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2023-09-22 来源:客趣旅游网
浅析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作者:严子涵

来源:《神州·下旬刊》2020年第11期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叙写了大量的悲剧。在他的小说中,社会环境和封建观念剥夺了人们追求幸福的生活的权利,最终导致人物的毁灭。这是民众的追求和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冲突的结果。这些悲剧蕴含着鲁迅对现实的忧思,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从悲剧人物、悲剧结局、悲剧根源这三个方面分析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以期为文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特色 1 引言

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鲁迅先生生活在这个十分屈辱而混乱的时代,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封建思想有着深刻的思考。鲁迅先生曾在国外留学,并在学成后归国,坚持写作,终成一代名家。他是中国现代悲剧小说的开山鼻祖。先生在看清了世事的真面目之后,十分同情过着艰难、屈辱的生活的普通百姓。他们忍受着封建时代统治者的压迫,在生活中遭遇不公,十分痛苦而绝望。同时,鲁迅先生身为知识分子,他目睹了无数挣扎在底层的知识分子,他们十分苦闷,无法面对内心的冲突。面对中华民族经历的苦痛,鲁迅先生满怀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和对封建社会的悲愤与焦虑,奋笔疾书,突破中国传统小说虚假的团圆大结局的模式,创作了许多令人感慨万千的悲剧小说。

鲁迅先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先生尖锐地指出,大团圆的结尾是不敢面对社会民众所忍受的巨大痛苦的表现,这种盲目乐观、自我麻痹、自欺欺人的作品,不应继續存在。忽略悲剧性的冲突与矛盾,是对现实中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的无视。鲁迅先生则勇敢地正视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战争这段时期中华民族历经的苦难与屈辱,向读者展示那些有着美好未来的青年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的恶势力吞噬而最终走向毁灭的,让读者痛心疾首。这些作品是我们民族悲剧文化的宝藏。本文对鲁迅先生的悲剧小说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鲁迅小说中悲剧的局限性。 2 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 2.1 悲剧人物

鲁迅的小说中的悲剧人物往往是底层社会中受到社会转型时期冲击的小人物。受到传统思想毒害的妇女祥林嫂、勇于与封建思想作斗争但最后失败的小知识分子吕纬甫、遭到地主阶级残酷剥削且已经对这种剥削产生奴性的农民阿Q、追求恋爱和婚姻自由但最后还是难逃封建礼教残酷迫害的恋人涓生和子君……读者不难发现,在鲁迅的大多数悲剧作品中,主人公并不像

古代西方神话中的人物那样,拥有顶天立地的能力,远超凡人的各种品质。相反,他们都是十分平凡的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小人物是随处可见的。这正是鲁迅处理悲剧情节时的高明之处,他将悲剧寓于平常人的生老病死中。他不愿营造西方悲剧神话中那种“悲壮”的气氛,而更倾向于营造一种“悲凉”的感觉。初读其作品时,读者的心中就会泛起一种悲凉的感觉,而再次细细品读时,读者便会发现,隐藏在社会的种种怪象和一幕幕悲剧背后的,是“吃人”的封建社会。鲁迅先生深知,小人物的悲剧,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感慨过后,读者会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这就达到了将人们从思想的泥淖中拉回来的目的[1]。

