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3-03-08 来源:客趣旅游网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 除严华 湖北

来源:《饮食科学》 2013年第5期

徐严华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4)

摘要:高职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同时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文论述了高职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和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特点;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10-02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认为政治课与他们的专业素质培养没有关系,对将来就业没有太大帮助,因而缺乏学习热情。部分教师认为,政治课的开设占用了学生过多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在部分师生中出现这种认识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高职教学课程改革大潮中,思政课教改显得滞后,没有体现出高职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没有凸显出思政课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思政课的特点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又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既有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共性,又有职业院校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按国际教育标准分类,高职教育是以技术性为主的教育(高等教育第五层次的B类),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而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学术性为主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高职重视的是实用性和技术性,而普通高等院校则强调理论性和知识的系统性。

(二)教学对象的差异

虽然高职教育已经占领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由于一线劳动者的待遇和工作环境确实不尽如人意,也由于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家长不愿意子女就读高职院校。从录取批次来看,接受高职教育大多是第四批次录取的学生,基础不是很好,

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欠佳,加上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决定他们就业和发展的专业课程上。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增强吸引力,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材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差异

我国编制了全国一本通的高校思政课教材,这对保证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在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各高校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差异 高职的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这一要求进行取舍,知识点的选择“要精要管用”,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在知识的系统和深度方面的要求则比对普通高校学生的要求低。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差异 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突出应用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有工学交替、理实结合、项目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场所可能经常不在学校和教室,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这就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打破教材的章节限制,按照问题组织专题式教学,以保证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将学生的实习场所变成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

思政课教学环境的差异 一般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前两年是专业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时间,为了保证专业课的学习,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学时往往首当其冲地被压缩。如根据要求,高职院校要开齐三门思政课,其中思修课要保证每周3学时的教学时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每周4学时,但不少高职院校课时安排上“缺斤短两”,为了凑足相应的学时,不得不用大量的活动学时来补足。即便是瘦身以后的思政课学时,由于受见习或实习的冲击,在有些专业也不能保证足额完成。而在普通高校一般能保证充裕的课时量。

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思政课教师应对外广借各种资源,对内充分利用现有的课时和条件,尽量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口味的思想大餐。

(一)贯彻大思政课的理念

关于大思政课理念,佘双好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大思想政治理论课观念就是把学校所有教育因素、教育成分、教育渠道、教育影响等均看成课程内容的课程观念。也就是把学校所直接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其他课程,学校开展的各种教育性活动,学校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环境中所包含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课程观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思政课教育场 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一块块标语牌,一条条道路的命名都在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你会看见有很多简单但深刻的标语牌:“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细节体现责任,细节体现素质,细节决定成功”,“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还有职业特色浓厚的道路命名:创业大道、明德路、精技路、敬业路等。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使生活在其间的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染上了其色彩,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起着

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设计使学院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道德场。

机构整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在当前的学校德育中,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准则传递,停留在道德知识ABC的宣读和伦理谈话上,结果出现了一些学生政治理论考分很高而实际政治表现极差的现象,不少学生形成了说是一套做是一套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面人格。有研究表明,我国学生高考政治成绩与学生品德的相关度很低。这说明,仅有知性教育是无法达到教育目的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行为结合起来,既可以使思政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和学工部、团委建立紧密联系,思政课教师为学生活动提供理论指导,班主任、辅导员帮助思政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协助解决问题,一方面可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活动得到很好的引导,从而形成思政教育合力。

实现思政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形成复合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劳动并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环节,必须注意发挥学生会、团委、辅导员、班主任等多方面的作用。有些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组织必须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来进行,只有他们都参与到课程中来,才可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另外,可以请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中的优秀分子担任德育小导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德育示范。此外,还可以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思政教育的课内与课外的全覆盖。

(二)构建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修订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即便使用一本通教材,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大纲也应与普通高校的大纲有所不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明确要求,希望“不断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只有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经济生活中岗位群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和学生成长要求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确定能力培养的重点,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分专题组织课堂教学 由于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思政课教学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根据教材的章节体系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且根据教学内容“要精要管用”的要求,也不需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讲到。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实际,将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形成若干专题,按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日益把能力发展作为自我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他们要求政治理论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其能力的发展有所帮助。因此,课堂教学既要重视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又要回答学生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进行参与政治实践技能的培养;既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德育知识的教育,又要培养道德推理技能,发展道德选择能力。要以教学素材为载体,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指课堂理论教学之外,与课程内容相联系,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并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重要观点,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基本内容。实践能力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看家本领之一,实践活动是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积极组织大学生参

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除了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出去外,还可以依托学生会、团委等校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辩论、知识竞赛、角色模拟等实践体验环节。作为高职院校,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延伸到学生实习场所。

社团文化是大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团也是思政教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抓手。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开办一个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学习、自觉实践的团体,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党章学习小组、科学发展观学习小组等。会员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并结合热点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在学生中发挥良好的理论学习示范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成长提供新的平台,从而深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之一,高职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高职课程改革大潮中,如何让思政课既保持自身本色,又充分体现职业性,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一门课程,需要我们高职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张华.高职院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11).

[3]邹瑄.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6).

作者简介:

徐严华(1972—),女,湖北荆门人,硕士,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