 98 80 21 31 28 5 材料二:自2007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家电下乡的试点工作,凡按规定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等家电下乡产品,每户农民均可从政府获得产品销售价格1 3%的财政补贴。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家电下乡范围逐步扩大,于2009年2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同时,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等产品也列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据测算,该政策的实施,平均每年可带动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2.5个百分点,连续4年将累计实现销售家电6亿台(件),拉动国内消费约16000亿元。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10分)
参考答案:(1)我国城乡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存在很大差距,农村主要耐用消费品市场潜力巨大。(2分)
价格影响需求,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提高了农民购买家电的需求量:(2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家电下乡可有效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促进生产发展;(2分)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家对下乡家电实行财政补贴,充分发挥了财政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2分)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家电下乡政策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2分)
变式: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政府实施家电下乡政策的政治学依据。 (从政府的性质、责任、职能角度回答)
(2)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家电下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10分)
参考答案: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规律是客观的,家电下乡政策正是根据我国农村市场的现状和当前的经济形势、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制定和实施的。(3分)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家电下乡政策是我国政府灵活运用宏观凋控手段,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实施的,正在成为全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助推器。(3分)这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2分)
变式1: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家电下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我们的哲学启示。(用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相关知识回答)
变式2: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家电下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我们的哲学启示。(10分)
实例四: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30年来,从单调的蓝、黑、灰到今天的斑斓多姿,服装就象一条流动的河,从冰冻、尘封到静水流深,再到微有波澜,再到如今的浪花一朵朵,服装以它的优雅和丰富,完成了一次次蝶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没有经济上的起色,哪有服装上的起色?” 的依据。(10分)
参考答案: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的消费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没有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有物质的进步、宽裕以及服装的一次次蝶变。(5分)②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的发展,才会有服装的优雅和丰富、 消费的斑斓多姿。(5分)
变式题: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没有经济上的起色,哪有服饰上的起色”的依据。(10分)
①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没有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有物质的进步、宽裕以及服装的一次次蝶变。(5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人们对服饰优雅、丰富、多元的追求, 使服饰消费斑斓多姿,从而带动了服饰产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5分)
学会建模,学会学习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习模型的建构
上虞市春晖中学 王国芳
学习模型是指从具体的学习对象或现实的学习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简化的、对同类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结构、图表、模式等。建模是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学习中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策略。本教改项目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造性地引入建模思想,通过一学年的实施与探索,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理论层面,不断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围绕学会建模,学会学习,撰写并发表了自学能力培养的系列文章:
题目 《自学能力培养系列之一:练习的策略》 《自学能力培养系列之二:看书的学问》 《自学能力培养系列之三:建模的思想》 杂志 《求学》 《求学》 《求学》 发表期数 2008年第11期 2009年第1期 2009年第2、第3期 实践层面,初步建构了思想政治学科学习中的知识整合模型、典型试题模型、学习方法模型和思维过程模型。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政治学科的基本学习模型,不但有效地解决了政治课教学中的存在的不少常见问题,提升了学生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也转变了自己
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情。
本文仅从指导学生学会建模,学会学习的角度作一总结和介绍。 一、建立知识整合模型,帮助学生学会“造房子”
不少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存在础知识掌握“碎片化”的问题,所掌握的知识是零碎的、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在知识面上融会贯通,更谈不上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样掌握的知识是死的知识,不会变成活的能力。本教改项目通过指导学生树立建模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整合模型,学会知识的整合。具体有概念辐射型、逻辑递进型、要点提炼型和问题引领型知识整合模型,列表如下:
实例呈现 要点简析 以某一个核心概念(文化)为基点,对与此有关的知识点(文化的含义、力量、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进行全面辐射和深入挖掘,形成知识系统。 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据,以某知识点(人生价值)为起点,在对该知识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再推出下一知识点(价值),并对新推出的知识点再进行全面分析,如此递进,从而建立起知识体系。 模型建构 概念辐射型 逻辑递进型 要点提炼型 在复习某块内容(政治生活中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先提炼出该块知识的几个要点(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然后再分别对各个要点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以建立相对 完整的知识体系。 把所要复习的内容(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归纳成几个互相联系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把课本上的具体知识逐一“落实”到各个问题当中,实现以问题引领知识,进而 实现知识整合,建立知 问题引领型
识系统。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政治学习特别是高考复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如果掌握了一些知识整合的模型,就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实现知识的自主整合,真正用零碎的、散乱无章的知识“碎片”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大厦”,也即学会了“造房子”。同学们在自己“造”的房子中,会知道“厨房”在哪里、“卧室”在哪里、“客厅”在哪里、“衣柜”又在哪里,总而言之,生活就会非常有序、非常高效。学习也是一样。我们学生自主地构建了知识体系,那么,掌握基础知识将变得不再困难,调动和运用知识也会变得得心应手。
二、建立典型试题模型,帮助学生学会“找影子”
