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素养·目标导学】 1.语言目标: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2.文化目标:了解作者魏征和“疏”的文章体裁特点。 3.思维目标:把握各段内容及文章主旨。 【情境·激趣导入】
导语: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初“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令世人瞩目。演绎这一盛世的重要人物有两位:一个有着敢讲的嘴巴,一个有着善听的耳朵;一个是犯颜直谏的良臣,一个是虚怀若谷的明君。君臣之间披肝沥胆,他们便是魏徵与李世民。让我们凭借《谏太宗十思疏》走进“诤臣”魏徵的情感世界。 【基础·清单检查】 1. 作者连线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汉族,隋唐时期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之一。以① 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② --《谏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魏郑公谏录》和《贞观政要》两本书里。
明确:①直谏敢言;②谏文表 2. 背景探寻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① ”,《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② 。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明确:①以陈得失;②从谏改过 3. 文体简介
关于文体,“谏”是古代用比喻暗示类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疏”即“① ”,是古代臣下向君主② 的一种文体,属于③ 。 明确:①奏疏;②议事进言;③议论文 【课文·内容研读】 1. 初读课文,为加点字注音。
(1)谏太宗十思疏( ) (2)求木之长( ) (3)浚( )其泉源 (4)人君当( )神器之重 (5)塞( )源而欲流长者也 (6)忧懈怠( ) (7)虑壅( )蔽 (8)正身以黜( )恶 (9)宏兹( )九德 (10)鸣琴垂拱( ) 明确:(1) shū(2) cháng/zhǎng (3) jùn (4) dāng (5) sè(6) dài (7) yōng (8) chù(9) zī(10) gǒng 2.研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A. 文言梳理 理清思路
(1)重点字词:固:使动用法 厚:厚实 况:何况
(2)分析: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① ,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②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③ ”
明确:①比喻;②简洁有力;③居安思危, 戒奢以简 B. 疑难问题 语境突破
(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明确: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明确: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3.研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A.文言梳理 查缺补漏
(1)重点注释:繁:多 纵情:放纵感情
(2)简析: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①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② ”和“③ ”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
④ 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用古人的论述以⑤ 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明确:①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②殷忧③得志④恭俭下人⑤水和舟的关系 B.疑难问题 语境突破
(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明确: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5.研读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A.文言梳理 查缺补漏
(1)重点注释:自戒:自我克制 乐:意动用法 纳下:采纳臣下意见 正身:端正自己的品德 恶:形容词作名词 ,奸恶小人 能:动词作名词
(2)简析:提出“十思”的内容:① (第1、2条),② (第3、4条),③ (第5条),④ (第6条),⑤ (第7、8条) ⑥ (第9、10条)。到“十思”的好处:⑦ 。
明确:①戒奢侈②戒骄傲③不纵欲④要勤勉⑤要虚心纳下 正身黜恶⑥应赏罚有度⑦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B.疑难问题 语境突破
(1) “十思”与第一段的观点有何联系? 明确:“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 (2) “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明确: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 (3)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明确: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作业·巩固提升】
1. 背诵全文,在背诵中体会“疏”的文体特点。 2. 思考学习“十思”现实意义。 【板书·见微知著】
谏太宗十思疏 内容:戒奢侈 戒骄傲 不纵欲 要勤勉 要虚心纳下正身黜恶 赏罚有度
目的: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