鲁迅曾言:“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2]就鲁迅悲剧小说而言,“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具体就是指饱受压迫而不觉悟的群众和已经觉醒、进行过抗争但又失败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们是鲁迅要着力表现的悲剧性人物。这样的普通人物,既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悲壮事业,也没有肩负沉重的历史使命,其悲剧性在于人生价值遭到践踏,理想遭到否定,人性遭到摧残,他们丧失了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美好的品质,变成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在两千多年封建统治中,人应有的价值从来就没有得到肯定。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们打破传统思想的枷锁,一些有识之士试图冲破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并逐渐从现代人道主义的角度,“重新估量”一切,于是,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鲁迅先生即是在生命的毁灭中,发现了这些“平凡”的悲剧。由此产生的悲剧感,不是“独怆然而涕下”的悲怆,也不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痛,而是相互交织的悲与思[3]。 鲁迅笔下的底层民众与小知识分子,在当时的社会中是饱受生活之苦的下等人,他们被那个黑暗的社会所忽略。而鲁迅则站在思想解放的角度,发现了他们身上真诚、淳朴、善良的品质,肯定了人性的光辉。然而,这些原本淳朴善良的个体却在那个黑暗的社会中,遭受了无数的苦难,这种故事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在小说中,鲁迅用犀利的语言叙写了下层民众的悲剧,再现了这些在当时的社会中十分常见的现象,这些故事和现象极具代表性,它们是千千万万中国底层民众生活的缩影。

祥林嫂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只是一位十分普通的劳动女性,勤劳俭朴、吃苦耐劳,拥有慈母心肠,想靠自己的劳动过活。但是,她一生的悲惨遭遇和周围众人冷漠恶毒的语言,迫使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在悲哀和绝望中死去,死去的祥林嫂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拥有善良人性的下层民众何止祥林嫂一人,《故乡》中闰土的一声“老爷!”,让两个人倍感隔阂。先前兄弟般的情谊如今却变成主仆关系,闰土竟认为跟“老爷”称兄道弟会“乱了规矩”。封建等级思想观念对善良人性的侵蚀,早已让闰土这种老实憨厚的善良农民变得十分麻木,这些生活在底层的民众,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变得奴性十足[4]。

《示众》与《药》这两部小说则展示了另一类下层民众的悲剧,他们是冷漠的看客,在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同时,又成为了这个吃人的制度的帮凶。在《示众》中,众人争相观看“示众之人”;在《药》中,人们争先恐后地伸长脖子,旁观革命党被屠杀,全然不知这些先驱们是为了谁而革命、为了谁而牺牲。在这些人身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人性已经

丧失、良知已经泯灭。这些看客的行为,比人生的毁灭更给人以深层次的心灵震撼,引发读者的思考[5]。

此外,鲁迅先生的小说描绘了许多底层知识分子的生活。一些小知识分子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逐渐向现实妥协,他们也是鲁迅重点塑造的悲剧人物。在《伤逝》中,鲁迅描绘了追求自由婚姻的小知识分子涓生和有一定的进步思想却仍饱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的奴役,婚后依靠男人过活的子君的爱情悲剧。涓生和子君勇敢地追求自由恋爱,但在结婚之后,封建势力处处向这对尝试挣脱封建思想之枷锁的夫妻施压,人们认为这对鸳鸯是“异类”。涓生和子君最终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了嫌隙,子君逝去后,涓生在无尽的悔恨中度过了余生。涓生典型的小知识分子,他有理想、有抱负,却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谋略,最终酿成了悲剧。鲁迅先生通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启发人们思考造成悲剧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类悲剧。这些悲剧让读者在感到悲凉的同时,陷入深深的思考,让人悲而思,这正是鲁迅悲剧小说的深刻之处[6]。