在政治学习中特别是在紧张的高考复习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做很多的题目。但很多同学做题之后没有在头脑中留下一些关于题目的具体的印象的习惯,往往是题目做了一个又一个,但结果却是1+1还是1,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我们在政治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在自己的记忆中储存一些典型试题及其解题基本策略。其实,题目可以千变万化,但基本题型却是相对稳定的。本教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了主观题典型试题模型,主要包括描述型试题、意义型试题、认识型试题、体现型试题、对策型试题、启示型试题和原因型试题。下面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实例呈现 要点简析 此类试题往往以“描述”、“反映”、“分析”、“指出”等词为题眼,要求学生描述或指出材料所蕴含的现象、所体现的关系或所反映的问题。 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把握答题的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全面把握: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全面把握并正确描述事物的现象。注意避免两个问题:一是对材料的把握不全面;二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抓住其基本特征,仅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重复上。 第二个层次是深入分析: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联系等,把握事物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并作出正确的阐述或说明。 此类试题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 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 一是回归课本谈意义。考虑课本上关于这个题目的内容有哪些?以从课本有关基础知识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二是分析材料谈意义。对材料仔细阅读、甚至逐句分析,充分提取出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 三是寻找角度谈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具有哪些意义?从那个角度看,又具有哪些意义? 四是明确对象谈意义。即考虑对谁有意义?常用对象主要有:对党的意义、对国家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对集体(经济常识当中主要有企业)的意义、对个人(政治常识中则为公民,经济常识中则有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经营者、农民)的意义等。有时还可把对象的范围扩大,如对“农业”、对“农村”、对“产业”、对“国民经济”、对“社会”的意义等。 五是圈字范围谈意义。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区域范围,主要考虑“国内”意义、“国际”意义(又可分成“地区”意义和“世界”意义);二是内容(或知识)范围,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等。 模型建构 (2008年高考江苏政治卷34描题第1小述题)结合材型料,简要概试括我省农题 民生活消费状况。 (2008年高考海南政治卷25题第1小题)谈谈海南省加大意文化投入,义建设省图型书馆、省博试物馆等公题 益性文化设施的意义。
(2008年高考江苏政治卷35题第1小题)有人认说,政府在识颁布该办型法前广泛试征求意见,题 没有必要。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2008年高考文综宁夏卷39题第2小题)胡锦涛体主席向国现际社会所型作的庄严试承诺以及题 提出的建议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38题第1小题)为了防止粮食危对机蔓延到策我国,造成型粮食价格试大幅度上题 升,我国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此类试题往往以“认识”、“看法”等词语为题眼,有时也以“分析”、“评价”等字眼出现,要求学生就试题所给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谈自己的认识或看法。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把问题分成四个小问题来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是“是什么”?即要解决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主要分析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产生的原因。 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样”?主要是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作出评价,如结果怎样、有何意义、作用如何、有何影响等。 第四个问题是“怎么办”?即要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提出对策、措施、方法、建议或表明态度。 类设试题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有关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指材料)是如何体现××(指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的”,二是“××(指材料)体现了哪些××(指经济、哲学或政治常识道理)”。 解此类试题时,关键有三点: 一是明确知识。即要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 二是研究材料。要详细分析材料,研究材料的每一层意思,甚至材料的每一句话。 三是比较分析。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一一对应关系。 此类试题一般以“措施”、“建议”、“要求”、“做”、“如何”等字、词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有关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此类设试题的解答,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是依托课本寻对策。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二是针对问题寻对策。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具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有时甚至还需要了解一下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提出对策。 三是总结经验寻对策。分析材料中采取了哪些做法,明确哪些做法是成功的,从成功的做法中寻找解决有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明确哪些做法是不成功的,从不成功的做法吸取教训,应该怎么做、在做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或避免什么问题,等等。 四是落实主体寻对策。可考虑不同的主体在解决某一问题中负有怎样的责任,该作出怎样的努力。 五是挖掘角度寻对策。从这个角度看,应该怎么办?从那个角度看,又应该怎么办?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就越高。 类设试题基本上都以“启示”一词为题眼,要求学生根据(2007年启高考北京材料有关信息分析出有关借鉴意义,即启示。另外,也有个别题目以“应该”一词出现。 示文综卷38“启示”类设问的解题关键有两点: 型题第1问)一是分析材料,明确材料中的做法。要分析材料反映的问试从唯物辩题是什么,或意义有哪些,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题 证法角度,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也要分析材料中成功谈谈“第二
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39题第5小题)为什么原党和政府因要长期坚型持民族区试域自治制题 度? 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或应该这样做,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应该或不可以这样做。 二是回归课本,找到知识的对应点。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弄清材料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课本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些,然后把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 此类试题一般都以“原因”、“为什么”、“为何”、“依据”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此类试题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的角度: 一是联系课本分析原因。即看看课本上关于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内容? 二是联系材料分析原因。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 三是联系主体分析原因。一个“原因”类设问一定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 四是联系地位分析原因。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具体到题目中,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学生平常所做的题目中,大都会有这些典型题型的影子。如果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了上述典型试题模型,那么碰到具体题目时,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照模型,去寻找和发现陌生题目中自己所熟悉的“影子”,化生为熟,把试题拉到自己的思路上来,从而在考试中从容应对、得心应手,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来!
三、建立解题方法模型,帮助学生学会“寻口子”
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十分渴望有好的方法指导自己,而另一方面,又恰恰是最不讲究学习方法的。就如解题,有没有一种“包解百题”的方法呢?显然是没有的;但解题有没有方法呢,答案又是肯定的。解题方法就存在于一个一个的题目之中。我们很多同学就是这样:希望有方法,但却又不重视从自己所做的题目中去总结和归纳方法。本教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构了解题的方法模型。
方法简析 提供一定的材料作为背景,在具体的背景下设置问题,这是政治试题命制的一种常用策略。试题给出的背景材料,往往蕴含着回答试题所需要的丰富信息。此类试题,分析材料是正确快速解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在答题过程中有必要对材料高度重视,进行仔细阅读、甚至逐句分析,充分提取出材料中每一个有效信息点。 解题的第一步是审题,而审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审清设问,明确题目在问我们什么,要求我们答什么。在题目的设问作中就蕴藏着很多机巧,如果我们在解题过程中能不技法点拨 材料分析法的运用,关键有两步:首先是材料分析,做到全面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不遗漏;再次是学科解读,通过学科解读把材料信息转换成学科道理、学科观点、学科方法等。通过材料分析,要实现材料与知识的有机结合,避免只简单“复制”材料,或单纯“照搬”书本知识的现象。 设问解剖法,顾名思义,就是要对设问本身进行解剖,善于问中求问。在具体解剖过程中,着重注意两点,一是研究设问本身蕴含的各种信息,从中寻找答题切入点;二模型建构 材 料 分 析 法 设 问 解 剖 法
