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姚欢
摘要:所谓“中高职衔接”是指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通过共同构建与实施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三二分段”式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从而达到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为中职学校学生成才打通了上升通道,为学生的职业成长搭建了“立交桥”。 关键词:中高职;学生;职业教育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按照《湖南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提出了“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新模式,率先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试点。通过3年的谋划,2015年起,学院与宁乡师范、祁阳师范和娄底师范3所中职学校,合作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项目,并被湖南省立项为重点建设项目。2015 年开始,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转段学生,陆续进入我院高职阶段学习。
2016年下学期,我开始担任宁乡师范学校中高职转段学习的学前1609班和五年一贯制学前 1313、1314 班辅导员。在管理中,我注重加强学习,认真思考,全面了解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深刻领悟国家对中高职衔接学生培养的要求,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学生管理方式,经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初步构建了“三站式对接,融通式教育”的学生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多维度分析,全面了解学生特点
首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观察学生日常行为,关注学生学习方式,从个性特点、日常行为、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四个维度对“中高职衔接”转段班级学生与“五年一贯制”班级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
二、多主体实施,全面落实管理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尝试在“中高职衔接”与“五年一贯制”班级中实施“三站式对接,融通式教育”管理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分层、分类、分岗“三分”管理法,让学生们取长补短,相互融通,共同成长。
“三站式对接,融通式教育”管理模式,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中高职衔接”学生与“五年一贯制”学生的优势,通过班级与班级对接、班级与团学对接、班级与岗位对接,采用互助式共同学习,互补式人格塑造,互通式信息交流,加强中高职衔接班级教育管理服务,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具体实施如下: 1.“班”“班”对接:
“中高职衔接”班级与“五年一贯制”班级有较为明显的差别。于是我采用“班班对接”方式,将“个体单独”的学习状态转变为“群体共同”的学习模式,把每班分成 6 个小组,每组
6-8 人,每组 1 名组长负责学习对接,每周安排三个固定时间,进行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流动性穿插帮扶,月末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通过实施“班班对接”,“中高职衔接”班级在较为薄弱的理论课程考试中,合格率由 76%上升到 98.3%,优秀率从 58%上升到 72.3%,同时“五年一贯制”班级在较为欠缺的专业技能考试中,合格率由75%上升到100%,优秀率由72%上升到80.9%。
2.“班”“团”对接:
即“中高职衔接”班级与学前教育学院团学组织对接。通过“请进来,放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早、晚自习时间,聘请学生会秘书部、广播站、宣传部干部进班教学,就公文写作、方案撰写、课件制作、办公软件使用、普通话训练等内容进行辅导交流;一方面,将优秀班干部推荐到学生会各部门任职,锻炼学生事务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3.“班”“岗”对接
在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记录总结实习过程,撰写实习日记、心得体会、工作反思, 定期发送至我邮箱,及时查找问题。实习结束后,回校联系“学业导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针对性指导。 三、多层面总结,全面提升管理效果
通过“中高职衔接”班级教育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三站式对接,融通式教育”学生管理模式,已预趋成熟,要做好“中高职衔接”班级管理工作,则需:一、以学生为本,充分把握“中高职衔接”学生个体特征,尊重个体成长规律;二、把准学生个性特点、日常行为、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的四个维度,形成“中高职衔接”班级管理新模式;三、充分利用“班级、团学组织、实践岗位”三个平台,加强学生个人专业水平和素质提升;四、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深化“融通式教育”手段,强化师生融通、班班融通、理实融通、校企融通,全面实现“中高职衔接”学生教育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雅文.中高职教育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朱蓓蓓,何晓春,卢凤平,邱德梅,周杰.中高职衔接的“双主体、三融合、四进阶”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创新实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7,31(01):13-16.
作者简介:姚欢(1990.07-),女,湖南岳阳人,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现工作或学习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研究方向:思政辅导员、音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