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戴上校徽的那一刻,我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神圣与幸福,那些让人顶礼膜拜的巨人似乎都触手可及。」从北京大学毕业三年之后,高先生回忆起初入校园的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依然有一些激动。
对于很多曾在校园生活过的人来说,校徽可能是他们追忆大学时光的源头。对公众而言,校徽作为一所大学的象征,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文精神的艺术化体现,更是其历史和传统的积淀。公众对大学校徽的认可程度如何?他们最喜欢的是哪一所大学的校徽?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最受公众喜欢的校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是今年4月刚刚发布的,在此次调查中异军突起,以34%的获选率独占鳌头。其主体构思是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据校方称,这三个「人」字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即「人民的大学」、「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以人文为主的特色」。三「人」并列,又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凇沟纫狻?
已经度过106岁生日的北京大学,其校徽在调查中以33%的获选率位居第二。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在北京西郊与北大比邻而居的清华大学,在本次调查的排行上以32%的获选率居第三位。清华大学的校徽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八卦方位排列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字样。1914年冬,时年41岁的梁启超被邀请到清华演讲时,引用《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卦辞加以阐发,激励清华学子。演讲后,「自
强不息、厚德载物」即被刻入清华校徽,沿用至今。
不知是否巧合,排名前三的校徽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对「人」的关怀,暗合了时下各大学中「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除此之外,「公众最喜欢的大学校徽」中,排在前十位的依次还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北大学,它们或以悠久的历史,或以浓郁的民族气息,都获得了相当多公众的认可和喜爱。
「我们很遗憾,这次调查不能列入更多学校的校徽。」主持调查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承认,由于版面和其它原因,调查只收入了部分学校的校徽,不可避免地会有遗珠之憾。
「从审美的角度,许多学校的校徽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周先生现居西藏日喀则,是一名美术工作者,对这次调查他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可能更多的人会选自己喜欢或向往的学校。校徽好看不好看倒在其次。
周先生的看法反映了一些受访者的选择。来自北京的罗先生就表示:「我肯定会选北京科技大学,因为我深爱着我的母校。」
本贴贴出一组中国大学校徽(徽章)供大家欣赏。由于资料有限,许多著名高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校徽均未能列入,敬请有关院校校友谅解。(排名基本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词组基本上概括了《易经》的全部内涵,实际上也就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要求。而清华大学能以此孔子名言作为办学的精神标志,可见其在努力办成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同时,既注重加强对我国传统教育的研究,也注重培养新型君子人格的教育。这无疑也将会使孔子古老的君子人格焕发青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更大的魅力。文中论述的小标题依次有:「君子」与「君子人格」;智仁勇的统一;文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集成的互补;造就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
在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所有关于复旦的纪念品上,几乎都有这样一个醒目的圆形标志
——圆圈正中是古文「复旦」的字样,上方写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下方则是「1905」字样,意为学校建立的年份。复旦校友对此恐怕再熟悉不过了,而鲜为人知的却是这个标志的真正来源——「复旦奠基石拓片」。
复旦大学校史馆的王忠道老师亲历了奠基石拓片发现、收藏的全过程。「上世纪80年代初,我还在校庆办公室工作,某天,当时的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孟祥生老师突然来办公室说,学生在劳动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奠基石。」据王忠道老师说,这块奠基石的发现地正是现在的力学系实验室所在地,过去曾经是一片小树林。被发现时,这块大石头被当作盖子覆盖在下水道出口上方,背面朝上,翻开之后能够清晰的看到上面的图案——圆形正中是「复旦」的古文字样,上方是校训,下方写着民国九年。
由于「民国」字样在当时还较为敏感,这块奠基石被清洗干净后就一直保存在办公室里,尘封多年,直到学校开始筹办80周年校庆。王忠道老师回忆说,「我们着手筹备校友会时,打算制作一些纪念章赠予国内外友人。正在斟酌用什么图案最为妥当,突然就想起了奠基石拓片上复旦的圆形标志。」王忠道老师的这个想法在领导的首肯之后被正式启用,只是把民国九年改成了「1905」字样,并且沿用至今。