断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对设问进行细细的剖析,充分挖掘其中的信息,往往能使我们找到解题的思维路径,收到化难为易、化大为小的效果,从而顺利作答。 我们在平常的练习和考试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令人无从下手的题目,碰到这类题目,不必紧张。因为命题人在编制试题时,总是有一定的意图的,他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我们相应的知识点。如果我们此时静下心来揣摩一下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这个题目想考我们哪个(或哪些)知识点?如果我们明确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事情就会柳暗花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体是很多的,主要有党、国家(或政府、国家机构)、社会、企业、个人(政治常识中则为公民,经济常识中则有劳动者、消费者、企业经营者、哲学常识中为人民群众)等。因此,政治试题往往会牵涉到不同的主体。主体定位法就成了我们解答政治试题的一个常见技法: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往往能找到不同的思路。特别是对那些开放性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的主观性试题,更加需要学生能在解答过程中注意挖掘角度,并从不同的来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这个角度看,可找到哪些答案?从那个角度看,又能找到哪些答案?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就越高。 高考政治主观题当中,有这样一类题目: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就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谈自己的看法、认识等。这类试题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设问的指向范围大,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题方向和范围,不少同学对这类题目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应运用层次分析法——联系材料,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影响、作用、意义等)、怎么办(对策、措施等)四个不同的层次展开分析,层层挖掘,最终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谈清楚、是对问题本身进行分解,把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一个更为具体的小问题,再进行分析作答。本文中的例题就是属于后一种情况。 意图揣摩法解题,应把握三大关键步骤:一是知识定位,即揣摩出命题者想考我们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二是知识呈现,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定位的知识全面的回忆一篇,看看相关的知识到底有哪些;三是知识选用,即在所呈现(回忆)出来的所有知识中进行选择,把选择出来的知识根据题目要求组织成答案。 主体定位法解政治主观题的前提是定位主体,即明确此题主要涉及到哪些主体;但要正确答题,关键还在于以一定的主体为原点,向周围辐射,把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串联和整合起来。 意 图 揣 摩 法 主 体 定 位 法 角 度 挖 掘 法 学生在答题政治试题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只抓住某一点或几点开展分析,造成漏答,究其原因往往就在于没有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角度挖掘法解政治试题,关键在于角度一定要找全。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自以为答得很好很有道理,但仍然失分行严重的情况,令人可惜。 层次递进法解题关键在于把问题分成四个小问题来逐一进行分析:第一个问题是“是什么”?即要解决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主要分析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产生的原因。第三个问题是“怎么样”?主要是对材料中的现象、事件、观点等作出评价,如结果怎样、有何意义、作用如何、有何影响等。第四个问题是怎么办?主要是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当然,在解题过程中,并不一定所有的题目都需要分成这样四个问题,我们 层 次 递 进 法
谈深刻。 在答题过程中需要灵活处理。 学生的头脑中如果建立了这个方法模型,其在具体解题过程中运用是很广泛的。我们看看前面所建的典型试题模型,我们想想平常碰到的题口,有多少题目是不需要分析材料的?又有多少题目是不需要分析设问、分析角度、分析主体(或对象)、分析意图的呢?其实,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建立起一种或几种基本题型的方法模型,我们的思路将会变得很宽广。一旦拿到一时无从下手的题目,我们能有意识地回归课本、分析设问、分析材料、寻找角度、确定主体,等等,就一定能找到回答的突破口的。
当然,笔者这里介绍的仅仅是解题方法模型。其他方法模型,如看题方法模型请参见附件1;看书方法模型则已写成《自学能力培养系列之二:看书的学问》一文发表于《求学》2009年第1期,在此不再展开。
四、建立思维过程模型,帮助学生学会“铺路子”
不少同学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没有全面的分析,总是匆匆忙忙地拿来就写,以为做题就是“答题”,而答题就是“写”。于是在考试中不少同学总是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自己终于写到“正道”上了,——原来前面所写的内容都是没有用的,于是只好用上橡皮擦、钢笔划之类手段来解决问题,不仅浪费时间,还影响卷面。还有一种是写着写着,突然觉得没内容好写了,答不下去了,干着急。原因何在?这与我们这些同学的答题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不重视审题,也没有分析的环节,总之,是缺少一个思维的过程。面对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建立思维过程模型。本教改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构建了一个政治主观题解题的三步思维模型:一个包括审题、析题、答题在内的“解题三步曲”,前两步是最关键的,第三步答题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实例呈现 要点简析 解答主观题的完整的思维过程应该包含如下三大步骤: 第一步:审题。 首先要审设问。一要审清设问的知识范围,即要求我们用什么知识来答,是“经济”知识呢还是“政治”、“哲学”知识或者是“文化”知识等;二要审清设问的指向,是问我们“为什么”呢?还是“怎么样”或者“怎么办”?三要审清设问的对象或主体,是强调政府呢,还是党,或者是企业、消费者,等等。总之,一句话,问什么,答什么。本题的设问,其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设问的指是“为什么”,设问中的主体是“党”和“政府”。 其次是要审材料。要全面阅读材料,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本题中的材料一告诉我们的信息是“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满意度评价”不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低。材料中的这一信息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第二步:析题。 一是明确要点,即分析题目可从哪几个要点作答。经过审题以后,我们可发现本题可从党、政府和材料三个角度来作答。 二是明确知识,即题目所涉的各要点需要用到课本中的哪些基础知识。本题围绕党这一点,可联系党的地位、性质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知识;围绕政府这一要点,可联系政府的职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政府应坚持的基本原则等知识。 当然,要明确答题的要点和所用的基础知识,很多题目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分析:有的题目需要我们分析角度,即题目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象本例题的三个要点其实就是通过分析角度来明确的;有的题目需要我们分析层次,如“认识型”试题就要模型建构 (浙江省2009年高考文综 参考卷 40题第1主小题)根观据材料题一、二(材解料一为题“城乡居三民对公共步文化设施思的满意度维评价”曲模线图,农型 村居民满意度比城市居民低,具体略),运用《政治生
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市委、市政府重视“村落文化宫”的理由。 求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四个层次;有的题目需要我们明确主体,即问题具体涉及到哪几个主体;有的题目则需要我们分析地位,如“必要性”、“可能性”、“必然性”、“重要性”等;也有的题目(特别是意义类题目)需要我们具体分析答题的范围,看看是“国内”、“地区”还是“世界”,或者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等等;还有些题目,可能在答题时一时实在想不出回答什么,那我们就需要分析命题者的命题意图了:这个题目放在这里,究竟是想考我们课本上的哪一个或哪一块知识呢?如果我们能够揣摩出命题的意图,则题目往往会就“柳暗花明”了。 在具体的答题过程中,不同的题目需要我们分析的内容往往是不同的。我们只要根据题目的特点与要求,学会选择即可。象本文所举的这个例题,其实只要我们分析角度即可。 第三步:答题。 在审题、析题的基础上,我们就要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条理清楚:分点作答,每一点前应有标号如“①、②、③、④„”; 二是重点突出:若干点答案中,应把最重要的点写在前面,每一点答案当中,要把最重要的话写在前面; 三是答题过程中必须要用政治学科的专业术语,不能写成“白话文”,不能把政治答案写成“小作文”; 四是具体分析论述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不能只写课本上的观点,也不能只抄材料。 五是适当引用,即在答案过程中可适当地引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的概念、观点等。 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我们应牢牢记住这个主观题思维三步模型,不管是考试还是练习,拿到一个题目,第一步就是审题:一审设问,二审材料;第二步就是析题:全面分析,明确相关内容;第三步才是答题。经过这样的自我训练与强化,我们的思维过程才会流畅,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我们思维的逻辑性才能不断增强,碰到思维短路的时候,才有能力铺路搭桥、排除障碍,最终顺利解决问题,到达理想所彼岸。(笔者这里仅介绍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模型。其他模型如考后反思模型请参见附件2)
学术主题报告:关于教研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关于教研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绍兴春晖中学 王国芳
主要讲三个问题:一是教师要不要写论文?二是教研论文写什么?三是教研论文怎么写?
