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单
作者:鲍峰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4年第04期
摘要:科学记录单在科学实验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了让记录单成为科学实验课的“支架”,其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完善要体现开放的学习理念,落实要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记录单;科学实验;支架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94-1
科学记录是学生科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实验证据,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本文将从记录单的设计、完善、落实三方面阐述如何让记录单成为科学实验课的“支架”。
一、记录单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的水平。因此我们设计的记录单的难度要符合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如在教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观察蜗牛”的活动中,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眼睛、触角、嘴巴等蜗牛身体各部分的特征”,对于刚接触科学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要求显得过于笼统,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而以下的一个科学记录单的要求显然要明确的多,难度也比较适合四下学生的水平:记录表:两种植物果实的观察比较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种子数其它发现油菜豌豆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一个“脚手架”,这样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个架梯往上爬一爬,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对于刚开始接触科学的小学生来说,科学记录还可以从模仿现成记录表开始,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大树的观察记录”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记录单的完善要体现开放的学习理念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记录单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支架。但由于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了为学生设计封闭式的记录单,把记录单仅当做要求学生完成各种记录项目来对待。不少观察实验的确需要这样完备的记录单,但殊不知,一个完备的记录单往往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实验活动,学生探究的自由度限制在了记录单里,这样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没有好处的。因此我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要把封闭的记录单设计成半开放的或完全开放的记录单。如在设计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的记录单时,一开始我设计的是一个封闭式的记录单,两种水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等比较项目全部规定好,如果学生还有什么发现,就没有位置可以记录了。后来我把记录单设计成开放式的,只写“颜色”一项,其他几个项目空出来,学生想从哪几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就把比较项目填写在空格里,这样就为学生留出了自主探究的余地,也使得研究的问题更具挑战性,更能发散学生的科学思维。开放式记录表:观察比较下列两种水的不同
颜色自来水生活污水我们的结论污水净化后(能、不能)达到自来水的洁净程度。三、记录单的落实要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
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探究,而记录单又是科学探究学习的支架。因此记录单的实施是贯穿科学学习的整个过程的。
1.把握时机,及时记录。学生做科学探究时要注意把握好记录的时机,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科学课习惯来培养。如:实验时间、实验者等内容的记录应该在探究活动开始之前就做好;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进行科学实验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的时候,学生便可将实验材料记录下来;对于实验数据与结果(现象)的记录更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把握恰当记录时机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科学的经验,使探索更有效。
2.创设机会,充分交流。记录和分享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记录后教师要创设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交流时间以表达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发现,分享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集体的分享比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自发交流更具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让记录成果在集体面前展示、共享,需要学生把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化变成具体的图画和符号,再在交流中反馈成口头语言,信息需处理得更加完善。因此,交流有助于同伴间的学习和分享,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品质。
3.建立机制,激励评价。如果教师对科学记录毫不重视,日子久了,学生对记录的主动性会荡然无存。为了提高学生对科学记录的兴趣,评价时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激励性评价运用的时机、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科学记录进行及时评价,及时强化;还可通过课后展示、学期评比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还可以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珍藏学生的科学记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不仅增强他们学好科学的信心,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生命体验的较好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