之后,这块奠基石一直被安置在日本研究中心前的草地上,边上附有谢希德先生的题词「1922年复旦奠基石」。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校徽图案为齿轮铁砧锤链和书本。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线装书和三本竖放的现代书籍,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融汇古今、学贯中西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表明交通大学的创办年份。砧外为齿轮,内部为一船舶形状,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校徽有24齿和48齿两种规格。
1926年1月23日,凌鸿勋校长通告公布校徽云:「为通告事,校徽所以表扬学校性质,与精神关系至重。上年以本校校徽,亟应明定,曾经征求式样,并交由教务会议推定委员会审查。兹经参照原式,重行指定,合亟公布,作为本校校徽。下学期起,一律采用,特此通告。」按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示本校创办之年份。用世界公历者,取其便也。砧外为齿轮,外框象车轮,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框与轮之间,上半题篆体南洋大学四字,下半题NANYANG UNIVERSITY英文字。全徽取义深远,含意显豁,允称佳构。
校徽意义:校徽图案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表示工程教育工读并用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表示本校创办之年份。砧外为齿轮,外框像车轮,皆寓工程与交通之意。
校徽应用:在校徽图形直径60厘米以下的应用中,使用18齿和24齿的图形标准;在校徽图形直径60厘米以上的应用中,使用60齿的图形标准。
北京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校徽中的椭圆形富有新意,地球寓意办学国际化。同时,校徽中含有我校的中英文校名、校训以及校标,信息量大。
校徽的设计者为我校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李春富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
已有65年历史的中国人民大学现采用的新校徽是由她的校友章叶青设计的。
章叶青1992年从人大毕业后曾在日本、德国学习广告设计。2002年创办了知行堂广告有限公司,现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兼创意总监。他曾为新华书店、银行、企业做过整体形象设计,还承接了中法文化年等多项涉外大型文化活动的总体形象设计。早在1996年,章叶青就以校友的身份向母校提出修改校徽的建议,并递交了规划书。2000年,当时的校党委副书记曾主动找他了解形象设计方面的相关知识,令章叶青深受鼓舞,他主动写了策划报告,做了几套设计方案,表示将义务为母校设计新校徽。2002年上半年,章叶青设计了后来采用的新校徽方案,并将他设计的新校徽与老校徽进行详细对比分析。他认为,新校徽的优点一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体现了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新理念;二是主概念突出。
章叶青设计的新校徽由三个篆字体的「人」组成,简洁而又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的味道,体现了三层涵义:一是人民大学要为人民办学;二是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人才;三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章叶青说,他在网上看到一个人大学生自己办的网站,叫「天地人大」,这给他很大启发:天大地大,人最大。「中国人民大学」,他觉得这六个字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字,在设计过程中他便决定以「人」字为主要特征做文章。「人大、人本、人文」、「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成众」等思路引导他设计出以三个「人」为主要元素,并在字体上取材篆书。在图形的选择过程中,章叶青了解了许多国外著名大学的校徽,他发现这些主流大学的校徽图案主要集中于圆形或盾形。考虑到圆形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而且老校徽用的也是圆形,他决定在新校徽上也采用圆形。在颜色上,新校徽的红色,取自于宫墙的深红颜色。章叶青认为这种颜色显得理性、大气、包容,具有中国特色。他把这一颜色确定为校徽的专用色,并称之为「人大红」。就像鲜艳的哈佛红在美国成为资本经济的某种象征一样,他希望人大红今后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象征。
经学校研究,新校徽于2002年10月1日起试用,一年后正式启用。2003年11月1日,人大65周年校庆时得到广泛使用并得到校友们的认同。
中国人民大学
校徽以中山大学发源地「大钟楼」为设计主体,运用中国园林的意境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借用园林中的海棠式洞窗(图二)与大钟楼(图一)形象组合成「中山」二字图案,两边的树林由大到小形成一个深远的空间,增强标志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标志中间的负形(图三)巧妙形成一朵红棉花(图四),点明中山大学的地理位置。图形与绿色相衬,象征着南国苍郁的康乐园充满活泼、盎然的生机,绿色暗喻着生命、发展、永恒。与建校年代「1924」形成的一条纵深大道,意蕴大钟楼既是中山大学的光辉历史见证,同时也是激励全体师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的时代召唤。
校徽庄重大方,具有强烈的张力。其内聚性、外拓性、向上放射性凝聚了中山先生提倡的「博学、审问、明辩、慎思、笃行」的治学精神,也体现了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一、名称:
1、由中国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
2、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识。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
二、历史:
1、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