一、教师要不要写论文?
这是一个认识问题,简单地讲两点。 1、需要澄清的几种错误观点 (1)“会教书不等于会写论文,会写论文也不表明教书就好” ——不必写 倒过来看:会写论文不等于不会教书,不会写论文不等于教书就好; 合起来看:既会写论文,又会教书,岂不更好。 (2)“写论文是不务正业,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不能写
立足课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精于备课、长于传授、善于创新,做教学上的“妙手”。
教师写的是论文——教研论文,而不是小说。要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应善于将平时所教、所学、所感、
所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付诸文字,写成文章。 写教研论文不是不务正业,而是服务于正业的 (3)“写论文是专家学者、高校教授的事” ——不会写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我们教师正处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每天都在接触着第一手的资料,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这些资料多思考、多分析、多归纳,并加以必要的总结与提炼,是可以写出论文的。
相比那些专家学者,我们写中学教学教育论文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蕴藏着丰富的教科研选题:解题探讨、命题研究、教材教法、考试研究、学生心理辅导、品德教育、后进生转化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 2.教师应该写点论文 (1)教师角色转换的需要 钱梦龙、陈仲梁语:“教学和教研是教师的两翼,无论失去哪一翼,都飞不高,甚至要跌下来。教学和教研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内在的‘血缘’关系,教师有责任使他们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传道、授业、解惑”,重教而轻研;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观:既教又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2)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于漪语:“仅仅埋头教书是不够的,还要把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发现到的、领悟到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和研究,用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 “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教而不思,既罔又殆 (3)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政治学科的弱势地位(社会上称政治为副科,学校里算奖金时也给我们打个七折八扣);我们在平时多写写文章,把自己教学教育过程中的做法、想法写成文章,投寄报刊杂志,得以发表,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劳动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承认。具体来说,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知名度得以提高;二是为自己创造评优晋职的条件;三是还能带来一定的稿费收入。 二、教研论文写什么?
这其实牵涉到教研论文的选题问题,从教研论文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途径两个角度讲。 (一)选题的原则
1、写人所未写——创新性原则
教研论文的选题贵在创新。教研论文只有写人所未写,写出新意,才能令读者眼前一亮,激起欲罢不能的阅读欲望,才能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思考。一篇教研论文如果毫无作者自己的新想法、新发现、新观点,只是人云亦云的简单照搬或重复,也就失去了作为教研论文的意义。
(1)开拓新领域。开拓新领域即教师可从那些还没有人或很少有人研究的领域来获取教研论文的选题。开拓新领域可以是宏观的,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如果能从中寻找教研论文的选题,往往能写出富有新意的论文来。开拓新领域也可以是微观方面的,微观到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诸如导入、新课、小结、作业、考试等。就目前的教研情况而言,教师从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方面撰写的论文相对较多,而在作业如何布置、试题如何编制等环节上则还很少有人涉足。因此,这就是可供我们在教研论文的选题时开拓的新领域。我曾写过《试题设计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一文,可算是开拓新领域的一种成功尝试。因为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当时写新课改的论文虽已经比较多了,但都侧重于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等方面,而对于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的考试应如何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探讨与研究则还是一片空白。于是我就抓住这个选题作了系统分析,写成了《试题设计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一文,后来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的第11—12期上。 (2)提出新观点。提出新观点是指教研论文的写作可就某个问题提出作者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观点,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填补空白型”,即就某个问题尚未有明确结论与观点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形成相对明确的观点,以填补空白;二是“补充说明型”,即某个问题虽已有一定的结论,但你觉得尚不够完整、仍有话要说,便可对此进行补充分析、加以完善,形成论文;三是“纠正批驳型”,即某个问题虽形成了结论,或有人提出了观点,但你觉得这个结论或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便可以此为选题撰写教研论文,在具体指出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我写过一篇题为《文综跨学科综合命题的两个问题》的论文,对高考文综卷中的标志性题型——跨学科综合题的两个问题(跨学科综合题的实质、跨学科综合题的编制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文综跨学科综合题命题研究的空白,属于“提出新观点”的范畴,后来发表于《地理教育》2004年第6期上。
(3)找到新角度。在具体的教研论文选题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内容已经有人写过了,甚至有
很多人写过了。对这些内容我们还可以写、值得写吗?还能写出新意吗?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你要善于找到新的角度。例如,在哲学常识课堂中引入寓言典故作为教学素材是政治老师常用的一种策略,并有很多这方面的论文问世,如果我们再写诸如“哲学课堂中如何运用寓言典故”之类的文章,实际意义不会很大,也很难写出新意。但我在教学中发现,不少古典寓言中蕴含着深刻的经济思想,是经济常识教学中的难得素材,于是我从这个角度出发,搜集了一些典故,撰写了《哲学典故中的经济学启示》一文,令人耳目一新,发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第12期上。再如,每年高考之后,对高考试卷的评价虽是很多老师和专家都在写的一个问题,但如果我们能找到新的角度,则往往能写出见解独到、富有新意的分析文章来。象2003年的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是一份深受我们中学文综老师好评的试卷,但我另辟蹊径,从批评的角度写了《2003年高考文综试卷的四个不协调》一文,发表在《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第8期上;而2005年的全国文综卷Ⅰ相对来说在广大文综教师中评价并不是很高,但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进行审视,这份试卷也不乏亮点,于是我从这个角度撰写了《新课程理念下文综命题的一次有益尝试》一文,发表于《教学月刊》2005年第8期。 2、写己所能写——可行性原则
