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孔子弟子

2023-02-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孔子弟子排位表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不是之一。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私立教育的创始人,从孔子开始,平民百姓才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孔子的徒子徒孙们改变了中国历史,尽管孔子什么也没有改变。

作为一个教师,孔子与其他教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也有喜欢的学生,有不喜欢的学生。今天,先来说说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哪些。

颜回:孔子心头永远的痛

按照通常的说法,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就是颜回了。可是,这个答案只对了一半。

颜回的性格沉稳好学,不与人争。每次孔子上课的时候,颜回都不会举手提问,可是下课之后与同学们谈论,却非常能够发挥,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得非常好。所以孔子一开始以为他比较愚钝,后来发现他非常聪明。

孔子认为颜回比自己还要贤,为什么一向骄傲的孔子这样高看颜回呢?因为孔子是理想主义者,颜回则比他更理想主义。孔子想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加于这个世界,颜回则愿意首先自己来实践这个理想主义。有的时候孔子对自己的话都有些怀疑,可是颜回坚决信从。

可以说,颜回就是孔子的完美版。或者说,孔子所标榜的,就是颜回所实践的。

在早期,孔子最喜爱的学生就是颜回。在《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赞赏是最多的。

但是,颜回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太死板不懂变通,缺乏创造力。所以,在学术上,颜回对孔子的帮助不大,在事业上对孔子完全没有帮助,甚至自己都找不到工作。

所以后来孔子与他渐渐疏远,并且说:“回也,非助我者也。”

到颜回去世,孔子非常伤心,因为颜回死于贫病交加,孔子感觉这象征着自己所推崇的品德已经不适合于这个世界。

基本上,颜回就是一个书呆子形象,刻苦学习并且听话,老师通常用他来激励其他学生。但是到后来,这样的学生常常令人失望。

子贡:情商超群的调皮学生

子贡是个富二代,刚入学的时候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孔子对他非常头疼,甚至非常讨厌他。在《论语》中,记载了大量的两人之间的争吵。

不过,子贡是个情商超群的人,也是个智商超群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孔子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敬佩老师,而孔子也开始喜欢这个不爱学习的学生。

子贡比任何学生都要贴心,并且懂得揣摩老师的意图。子贡对孔子的帮助是学生们中最大的,尽心尽力的同时还照顾到孔子的自尊心和面子。孔子能够回国,能够从季孙家得到额外的补贴,都是子贡和冉有的功劳,而子贡都是推动者。

子贡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孔子的学说,推崇孔子为圣人。可以说,孔子能够得到后世的尊崇,子贡功不可没。公正地说,对于孔子以及孔子学说来说,子贡居功至伟。

说起对孔子帮助最大的人,一个是子贡,一个是冉有。可是,孔子喜欢子贡远超冉有,为什么?因为子贡懂得给老师面子。

譬如,孔子非常讨厌学生们去给卿大夫们打工,可是周游列国之后发现学生们似乎也只有这条路可以走,可是自己却不能这么说。于是子贡巧妙地问孔子说“我有一块宝玉,是该藏着呢,还是该找个好买家卖掉呢?”孔子知道子贡的意思,于是说“待价而沽,还是卖掉吧”。子贡因此知道了老师的态度,于是告诉师兄弟们赶紧去找工作。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子贡总是能够既把事情办了,又让老师有面子。譬如颜回去世之后,孔子嘴上说“不要大办葬礼”,心里却希望办得有点面子。子贡知道老师的意思,于是把颜回风光大葬,孔子嘴上说“学生们真不听话”,实际上心里很高兴。

子贡高超的办事能力让孔子到晚年甚至有些依赖他,孔子去世之前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每天坐在家门口等待子贡来交待后事,等子贡到的时候,孔子迎面就说:“你怎么来的这么慢呢?”结果,孔子把后事交代给子贡之后去世了。

可以说,孔子与子贡在一起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光,他们之间,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感觉,相处十分轻松。

子夏:孔子的衣钵传人

长期以来,子夏被严重低估,却不知道子夏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

子夏是孔子的小弟子,比子贡、颜回低了一辈,从小在孔子身边长大,十分聪明,深得孔子的喜爱。

在学术上,如果说颜回是个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子夏就是个举一反三、有独立思维的学生。在孔子眼里,能够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并有所拓展的,能够超越自己的人,就是子夏。

与子夏年龄相仿的几个师兄弟之间常常有些勾心斗角,孔子每次都站在子夏这一边。

孔子说过:“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意思是子夏能够给我启发。于是,孔子修编《诗经》以子夏为首席助手,并且在去世之后将《诗经》传给了子夏。

同样,孔子在修编《春秋》的时候,也是以子夏为首席助手,孔子去世时也把《春秋》传给了子夏。孔子一生的成就体现在《诗经》、《春秋》和《易经》上,其中两个传给了子夏,对子夏的喜爱和期望可见一斑。

而子夏也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所有学生中,子夏对老师的学说是最有发展的。子夏说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还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不要小看这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对孔子学说的一种接近颠覆的发展,从孔子的师古思想进步到了现实主义思想。

正是子夏这种突破性的思想,使得子夏的弟子们在战国初期纷纷崭露头角,李悝、吴起、商鞅三位著名的变法者都出于子夏之门,而子夏本人也被当时的霸主魏文侯请去讲学。著名的“春秋三传”也都出于子夏,可以说,子夏的学说和弟子们改变了中国历史。

从孔子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基本上我们也就知道老师们通常喜欢什么样的学生了。课堂上,老师一定喜欢听话的认真听讲的学生,一定会表扬他,好让其他同学也都听话听讲。但是,老师最终喜欢的,恐怕还是毕业之后在事业上有发展的学生。这一点,古今都

是一样的。

但孔子死后为他守孝六年的

是他的爱徒子贡。孔子活着有最优秀的学生72弟子。(据说都是状元。)孔子死后其弟子为他像自己地父母一样守孝三年。子贡是其中一位优秀学生。子贡从事经商,成为大儒商人。孔子死时,子贡在南方(广州)经商,那时候既没有电话又没有手机,所以子贡不知道老师的去世。后来,子贡知道老师去世的消息,心中万分悲痛,他放弃经商事业、急忙从南方赶回曲阜,到孔子墓前长跪不起,哭的昏天昏地,他手里握着两根木棍,深深的插在地里,拔不出来。第二年那两根木棍长成了两棵楷树。子贡在孔子墓旁自己亲手盖起一间草房,子贡从此在孔林为其老师守孝六年,以报师恩。孔子墓西三间砖瓦房为子贡庐墓处。孔子死后,众弟子守墓三年,独子贡守墓六年,实为尊师楷模,后人崇拜子贡的高尚品德,所以建房立石碑纪念。另有楷亭,传为“子贡手植楷”的地方。后人立碑建亭以示纪念。据说,子贡守完六年墓后,将一棵楷树留在孔子墓前,一棵带回老家今河南省浚县,所以民间流传天下只有两棵楷树。一棵在孔林,一棵在浚县啊。(摘自孔林游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