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园林特点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意大利的地中海气候与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有明显的差异。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
意大利是罗马帝国的本土,当中世纪结束时,意大利人对帝国往昔的辉煌仍然记忆忧新,而各种古罗马以及在意大利也是随处可见。古代的古典主义于是成为文艺复兴园林艺术的源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向往罗马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富豪权贵纷纷在风景秀丽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别墅庄园。由于这些庄园一般都建在丘陵或山坡上,为便于活动,就采用了连续的台面布局,也就成为台地园的雏形。
在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这些园林的构图由于受地形的限制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形决定了园林中一些重要轴线的分布,规定了台地的设置,花坛的位置和大小以及坡道的形状等。建筑物的位置安排也要考虑其与台地之间的关系。因此台地园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将平面与里面结合起来考虑的。台地园的平面一般都是严整对称的,建筑常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庭院的横轴上,或分设在中轴的两侧。由于一般庄园的面积都不很大,又多设在风景优美的郊外,因此为开阔视野、扩大空间而借景园外是其常用的手法。这一点是东西方所共同重视的。在中国的造园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如颐和园借玉泉山塔和佛香阁形成对景,在江南私家小园中由于面积狭小,这类手法就更多。不过中国在借景时往往会利用窗框、门框而做成框景的形式以增添画意。在总体布局上,意大利台地园往往是由下而上,逐步引人入胜,展开一个个景点,最后登高远眺,不仅全园景色尽收眼底,而且周围的田野、山林、城市面貌均可展现眼前,而给人以贴近大自然的亲切感。逐步的渐入佳境是东方园林的传统手法,但与意
大利不同的是东方式的展开乃是基于散点透视的卷轴画式的步移景换,而意大利虽然也是展开,却是颗粒性的分个呈现,所追求的仍是定点式的特定位置的欣赏,而其欣赏的顶点在于位处峰顶的鸟瞰,这在东方园林中是极少的,这可能与东方文化的内敛性格有关。
意大利百泉宫
在关于园林和建筑之间关系的处理上,意大利开欧洲体系把园林视为宅邸室外延伸部分理论的先河,这一理论也成为欧洲园林几何构成形式的生长基点。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虽然早在希腊罗马时代,中轴线已经开始出现,其最早还可以上溯到西亚的中心水道,但意大利台地园中的中轴却以山体为依托,贯穿数个台面,经历几个高差而形成跌水,完全摆脱了西亚式平淡的涓涓细流,而开始显现出欧洲体系椰油的宏伟壮阔气势。而且庄园的轴线有些已不止一两条,而是几条轴线或垂直相交,或平行并列,甚至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这些都是从前所没有的新手法。东方的园林当然到是不用轴线的,但也有一些例外,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部分和靠近宫殿区的园林前区,
圆明园的大宫门口还模仿九州的形式也形成一条大致的轴线,而颐和园万寿山上的建筑布置由于里面意象很强,其轴线意味也就更加明显,至于紫禁城中御花园的构图则几乎是沿着整个皇城的大中轴布置的。这些园林无一例外都是北方的皇家园林,江南园林的小尺度中决不会有这种情况,这不仅有规模的因素,主要还是中国传统的礼教和封建皇权的威严要求所决定的。欧洲体系中典型的水法也是从台地园开始的。水因为可以使空气湿润,从而在意大利园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位处台地,意大利园林的水景在不断的跌落中往往能形成辽远的空间感和丰富的层次感。在台地园的顶层常设贮水池,有时以洞府的形式作为水的源泉,洞中有雕像或布置成岩石溪泉而具有真实感,并增添些须的山野情趣。沿斜坡可形成水阶梯,在地势陡峭,落差大的地方则形成汹涌的瀑布。在不同的台层交界处可以有溢流、壁泉等多种形式。在下层台地上,利用水位差可形成喷泉,或与雕塑结合,或形成各种优美的喷水图案和花纹,后来在喷水技巧上大做文章,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印象效果的水景,此外还有种种取悦游人的魔术喷泉。低层台地也可汇集众水形成平静的水池,或成为宽广的运河。设计者会十分注意水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之有良好的比例和适宜的尺度。至于喷泉与背景的色彩、明暗方面的对比也都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关于主体景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东方体系也是很重视的,但东方的做法是以融合得了无痕迹为上乘,而非以背景衬托主体的静物写生式构图。