坚持可行性原则,是教研论文选题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能写出高质量的教研论文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考虑教研论文的选题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能力范围、工作情况和自己平时的所做所看所思,扬长避短,做到“写己所能写”。
(1)从自己的优势中选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也会有自己的劣势与弱点。如果老师能从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中选题,就比较容易写出有内容、有质量、有新意的论文来。如电脑水平较高、精通网络技术的老师,可考虑从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来选题;如历史和地理知识很丰富的政治老师,则不妨从学科渗透的角度来选题;古文功底比较深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深造诣的老师,则可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方面来撰写论文,等等。另外,教师也可从自己所处的外部环境中来寻找特有的优势,包括学校层面的优势和地域层面的优势,以获得论文的选题。如笔者所任教的春晖中学,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曾有“北南开,南春晖”之美誉。办学早期,名师云集,经亨颐、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杨贤江、范寿康、朱光潜、王任叔等先贤,秉承“五四”精神,革故鼎新,提出的“人格教育”、“爱的教育”、“情感教育”等理念成了现代教育史上弥足珍贵的财富,也为今日春晖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这种独特的优势对很多学校的老师来说是根本不具备和拥有的,我便以此选题,撰写了《校园人文资源入课来》一文,发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5年第2期上。
(2)从自己的成功处选题。每位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教育实践中,肯定会有做的比较成功的地方,如有的老师班主任工作做得特别出色,有的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特别强、课堂教学非常出彩,有的老师在教学资料的积累方面做得特别到位,有的老师则在指导高考方面颇有建树,等等。教师在撰写教研论文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自己工作中做得比较成功的方面来选题。就我而言,工作11年来,其中8年任教高三,而且每年的高考成绩都居我们绍兴市乃至浙江省前列,自认为在指导高考复习方面还是做得不错的。所以,研究高考、指导高考复习就是我撰写教研论文的重要选题来源。近几年中,我基本上每年都写关于高考研究方面的论文,盘点主要如下:《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两个“脱节”》(《政治教育》2001年第11期)、《2002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浅析》(《政治教育》2002年第10期)、《“如何认识”类试题解读》(《试题研究》2002年第6期)、《2003年高考文综试卷的四个不协调》(《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第8期)、《试题设计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的第11—12期)、《文综跨学科综合题命题的两个问题》(《地理教育》2004年第6期)、《探究性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启示》(《试题与研究》2005年第11期)、《新课程理念下文综命题的一次有益尝试》(《教学月刊》2005年第8期》)、《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略谈》(《试题与研究》2005年第30期)、《相融 相济 相辅 相随——我读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08高考文综全国卷Ⅰ政治试题特色浅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年1—2期)。
(3)从自己的关注点选题。教研论文往往是始于问题,是教师对某个问题长时间思考的结果。因此,教师通常可以从自己平常较多关注、有所思考的问题(即教师自己的关注点)中获得教研论文的选题。教师一旦选定了某个问题(关注点)后,就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持续的关注,不断地加以思考,直到对这个问题有比较完整的看法、形成论文为止。我的不少论文就是这样写成的。以我发表的第一篇教研论文为例:我参加工作时间伊始任教的是经济常识的内容,发现经济常识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数据,就对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数据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关注和思考着这个问题,最后形成了《浅谈数据在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这篇文章,发表在《政治课教学》1997年第9期上。再如不少学生在政治概念的学习中,缺乏必要的方法,只知死记硬背,既不能全面理解概念,也不会灵
活运用概念,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学习效率。所以,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着政治概念学习问题,最后写成了《政治概念解读技巧》一文,发表在《求学》2007年第11期上。 3、写教所欲写——实践性原则
论文的选题范围,一般有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实践研究)。作为我们中学教师而言,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并不是我们的强项。我认为我们在教研论文的选题上应该选择后者——即坚持实践性原则: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反思实践中的得失、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写教所欲写”,这才是我们中学教师撰写论文的最佳选择。
(1)研究实践中的问题。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对我们教师来说,不但可行,而且必要。因为对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们教师必须进行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回答。例如,人教新版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本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材料丰富、图文并茂,但不少教师对课本上的材料,存在着两种不好的做法:一是避而不用;二是照本宣科。课本材料到底要不要用?如何用?这是我们不少政治教师都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经过研究认为课本中的材料要用,而且要用好,关键在于对材料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于是写成了《以变求新 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一文,发表在《政治课教学》2003年第7期上。再如前面提到过的《文综跨学科综合命题的两个问题》一文,实际上也是在回答自己教学实践中所碰到的问题:到底什么样的题目才是真正的跨学科综合题?真正的跨学科综合题到底应该怎样编制?
