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金课”建设的教学设计原则
作者:苗红意
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0期
摘要:“金课”是近年来教育部针对目前高校课堂存在“水课”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建设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一流课程,以促进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在“金课”建设过程中应有一定教学设计意识,遵循基本的教学设计原则,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关键词:金课;学习动机;高校课堂
金课,是指教育部实施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的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教育部部长首次在2018年的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这个概念,要求高校切实提高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建设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五类一流课程,以促进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金课是一种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模式的一种探索,更是一种对高教学质量的价值追求和理念导向,因此金课的建设应遵循一定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高校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校课堂中还是存在相当数量的“水课”,所谓水课一般是指课堂教学乏味,课堂管理轻松,作业少,学生收获少,却能轻松获得较高学分积点的课程。
一方面,学生学习动机缺乏,导致学生不爱学。玩手机、逃课、打游戏、睡懒觉成了一部分学生的主业,学生功利性渐强,一些基础课、理论课不感兴趣,只关注对毕业找工作有用的课程。学习动机的缺乏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本人意志力薄弱,缺乏理想信念,另一方面错误的社会舆论导向,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环境,不科学的教学方法都会对学习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如何激发并长时间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为“金课”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另一方面,高校基于科研导向,大学教师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由于科研成果是教师评职称、晋升以及年终奖金分配的重要考核指标,很多老师因此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项目申报、写论文等科研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上。除了科研导向外,目前大部分高校生师比例过高,大班上课,工作量要求高,教师收入低,压力大,成为社会新的弱势群体。因此,部分教师对教学没有精力投入,导致了“水课”的产生。很多老师上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内容没有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没有教学目标,没有教学策略,没有必要的过程性评价等等。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金课”建设的教学设计原则
“金课”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教育部针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质量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价值导向,希望能够起到牵引和导向作用。作为高校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设计,遵循一定的教学设计原则。
1.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有效参与度是“金课”建设的基本原则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引发和激励功能。在教学设计中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的有效参与度能较好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度包括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广度是指参与的人数和时间,深度是指学生是否在思维的活跃度和情感的参与度上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探索。因此,教学设计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来。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
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可以在教学设计中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来加强课堂的有效参与度。比如问题导向的情境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整堂课的开展,问题的设置应该有层次和梯度,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到达一定的思维高度。另外,探究式学习策略的设计也能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需要进行小组和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引发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2.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是“金课”建设的关键原则
在“金课”设计中,应将需要学习者掌握的教学内容围绕具有具体层次的教学目标开展,学习者通过实现不同层次下的教学目标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三个维度。课堂教学目标是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后的一小部分。当每一个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同时,课程需要实现的大目标也就相应地实现了。因此,“金课”设计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确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并向他们解释这些学习任务以及告诉他们教师希望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中学到什么,学到什么程度。
3.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形式先进,学习结果个性化的创新性原则
知识更新迅速,教学资源越来越多,教学技术手段不断变化,这是一个更新快速的时代。高校的课程内容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体现创新性。课堂教学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多媒体等辅助资源互动聯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思维、交流、表达、组织等方面的综合创新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先进、合理,除了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外,可以尝试线上“金课”或者线上现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等多平台多形式的课程组织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总之,教师在“金课”建设过程中,除了关注技术手段之外,更多地应该有教学设计的意识。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有了教学设计意识,教师能够主动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评价方式等,创建出真正意义上的“金课”。 参考文献:
[1]崔佳.“金课”的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9(05)P46-48. [2]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P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