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女性意识的思考

2021-09-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17.12.010

对《安娜·卡列尼娜》中女性意识的思考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华

俄国文学史上,19世纪是男性文学时代,男性

的丈夫卡列宁年龄大她许多,两人没有共同理想,亦没有感情基础。卡列宁是一个虚伪、无情的人,他相貌不雅,性格冷漠,甚至让人望而生厌。安娜和卡列宁糊里糊涂地一同走过八年,这种禁闭的婚姻使安娜内心苦闷。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沃伦斯基的相遇,唤醒了安娜内心深处的反叛意识和情爱意识,她不愿再做麻木婚姻中的奴隶。在车站的相遇,安娜显示出“被压抑着的生气”和“过剩的青春”。经典的神态描写暗示了安娜不幸的婚姻生活和内心蓬勃的激情。回家后,安娜开始审视自己的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女性意识逐渐萌芽。

在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社会,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冲击着传统社会根基,但专制与特权思想仍旧占主导地位。沃伦斯基尽管外表英俊,但内心仍然根植着贵族阶级的卑劣观念,他对安娜的追求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征服欲。当安娜怀着逃离禁闭婚姻的希望,来到沃伦斯基身边时,面对

的却是更加残酷和绝望的现实。她看到沃伦斯基眼中“闪耀着冷淡的神色,而且有一种被逼到穷途末路和不顾一切的冷酷的光芒”,她意识到爱情观和精神世界的差异让两人无法继续生活在一起。安娜刚毅的性格使她无法再苟活下去,“我要爱情,可是却没有,那么一切都完结了”,于是她选择了死亡。

2.封建家庭中觉醒的自由意识安娜的行为体现了其在封建家庭中觉醒的自由意识,她追求的是爱情、婚姻、家庭、自由的和谐统一。在卡列宁眼中,最重要的始终是权力和地位,安娜只是婚书上无生命的文字,他不会为婚姻付出爱情,安娜亦无法从家庭中找到心灵的依托。安娜斥责自己的婚姻,也斥责冷漠的社会,谴责她的丈夫“甚至没有一次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安娜从内而外散发着生命的活力,渴望着幸福和爱情。她竭力冲破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的牢笼,离开虚伪冷酷的丈夫,甚至不惜离开儿子谢廖沙,只

21

作家倾向于将女性塑造成“圣母”形象,艺术形象颇为单一。而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对女性形象的着墨之多超过了其他任何一部19世纪俄国文学作品,他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女主人公安娜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和结

[1]果。何为女性意识?乔以钢认

ywjsxxk@163.com为,女性意识既是女性对自身的概括,又是女性对外部世界充满女性

[2]特色的理解和把握。本文从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的人物形象塑造出发,详细探讨其反映的女性意识,分析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局限性,以解读她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一、安娜女性文化意识的觉醒过程

1.禁闭婚姻中萌芽的情爱意识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安娜是一个年轻美丽的贵族妇女,她的悲剧来源于不幸的婚姻。安娜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包办婚姻,冷酷

文学WENXUE为追求自由和幸福。安娜公然离开家庭的行为大胆地挑战了男权社会的主流意识,她放弃了男权社会赋予自己的依附性角色,却再也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能以死亡

[3]的方式离开。

的负罪感,理智与情感在安娜的灵魂深处搏斗。在冲破封建的樊篱前,安娜内心的犹豫不决贯彻始终。她提前离开莫斯科,避开沃伦斯基,一度说服自己平静地继续生活。她内心的理智一再试图压制情感,但最后还是情感胜利了。爱情和自由意识逐渐在安娜身上觉醒,但理智与情感的搏斗从未停止,这体现了安娜女性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2.情爱与母爱的选择在不幸的婚姻中,儿子谢廖沙是安娜情感的全部寄托,她曾爱谢廖沙胜过爱自己。小说用较多篇幅描写了安娜对儿子的关心,她不仅在火车上与伯爵夫人谈论儿子,更是在沃伦斯基旅游回来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去看儿子。安娜能离开卡列宁,却无法轻易放弃谢廖沙,这正是她起初甘当情妇的原因。安娜在考虑离婚事宜时,仍然时常想到谢廖沙,她认为“我将为离开我的儿子而受苦”。安娜渴望自由与爱情,又不想舍弃儿子,这种爱的障碍让安娜备受折磨。安娜有追求爱情和自由的勇气,但却无法摆脱母亲的身份,表现出一种因母爱而失落的“自然人”心态,这体现了托尔斯泰笔下人物强烈的“人性”特征。安娜始终面临着母爱与情

[5]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传统两性关系松动,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土壤。在托尔斯泰笔下,安娜最终选择卧轨自杀,众多研究认为这是安娜失去爱情后精神崩溃的选择,但安娜所追求的不只是爱情,还有爱情与自由、爱情与家庭的统一。安娜的情爱意识和自由意识逐渐觉醒,她大胆地为爱情与自由抗争,以婚姻、家庭和儿子为代价追求梦想中的爱情与自由,却发现困难重重。与其说安娜死于失去爱情的痛苦,不如说她的崩溃来自于女性主义梦想被扼杀后的绝望。安娜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但她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爱情、自由和平等的一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生。参考文献

[1]赵光慧.叙事作品人物文化身份·卡列尼娜的的多重性探析——从安娜

性格与文化身份的关系谈起[J].外国文学研究,2005(3).

[2]乔以钢.文学领域的性别研究实践:2006—2010[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5).

[3]陈洁.《安娜·卡列尼娜》的女性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中旬),2013(4).

[4]张萌,张静静.《德伯家的苔丝》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形象对比分析[J].作家(下半月刊),2015(6).

[5]李苗苗.理性与情感冲突下的悲·卡列尼娜的悲剧人美人生——论安娜

生[J].文学界(理论版),2011(2).

二、安娜女性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在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长期处于混沌状态。安娜的人物形象受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安娜的命运也受到了其女性意识局限性的影响。安娜的爱情意识和自由意识虽然觉醒,但也只是让她从一个封建家庭走向了另一个封建家庭。在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安娜内心深处理智与感情的搏斗从未停歇,情爱与母爱的艰难抉择也始终摆在她面前。

1.理智与情感的搏斗《安娜·卡列尼娜》的小说背景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不久,包括婚姻观念在内的因袭观念开始

[4]

动摇。安娜感受到了社会思想的

变化,但是她已经出嫁并生育了孩子。同沃伦斯基的相遇激发了她内心深处压抑的情感,她的女性意识逐渐苏醒,开始追求自由与爱情。在赛马场上,安娜为情人的落马而感到惊慌,并向丈夫承认了私情,展现了自己冲破婚姻围墙的勇气,但随后又感到羞愧。此时的安娜既有即将冲向自由和爱情的兴奋,又有背叛丈夫

2017.0422

爱的抉择,这使其女性意识始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她悲剧性命运的根本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