(2)反思实践中的得失。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通过对实践的反思,才能不断地校正前进的方向、不断地扫除成长中的障碍,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当然,教学反思可以是教师对自己亲身实践的反思,也可以是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的剖析。每一次对自己或他人实践得失的反思、利弊的剖析,都可以成为教师撰写教研论文的选题。例如,去年听了我校五位老师同课异上“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框内容,我以此为对象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深入的反思,写出了两篇文章,其中《课堂讨论见功夫》一文发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第9期上,《进一步 海阔天空》一文发表在《教学随笔》2006年第7—8期上。
(3)总结实践中的经验。作为教师,仅仅埋头教书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要善于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的、发现到的、领悟到的点点滴滴,及时记录下来,加以研究和总结,并用文字系统地表述出来,就能成为很有指导意义的教研论文。例如,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情景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但引入课堂的情景材料如何处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强调信息挖掘的充分度、提高教学主体的参与度、突出问题设计的探究度、力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写成了《情景材料处理应把握的四个“度”》一文,发表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上。再如,学生普遍对政治的主观题存在着畏难情绪,我在指导学生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了一些解政治主观题的基本方法:材料分析法、设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主体分析法、角度分析法、意图分析法和要点分析法,写了《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略谈》一文,发表在《试题与研究》2005年第30期上。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我们中学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去寻找那些人所未写、己所能写而又教所欲写的问题,开展研究,撰写论文,把教学和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教研相长,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选择的途径 1、教材研究中获得选题
研究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教材研究既可以是常规性的,也可以是非常规性的。常规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的分析,即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总需要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加以必要的分析,对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教材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的关系加以认真的分析;二是对教材的处理,即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相应的取舍、整合与调整,以提高教学教育的效果。非常规性的研究,最常见的是教材指瑕,即对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不当之处进行探讨与论证;除此之外,教材建设也是一个重要部分,即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无论是对教材内容的一点独到的、有见地的分析,还是对教材内容的一次成功处理,也无论是对教材中一处瑕疵的分析与探讨,还是对教材建设的一点微小建议,其实都可成为我们撰写政治教研论文的有价值的选题。例如,笔者写过的《浅谈数据在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变求新 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等文就选题的途径而言,都是属于教材研究类的。 2、钻研教法中获得选题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乃至学生的发展。每一位想要在教学工
作中有所成就的教师,都必须深入钻研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当然,钻研教法既可以是宏观上的,如对某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实施进行研究;也可以是微观上的,如对教学的某一个细小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对教材的某一个具体知识点的教学进行具体剖析,等等。只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肯于钻研教法,便不难从中获得大量的撰写教研论文的选题。特别是对教法的微观钻研,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内容更丰富、天地更宽广:新课如何导入、难点如何突破、重点如何突出,学生如何参与、教学目标如何达成、问题如何设计、素材如何引入和运用、学生活动如何组织,等等,是教师每一次课堂教学中都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这么多的实际问题,我们何愁无撰写教研论文的选题呢?笔者曾写过《哲学典故中的经济学启示》、《情景材料处理应把握的四个“度”》等文就是从钻研专教法中获得的选题。 3、实践反思中获得选题 有名家曾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实践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教师只有通过对自身实践的自觉反思,不断地总结成功的经验,不断地克服发展中的不足,不断地扫除成长中的障碍,才能不断地校正前进的方向,从而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走向成长。当然,教师实践反思的范围是很广的,从反思的内容看,除了“教育反思”外,还应包括“教学反思”、“教研反思”以及其他工作反思;从反思的性质看,主要可分成“总结经验型”(即对实践中的成功之处进行的反思)、“反思失误型”(即对实践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的反思)和“问题研究型”(即对实践中碰到的现实或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三种。反思即研究,成果即论文,实践反思自然也是政治教师获得论文选题的重要途径。例如,笔者创办了我校的政治教研组网站——白马湖在线(http://www.bmhzx.net),对于教研组网站建设的实践有较为系统的思考,后来写成了《对当前教研组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3期上。 4、课堂观察中获得选题
课堂观察俗称听课,是教师上课以外的所承担的另外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加以专业化的思考讨论,不仅对上课教师是一种业务上的帮助与提高,而且对听课者即课堂观察者本身而言也会有莫大的启示与收获。就专业的课堂观察而言,观察者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首先要确定本节课主要观察什么(即确定本节课的课堂观察的观察点)和怎样观察(即确定观察的方法和所要用的观察技术,通常是制作与观察点相适应的课堂观察量表)的问题,而这本身就是一个研究的过程,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探索。在具体的课堂观察过程中,最易引起观察者思维兴奋的两个问题往往是课堂的亮点与不足。亮点亮在何处、因何而亮、有何值得借鉴甚至推广价值,不足之处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改进、有何启示,等等,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另外,在课堂观察中,观察者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往往能发现自己在上课过程中未察觉、未引起重视或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产生“旁观者清”的效果,从而进行进一步思考。例如,笔者写过的《课堂讨论见功夫》、《进一步 海阔天空——听孙老师“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课随感》等文就是从课堂观察中获得选题的。 5、解题探讨中获得选题
