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教学反思
今天上欣赏课唢呐、笙合奏《百鸟朝凤》,我以听辨民族器乐片段(笛子、古筝、箫、琵琶)的方式导入,然后再播放《百鸟朝凤》的鸟鸣部分片段,这段音乐是唢那模仿鸟叫的声音,以突出唢呐的音色特点。听完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听着像什么声音?演奏这段音乐的乐器的声音特点是什么?这段音乐的情绪什么样?这样的设计,以音乐要素:节奏、音高、音色、旋律为导,让孩子感知乐曲情绪,体会唢那音色特点。
由百鸟朝凤图,由老师讲解这个民间神话故事,因为这段音乐很长,需要老师讲解创作背景后再听。《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使其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讲故事过程中,还可以出示些百鸟朝凤图片,如画在盘子上的、画在坛子上的、木雕。让学生体会中国民族文化。
讲解民族文化说到唢那,出示唢那、笙图片,讲解唢那、笙文化。因为刚开始上课时,听到类似鸟的声音,孩子们对音色有点记忆,老师在讲唢那、笙的音色特点时,应给孩子们准确的描述唢那:高亢、嘹亮、富有穿透力。笙:浑厚。这样理论与自己听到的声音可以很好的结合,加深孩子对这两个乐器的了解记忆。
欣赏乐曲时,因为乐曲非常长,分为八个部分。让学生自己分曲式结构难度太大,所以,老师讲解一段,听一段。这样学习更高效。
小结部分,我再把本课重难点讲一遍,让孩子欣赏完后再回顾老师讲课重点,加深对这个欣赏课的理解,和民族乐器唢那、笙的了解。让学生回忆以前听过的演奏小鸟的乐器歌曲,老师回放歌曲,学生听,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我认为这节课的思路清晰,讲课过程中孩子能静静的听,随着老师的思路,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一切源于音乐的感受。从开始上课到结束,音乐贯穿始终,由听到感受再到自己总结音乐情绪及乐器音色特点。都是源于音乐要素。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并且在课堂上,又温习了小提琴、笛子、钢琴等乐器演奏的模仿小鸟的乐曲,这样的安排符合40分钟高效课堂,让学生学习了民族文化的精粹,体会了音乐带给他们不同的感受。 如果在课件设计中,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时候,不用视频演示,这样不会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部精神都投入到乐曲的欣赏中去,会更有效地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