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A4打印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原始人类的某一行为被誉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指原始人类( )
A.学习制作陶器 B.能够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能够直立行走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的生产环境和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3、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C.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高超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4、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指(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李渊
5、“春秋以来,由于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财产并出租……”“它们”指( )
A.磨制石器 B.骨耜 C.青铜器 D.铁农具和牛耕 6、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7、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的是(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贾思勰 1 / 7
D.祖冲之
8、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弱肉强食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D.适者生存
9、“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10、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C.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11、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2、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禹建立了夏朝 B.汤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
1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大一统
D.开元盛世
14、北宋前期,淮河流域遭遇大旱,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来从越南传入的优良种子品种,分给这一地区的农民播种。这个“优良种子品种”指的是( ) A.玉米 B.小麦 C.马铃薯 D.占城稻
15、“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 )
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16、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
2 / 7
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容许)刺举(检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C.单独掌握地方财政权
B.单独掌握地方军政权 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
17、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了南宋统治者怎样的心态?( )
A.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C.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B.一心求和,与金对峙 D.发展经济,向往和平
18、下面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B.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19、开元末年,唐朝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发动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段话描述了唐朝( ) A.安史之乱
B.衰落的原因
C.农民起义
D.衰落的影响
20、宋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此时,力劝皇帝御驾亲征的人物( ) A.石敬瑭
B.岳飞
C.李纲
D.寇准
21、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东汉末年,为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并编创了防病健体医疗体操的名医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22、近期热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美食。中国人开始吃上用自产的玉米、马铃薯和花生制成的美食最早应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23、“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
3 / 7
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运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渊之盟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D.宋金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24、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夺回幽蓟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25、太平军进行北伐和西征的最终目的是( ) A.解除天京之围
C.消灭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B.推翻清朝统治
D.建立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秦”的历史。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社会改革,通过这次变法,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中“旧制度废除了,新制度建立了”具体指什么?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材料二包含了秦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造成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
4 / 7
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辽宋之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是指哪一少数民族政权? (2)材料一中的规定开始于双方的哪一约定?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辨析材料三,请你谈谈黄仁宇先生对“辽宋之间的协定”的评价。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面两幅图片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争纷繁,但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图二的水利工程名称是什么?
(3)材料二中“商君”指的是谁?根据所学知识,商君变法后的秦国百姓要想获得爵位与赏赐土地,最佳方法是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上述变法有何意义?
5 / 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D 3、B 4、B 5、D 6、D 7、D 8、C 9、B 10、B 11、C 12、C 13、B 14、D 15、D 16、D 17、C 18、D 19、B 20、D 21、B 22、D 23、D 24、D 25、B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1)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
6 / 7
土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2)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秦的暴政。 2、(1)宋真宗 辽 (2)澶渊之盟。
(3)材料二说明了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它使辽宋之间保持着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4)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3、(1)铁制工具与牛耕的使用。 (2)都江堰。
(3)商鞅;参军打仗多杀敌人,奖励军功。
(4)使秦国国力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或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