综合看来,意大利台地园作为欧洲体系的一个分支和其滥觞之所在,无疑也是以规整布置为主,与东方体系的模仿自然迥异其趣,但应该注意的是意大利台地园并不完全排斥自然:首先,其结合地形的设计思路就有明显贴合自然的意味,当然,东方园林自然式的地形处理方法决不会像意大利那样去将山坡切成几个台面,但利用地形来创造合适的景观还是两者所共有的思考方式,何况东方园林所处理的大都是些小山,甚至完全违反自然原理地纯用湖石堆山,比之于意大利的台地切山,谁更自然也还未有定论;其次,意大利台地园虽有中轴线的存在,但它在轴线两侧使用了退晕的手法,而使园景由人工逐渐过渡到自然,这令人想到颐和园也有同样的做法;另外,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
几何式的修剪,而整个庄园的背景更是往往呈现自然的植被,确实有回归自然的意味,而东方体系的自然相比则带有了更多的象征性,至于日本的枯山水则直接放弃了真实的自然而完全去追求宗教哲学上的一个抽象概念了。
意大利埃斯特别墅简介
位于罗马东郊的埃斯特别墅是意大利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园林中大大小小数百座设计巧妙的喷泉与自然景观水乳交融,不仅使埃斯特别墅成为意大利园林设计的典范,也为它赢得了“百泉宫”的美誉。埃斯特别墅所在的小城蒂沃利,气候怡人,青山绿水,自古就吸引着罗马的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别墅,躲避酷暑。埃斯特别墅建于16世纪,这里原是一个修道院。据说,当时来自费拉拉的望族埃斯特家族的伊波利托德斯特红衣主教在教皇选举中名落孙山后,这里被当作礼物赠送给他。1550年,他成为蒂沃利行政长官后,便开始令人着手修建别墅。在此后将近1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的补充完善使得埃斯特别墅成为意大利式园林的典范,特别是喷泉、机械等人工设施与自然景观的巧妙结合令人称奇。
埃斯特别墅建造之时恰逢意大利式园林的全盛时期,包括喷泉、水池和道路等在内的石作、经过修剪的植物和与石作结合的水组成了当时园林建造的基本要素,设计师不仅注重光影对比、水影结合等技巧,还有意加入人工机械装置,出奇制胜。埃斯特别墅是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园。别墅主建筑物在高地边缘,后面的园林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并被分作八层,每两层间落差达50米。在贯穿全园的主轴以及分布左右的次轴上,遍布高大的植物、错落有致的花坛和各式喷泉。
进入埃斯特别墅,迎面而来的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四方形院落。通过一旁的长廊走到阳台上,才会有美轮美奂的喷泉花园扑面而来。一出一进,让人不由感叹设计师的苦心设计。阳台所在的主建筑物是全园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园林。顺着石阶而下,便进入了喷泉
流水的世界。在埃斯特别墅,有大大小小500多处喷泉,其中包括十多处大型喷泉。这里最有名的喷泉包括据传是艺术大师贝尔尼尼设计的“圣杯喷泉”、别墅主设计师利戈里奥的作品“椭圆形喷泉”、“龙泉”、“管风琴喷泉”以及“猫头鹰与小鸟喷泉”。特别是后两者,由于加入了设计精巧的人工装置,人们可以一边欣赏“管风琴喷泉”层叠水流,一边聆听文艺复兴时期的四段音乐。而在“猫头鹰和小鸟喷泉”前,正在欢唱的小鸟被突然而至的猫头鹰吓得噤若寒蝉的场面别有趣味
另一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观则是长达130米的百泉路。在路的一侧修建有一条同等长度的水渠。水渠上分三层排列着各种动物石雕和喷泉,相隔不远就有一座。在最上面一层,泉水或呈抛物线或呈扇形喷出,汇聚的水则从下一层猛兽石雕喷泉的口中流出,第三层亦然。泉水最后集中在最下方的沟渠中流走。栩栩如生的石雕、清澈的水流加上碧绿的青苔古树,让人流连忘返。
在埃斯特别墅,水就是这里的灵魂。除去大大小小的喷泉外,各式水道遍布全园,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给意大利炎热的夏天带来难得的清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