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2024-01-16 来源:客趣旅游网
13汉现当代文学(Ι)复习题

二、解释题:(20分)

1.文学研究会:是一种文学团体,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流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创立于北京,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注重文学创作和西方文学,尤其是俄国和东欧文学,主办《小说日报》、《诗》等刊物。

2.创造社: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郁达夫等创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3新格律诗:新格律诗派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共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积极提倡现代格律诗,团结了一大批新诗人,如刘梦苇、朱湘、饶孟侃、林徽音、于庚虞、蹇先艾等人,形成了新月诗派。其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新诗的格律化,主张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代表作:《死水》、《示娴》、《采莲曲》、《再别康桥》。 4.人的文学:1919年初,周作人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他指出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状,忠实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背观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是人类的,是个人的。

5.乡土小说:鲁迅是现代乡土小说开风气的大师,他对“乡土小说”的含义加以界定: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遇文学的作者。又说,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是见隐现着乡愁。所谓“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代表作家有:鲁迅,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

6.“言志”的小品文:所谓“言志”,即是“抒我之情”,否定散文“载道”。“五四”时代,以周作人为代表,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作家,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散文流派——“言志派”。周作人于《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中指出:“小品文则又在人的文学之尖端,是言志的散文”。“言志”的小品文,远离道统,近于心灵,富有趣味性,知识性。

7.语丝文体:“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不过作为一个散文流派,与《新青年》有较明显的渊源关系。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在坚持思想革命这一点上,“语丝”派是比较执著的。他们的主要成就仍在于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但这只是就语丝派的大致情形而言,实际上其成员的创作风格也各有不同。他们除了议论性的杂感之外,也有不少抒情小品的佳作,如孙伏园的《伏园游记》,孙福熙的《山

野掇拾》、《归航》,川岛的《月夜》,等等。

8.京派:在文化观急审美观上具有明显的传统意识和平民色彩,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具有写实主义的抒情风格。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凌叔华,林徽因,萧乾,芦焚,李健吾。 9.新感觉派小说:中国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又称为“都市主义小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小说的流派,该流派运用印象主义,直觉主义,心理剖析和蒙太奇等现代主义技法,来表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追捕新奇的感觉和惊异的体验,开掘人物的潜意识。题材上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代表人物有:刘呐欧、穆时英、施蛰存等。 10.“孤岛”文学: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的作家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坚持写作,利用各种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戏剧最为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以及他改编的一些外国剧作,都代表了“孤岛文学”时期戏剧创作艺术的水准。

11.现代诗派:因施蛰存在1932年5月出版《现代》杂志而得名。施蛰存在《现代、发刊词》中写道:“《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代表诗人是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李白凤、金克木等等。他们主张诗歌应该摆脱情感的直白宣泄,应该挖掘人的内心的深层体验,诗歌不能借重音乐和绘画,而提倡用象征手法去表现朦胧的意象,在形式上追求诗形的有意味性,努力建立一种自由,精致而又新奇的新诗形式。

12.民族新歌剧:40年代解放区的一种歌剧形式。融会西洋歌剧的形式,涉及抒情唱段:参照传统戏曲的手法,适当安排人物道白,创造性吸取民族、民间音乐素厂材,成为综合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的音乐喜剧形式。代表作品有《白毛女》、《刘胡兰》等。 三、简答题:

1、“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这是小说《阿Q正传》的结尾,怎样解读?

答:看客的心理。表现看客愚昧,麻木,自私。他们对人没有任何同情,只是为了看热闹,批判了中国人的国民性。

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枪毙,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可悲的是,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小说显示,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团漆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人,依然是那样麻木。鲁迅通过阿Q与未庄看客们的行为,对中国文化中看客心态的讽刺,是相当深刻的。

2、周作人1918年提出的“人的文学”,是“五四”新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其内涵是什么?

