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内容摘要:工业是创造国家财富的主要源泉,是构成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从我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本文综述了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同时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简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工业化 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最初只是一种自发的社会现象,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20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1945年4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共“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因此,依靠工业化建设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是我国很长时间以来推动工业化建设的主导思想。从工业化发展过程来看,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国家,中华民族长期被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两大问题所困扰,中国工业化的最初动因就是为了解决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这两大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工业化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并简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国外工业化发展模式综述
工业化发展模式虽然没有统一的理论界定,但从世界各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分类方式和发展模式:
按国别划分,可分为英美模式、法国模式和德日模式。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革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自发产生和进行,被称为内生型工业化。美国工业化可以看作是英国工业化模式的延伸,美国在英国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化内部创新,建立了更先进的生产模式,并且通过灵活的经济体系和政府强有力的指导政策,对工业快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法国社会把建立民主体制视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法国模式是一种介于内生型和应激型两种模式之间的类型。德、日两国在工业化发展方面,都选择的是政府主导型。
按工业化所需资源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工业化模式和外发性工业化模式。前者工业化中的资金主要通过本国的原始积累获得,发达国家大多采取这种模式;后者工业化过程中的资金、技术等对外部有较强的依赖性,这一现象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过。
按生产力行业布局划分,可分为重工业优先发展和轻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模式。前一种模式是指以重工业为优先的发展产业,通过产业联系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工业化进程。后一种模式是指在推进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进程中,通过大量规模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效益好、利润高的轻工业项目,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
按工业生产力地域布局划分,可分为分散布局的平衡增长模式和集中布局的倾斜发展模式。前者是指为了各地区经济相对平衡地发展,把工业生产力分散而均衡地配置在全国的各个地区。后者则是将工业生产力集中地配置在一些资源、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或地点上,通过这些地区或地点带动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化进程,如英国、美国等发达的老牌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如韩国、巴西等。
按经济系统对外开放程度和方式划分,可分为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出口导向工业化模式和两者相结合的平衡工业化模式。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制造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出口导向模式包括:发展面向出口的工业,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用工业品出口替代农矿初级产品的出口;用出口所得外汇引进国内生产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通过出口工业发展与其他工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化进程等内容。两者相结合的平衡工业化模式则结合了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两者的因素,这种模式要求增加国外信贷进行平衡调整、资本流入须分阶段进行、通过外汇政策而不是通过关税保护和外汇配给限制进口。与进口替代相比,这种模式出口增加,早期有较多的外资流入,但外资引进低于出口促进模式。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另一种是苏联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但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一选择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
通过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抑制了消费,并以农补工、以轻补重,从而使我国从一个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步入工业化国家行列,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发展突出地表现出以下特征:
重工业优先。模仿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优先发展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这一发展战略使我国重工业高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旧中国手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落后面貌。建国初轻、重工业比重为2.79:1,1958年重工业超过了轻工业,1960年重工业产值比轻工业高出2位。1953-1977年轻工业发展速度年均9.2%,而重工业年均13.6%,重工业产值增长了23.9倍。
以内源发展为主。改革前的30年,我国工业化重点在城市发展工业,试图通过城市工业化带动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但由于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投资,所以对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一直受到挤压。特别是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保证工业和作为其载体的城市发展。按照产业结构由低到高演化的一般规律,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有序地从农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然而我们跨越了有序发展阶段,从农业直接跃到重工业。这样带来的后果是重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农业的积累,极大的限制了农业再生产的扩大,致使农业经济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低效率和低收人的经济,并长期发展停滞。
政府推动。工业化由国家直接领导,从工业规划的制定到实施,政府在其中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政府投资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形成了占总量70%以上的工业资本。
经济总量扩张、消费紧缩、高速度和低效益。1952-1978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3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6倍,而居民消费水平仅增长了68.5%,平均年增长仅2.1%。低工资、低物价、低消费,实现了高积累。一方面中国工业生产增长效益很低,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浪费和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调,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全面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更加成熟,吸取了前30年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工业在实行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实现了从少到多的转变,既消除了商品供给的短缺,又缩小了生产能力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内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了相对过剩,由匮乏走向了繁荣。表现为以下特征:
结构调整。1978年后,结构调整成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主题,首先是优先发展轻工业,上世纪80年代,我国轻工业发展一直快于重工业。1979-1981年,采取压缩基本建设,扶持轻工业发展的方针。1982-1985年,侧重扭转重工业内部循环过程的弊端,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为轻工业提供装备的机械工业较快发展。1985年后,基本步入正常轨道。1985-1990年,轻工业仍在
工业增长中居主导地位,其贡献份额占50.13%。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化工业阶段,同时轻工业与原材料工业也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实惠型”增长。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建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轻工业迅速的增长,使经济繁荣,消费品市场丰富。与改革开放前30年相比,1978年后的工业发展在增长速度方面并未超出许多,但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的提高要显著得多,1953-1977年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1%,1978-1988年平均年增长速度为7.3%,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是1978年的2.78倍,1995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1978年的3.75倍。
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首先,乡镇企业是我国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载体。截止2001年,乡镇企业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1.28亿人,超过了当时城市国有企业职工的总和,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其次,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不仅为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机械化适度规模提供了条件,还从资金和物资上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的技术改造。再次,乡镇企业加快了国家工业化进程。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已由1980年的75.8万个增加到756.4万个,乡镇企业将发展成为产业和行业结构较为完整的农村工业体系。农村工业化使我国产业结构由1980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30.9:48.52:21.39转变为1995年的21:48:3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近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了10个百分点。
城镇化带动工业化。改革开放后,我国较重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发展道路也具有中国特色。通过小城镇建设,使我国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新建小城镇从事第二、三产业,从而推动了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小城镇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商品交换和市场的发育,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也极大地遏制了工业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趋势。
对外开放提高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贸易战略由完全的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相结合转变,对外贸易在增加国内资金积累,提供先进技术、设备、产品标准和国际化,刺激国内企业竞争,以推动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等方面起到重大作用。通过对外开放,发展了一批新型工业,提高了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对繁荣国内经济起了重大作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消化、吸收和实现信息化技术创新提供了经济与技术基础。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叶开始的信息化高潮,就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同样会促进和改造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中。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十六大”又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模式,虽然内容作了一些变动,但基本思路都是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这一战略目标。
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爆炸、贫困、不可再生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问题。由此人们对以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了反思,得出结论认为:发展,必须是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统一。美、欧、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都曾经经历了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而我国现在也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经济发展进程之中,有效降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峰值,这才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唯一途径。
我国当前总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这是国内大多学者的共识。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工业化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关于新型工业化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李泊溪将工业化分为狭义工业化和广义工业化。史清琪认为,工业化由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过程,工业经济实现后还会向服务业为主的阶段过渡。曲格平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吕政则认为,工业化不应理解为就是发展工业,而应当在农业的产业化和发展第三产业方面去寻找出路。综合这些观点来看,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与传统的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第二,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第三,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同时,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创新和对策建议,如信息化战略、结构调整战略、对外开放战略、体制创新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战略等。具体说,就是首先是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先导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电子信息增值服务业;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的工作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改造,提高社会再生产的效率;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坚持环境影响最小化、资源消耗减量化、优先使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原则及原料和产品无害化原则,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互为利用,各得其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刘欣,王双立.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之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1(2)
3.徐天祥.工业化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3)
4.英美等国工业化模式[J].经贸导刊,2001(8)
5.蒋伏心.中国工业化模式的发展与转换[J].江海学刊,200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