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商业银行?它有哪些功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2、简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体系
①决策系统-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②执行系统—总经理(行长)和部门经理(业务部分和职能部门) ③监督系统—监事会和稽核部门
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
3、简述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及作用
①核心资本(一次资本):功能是能够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吸收损失
②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包括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普通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务:功能是在商业银行破产清算条件下吸收损失
4、商业银行发行普通股来筹集资本金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①由于普通股的收益随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而改变,而不是事先规定的,因此商业银行有较大的灵活性
②由于普通股股金是不需要偿还的,是商业银行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这种资金的稳定性要比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高的多
③对股东来讲,拥有普通股既可以控制商业银行又可以参与分红,而且在通货膨胀期间投资不易贬值,这对投资者会产生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商业银行筹集资本 缺点:
①发行成本高
②会削弱原股东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 ③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1
5、简述1988年《巴塞尔协议》内容
①资本的组成.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少有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②风险加权制.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档次:分别为0、10、20、50、100。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确定了1、20、50、100四个档次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③目标标准比率。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4%). 银行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④过渡期和实施安排。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1992年底止,到1992年底,所有从事大额跨境业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8%的要求。
6、论述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
①分子策略
⑴增加核心资本—财政注资、外汇注资、利润留成和从股票市场募集资本金 ⑵增加附属资本—增提准备金和发行次级长期债券 ②分母策略
⑴调整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 ⑵降低不良贷款率
7、简述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的目标
①努力增加负债总量,提高负债的稳定性。存款负债是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主体,但是存款对商业银行来说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不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期限较长的资产业务,从而降低了盈利水平。所以,为不断增加盈利能力,商业银行既要提高服务水平稳定现有存款等各项负债余额,又要下大力气挖掘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负债业务管理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组织更多的资金,增加负债规模,并努力提高负债的稳定性。
②调整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管理除了增加负债总量以保持并增加负债的稳定性外,还必须兼顾结构上的合理性。合理的负债结构需要长短期负债合理搭配,不片面地强调任何一种业务,必须着眼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需要,对长短期负债进行优化组合,使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既可以与资产运用的需要相匹配,又能满足降低资金风险和保持必要流动性的要求。
2
8、简述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渠道和管理重点
渠道: ①同业借款
②向中央银行借款 ③回购协议
④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管理重点:
①选择恰当的时机 ②确定合理的结构 ③保持适度的规模
9、简述金融债券的种类及其经营要点
种类:
①资本性金融债券
②一般性金融债券—担保债券和信用债券、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普通金融债券、付息金融债券和一次性还本付息金融债券
③国际金融债券-外国金融债券、欧洲金融债券和平行金融债券 经营要点: ①发行申报 ②发行机构 ③信用评级 ④发行方式
⑤发行价格和发行费用
10、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的构成和作用
构成:
①库存现金
②在中央银行存款 ③存放同业存款 ④托收中的现金 作用:
①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②保持清偿力 ③保持流动性
④同业清算及同业支付
3
11、简述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
①总量适度原则 ②适时调节原则 ③安全保障原则
12、影响商业银行库存现金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
①存贷款总量 ②存款结构
③银行结算工具的品种及当地客户的结算习惯 ④银行内部管理水平 ⑤其他相关因素
13、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因素有哪些
①存款波动
②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③向中央银行借款 ④同业往来
⑤法定存款准备金 ⑥信贷资金调拨
14、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的内容及指制贷款政策应考虑的因素
内容:
①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②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 ③贷款的种类和地区 ④贷款的担保 ⑤贷款定价
⑥贷款档案管理政策
⑦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 ⑧不良贷款的管理 应考虑的因素:
①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 ②银行的资本金状况 ③银行负债结构
④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周期
4
⑤银行贷款人员的素质
15、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时应重点注意什么问题
应重点注意银行要收取较高的利息,却一般只向银行熟悉的较大公司提供,对借款人的条件要求较高
16、贷款的流程
①贷款业务的申请与受理 ②信贷业务的调查
③信贷业务的审查、审议和审批 ④签订贷款合同
⑤信贷业务发放后管理
17、贷款的五级分类及其特征
①按贷款期限分类-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
②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③按贷款的用途分类
④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⑤按贷款的质量分类—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⑥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由程度分类—自营贷款、委托贷款、特定贷款
18、简述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功能
①获取利益 ②分散风险 ③保持流动性 ④合理避税
19、简述市场利率与证券收益率和证券价格的关系
市场利率与证券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当市场利率上涨时,证券价格必然下跌;反之,当市场利率下跌时,证券价格必然上升
对于一个均衡市场下的债券,市场利率和证券收益率是相等的.
20、什么是融资租赁?它有何主要特征?
融资性租赁是指出租人在一定时期内把租赁物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按租约规定,分
5
期付给一定的租赁费 特征:
①租赁物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 ②具有独特的资金运动形式 ③租金的分次归流
④涉及三个当事人,两个或两个以上合同 ⑤承租人具有对租赁标的物的选择权
21、简述表外业务的含义及其特点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 特点:
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突出特点是提供非资金的金融服务,资金与服务相分离 ②表外业务形式多样
③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的金融杠杆性极高 ④表外业务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
22、简述备用信用证的作用
①对于借款人来说,利用备用信用证使其由较低的信用等级上升到一个较高的信用等级,在融资中处于一个有力的地位,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
②对于开证行而言,备用信用证业务的成本较低,可给商业银行带来较高的盈利
③对收益人来说,备用信用证使受益人获得很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交易双方不很熟悉时,更显示出这种安全性的重要
23、商业信用证的优点
①对进口商来说,商业信用证的使用提高了其资信度,使对方按约发货得到了保障,而且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来控制出口商的交货日期等
②对出口商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出口收款有较大的保障,商业银行作为第一付款人,使付款违约的可能性降为极小
③对开证行来说,它开立商业信用证提供的是信用保证,而不是资金
24、简述贷款承诺的含义、类型
贷款承诺是指银行承诺客户在未来一定的时期内,按照双方事先确定的条件,应客户的要求,随时提供不超过一定限额的贷款
类型:信用额度、备用信用额度和循环信用额度
6
25、简述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类别
①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弥补客户取款需要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贷款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
②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 ③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交易对手直接违约和交易对手违约可能性发生变化而给银行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④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26、银行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原则
商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目标 ①全面性 ②审慎性 ③有效性 ④独立性
2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①保证国家法律法规、金融监管规章和商业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②保证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 ③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④保证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完整和真实。
28、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
①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②化解不良贷款,减少金融风险 ③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产报酬率 ④利用表外融资技术,增加资金来源 ⑤通过业务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