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安青龙寺景观环境的叙事性研究

2020-08-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0年4月第13卷第2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ocialSciencesEdition)

Apr.2010Vol.13 No.2

西安青龙寺景观环境的叙事性研究

翟剑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

摘 要:景观并不是仅仅以简单的外在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具有精神意义存在的“场所”,人们在景观中更高层次的享受是与景观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共鸣。在引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青龙寺环境景观进行研究,从对叙事的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探讨青龙寺在景观叙事性设计上的内涵,并对其做相应评述。

关键词:青龙寺;景观;叙事性

中图分类号:K8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7X(2010)02-0105-03

  一、相关基本概念

1.叙事

叙事就是讲故事,是一种人类本能的表达方式。叙事起源于拉丁文gnarus和toknow,叙事暗示着一种通过行为和体验的偶然性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交流活动,它指的是信息发送者将信息传达给信息接受者这样一个过程。

2.叙事学

叙事学是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叙事文本进行研究的理论。就叙事学研究本身而言,它主要集中于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叙事结构的层面,它研究叙述的性质、形式、功能,并试图归纳出叙述的能力。另一个则是叙述话语的层面,它研究叙事文中话语表现模式中的时序状况与事件,集中于故事与叙述文本、叙述过程与叙述文本、以及故事与叙述过程之间可能的关系。

3.景观叙事性的产生如果把景观设计师比作叙事者,设计过程表现为对叙事对象和叙述方式的选择,而园林的使用者则是叙事的接受者。由于叙事的前提是叙事媒介与接受者的传达关系,因此,景观若通过设计者进行叙事性设计,以各种方式将故事交织巧妙的蕴藏在景观中,使它与人的行为和感受建立起密切的关系,那么这个景观也就成为载体而被赋予了可叙事的内涵价值,就可以说具有了叙事性。

收稿日期:2010-01-10

二、青龙寺概况

青龙寺,又名石佛寺,中国佛教密宗寺院。位于陕西西安市城南铁炉庙村北的乐游原上,大雁塔东北1.5公里处。青龙寺初创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当时称灵感寺,几经更名。青龙寺极盛于唐代中期,是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之地。当时有不少外国僧人往此学习,因此,青龙寺盛名远播海外。

1973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青龙寺遗址进行发掘。1982年,西安市同日本国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协议在青龙寺遗址共同修建的空海纪念碑落成。1984年,建筑考古学家杨鸿勋先生应邀根据1973年对青龙寺遗址的发掘资料对遗址4殿堂进行了复原研究。

现在的青龙寺占地约15000㎡,南北长约120m,东西宽约140m,整体上分为东西两院,主要建筑包括碑廊、竹月轩、陈列室(惠果空海纪念堂)、云峰阁、空海纪念碑等。

三、研究方法

如果将景观叙事性作为环境与人的信息传达与交流的一种方式,就存在人对于景观中叙事性由浅入深的认识,作者尝试沿着物质层面———表层意义层面———深层意义层面这一顺序解读景观中传达的叙事信息。

1.物质层面的解读:包括视觉,听觉。

作者简介:翟剑科(1985—),男,陕西西安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105

2.表层意义层面的解读:包括题字,匾额,解说。3.深层意义层面的解读:包括空间结构,修辞手法,主题。

四、青龙寺景观环境物质层面的解读1.视觉

视觉是物质层面接收信息最多的感官,视觉效果是综合的,游人往往不会关注景观元素中的某一种,而是更多的注重整体的感知。

(1)入口

青龙寺是一个明显的倒叙开局,倒叙是叙事顺序中将一种,是指文本中的叙述的前后顺序与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是将事情的结局提前到故事的开头讲述,就称为倒叙。青龙寺中入口的景致是整个园子中最美的地方,景观元素包括水体、置石、植物、景观小品、建筑。虽然入口处的布置采用了传统造园中障景的手法,但青龙寺的做法并不是完全将一切美的东西遮蔽,而是,将最美部分在入口毫无保留的完全的呈现。

(2)竹月轩

竹月轩是全园最为惊喜的地方,进入大门后沿西边的小路前行,绕过竹从,会看到一片开阔的草坪,由于视觉空间感被突然放大,远处的樱花从和高耸的云峰阁成为视觉焦点,往往这时就很容易错过通往竹月轩那条不起眼的小路,有点像电影中对于关键细节,导演往往会自然而然的一笔带过,留给观众在需要重新要找回细节时的一种对回忆的乐趣。

(3)东院入口

这个位于东院的入口的空间,是进入东院的前导空间,位于空间西北角的位置有尊石质符号化的雕塑,在周围都是植物围合的空间中显得格外突出,暗示一种从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过度的暗示。这一空间的存在不仅起到强化入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形成从西院到东院过程中的一处极为有趣的插叙。插叙同样是叙事顺序中的一种,是指在顺叙的叙述过程中不时地插入对过去事件的追述或其他方面事件的叙述顺序。

2.听觉

电影叙事学中,将声音作为一种双重叙事,声音可以弥补视觉信息的缺失,对视觉叙事进行补充,让叙事的进行更加流畅。景观中对于听觉的诉求并没有像电影中那么必不可少,但是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完全寂静的环境中欣赏景物。声音无处不在,风声,树叶的响声,水流声,踩踏草坪的嗞嗞声,鸟叫声,人流的熙熙攘攘的说话声,音响传来的音乐声,这些声音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景观视觉叙事的做了不同程度的补充。

