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2013年网络综合机柜产品集中采购产品质量检测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中国移动网络综合机柜产品器集中采购项目的到货产品质量检测环节。本细则规定了产品质量检验的关键项目、检测方法、产品质量判定标准,明确了不合格产品及其供应商应承担的违约责任。
二、检验依据
《中国移动网络综合机柜产品集中采购回标文件》;
三、到货产品检测流程
中国移动网络综合机柜产品集中采购产品质量检测为到货产品质量检测。 本次检测由江苏移动负责组织省内到货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组织到货产品的抽样及盲样送检,委托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通信产品质量检验站实施检验。
四、到货产品抽样
省公司负责组织对每批网络综合机柜产品进行随机抽取。具体数量如下:
表1 网络综合机柜样品要求和样品数量 产品样品要求及数量 备注 名称 网络标准配置机架(包含配电单元)1架,建议配置有破坏性试验,建议综合告警装置、防雷模块、电源插座和安装层板等。样品返还厂家后重新机柜 按原厂包装运输。 发货。 五、到货产品检测项目及判定标准
检测项目:到货产品质量检测具体检测项目和要求包括中国移动网络综合机柜产品集中采购技术规范书中所有指标要求,不限于下表所示: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机柜外形尺寸应符合要求,其偏差不得超过±2mm;外表面对底部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得大于±3mm。 1 机柜尺寸 用于安装业务设备的净空间要求:高度为2200mm的机柜≥38U;高度为2000mm的机柜≥34U。 对于冷钢轧板,要求立柱等支撑部件厚度应≥2mm。 门和侧板为可拆卸式结构,门的开合转动灵活、锁定可靠、施工安2 前后门要求 装和维护方便,门的开启角应不小于110°。 前后门均应采用外开门方式,其中前门为单开门、后门为单开门或对称双开门。 机柜内部应设置4根或6根安装立柱,用于安装设备和固定层板。3 结构要求 安装立柱能够前后移动调节。机柜后安装立柱应能前后调节净深,并可配置可上下调节的托架和托盘。 前安装立柱与前门之间距离至少为180mm~300mm,以让出机柜下进B B B 项目属性 附件2网络综合机柜产品检测实施细则
风口。 设备的有效安装深度≥720mm(对于900mm机架应为≥620mm)。 机柜采用上走线时,顶板后部设置一整齐排风口。 排风口前两侧各设置内径不小于80mm的进线孔,其边缘应作钝化处理,以免划伤线缆。 进线孔位置应具有线缆固定装置。 机柜顶部应预留足够空间,且前后设置走线孔,以便引入设备电缆。 机柜结构应牢固,能够承受顶部线缆及结构件的负载。机柜及其托板的垂直压力承重(不变形)要求如下: 4 托板承重 (1) 轻型托板:≥10kg。 (2) 普通型(标准型) 托板:≥40kg。 (3) 加强型托板:≥80kg。 机柜外形应平整,部件安装到位,装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紧固件无松动;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锐边应倒圆角;焊接处应均匀牢固,无裂缝、夹渣、变形、烧穿等缺陷。 5 外观和涂覆 机柜涂覆层应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露底、起泡、裂纹等现象,涂层外观应不低于GB/T 4054标准中规定的外观等级2级要求。 机柜中的塑料件应表面光洁,颜色均匀且无明显差异,无裂纹、划伤,变形等现象。 6 绝缘电阻:交流电源回路两导线及任一导线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MΩ。 在不与输入电源和任何负载连接的条件下,220V交流电源回路两导7 线之间及任一导线与机壳之间,承受2000V/50Hz的试验,1分钟不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 8 电气性能 绝缘电阻:直流供电回路两导体之间及任意导体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应于30MΩ(测试电压500V直流)。 在不与输入电源和任何负载连接的条件下,直流供电回路两导体之间及任一导体与机壳之间,承受2000V/50Hz的试验,1分钟不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 机柜应有完善的接地系统,内部保护地排应与机柜立柱固定。架体框架上应设置不小于M6的接地螺钉及接地标识,架体框架与门之10 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连接导线截面应不小于6mm,连接电阻应不大于0.1Ω。机柜内应安装截面不小于35mm的接地铜条及接地标识,且接地铜条应与机柜绝缘,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MΩ/500V(DC),耐电压不小于3000V(DC)/1min不击穿、无飞弧。 表面电镀处理的金属结构件,通过GB/T 2423.17-1993标准中定义11 盐雾试验 的盐雾试验方法进行48小时盐雾试验后,外观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锈斑。 22 B B B B B 9 B B B 判定标准:
测试结果中有1个A类指标或累计3个B类指标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附件2网络综合机柜产品检测实施细则
六、质量违约责任追究条款
1、对于检测不合格批次,所发生的检测费用由该厂商自行承担。
2、产品检测不合格的,厂商需无条件进行质量整改,整改后复检合格的,厂商须免费更换该批次库存产品,并无条件免费对已安装产品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应费用,同时扣除该订单批次合同金额的5%作为罚金,因检测不合格造成供货逾期的还须根据合同条款规定处以相应罚金;厂商在一个省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测试不合格的(整改后复检仍然不合格的,视为两次测试不合格),省公司有权终止合同并将问题上报集团,由集团启动份额调整流程,并扣除50%履约保证金。 3、对于质量检测不合格厂商,原因明确前暂停供货及后续采购参与权。同时根据质量成因进行相应的处罚,其中有意造成的质量问题,直接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本次采购合同,扣除全部履约保证金,停止该厂商三年在中国移动所有产品采购参与权;属质量控制缺失的,厂商需提供整改措施,得到中国移动认可后方可恢复供货,期间各省份额不再保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