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徐 睿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总公司,江苏 淮安 223001)
摘 要:钻孔灌注桩在基础应用中较多见,施工工艺很成熟,但工序复杂。文章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控制要点,旨在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带来些帮助与指导。关键词: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钢筋;泥浆;混凝土中图分类号:U443.1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2-0256-01
1 事前控制
1.1 材料进场控制
主要内容:①钢材进场要业主、监理、施工方联合验收,必须提供生产商的质量检测报告及质保书,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批次钢材进行分批检验;②规定送检的材料应及时通知监理、业主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经监理批准才能使用;③自拌或商品混凝土需预留检测试块,试块分别进行同体养护和标准养护,以备强度检测。1.2 测量控制
主要内容:①开工前需要对设计及业主的交桩控制点进行复测,确定控制点坐标及标高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埋设控制点,建立控制网,以便施工中的测量控制;②各轴线以及桩位点放好以后,报监理、甲方验收;③钻机就位后,对桩位进行重新水平及标高复核。2 事中控制
2.1 成孔过程的质量控制
成孔的质量影响到钢筋骨架的吊装,水下混凝土的灌注,甚至可导致废桩,因此钻孔过程的质量控制尤为关键。实际施工中需做到如下几点:①钻孔过程中,初始钻进时应放慢速钻,以便掌控好该孔的水平位置、方向、孔径、竖直度等。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根据地质情况缓慢加速到正常速度钻进;②钻孔灌注桩的桩壁稳定性主要是靠泥浆维护,泥浆起到护壁,清孔排渣,防止塌孔及扩孔的作用,因此泥浆的配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钻孔泥浆的配置要根据地质条件、泥浆材料、钻机种类及性能等确定,在钻孔过程中,泥浆的性能会随钻进过程地质的发生变化。因此泥浆性能指标应经常测试,随时调整到规范要求,从而提高成孔速度和提升泥浆护壁效果;③在提钻除土或因故停机时,孔内泥浆液位应保持规定要求,泥浆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以防塌孔、缩径事故发生。2.2 钢筋制作、焊接及下放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钢筋骨架所用钢材应具备材料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并经现场监理、业主抽检实验合格。钢筋绑扎及焊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相关要求。钢筋骨架制作、运输及吊装的技术要求:①钢筋骨架的直径,箍筋的间距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②钢筋
256
骨架应根据孔深,运输条件,吊装条件
等确定是否采用分段制作。分段制作应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骨架顶端应设吊环,吊环采用一级光圆钢筋及HPB235级钢筋;③制作好的钢筋骨架应平卧堆放在干净平整场地,堆高不得超过两层;④为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钢筋骨架外围设置垫块,垫块竖向间距为2m,横向沿圆周不少4处;⑤钢筋骨架应逐节吊装,吊装骨架时严禁碰撞孔壁,以免塌孔。钢筋骨架焊接时要保证各方向的垂直,每一节焊接质量及焊接长度应符合焊接要求,施焊人员具备相应资格证书,且具有较高的焊接工艺水准,方能施焊并保证焊接质量。2.3 清孔质量控制
清孔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将钻渣从孔底携带至地表,使孔底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清孔直接影响到桩的桩身整体质量以及能否顺利水下灌注混凝土。清孔时的控制要点:①成孔后应立即清孔,以免沉渣增多而增加清孔工作量和难度。清孔的方法有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喷射等,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清孔时,需逐渐降低泥浆密度。由于孔底砂石碎屑组成的沉渣较多,应避免泥浆浓度过低而造成沉渣无法随泥浆排出的现象发生。及时清理沉淀池内的沉渣,使泥浆充分地沉淀,避免沉渣随泥浆回流孔中;②在清孔过程中,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事故。清孔后从孔底提取泥浆试样,进行泥浆的密度、黏度、含砂率、胶体率等性能指标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规格指标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③必要时采用二次清孔,二次清孔是保证桩身混凝土质量及桩端承载力的有效工序之一;④沉渣测定。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在反循环钻进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导管内的沉渣。首次测量后,待提出导管停机数分钟后再次测量,如果不合格,需再次清孔。
2.4 灌注水下混凝土
(1)根据灌注桩的特点,水下混凝土配置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水泥的要求。水下混凝土可选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否则容易在浇灌过程中出现早凝,导致导管堵死造成断桩等事故;②骨料的选择。粗骨料优先选用卵石,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细骨料采用级配良
好的中砂;③良好的和易性。为保障水下混凝土的顺利灌注,拌合的水下混泥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要求坍落度在180~220mm,运输和灌注时不出现离析、泌水,并保持足够流动性。
(2)水下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应控制以下方面:①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深在1m以上,因此计算好首批混凝土的方量至关重要;②混凝土运至灌注施工现场,现场检查其均匀性、和易性、坍落度等指标,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需要进行二次拌合;③灌注过程中,导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深度应控制在2~6m,导管的埋深深度不宜太大,如果埋深太大容易造成混凝土凝住导管,导致断桩事故;埋深深度也不宜太小,如果埋深太小,灌注混凝土的冲击力容易冲破孔内混凝土顶面沉渣,造成夹泥断桩事故。灌注间隙应经常测量孔内混凝土顶面标高,计算导管埋深深度,及时进行调整;④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灌注速度过快容易造成钢筋骨架上浮。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在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降低混凝土灌注速度;待钢筋骨架埋深深度在4m以上时,提升导管;在保证导管管口距钢筋骨架底部2m以上时,恢复正常灌注速度;⑤控制好最后一次的灌注量,灌注的实际桩顶高程应高出设计高程0.5~1.0m,高出部分在破桩时凿除,需保证凿除桩头后的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3 结束语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按工序进行质量控制。抓住控制点,坚持每道工序检测验收许可制、成桩辅以适当的检测方法,完善管理水平,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高事前控制意识,树立质量第一和预控为主的观念,不断更新质量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JGJ94-94.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GB50202-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