答:周作人最突出的贡献,是以“人的文学”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旧文学的本质特征。“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这篇著名的文章中,周作人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多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的、而并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在周作人这

里,新文学所本的道义主义具体是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只有作家自己觉悟了,“占得人的位置”,才能“讲人道,做人类”。

周作人将新文学的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助成人性健全发展。1919年初,周作人又提出“平民文学”的概念,实际上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主要指“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周作人指出平民文学应以通俗的白话语体描写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情况,忠诚地反映“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描写大多数人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学”或者“平民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是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这些主张虽然有些抽象,但恰与“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热潮相和,所以有相当的代表性,对文学革命起推进作用。

3、周作人的散文中,“涩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涩味”是文之涩,周氏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使读者在阅读畅快顺畅白话文的途中,加入了一些“磕绊”,使行文古雅别有一种“知识与趣味”;二是心绪之涩在周氏的文章中都可以读到淡淡德望惆怅,其情趣也常是落寂的甚或颓废的,说到底还是现实的不如意,有研究者谓之“中年心态”,这样的心态正是略带枯涩的。

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实验了一种“文抄公体”的形式,文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的或者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中的是周作人的评点,用简洁、朴实的现代白话,或两者兼有之。 4、新月派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他们提出什么理论主张?具有怎样的意义?

答: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主张。 (1)新月诗派的新格律诗理论出现在中国新诗艺术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新月诗派主张新诗创作态度的理性和严谨,倡导新诗格律化,化解了白话诗的生存危机和新诗坛的混乱。

(2)新月派在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诗理论,并在创作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应当说新诗艺术的真正建立是自新月派开始的,尤其是“三美理论”是在充分研究和尊重诗歌艺术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的新诗的美学标准,是对新诗发展问题的最早的、系统的、科学的认识。 (3)新月派的诗歌理论和实践对后来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佳作,产生了像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林徽因等诗坛上耀眼的星辰,更在于催生了新的诗派——现代主义诗派 。 5、什么叫“京派”?试举例说明京派的文学观。

答:在文化观及审美观上具有明显的传统意识和平民色彩,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具有写实主义的抒情风格。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凌叔华、林徽因、萧乾、芦焚、李健吾等。

文学观:京派在文学馆上有明显的传统意识与平民色彩,追求古朴、纯真的人性,描写清新美丽的自然,具有写实主义的抒情风格。

6、沈从文的文化立场是什么?他的诗体乡土故事的主旨是什么?

答:文化立场:他深切领悟了宗法农村自然经济在近代解体的历史过程,接受“五四”启蒙思想,了解西方立场,动用丰富的乡村性生活积存,来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他不是从党派政治的角度来写农村的凋敝和都市的罪恶,也不是从现代商业文化的角度来表现物质的进步和道德的颓下,他处于左翼文学和海派文学之外,取的是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

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处。

诗体乡土故事的主旨:作为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是与“五四”以来形成的表现压迫和不平,或者批判愚昧、落后,挖掘民族精神创伤的乡土文学传统不同的。它也有文化批判的倾向,是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同文本外的现实丑陋相比照,让人们从这样的图景中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

7、萧红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萧红味”,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萧红的写作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表达”。萧红的笔是不事修葺的,它直达人心,萧红是一个执着的人,纯净稚拙,不更晓世故。对于一个“本能的表达”的写作者而言,她根据自己的表意需要任性地操纵语言,宛如未谙句法文法的孩子。做个比较,张爱玲的语言显然是更接近脱胎于文人作品的,而萧红的语言更像是原生态的,是纯然的心灵倾述。她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使小说语言呈现出自然、朴拙的美学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萧红味”。

8、与《雷雨》比较,《日出》的戏剧结构有什么不同?

答: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结构方式,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现为“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

9、夏志清用“华丽”与“苍凉”来评价张爱玲的小说,被后来的研究者所引用,怎样理解这两个关键词语?