2.2 悲剧结局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就有一种“团圆思想”,人们偏好“大团圓”结局。传统的悲剧文学作品中,结局大多是团圆而喜庆的。鲁迅认为,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大弊病,他认为,对团圆的迷信,其实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体现。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团圆主义文学就是“瞒与骗”的文学,“瞒与骗”的目的,其实是否认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将这个社会歌颂成一个完美无瑕的社会,掩盖其黑暗面。作为“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不仅在理论上对团圆结局进行批判,而且敢于正视人生,并将人生的悲惨状态通过自己的小说真实表现出来。这样的小说,其结局当然是反映人生之悲惨、社会现实之黑暗的结局。鲁迅先生站在现实的角度,呼吁要“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其实质是要打破一切“瞒与骗”的自欺欺人的迷梦,让一切以本来的面目呈现出来,让读者感受、认识现实。鲁迅希望借助悲剧性的结局,反映黑暗的社会现实,将思想的腐朽、现实的丑恶、人生的苦难、人性的泯灭揭示出来,这样的小说结局,必然会使读者感到深深的悲凉,鲁迅先生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启发读者思考[7]。 在鲁迅的小说中,悲剧性的结局是十分常见的。《药》中的夏瑜死于封建势力的屠刀之下,可先驱者的血既没有从肉体上救活患有痨病的华小栓,更没有唤醒麻木无知的民众。在《白光》中,陈士成在精神错乱中落水死去;在《故乡》中,闰土还在继续承受着封建思想的侵蚀,失去善良纯真的人性;《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只能在毫无意义地消磨时间,黯然地度过自己的余生;《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失败者”。在《伤逝》中,子君在别人的讥讽嘲笑声中悄然逝去,涓生又独自回到会馆里,在偏僻的破屋中独自感受那让人窒息的寂寞与空虚。这些小说的结局,与传统的团圆结局迥然不同,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普通人的人生状态。具体而言,这种悲剧结局是人物的悲剧结局,是人生的悲剧结局,是鲁迅对现实人生的哲学思考和艺术表现。鲁迅不仅勇敢地正视人生,而且还在小说中提出了一

些非常现实的人生问题,引入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结局是对华夏民族传统的团圆心理的否定,让人且悲且思[8]。 2.3 悲剧根源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人物悲剧,大多与该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鲁迅先生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的作品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先生对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境遇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因此,鲁迅先生在作品中非常重视向读者展示真实、残酷、冷漠的社会生活环境。通过这样的描写,鲁迅先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社会环境是一出出悲剧的根源。纵观鲁迅先生的多部作品,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悲剧十分常见。《药》《祥林嫂》《阿Q正传》等主人公都是封建社会环境、封建观念的受害者和牺牲品。此处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中的统治者和社会中与之相关联的民众。封建思想、封建观念、封建礼教,为人们戴上了沉重的枷锁。封建的残余势力和落后的观念对社会中的人产生了导向的作用,它压抑了本真的人性,民众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这使得社会中的底层的民众深受毒害而不知觉醒,同时,他们又用自己的错误观念嘲笑、迫害其他人,这些被害者用毒害人的观念指引自己的生活方向,嘲笑、压抑周围的民众。这就形成了一个互相迫害的恶性循环,被压迫者、被毒害者又成为了压迫其他人的主体,使整个社会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封建社会的所有民众都处在这样的封建大环境中,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了封建思想、封建观念和封建权威的牺牲者。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导致鲁迅作品中的主人公原本有价值的人生被彻底毁灭[9]。 3 结语

鲁迅先生的悲剧小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其中的悲剧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底层民众,或者是底层的知识分子。鲁迅先生通过对主人公悲惨遭遇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那个年代民众的愚昧和麻木,以及当时黑暗而压抑的社会现实。民众的麻木、冷漠和愚昧,导致了一出出的悲剧,让读者感到深深的震撼、叹息、同情。鲁迅先生用悲剧来叙写社会的黑暗,引发读者的思考。鲁迅先生是真正的猛士,他敢于揭示黑暗的社会现实,引导读者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侯慧庆.《伤逝》:子君出走以后的爱情悲剧[J].文学教育(上),2020(08):24-25. [2]王得后,钱理群.鲁迅作品全编:杂文卷下[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3]唐克文.价值的毁灭—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研究[D].安徽大学,2020. [4]赵晓霞.“悲剧”概念在中国(1904-1949)[D].济南大学,2019.

[5]白旭辉.浅谈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特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05):144-145.

[6]余雪芳.试论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J].黄山学院学报,2003(04):95-97+109. [7]田美琳.鲁迅小说的悲剧特色[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56-62. [8]卢今.《呐喊》的悲剧特色[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4):76-80. [9]刘才政.试论鲁迅悲剧艺术观的特色[J].贵州文史丛刊,1993(04):

65-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