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蜂(课堂实录)(3)

2024-01-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蜂》课堂实录

一、揭示主题,鉴赏古诗 1、谈话

师:其实,不只曾老师喜欢蜜蜂,古往今来,不管是作家,还是诗人都对蜜蜂情有独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蜜蜂的古诗《蜂》。 2、揭示主题

师:(幻灯出示古诗并板书“蜂”)我们齐声读一遍。(生齐读) 师:这是罗隐笔下的蜜蜂。同时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其他诗人笔下的蜜蜂是怎样的了?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些古诗,想想从诗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只只怎样的蜜蜂。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自强不息) ——明·吴承恩《咏蜂》

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舍己为人) ——宋·杨万里《蜂儿诗》 百花头上选群芳,收拾香腴入洞房。

但得蜜成甘众口,一身虽苦又何妨。(无私奉献、碧血丹心) ——宋·姚勉《咏蜂》

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兢兢业业)

——明·王锦《咏蜂》

3、谈谈蜜蜂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过渡:这样一群小精灵,(他们勤劳、无私奉献句式训练)它们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在罗隐笔下的蜜蜂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细细来品味。(多媒体出示整首古诗) 二、初读感知,畅吟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味道。 2、指名生读一读古诗。

师:诗词的读法和文章可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师: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注意把古诗的味道读出来。 3、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感觉读了古诗,接着我们也来学着古人吟诵古诗,你们准备用什么形式来吟诵,小组讨论一下。

4、老师这边也有一曲《蜂》的古诗新唱,我们一起来听听。 (师:从你的吟诵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快乐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采着蜜。在悬崖峭壁上,在花园里,在春风里)

过渡:是啊,只要有花的地方,便有了蜜蜂的踪影。那一簇簇、一群群,不辞劳苦的蜜蜂默默地采着蜜。(不管风有多大,不管太阳有多猛烈,不管天有多冷它依然默默地、默默地采着蜜。) 过渡:在罗隐笔下,蜜蜂就是这样可爱的一群小精灵,读 师:在罗隐笔下,就是这样不辞劳苦的小蜜蜂,读

师:在罗隐笔下,就是这样无私奉献的劳动使者,读

师:就是这样的一群可爱的小蜜蜂引起罗隐的兴趣,此时此刻,我们对罗隐笔下的蜜蜂充满了(佩服、感慨、震撼) 三、精读古诗,具象画面

1、其实,每一首诗的创作都有它特地的创作背景,罗隐的诗也不例外。那么,为什么我们读罗隐的《蜂》时,充满了佩服、感慨、震撼?在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罗隐。(多媒体出示罗隐简介) 罗隐(833-909), 唐代文学家. 原名横, 字昭谏, 号江东生. 杭州新城(今浙江桐庐)人. 20岁应进士举, 十试不第. 愤而改名为隐,罗隐向有“江东才子”之称,为什么总是所至不遇?这是因为当时的用人制度已极其腐败,科场被权贵把持,营私舞弊,任人唯亲。直到55岁那年,转机终于来了,在外奔波了大半生而所至不遇的罗隐,回到了钱塘,投奔雄据东南的杭州刺史。刺史辟罗隐为从事,又请置钱塘县,表隐为钱塘县令。

2、当我们随着诗人进入诗中时,我们会高兴,会伤心,会忧愁。接着,我们再读一读《蜂》,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佩服和震撼。

(1)我们一起仔细读一读第一句诗,想一想,这一句诗读成“一个字”会是什么字?(尽)

①谈一谈,从这个“尽”字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生2:我读懂了蜜蜂默默地采着蜜,毫不怨言。

生3……

3、是啊,多么勤劳的一群小蜜蜂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只要是有花开的地方就有蜜蜂的踪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踪影。(多媒体出现蜜蜂采蜜的景象)(板书:勤劳)

4、此情此景,我们会用这样的一句诗来概括: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师:当我们来到百花盛开的春天,我们会想到这样一句诗: 师:当我们欣赏到妖艳无比的荷花时,我们会想到这样一句诗: 师:当我们感受到扑鼻而来的浓郁芳香的菊花时,我们会想到这样一句诗:

师:当我们面对不畏严寒的腊梅时,我们会想到这样的一句诗: 师:是啊,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一幅幅感人至深画面让我们对蜜蜂的辛勤耕耘充满了敬意。但是,同样的“尽”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又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出示)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飒飒秋风,驱散不了内心的愁思,而是更加勾起对远方征人的怀念。)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8226;李白《赠庐司户》(举目四望,远近尽是寒山四绕的一片秋色)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傍晚的落日依着山峰悄悄落下,奔腾的黄河流入浩瀚的大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才停止了吐丝,蜡烛到了结束时才停止流泪。)

师过渡:一样的“尽”,不一样的诗意,却让我们领略了中国古诗词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5、接着我们读一读第二句诗,想想诗中给你什么体会? (1)把这句诗读成三个字,你们觉得应该哪三个字? (2)透过这三个字,对于蜜蜂你们了解多少?(简单交流关于蜂的资料)

(3)此时,我们再回到蜜蜂辛勤的劳动中,有谁了解蜜蜂究竟是为谁辛苦为谁甜?(板书) 句式训练:为 (谁)辛苦? 为 (谁)甜?

生:为自己的家人辛苦,读这句诗。 生2: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读…… 生3:为帮助过自己的人,读……

师:此时,我们想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蜜蜂,(不辞劳苦、无私奉献、不求名利)

师:是啊,小小的蜜蜂它们采尽了百花,酿成蜜后供人享受,可这一切的一切,究竟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师:让我们带着对蜜蜂不辞劳苦的深深敬意,读全诗。 师:让我们怀着对蜜蜂无私奉献的崇敬之心,读…… 师:让我们因为蜜蜂的不求名利而叹服,读……

师:这就是蜜蜂一生的真实写照。唐代诗人罗隐就是采用这种托物言志的方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带着对蜜蜂的崇高敬意再读一

遍古诗。(出示内容链接)

师:现代作家杨朔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来写蜜蜂,我们一起来读读。 分享杨朔的《荔枝蜜》

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透过荔枝树林,我沉吟地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辛勤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着生活的蜜。 (4)读完了这首诗,欣赏完了杨朔笔下的蜜蜂,我想对于蜜蜂,我们会有更深的了解。每当我们看到母亲起早摸黑忙碌时,我们想到了这样的一句诗:(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师:每当看到清洁工人在马路上忙碌时,我们想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师:每当我们看到因为执勤而无法再除夕晚和家人团聚的警察叔叔时,我们想到……

6、过渡总结:此时此刻,我们内心深处充满了对所有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无限敬意,对那些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劳而获的人充满憎恨。我们更加清楚的知道:劳动最光荣!(板书) 7、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师过渡:是啊,当我们感慨蜜蜂的无私奉献之时,也仿佛看到了《秋浦歌》里那面红耳赤的冶炼工人他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为冶

炼工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折服。从而我们深深地明白了劳动创造了美和幸福的生活。 四、作业:

1、收集罗隐的古诗,品读古诗。 2、举行古诗吟诵会。

蜜蜂谚语透哲理(多媒体展示) 蜜蜂出窝天放晴,鸡不入窝阴雨来。 两亩果园一箱蜂,蜜旺果肥吃不清。 要想水果长得好,还得蜜蜂把花咬。 谷雨不放蜂,十桶九桶空。 养蜂不用种,只要勤做桶。 天无二日,蜂无二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