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 一、词句段运用
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板书:与古人读 书求学的成语故事) 1. 出示:【课件10】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2.读一读,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成语。 3.说一说,这些成语分别描写了什么故事?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4.选一选,说一说。
(1)悬梁刺股【课件出示11】
古时候,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
出示描写古人读
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
新课
书求学的故事的成语,
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教学
( )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并选择两三个词语讲分钟
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故事,可以让学生积累
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了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义。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
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 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
告诉我们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
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自己
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
(2)程门立雪【课件出示12】
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和他的朋友游
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 目养神,坐着睡觉。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
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
了大半天。老师睡醒后,看见了外面的两个雪人—— 杨时和游酢,对此,程老先生感动不已。
(3)手不释卷【课件出示13】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 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 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 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 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 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 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 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 自学,受益匪浅。
5. 你还知道哪些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的成 语?【课件出示14】
闻鸡起舞 韦编三绝 孟母三迁
(二)仿照下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 作。【课件出示15】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罗盛教听到孩子们的哭喊声,知道有孩子落水 了,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他一边飞奔,一遍脱棉衣。 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他在水里 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 又钻了下去。
蝴蝶飞舞 小男孩打羽毛球 妈妈下班回到家 1. 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个片段中红色的词语,表
示什么?
2.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总结:这两个片段红色的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而且是连续的动作词语。 (板书: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
2.在出示的三种情况中,选择其中一个情况,照样子写写。【课件出示16】
示例:我把羽毛球往空中一抛,然后用力一打,只见羽毛球在空中迅速地划了一个弧,直奔小明跟前。小明也不甘示弱,用球拍猛地一回打,球箭一般地回到了我的身边。我举起球拍猛地一反击,球再一次地来到了小明的身边。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名人名言,学生尝试读一读。 出示:
【课件出示1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要自立自强的名言) 3.教师讲解:
(板书:描写自强不息的名言) 【课件出示18、19】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文王姬昌《周易》。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
讲解名言的大意,
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为学生理解名言的含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义提供直接的帮助。理
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解大意有助于学生积(3)“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累名言佳句,同时也为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学生正确运用打下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 。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把这些名句再来读一读,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 5.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 三、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积累并理解了关于读书求学的成语,并能仿写例句,写连动句,积累和理解名人名言。 语文园地 基础。 板书 设计 从人物语言描写、行为描写 表现人物品质、特点 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 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成语故事 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 描写自强不息的名言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注重放手给学生练习,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每个小题,都让学生首先自己尝试去理解,然后在课件展示的帮助下,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把题目完成,从而达到边学边做积累理解的目的。 不足之处: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讲解稍微多一些,能放手的就放手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讨论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