题目的解答、练习的讲评是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功。但题目的讲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笔者以为,题目的讲解,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答案,即教师在讲解题目过程中仅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二是明思路,即教师不仅把答案告诉学生,也把答案的来龙去脉也告诉学生;三是析特点,即教师不仅仅是分析题目的答案,而且也注意对这个题目或此类题目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概括;四是寻启示,即教师在做好上述三步工作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分析该题对学生平时学习、考试的启示与借鉴。据此,也可以把教师分成优、良、中、差四个层次。那些只会“报答案”的老师很难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民教师,只有那些能“析特点”、“寻启示”的老师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如果我们在平常的试卷讲评中,能够把一个题目讲到第三、第四个层次,用文字组织起来,其实就是一篇不错的论文了。笔者曾写过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如《“如何认识”类试题解读》(发表于《试题研究》2002年第6期上)、《怎样提取有效信息——一道高考题的解析给我们的启示》(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第910期)、《审题三明确 答题三提高——2002年春季高考文科综合第38题分析》(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中)第785期》)、《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略谈》(发表于《试题与研究》2005年第30期)、《意义类高考题解题切口剖析》(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年第6期)等。 6、高考研究中获得选题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必定要关注高考,要善于研究高考,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脉搏,进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高考研究也是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很宽广的领域,主要包括试卷评析、命题研究、教学导向三个方面。试卷评析,既可以是对试卷亮点的评析,也可以是对存在的问题或值得改进之处的评析;既可以是对个别试题的评析,也可是对试卷中的某一部分综合评价,还可以
是对整份试卷的整体评价,等等。命题研究,既可以是命题策略、试题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可以是命题预测方面的研究,还可以是命题取材方面的研究,等等。教学导向,可以研究试卷对学生学习和应考的导向,也可以研究试卷对教师教学的指导意义,甚至还可以研究高考对教师命题方面的指导作用,等等。可见,高考研究中蕴藏着政治教师撰写论文的取之不尽的选题。笔者在每年的高考之后,都会写一写高考研究方面的论文,自认为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盘点主要如下:《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的两个“脱节”》(发表于《政治教育》2001年第11期)、《2002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浅析》(发表于《政治教育》2002年第10期)、《2003年高考文综试卷的四个不协调》(发表于《素质教育大参考》2003年第8期)、《试题设计应体现和践行新课程理念》(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的第11—12期)、《文综跨学科综合题命题的两个问题》(发表于《地理教育》2004年第6期)、《探究性试题的命题特点及其启示》(发表于《试题与研究》2005年第11期)、《新课程理念下文综命题的一次有益尝试》(发表于《教学月刊》2005年第8期》)、《相融 相济 相辅 相随——我读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政治试题》(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高考政治主观题设问类型大盘点》(发表于《求学(文科生版)》2008年第3期上)等。回顾这些研究高考的文章,其实研究的主要就是试卷评析、命题研究和教学导向这三个问题。 7、学法指导中获得选题
学法指导对很多政治教师而言,可能还仅仅是一个“说起来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很多老师往往只注重教法的研究,而忽视甚至根本没开展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研究。从某种角度说,学法指导是我们政治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教研论文的一个全新视角。笔者以为,学生学习政治学科主要是要做好“看”、“练”、“思”三件事,所以,政治教师的学法指导也应围绕指导学生“看好”、“练好”、“思考好”三个目标进行。但要让学生“会看”、“会练”、“会思考”,真正做到这“三好”,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笔者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不少功夫,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笔者根据学生对政治课本感到“不会看”、“没什么东西好看”这一普遍问题,结合自己多年高三教学的实践,撰写了《开卷有益 看书有“道”——谈高考政治复习之看书方法》一文,发表于《试题与研究》2008年第7期上。再如笔者针对不少学生在思想政治概念的学习中,缺乏必要的方法,只知死记硬背,既不能全面理解、也不会灵活运用概念的现状,撰写了《政治概念解读技巧》一文,发表于《求学(文科生版)》2007年第11期上。再如,高考政治复习中必须十分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指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笔者撰写了《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一文,发表于《求学(文科生版)》2008年第2期。又如,笔者针对政治高考复习中不少学生只知一味做题的现状,撰写了《回归课本 跳出题海 积累方法——高考政治后期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指导学生提高复习的效益,后发表于《中学生时事政治报(高三版)》第2345期上。 8、聚焦热点中获得选题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活力之所在。再加上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历来是政治高考的重要内容。因此,政治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热点,并对社会热点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与研究。首先,作为政治教师,必须领会与把握重大时事、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其次,政治教师还应对一些重大时事、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从政治学科的角度进行相应的思考与分析;最后,政治教师还可对一些重大时事、党和政府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作出相应的高考预测,等等。而这也是政治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教研论文选题上具有的优势与特色:可把聚焦热点作为获得撰写教研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例如,2006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江西、福建、辽宁、浙江四省成功实施后,即将在全国铺开,笔者根据这一时事热点,撰写了《聚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文,发表于《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2006年第11期上。再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等六项原则,笔者及时撰写了《对坚持“六个必须”的哲学解读》一文,发表于《升学指导报(文综)》2006年第16期上。又如,笔者对2008年1—3月的几件重大时事进行了梳理,对考生在政治后期复习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热点作了简要剖析,写成了《2008年最新时政热点点击》一文,发表于《求学(文科生版)》2008年第6期上。
当然,政治教研论文的选题途径除了上述所举的八种,应该还有很多。其实,在平常的教学研究实践中,我们缺少的不是撰写教研论文的选题。我们缺少的只是对教研论文选题的发现。要解决教研论文“没什么东西好写”的困惑,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工作做细。只要我们把工作做细,细到深处——我们或许就能体会到“有心处处皆文章”的境界了。 三、怎样写教研论文?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方法问题。由于经常作为评委参与论文评比活动,较多地接触我们政治老师写的一些文章,所以我对老师们在撰写教研论文的过程中所存在问题有比较直接的认识,故对教研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谈一些看法,希望对怎样写教研论文这个问题作出反面的说明。 1、“临时抱佛脚”——言之无物,积累不够
一些老师往往是到论文评比或职称评定时才想到写论文的。于是硬着头皮,复制粘贴,东拼西凑,虽勉强为文,但最终难免给人留下“言之无物”、“不知所云”的感觉。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写作,首当其冲的问题绝非所谓的“方法”与“技巧”,而是老师自身的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要写好教研论文,离不开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长期积累。故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的建议是:加强积累,做到三“多”。
首先是多读。广泛阅读是教师增进自身积累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应该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以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经常阅读学科教学方面的专业期刊,了解学科教学研究的现状,把握学科教学研究的动向,关注并收集学科教研中的新观点、新材料,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其次是多思。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教师实现自我积累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努力养成对具体的教育教学事件、问题、现象、困惑等自觉进行思考的习惯,致力于探求前因后果、总结经验教训。这不仅是促进教师的自我积累、不断提高教学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不断提高教研能力的必由之路。有思考才会有发现,基于自己的思考与发现而撰写的文章,才可能是内涵丰富、有生命力的文章。