2、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三、文化:
1、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
2、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
3、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
4、昭示着精神:
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
同济大学
校徽图案由紫红、纯白和金色组成。总体色调稍暗色,古朴、庄重,隐现出学校源远流长的历史。校徽中心盾形图案,为继承原北洋大学校徽部分。
盾形上数字「1895」为创建年代,反映了学校的悠久历史。英文天津大学后括号内的「北洋大学」与盾形图案相互映衬,说明天津大学是由北洋大学发展而来的。校徽外齿轮象征天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天津大学
一、标志形状:1、由同心两个圆构成;2、内圆中上方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图样,下方为「1909」字样;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毛体「兰州大学」字样,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
二、标志释义:
1、标志主体为兰州大学图书馆正面视图,恰似一个展翅欲飞的鲲鹏,寓意兰州大学面向21世纪的腾飞。
2、图书馆主体部分宽厚庄重,表示兰州大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宽厚的基础;塔楼挺拔峻峭,象征兰州大学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向上、奋进的力量;三个台阶表示兰州大学完整的办学体系(学士、硕士、博士)或高等学校的三项功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1909」为兰州大学建校的年份。
3、外圆中上方为汉字「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中国的大学;下方为英文「兰州大学」字样,表明兰州大学是一所向国际开放的大学。
三、将图书馆作为标志的主体有以下考虑:
1、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源泉,知识创新的殿堂。
2、兰州大学图书馆是兰州地区原有的四个标志性建筑之一(其余三个为兰州白塔、黄河铁桥、兰州饭店)。
3、兰州大学图书馆造型庄重、典雅、优美,其塔楼的挺拔之姿给人一种向上、奋进的力量。
4、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形状已被历代兰大人所认同,且作为兰州大学的象征被广泛应用于宣传品。
中国农业大学新的校标图案呈金黄色,整体外形成盾形,上部有中英文校名,中间主
体核心图形为农科大学校门的手绘图案,并嵌有「1905」的数字,两侧有两条成熟的麦穗呈「两手相对」的托举图形,底部采取了齿轮和书本的组合造型。
新的校训为: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校风维持不变:团结、朴实、求是、创新。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新校训为「日思日睿,笃志笃行」,校徽确立以编钟(H型结构)、凤凰(U型结构)、钥匙等为整体图形,两侧用「湖北大学」金文字体构成的新校标。
一、校标及释义:新校标整体形状为编钟。编钟外形取于楚国古乐器,由左右两组构成,组成湖北大学第一个字母「H」。左上部钥匙意为「开启智慧之门」。两侧用「湖北大学」的金文字体,形成一种装饰性的图案,给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感,并使编钟具有立体感。凤凰为楚国图腾,出自于出土楚文物的丝绣。凤凰造型为「U」,点出了「大学」这一主题。编钟和凤凰是楚文化艺术代表,以此为湖北大学的象征。
编钟的材质为青铜,具有阳刚之美,凤凰取材为丝绸,具有阴柔之美,刚柔相济,体现了湖大学人精神品质。昂首挺胸,正在腾飞的凤凰,代表湖北大学师生正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努力拼搏、奔向美好的明天。编钟和凤凰的组合,代表教学和科研,教学要求严谨,如青铜铸钟,科研需要想象,如凤凰腾飞。整体形上窄下宽,为梯形,代表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升华。
二、校训及释义:「日思日睿笃志笃行」语出该校前身国立湖北师范学院第一任院长
汪奠基先生为国师填写的院歌歌词。意思是每天不倦地学习,勤于思考,就能融会贯通,博大精深;立定志向,始终如一地去追求,然后切实地实践,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它体现了该校一贯的教育目标和培养人才的要求,是学校历史和校风的延续。「思曰睿」出自《尚书》中的《洪范》篇,「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汪奠基先生化用《洪范》原文,推陈出新,改为「日思日睿」,意为每天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才能博学通达,与时俱进。
「笃志」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一语。意为广泛地学习,志趣专一。「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语。意为忠实地实践。
该校新校训的整体含义是:树立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敬业奉献的志向,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办好湖北大学,不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994年学校领导委托当时的工艺美术系青年教师肖红代为设计一枚校徽,并沿用至今。该校徽图案为正圆形,外圈与内圆为蓝色,象征理想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中间黑体英文字母与下放的创校年号为绿色,代表教育与勃勃生机;蓝底下的「河大」两字为由右至左的篆书题,给人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感;校名下方的水浪,象征位于黄河岸边、中原文化与文明发祥地的河南大学历史久远。
河海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