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知识点归纳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苏洵,字明允,号 , (朝代)散文家,与其子 、 并称“ ”,均被列为“ ”。 《六国论》选自 。
2、本文的体裁是 ,目的是 ,通过论述 批评 ,希望 。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分论点是:1、 2、 本文得出的结论(历史教训)是: 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4、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二、 注音 赂( )秦 互丧( ) 率( )赂秦耶( ) 获邑( ) 与( )嬴 殆( )尽 为( )积威之所劫 邯( )郸( ) 为( )国者 思厥( )先祖父 暴( )霜露 草芥( ) 洎( )牧以馋诛 燕( )赵 当( )与秦相较 悲夫( ) 三、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并解释
1、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暴霜露,斩荆棘 3、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四、 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说明其用法 义不赂秦 不能独完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其实百倍 至于颠覆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率赂秦耶 六、 一词多义 兵 1、非兵不利 2、而秦兵又至矣 3、斯用兵之效也 暴 1、暴霜露 2、暴秦之欲无厌 犹 1、犹抱薪救火 2、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事 1、以地事秦 2、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始 1、始有远略 2、始速祸焉 亡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2、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始速祸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始速祸焉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李牧连却之 五、 指出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加以说明 思厥先祖父, 可谓智力孤危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
欲 1、则秦之所大欲 2、暴秦之欲无厌 向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并力西向 数 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范增数目项王 胜 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不赂而胜之之势 3、沛公不胜桮杓 4、刑人如恐不胜 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洎牧以馋诛 3、秦以攻取之外 4、以地事秦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苟以天下之大 七、 指出下列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暴霜露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八、 文句翻译
举以予人 势 1、有如此之势 2、其势弱于秦 与 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或 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故 1、故遣将守关者 2、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 故曰:弊在赂秦也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7、以有尺寸之地 8、举以予人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终 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终继五国迁灭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邯郸为郡 起视四境 洎牧以谗诛 苟以天下之大 至丹以荆卿为计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6、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