五、青龙寺景观环境表层意义层面的解读

106

表层意义层面超越基本的感官层面,需要游人

通过想象去感知环境所传达的信息,这种解读具有更强的主观性。表层意义层面的叙事信息的传达,主要通过,题字,匾额,碑刻,展览等形式。

1.碑廊

碑廊中记录了历来名人游历青龙寺感受,包括唐代诸位诗人如白居易、王维、李商隐、裴迪、朱庆馀等等,共计12篇。诗句是通过文字表达思想,其本身就是一种叙事,通过想象我们将原先属于符号的形式转化为具象的脑海中的场景,通过这一系列的转换,使得古人留下的诗句经历时间的流逝,在今人读来别有韵味。这些诗集记叙、抒情、怀古,寄景于一体,词句之中品味诗情哲理和生活常情,让充满信息的场景体现着完美的叙事艺术。

2.陈列馆

陈列馆是传递叙事信息最多的地方,陈列馆中历史文物不同于诗词,他以历史事件中真实的文物为媒介向人传达历史本来的形象,给人带来了真实的厚重感。在陈列馆中这种用来传达历史的媒介包括历史遗迹挖掘时的照片、挖掘出来的文物、历史人物画像、作为文化交流的由日本游人赠送的书籍和法器等等。看到这些时,会引起游人的好奇心,追溯这些东西呈现的历史原貌和发生历史事件。

3.空海纪念碑

空海纪念碑位于陈列馆正北面,整个场地采用抬高的手法,使碑体的形象更加突出,场地上采用单一的铺装,四周用高大乔木围合使得空间的领域感极强,空海纪念碑采用类似象征式的叙事手法,碑体顶端的柱形采用佛教中象征性的符号,传达出空海这一主题。

六、青龙寺环境景观深层意义层面的解读

深层意义的表达,不仅要借助前两种意义传达的方式,而且更强调整体,讲求在不断变化的景致之间蕴含某种意义上的表达,其主要借助在空间的变化中运用相应的叙事修辞手法,来体现整个园林空间试图传达的信息。笔者选取两条最为明确的游览路线加以论述。(见图1)

1.路径1———由人文转向自然的过渡

进入入口后就有两条大致明确的方向可以选择,一条路线是入口———碑廊———东院的入口———陈列馆庭院———空海纪念碑广场———缓坡草坪———(远眺平台)———(下沉石林)———(竹月轩)———入口。这条路线的选择经历从人文景观向自然景观逐渐变化的过程,中间经历一次插叙空间和三次补叙空间。先借助碑廊与陈列馆与空海纪念碑了解整个园子的文化背景和相关历史知识,而后通过先前的想象认知最后来到中心园区,再使景融入情,达到最

终的对于全园的认知。

2.路径2———由自然向人文的过渡

路径2选择位于园子西侧的小径前行,经历的路线入口———(竹月轩)———缓坡草坪———(下沉石林)———(远眺平台)———陈列馆庭院———空海纪念碑广场———东院入口———碑廊———入口,这条路线的选择经历从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逐渐变化的过程。前半段竹月轩富有禅意的环境和云峰阁前大草坪遍植的樱花和高大的云峰阁暗示潜在的文化性,之后参观陈列馆与空海纪念碑,了解历史与故事,最后来到碑廊解读诗句,使先前看到景得到更高层次的升华,情融入景。

从进入入口时云峰阁高大突出的形象在植物的掩映下就形成最初的悬念,无论是沿路径1还是路径2前进,总会若隐若现的看到云峰阁,作为青龙寺游园的一条主要线索,云峰阁的形象始终成为游人探索的方向。这种悬念的制造,在最后登上云峰阁俯视全园是成为最后的结局。一个精心设计的有主题的景观作品必然如同电影一般有自己的贯穿前后的一条主线,在游园过程中运用不断重复的暗示,来鼓励游人探索,在经历反复的波折后,看到最后的结局,使得游人获得一种对于期待的满足感。

2.“惊喜”的发现

竹月轩是全园最为惊喜的空间。由于路径的隐藏,四面的围合,使得这里不易发现,而进入其中,舒适的尺度感、置石与竹从的巧妙的搭配给人以出人意料的美感,使这里成为最为惊喜的地方。惊喜往往比悬念带来的满足感更大,悬念贯穿整个游园的主线,引导游人的探索,而惊喜则如同游离于主线之外某个出人意料的情节,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情”“景”互融“情”既本文所说的景观的叙事性,“景”既景观的感官效果,情与景在景观中互融为一体时刻相伴,笔者认为情景互融的方式有两种:一种由情开始,引发人的想象,随后入景,用景与先前的情相互印照,从而使情的感受升华。另一种是由景开始,形成直观的印象,而后入情,使先前看到的景形象更为深刻。

[参考文献]

[1] [英]布莱恩

劳森著.空间的语言[M].杨青娟,卢

图1 景观空间叙事性分析图

芳,李翔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 孟令辉.论景观的叙事性设计[J].北京林业大学,

2009(06).

[3] 黄丽花.苏州留园景观的叙事性表达方式初探[J].中

七、总结

作为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型寺庙园林,整个青龙寺在叙事性处理上还是具有相当独到的方式。

1.“悬念”的制造

国美术学院,2009(6).

[责任编辑 兰一斐]

TheNarrativeStudyonLandscapeEnvironmentofXi’anQingLongTemple

ZHAIJian-ke

(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CollegeoftheArts,Xi’an710055,China)

Abstract:Thelandscapeisnotjusttheexternalformofasimpleshowinfrontofus,asthereisaspiritualsignifi2canceof\"place\"peopleinthelandscapeatahigherlevelofenjoymentistocreateasenseofresonancewiththe

landscape.ThisarticleisintendedtointroducetherelatedtheoriesofnarratologytoresearchthelandscapeofQing

LongTemple,fromthenarrativeoftheprogressiveapproachtoexplorethethreelevelsofnarrativeofQingLongTempleinlandscapedesign,meaning,anditscommentsaccordingly.Keywords:QingLongTemple;landscape;narrative

1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