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路径探析

2023-02-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路径探析

作者:谢华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年第02期

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入手提出了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中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量”与“质”的飞跃,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发展都将发生重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的急速变化,加之父母、老师缺乏有效的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考试、升学、情感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会导致多种心理疾病的产生。

据调查,我国近2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如焦虑、自卑、轻生、孤独、神经质等),必然对青少年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青少年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对于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身心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我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中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据刘恒、张建新通过对全国2209名中学生的调查发现,约有21.7%的中学生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2]另一项调查显示,有22.6%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具有轻度症状的学生占18.0%,具有中度症状的学生占4.4%,具有重度症状的学生占0.2%。[3] 总体来说,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相当数量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比较严重,而且中学生心理问题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至少有10~20%的青少年存在程度不等的心理缺陷,其中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占5%。[4]而金燕、魏雪等人对34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占38.33%、中度心理问题的占44.77%、重度心理问题的占15.36%。[5]因此,加强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有重度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障碍的中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中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的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倘若这些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不及时疏导和解决,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甚至会出现暴力、犯罪、轻生等现象。目前我国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人际关系、情感与情绪、网络成瘾等方面。 1.学习问题

大量的事实证明,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压力大、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动机功利化等因素是困扰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张晶通过调查发现,有38%的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学习缺乏计划性、考试焦虑。[6]如果中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学习方面的困扰与挫折,就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为不能适应各阶段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与考试焦虑、厌学逃学、升学失败等等。 2.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人们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已经成为困扰中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据高亚席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日渐严重,其中,不同程度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占总体的31.7%;人际关系问题比较严重的占总体的11.7%。[7]心理学研究发现,倘若人际关系紧张、不协调或人际沟通不畅通,可能会产生逃避、孤立、孤单、寂寞甚至有被抛弃的感觉,在行为上出现偏激、抑郁、自闭、消沉等现象,进而影响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总之,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交往恐惧,与异性、教师、家长、同学关系不和谐等等。 3.情感与情绪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意识日趋发展,在情感上较为敏感,在情绪上易冲动,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还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因此,在青春期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情感方面的困扰,如早恋、失恋、单恋、性无知、性恐惧、性压抑、性变态等等。同样,心理学研究发现,消极的情绪反应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由于中学生的情绪不稳定,随意性、情境性较大,自我控制力也不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并出现焦虑、压抑、忧郁、恐惧等情绪障碍。据调查30%的中学生情绪不稳定,情感丰富而脆弱[8]。 4.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成瘾是指人们由于过度或重复使用网络,造成较为明显的心理损害或周期性的迷恋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部分中学生的网络成瘾客观存在,已经成为学校、家长较为棘手的问题。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技术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等。许多“网络中学生”痴迷于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至形成网络依赖或陷入“网恋”不能自拔而引发的种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甚至出现网络心理疾病,比如:“网恋”、逃学厌学、犯罪、人格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神经质等。目前,网络成瘾的人群当中,中学生占14.8%[9]。 三、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面对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困扰、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共同做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家庭心理教育是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家庭是个人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是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民主、亲子关系是否良好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要尽最大可能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与心理辅导。

首先,父母尊重、理解、关心、相信孩子,加强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对话”,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也是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其次,构建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父母应与孩子建立亲切、温暖的情感关系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应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父母的一言一行始终充满了爱、充满了关心,孩子在家庭当中就会产生温暖感、亲切感,以及带来身心的愉悦、安全自信。也就是说,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养成。第三,父母应树立现代家庭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学习、掌握有关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积极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2.学校心理教育是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学校是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不断研究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并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中学生积极、乐观、坚强、进取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形式[1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心理教育纳入中学生培养的教学计划,并引进或培养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有效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介绍中学生心理卫生、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理论,诊断中学生在学习、人际、情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提高中学生自我心理维护的能力。其次,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为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的形式可以是面向全体学生、年级或班级,也可以是针对中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某一突显的心理问题而进行的讲座,通过讲座使中学生了解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或讲座,教师、专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利用生动活泼的对话、心理剧、角色游戏、主题讨论会等形式,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向中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人际关系、学习心理辅导等方面知识,使中学生能够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抵御心理疾病的能力,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开发和发展。

(2)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机制(辅导站),全面或有针对性地、预防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11]这是当前我国中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部分中学开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建有相应的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而对于没有建立心理咨询的中学应尽快完善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引进或培养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学校可以通过个别咨询、咨询热线、校园网络聊天室、团体辅导、知心信箱或学生活动(如演讲、游戏、心理剧、讨论会)等形式,及时有效地解决中学生所面临的学习、情感、性格、人际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同时,学校应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为中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援助。各个班级可以建立心理委员,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动态,为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程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课程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是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首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次,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课程当中的心理教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3.社会心理教育是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

社会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为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各级政府部门、各医疗机构、各社会团体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关心、帮助、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全社会应该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开办青少年心理健康专栏,推荐优秀青少年心理健康读物,介绍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介绍,让中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投入,协同有关中学或高校举办有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各种类型的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第三,各社会团体、心理咨询中心、各高校应加强与中学的合作,并提供各种有利条件,支持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遇到特殊心理疾病、严重心理问题或突发心理危机时,各医疗机构、咨询中心、社会资源团体应积极协助学校做好中学生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工作。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只有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入手,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真正避免或消除中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参考文献

[1] 许孔玲.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家庭和学校都有责任.大河健康报,2012-08-21.

[2]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1).

[3] 司秀玲.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校园心理,2012(3).

[4] 吴晓娟.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5] 金燕,魏雪,孙一萍.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教育探索,2010(1). [6] 张晶.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分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7]魏文,张向阳.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日渐严重.海峡导报,2009-03-09. [8] 刘素文.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威宁学院学报,2012(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0] 杨雪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1] 肖兴政,陈于后,刘燕等.中小学生“恋网”心理与调适.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作者:谢华(1976-),男,四川井研人,四川理工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王 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