答:夏志清用“华丽”与“苍凉”来评价张爱玲的小说,用这两个“关键词”阐述张爱玲小说的特征,“华丽”是说作家对文字色彩的敏感,她的文字有丰富的感性,意象非常丰富,情节布置上机巧灵透、辞藻华丽,譬喻巧妙,尤其以利用环境来衬托人物心理见长,深含中国文学的独特韵味,“苍凉”是说她的小说具有很深切的人生悲剧感,“故事表面下蕴含着深重的悲哀”。“红楼梦”式的“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无常,一切都化为荒凉。明显地带有现代主义的“荒原”意味,她笔下的男男女女,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她用洞悉一切的眼光对生命做出了深刻的诠释: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在繁华的喧闹中,她处处预示着大限的来临,让人们警醒着繁华后的悲凉,使读者体味出生活底色的悲。

10、张爱玲小说意象的设置、心理描写,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等都颇具特色。试以《金锁记》为例,选择一点予以阐述。

答: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也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辍有小绒球的墨绿洋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掛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

按:这是七巧与季泽决裂,也是对她的爱情的埋葬。酸梅汤的意象转为更漏这一时间意象,而更漏本身还有单调悠长的声音和感觉。“白鸽子”般的“晴天的风”,是七巧对自己的爱情最后的注视与哀悼。对季泽的渴望是七巧人性的表征,过去她只是还在双关的挑逗语言中咀嚼一点爱情的渣滓,泯灭了这点爱,她就成立地道的疯子。

11、怎样理解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答: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艾青诗歌中主导性的情绪,就是艾青式的忧郁诗绪。这种诗绪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

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北岛曾引用西班牙诗人马查多的话,“诗歌是忧郁的载体”。在他看来,中国诗歌缺的是对苦难的认知和升华。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就是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民族和人民的爱。

12、艾青诗歌在艺术与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强调瞬间印象、感觉的捕捉。艾青写诗就像印象派画家一样,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然后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并引发多层次的联想,从而创造出既明晰又有象征派的艺术手段,又能与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方式沟通,这是爱情诗艺通达的重要方面。

采用意象群的表现手法。以鲜明、丰富的意象组成繁复、广阔的生活画面,调动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它像电影中蒙太奇,是组成诗歌整体形象的一个个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形象单位。诗的“散文美”。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 四、论述题:(不少于700字,30分)

1、鲁迅许多小说都以辛亥革命为背景。试以《阿Q正传》或《风波》为例,阐述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思考。

答:【总述】作品中深刻的反映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阿Q正传》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一、革命严重脱离社会大众

从乡村的角度反映了革命在农村缺少启蒙和宣传。未庄尽管地处革命中心之一的浙东,但革命并未波及。阿Q投革命党。可“他生平只知道两个,一个已死,只剩一个假洋鬼子。”对于阿Q来说,只能投假洋鬼子了,而当阿Q被假洋鬼子的赶走,“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 阿Q不知道革命究竟是什么,只是认为革命就是和发财挂钩 二、革命不彻底性

社会变革的程度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①“革命党虽进了城,官还是原来的官只不过改了称谓,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显示了人民并未改变奴役地位,社会仍在旧轨道运行,鲁迅先生并号召人民为实现更彻底的革命目标而奋斗。

②阿Q被别人打败了,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他胜利了,他还通过欺辱小尼姑他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

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他的“优胜记略”不过是充满了血泪和耻辱的奴隶生活的记录,同时更是某种病态的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

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

【结论】所以,鲁迅认为辛亥革命实际上是失败的,因为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里面没有变化,科学和民主还是处于被劫持的状态中。

旧势力顽固、狡猾而凶残,革命党幼稚、脆弱而易变,老百姓则在“铁屋子里”酣睡;虽有一时的“梦游”,但最多像阿Q那样喊几声,抢点东西,做做权力、财产和女人的梦,并没有真正醒来。(710)

2.老舍最欣赏英国小说家康拉德。Nothing,常常成为康拉德的故事的结局。以此为视点,阐述《骆驼祥子》的主题意蕴。

答:康拉德式的主题结构

老舍最欣赏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作品,对老舍来说,康拉德最具魔力的主题结构,是“人始终逃不出景物的毒手,正如蝇的不能逃出蛛网”,康氏小说中的人物多数是“被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

Nothing,常常成为康拉德的故事的结局,不管人有多么大的志愿与生力,不管行为好坏,一旦走入这个魔咒的势力圈中,便很难逃出,在这种故事中,康拉德是由个航员而变为哲学家。……他的人物不尽是被环境锁住不得不堕落的……

