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或曰:“将谓桓公仁义乎?杀兄而立,非仁义也。将谓短公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中,非恭俭也。将谓桓公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桓公兼有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由此观之,则任佐急矣。”
荆公子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乎!” .
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宋司城子罕之贵子韦也,入与共食,出与同衣。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左右曰:“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子罕曰:“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德余教也,吾故贵之,且我之亡也,吾臣之削迹拔树以从我者,奚益于吾亡哉?”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节选自《说苑·尊贤》,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B.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C.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D. 失管仲/隰朋/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虫流/出户一人之身/荣辱俱施者/何者/其所任异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毕朝周室”与“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两句中的“毕”字含义不相同。
1
B. “其固免矣乎”与“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固”字含义相同。
C. “伯牙子鼓琴”与“虎鼓瑟兮鸾回车”(《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鼓”字含义相同
D. “善哉乎鼓琴”与“素善留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齐桓公不仁义、不恭俭、不清洁,所作所为如亡国的平庸国君,但因管种、隰朋而成为五霸之首,由此可见任用辅佐的人非常重要。
B. 伯牙弹琴,钟子期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的志向;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由此论述知音的重要性。
C. 面对身边人的质疑,子罕指出因为不能重用子韦,才导致逃亡。现在再次回来,是因为子韦曾教导他,所以子罕重用子韦。
D. 孔子认为,中行氏尊重贤明的人却不能任用,轻视不贤明的人又不能斥退,以致于贤明的人与不贤明的人都对其怨恨仇视。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 因为:
(2)君之善子韦也,君亡不从,来又复贵之,君独不愧于君之忠臣乎? 因为:
14. 本文所体现的人才观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人才观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 C 11. B 12. B 13. (1)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
(2)你对他很是善待,你逃亡的时候他没有跟从,你回来之后还看重他,你难道对那些忠臣不愧疚吗?
14. 要识别人才,尊重人才,任用人才。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失去管仲、隰朋,任用竖刁、易牙,就身死不能下葬,尸虫流出门
2
外。在一个人的身上,为什么荣耀与耻辱都会经历到呢?那是因为他任用的人不同。
“身死不葬”为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后面断开;“虫”是“流出户”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AD; “何者”是一个问句,应单独断开;“其所任”是“异”的主语,其前断开,排除B。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 A.“毕朝周室”的“毕”是“全部”,句意:使诸侯全都朝奉周王室。/“六王毕,四海一”的“毕”是“完了”,句意: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毕”字含义不相同。正确。B.“其固免矣乎”的“固”是“一定”,句意:一定可以使国家免于危亡了吧!/“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的“固”是“本来”,句意: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我本来就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固”字含义不相同。C.“伯牙子鼓琴”的“鼓”是“弹奏”,句意:伯牙弹琴。/“虎鼓瑟兮鸾回车”的“鼓”是“弹奏”,句意: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鼓”字含义相同,正确。D.“善哉乎鼓琴”的“善”是“好”,句意:弹得太好了。/“素善留侯”的“善”是“与……交好、友好”,句意:一向和留侯张良友好。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相同。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由此论述知音的重要性”错,结合“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可知,是论述贤者效忠君王需要途径。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接”,交接;“无以”,没有用来……的人;“奚由”,宾语前置句,“由奚”,从哪里,通过什么途径;
(2)“善”,善待、友好;“亡”,逃亡;“贵”,看重;“独”,难道。 1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中的思想观点的能力。 先看本文的人才观:
由“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可概括为:要识别人才。由“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可概括为:要尊重人才。由“司城子罕亡,子韦不从;子罕来,复召子韦而贵之”“吾唯不能用子韦,故至于亡;今吾之得复也,尚是子韦之遗德余教也,吾故贵之”“以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以其得贤佐也”可概括为:要任用人才。
再看《谏太宗十思疏》中的人才观:
结合“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可知,选拔贤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挑选好的建议而采纳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献出他的忠诚。同样强调要尊重人才,识别并任用人才。
【参考译文】
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有人说:“能认为齐桓公仁义吗?杀死兄长而继位,不是仁义。能认为齐桓公恭谨有节制吗?与妇人同乘一辆车奔驰在都城中,不是恭谨有节制。能认为齐桓公操守清白吗?在他的后宫家门内就没有可出嫁的女人,这不是操守清白。这三样事,是败亡国家的荒淫君主的行为,然而齐桓公兼而有之,但因为得到了管
3
仲、隰朋,就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使诸侯全都朝奉周王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因为他能得到贤臣的辅佐。他失去管仲、隰朋,任用竖刁、易牙,就身死不能下葬,尸虫流出门外。在一个人的身上,为什么荣耀与耻辱都会经历到呢?那是因为他任用的人不同。由此看来,这失去贤臣良佐的事就最紧急了。”
荆国公子十五岁时就代理荆国的事务,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前往观看他是如何处理政事的。使者返回后,对孔子说:“廊下有二十五俊士,他的堂上有二十五位老人。”孔子说:“合二十五人的智慧来治理天下,比汤、武还要明智;合二十五人的力量,力量大于彭祖。以此来治理天下,一定可以使国家免于危亡了吧!”
伯牙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钟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 ,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钟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太好了,回旋跌宕,如临滔滔江河。”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终生不再弹琴,认为失去知音,世上便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不但弹琴是这样,贤人也这样。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良马不会自己到达千里之远,是要等待伯乐的赏识后才能到达千里。
宋司城子罕看重子韦,与他共食同衣。司城子罕逃亡,子韦没有追随;子罕返回后,又召见子韦并礼待他。左右说:“你对他很是善待,你逃亡的时候他没有跟从,你回来之后还看重他,你难道对那些忠臣不愧疚吗?”子罕说:“我正是因为不能重用子韦,才导致逃亡;现在我再次回来,尚且是因为子韦教导我的原因,所以我看重他。况且我逃亡,我的臣子跟从我,哪里对我的逃亡有好处呢?”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不贤的人。”子路说:“范、中行氏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不贤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范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的人知道他轻视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