再次是多记。光有多读与多思是不够的,还应强调多记,教师要把自己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的“偶有所得”、“灵光一现”及时记录下来。须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及时记录,它们可能会逃离你的记忆使你再也找不到它们。当然,你记录下来的可能仅仅是一个片段,是“思维碎片”,但你不能因此而忽视它们。因为你记录下来的任何一个片段,都有可能成为你撰写某篇论文的“引子”,也有可能成为你撰写某篇文章的重要素材。其实,它们正是一颗一颗的珍珠,但珍珠多了,你才有可能把它们串联成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项链。 2、“画龙未点睛”——面目可憎,拟题不够
忽视拟题,或者轻视拟题,也是教师撰写教研论文时常见的一个问题。常有老师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精心构思,细心打磨,不辞辛劳终于写出一篇论文,却不愿在“取名”上花一些心思,只是随意甚至胡乱地给“按”上一个题目了事,让人读来不知所指,有的甚至文不对题,让人徒生面目可憎之感。
其实,文章的题目不亚于人的眼睛,给一篇精心打磨而成的文章拟一个适切的题目,其效果无异于“画龙点睛”。为此,笔者建议:重视拟题,力求三“要”。 一是要“明”。教研论文的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要使读者能从题目中,就能大概明了文章的主旨,明白文章所探讨的问题。如笔者所写的《相融 相济 相辅 相随——我读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试题》(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10期)一文,题目就是力求向读者展示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政治试题的特点:基础与能力相融、微观与宏观相济、继承与创新相辅、知识与热点相随。
二是要“小”。如果文章的题目太大,贪大求全,但分析不全面,就易使文章显得空洞;如果分析面面俱到,则又难以深入,全使文章显得肤浅。因此,教研论文的题目宜小不宜大。如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则小题大作,有利于把问题讲深讲透,从而提高文章的深度。如笔者写过《知识体系构建的N种模式》一文,专门讨论高考政治复习中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问题,总结了概念辐射式、逻辑递进式、要点提炼式、问题引领式、热点关联式五种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由于题目小,角度集中,使得文章内容充实、指导性强,后来发表在《求学》(文科生版)2008年第2期上。假使把本文的题目换成《高考政治基础知识的复习方法》甚至《浅谈政治学习方法》之类的大题目,虽内容依旧,但给人的感觉已截然不同也。 三是要“新”。我们在给文章拟题时不能太“通俗”、太“平铺直叙”,有时不妨换一种“说法”,追求一种新意,给读者一丝新奇。这样,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笔者写过《教研组网站建设三“味”谈》一文,分析了教研组网站建设应该具有“教”味、“研”味和“组”味,文章的题目就颇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该文在2008年浙江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5期上。 3、“脚踏西瓜皮”——东拉西扯,布局不够
不注重论文的谋篇布局,也是教研论文撰写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不少老师撰写论文常常是信马由缰,下笔千言、行云流水,虽自我感觉良好,但实则东拉西扯、不着边际,形散而神更散。该详写时惜墨如金,该略写时却又浓墨重彩,论文写作整个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质量自然受到影
响。
文章的结构尤如人的骨架,结构合理,整篇文章才能“筋骨强健”,才会更具说服力。因此,教研论文的撰写必须十分重视谋篇布局。而谋篇布局的关键在于列好提纲,故笔者建议:列好提纲,做好两点。 首先是要给文章的每一部分拟定适切的小标题。其一,小标题应是本部分内容的简练概括和集中反映;其二,平级提纲的小标题应做到字数相近(最好是字数相等),内容相称。这样精心拟定的小标题,更有利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其次是要尽量使同级提纲下的各部分篇幅大致相近。如果同级提纲下的各部分篇幅相差过分悬殊,不但影响文章整体的结构美,更会影响文章内容布局的合理性。为此,写作之前就要对文章每一部分所要运用的素材、所要提出基本的观点等作出统筹安排。 如笔者在写《情景材料处理应把握的四个“度”》(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一文时,所列的提纲为四部分:“一、强调信息挖掘的充分度;二、提高教学主体的参与度;三、突出问题设计的探究度;四、力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这个提纲中各部分的小标题既做到了字数相等、内容相称,又是各部分内容的高度概括。提纲所列的每一部分都配以笔者精心挑选的一个情景材料处理的典型案例,加以必要的分析与点拨,一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的教研论文便写好了。 4、“采得百花不酿蜜”——堆砌材料,提炼不够
有的老师平时也积累了不少很好的素材,但当他把这些素材综合起来写成文章的时候,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我们一些老师只会做蚂蚁的工作——“搬运”,而不会做蜜蜂的工作——“酿造”,有很大的关系。一篇教研论文如果只是一味地堆砌材料,只“叙事”而不“研究”,把教研论文写成“记叙文”,无疑会失去教研论文应有的高度与深度,也不可能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是撰写教研论文的主要目的所在。为此,在教研论文写作中务必走出“采得百花不酿蜜”的误区。对此,笔者建议:分析提炼,指导实践。
有好的素材并不等于就有好的论文。要真正发挥自己所占有的材料的作用,关键在于对素材的剖析与解读,从中发现、提炼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或理论价值来。如面对“教训型”素材,我们应该思考如下问题:为什么会这样?这会造成什么后果或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办?面对“经验型”素材时,则要思考:成功的关键在哪里?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从中有哪些做法和经验值得今后借鉴?等等。教研论文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素材的积累,更在于作者对于这些素材的思考与分析。
例如,笔者写过《以变求新 常变常新——例谈课本材料的处理艺术》一文(发表于《政治课教学》2003年第7期),其中在写“角色转换,力求人材关系的亲近性”这一部分时,引入了这样一则素材: 教材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框内容中有一则“议一议”的材料:“‘我的理想是能骑上一辆崭新的山地车’,‘我特别希望能到香港玩一趟,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考上重点大学’。这些想法分别属于什么理想?”(高二思想政治下册第86页,老教材)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一材料的:先请一些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把学生的理想在黑板上列出来,然后再请其他同学来分析这些同学的理想分别属于什么理想。
如果文章仅写到课本材料的具体处理方法这一层次,显然还不能成为一篇成功的教研论文。我在介绍了课本材料的上述处理方法后,接着对这种处理方法作了具体的分析:一是分析学生游离于材料之外的“观众”的角式定位的缺陷;二是分析转换学生角式,使之由“观众”变为“演员”的好处;最后得出结论:上例中“对课本材料的处理,妙就妙在并不是单纯地叫学生审视材料,而是让学生转换角色,进入材料。这样的处理,既使学生有话能说,有话要说,调动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又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人生理想教育。”这样,对素材的分析提炼就比较到位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也更强了。 5、“初级产品出口”——效益低下,修改不够
我们知道,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多以初级产品或半成品为多,价格低廉;这些价格低廉的初级产品或半成品经过发达国家的加工制作,再返销到发展中国家时,已是身价倍增了。简单的“初级产品出口”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吃尽了“剪刀差”的亏。我们有不少老师在教研论文的写作中,其实也经常吃着“初级产品出口”的亏:论文一写成,还未细看,便匆匆忙忙地投寄到报刊杂志社去了,结果往往是泥牛入海,效益自然低下。殊不知,这篇泥牛入海的论文,如果加以必要的“加工制作”——修改和完善,其命运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呢。
刚写好的论文,就如刚造好的毛坯房,而文章的修改润色,尤如房屋的装修。装修一新的房屋看起来舒心、住起来舒服,哪里是毛坯房能相提并论的。故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建议:重视修改完善,坚持自我批评与征求他人意见相结合。
首先,要严格进行自我批评。文章写好后,无论是整体结构、素材运用,还是遣词造句,甚至是标点符号的运用,都要进行认真的推敲与斟酌。但是,要自己给自己挑毛病又是何其的困难,因为作者写作时
肯定认为是正确的才写上去的,也即作者在写作时其实已经作了“最佳”选择。为此,笔者建议,文章写好后先放上十天半月“冷处理”,自觉跟文章保持一定的距离,等自己从写作的兴奋期中解脱出来了,再作进一步的修改,这样更易发现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曾有人说,“在写作时,要能钻进去;在修改时,要能跳出来。在写作时,要‘深信不疑’,在修改时,要‘吹毛求疵’”。教研论文的写作也当如此。 其次,要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教研论文中一些作者自己很难发现的问题,旁人却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因此,在具体修改过程中,如有可能,应尽可能多请同事或同行审阅指正。当然,在征征求别人的意见建议时,有两个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一是诚恳虚心,只有诚恳虚心,别人才会以诚相待,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二是清醒慎重,对别人的意见建议要加以理性、客观的分析,抱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对合理的,吸纳修改,对不合理的,则须坚决放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