美国人伊文·金1945年的译本改成祥子与小福子大团圆的结局,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中删去小说的最后一章半,这样做是出于善良的愿望,不想让

结局太黯淡了,太压抑了,但与原版比较,是对主题深度的一种削弱。 骆驼样子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

社会政治视角。

① 通常认为这部小说的成功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揭示了一个淳朴,勤恳,善良的农民被社会吞噬的悲剧。这种视角使得祥子的悲剧有了社会批判的内涵。

②揭示和批判祥子自身固有的缺陷。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说:“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弄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这样,小说对城市贫民性格弱点的批判就被纳入“批判国民性弱点”这一总主题中。

道德人性视角:老舍这里自觉地在表现和思考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冲突。老舍说过,他写《骆驼祥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有车夫的内心状态观察地狱是什么样子”。这个“地狱”,就是那个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沦落的社会,也是为金钱所腐蚀了畸形的人际关系。

老舍写《骆驼祥子》可能有现实的触动,有社会批判的意涵,但不可忽略,构成老舍创造动力,并最终成为其作品某种深层意蕴的是老舍对城市中“欲”(情欲,财产财欲等)的嫌恶,对城市人伦关系“丑”的反感,都是出于道德的省视。人们从《骆驼祥子》阴暗龌龊的图景中,能感触到老舍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忧虑。(782)

3.巴金说,他的《激流》是一部写“命运”的大书。以“命运”为关键词,简述《家》的创作主旨。

答:《激流三部曲》是一个溃败的封建大家庭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跨度是1919年至1924年,背景是当时还很闭塞的内地。――四川成都。其思想内容为控诉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腐朽及其走向崩溃,表现了青年一代的民族主义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家》描写了高家祖孙之间的矛盾,以三个女性的悲剧控诉封建家庭的罪恶,其中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觉新与钱梅芬瑞珏与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以觉民抗婚觉慧出走表现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觉醒和反抗,高老太爷在绝望中死去标志封建大家庭开始走向崩溃。

“命运”在此被一分为二:一是必然趋势,属于旧家族、旧制度。他必然走向崩溃:作品展示了这个貌似“人寿年丰”的家族,骨子里的不治之疾,树干已经被蛀空,枯朽、崩溃之势已在必然。一是不公平的命运,属于旧家族中那些可爱的、年轻的、有为的生命。在这样的古旧、冷酷的大宅子中,青年,尤其是妇女的青春和幸福被葬送了。另一方面,作品中写了新一代的成成――那勇往直前

冲击着旧制度的激流的成长。他们走向新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

“家”作为中外文学的核心意象和母题,在已有的研究中曾经获得过充分的重视。但是“家”通常都被看成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对立的意象:或者如五四时期的文学以及巴金的《家》所表现的那样,是传统的需要反叛的压抑的空间;或者如美国学者麦克·克朗在文学空间中所建构的一种有普适意味的“家园感”。

《激流三部曲》的主题是共同的,它揭示旧家族、旧制度的不义与罪恶。以及它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写了新一代的成长――那勇往直前冲击着旧制度的“激流”的成长。它既是旧制度的葬歌,又是那一整代进步青年所梦想着新社会的催生曲。

家的结尾觉慧离家出走了,远方有一个新“家”正在呼唤着他。一切在旧“家”失去的,都可以在那里找到:友情、爱、青春的活力、生命的意义、奋斗的目标等。小说的结尾,水流载着觉慧,把他带到那一片新生活中去,这时我们明白了“家”的命意所在――新生活是时代的潮流方向。(804)

4.沈从文被人称为“文体作家”,他注重意境,善于造境。试以《边城》为例简要阐述。

答:沈从文被人称为“文体作家”,是因塔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可叫做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这是指小说的显著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以及具有独特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沈从文简洁地将其归纳为“情绪的体操”、“情绪的散步”,便是这个意思。

① 注重意境,善于造境。景物即人。幽碧的远山,清澈的溪水,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等山水图画与端午赛龙舟,捉鸭子比赛及男女唱山歌等民俗事象相互交融,呈现出未受“现代文明”侵染的边城整体生活风貌。人与自然合一,自然环境成了人性的外化。自然景物与人事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感情投射、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等等,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② 注重意境的创造沈从文的小说,叙述如行云流水,俯仰自如.常在抒情笔致中把自然景观、乡土风俗和特定的地方民族生命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散文诗的特旨,带有诗的意境、旋律和诗的情怀,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边城》,笔调极其柔和优美,如“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祖父睡着了,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真可谓“神韵天成”.《边城》的节奏是缓慢的、静静的,即便大老失事,爷爷的老去,白塔的坍塌,渡船的消失,都不起波澜,像茶峒的小溪,静静地向前流,携着脉脉的温情,又隐着淡淡的忧伤,到结尾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股忧郁就整个儿缓缓荡开去了.又如《萧萧》中写萧萧的成长,“犯错”,被宽恕,像花开花落一样自然,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作者重的是情绪的表达.意境的优美着重表观为人与自然相融,无论是竹木之于翠翠,橘园之于夭夭,还是碾坊之于三三,都是温情的、同一的存在.在《边城》里,爷爷本身就是健康、朴实、正直的生活形式的代表,他对于人生有一份坦然,对于“天意”有一种认同。

沈从文注重意境,善于“造境”。写的是淳朴的自然风光,原始的蒙昧,却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优美的健康的人性,把自然环境成了人性的外化。在自然美、人性美中掺和、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回忆、想象无处不在体现作者的审美追求。他所写地域环境的选择、翠翠形象的捕捉创作,都有这方面的因素。为了“造境”,沈从文行文时故意淡化情节,以清淡的散文笔调去抒写自然美。这样就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使《边城》体现出清新、淡远的田园牧歌情调。(968)

5.试述《围城》的主题意蕴。

答:作品中这样告诉我们:慎明道:“……他引一句应该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边的鸟想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句。”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是说鸟笼,说是被围困在城堡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方鸿渐说道:“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围城》揭示现代人被围困的主题。这种围困是广泛的:社会的围困,婚姻的围困,庸常的围困、文化的围困。小说借围困的主题,对人生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人生无处有“围城”。在一座座“围城”之间的奔突,和颠簸,显现出一幅幅荒诞景观。

①“围城”喻写男女婚姻的困境

《围城》的题旨从表层意义上看,是在喻写男女婚姻的困境。司马长风说《围城》“使人得到这般印象:理想的爱情,多归虚妄;婚姻多是不由自己的遇合”。寻觅幸福的婚姻决非易事,有的人需要付出一生的代价,有的人一生苦苦追寻也空无所获。小说中的方鸿渐便处在这样一种现实困境。他在已故的未婚妻的父亲资助下去留洋,而后,在回国的轮船上邂逅耐不住寂寞的鲍小姐,最后遭到始乱终弃的命运。之后,留洋女博士苏文纨有意于他,而方却对苏的表妹唐晓芙动了真情,最后被苏文纨拆散。方鸿渐遭受深深的失恋之苦。她离开上海去三闾大学应聘教职。在三闾大学,他落入孙柔嘉设下的圈套,与她走进围城。由于两人性格,志趣等方面的差异,再加上双方家人的拨弄和搀和,在吵吵闹闹中,方终于决计从“围城”中逃出。

②“旅行”、“围城”的象征意涵

夏志清先生则认为“小说中数度提到围城,象征了人间处境:每次离开一个地方,或因此和相识的人每次疏远,都好像一次死亡。方鸿渐同鲍小姐、苏小姐、晓芙、已故未婚妻的一家、自己家人、大学同事,以至自己的妻子一一疏离,非常戏剧化地表现出他精神的逐渐收缩,直到一无所有的地步。《围城》是一部探讨人的孤独和彼此之间无法沟通的小说。”夏志清一语道破的。

“旅行”、“围城”都具有了象征意味。“旅行”,实际上是走出孤独、摆脱困境的一种努力。这很有点像猫转圈子追自己的尾巴。据此,我们不难窥见钱钟书的存在主义观念以及《围城》深层意蕴的现代性特征。(8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