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提升训练

2020-05-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四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后提升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囊萤夜读》,回答问题。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晋朝人车胤学习态度和学识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因“家贫不常得油”,又时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知道古人勤奋苦读的事例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父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古地名。(3)期行:相约同行(4)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舍:舍弃,抛弃。(5)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6)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1]陈太丘与朋友约定________(时间)同行。因为_____________ ,元方斥“友人”无信,因为______________,元方斥“友人”无礼。在与元方的交谈中,友人的心情经历了从______到______的转变。

[2]《陈太丘与友期行》和《王戎不取道旁李》都出自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__________。(书名) [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门外戏_________ (2)日中不至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文中“友人”的朋友,听说了这件事,你对他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 / 6

注释:①滥:虚妄不实,失实的,假的。②竽:乐器名。③充数:凑数,④南郭:姓,⑤处士: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⑥说:同“悦”,高兴。⑦廩(lǐn)食:官府供给粮食。

[1]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每次必须__________,因此南郭先生请求为他吹等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却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先生便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宣王说之。______________

[3]“滥竽充数”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片段——诸儿取之,回答问题。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1]“折枝”的意思是( ) A.折断了树枝。 B.压弯了树枝。

[2]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树上结的李子很多。 [3]“诸儿竞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古文阅读。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孟子辍②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chuò):停止。③諠(xuān):忘记。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

其母方织(______) A.正在 B.方向 C.相当 以此戒之(______) A.命令 B.告诫 C.戒备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①突兀层崖中②,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棹④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⑥。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保叔塔:塔名。②突兀层崖中: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③昭庆:寺名。④棹:用桨划船。⑤娥:借指女子的眉毛,这里是说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⑥目酣神醉: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1]找出原文中描写西湖风景的句子,用“ ”画出来。

2 / 6

[2]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文中的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比较阅读两篇小古文,回答问题。

(一)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shào shǎo)女,名曰(yuē rì)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nì ruò)而不返,故为(wèi wéi)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二)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2]读句子,选择合适的停顿,画上“√”。

①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②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3]下列每组句子中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常衔西山之木石 诸儿竞走取之 B.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C.夸父与日逐走 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 道渴而死 [4]读课文,照样子填一填能表达故事经过的关键动词。 (___________)——(溺)——(__________)——(堙)

[5]“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都表现的是一种 的精神。下列各项中,也体现这种精神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大禹坚持十三年,耗尽心血和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

C.东汉时,一个叫孙敬的读书人,夜间读书时,用绳子的一头绑住头发,另一头绑住房梁。一打瞌睡,绳子就扯痛他的头皮,提醒他继续读书。

D.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克服种种困难,历经十几年的奋斗,终于建成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

8.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史记》)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发尽白,蚤死__________ (2)今也则亡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孔子哭之恸_________ (2)门人益亲_________ (3)弟子孰为好学_________ (4)不贰过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 6

不迁怒,不贰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课内阅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 ,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把短文中的句子补充完整。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尝与诸小儿游(______)A.经常 B.曾经 C.尝试 (2)唯戎不动(______) A.但是 B.唯一 C.只有

[3]王戎不去摘路边李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智慧和启迪,历经千百年仍然广为流传。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故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写一写,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选择。

(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____)。 A.品尝 B.曾经 C.尝试

(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____)。 A.只有 B.唯一 C.只是

[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____________。

[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__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 [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 B.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地开始行动。

[6]如果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边又发现了一棵桃树,只有最高的树枝上还长着几个桃子,你认为树上的桃子甜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天地。

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灯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1]解释加点的字。

4 / 6

性敏好学:_____ 家贫: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本文与“囊萤夜读”的故事,将这两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

12. 轻松阅读快车。

藏王的使者

唐朝( )时,藏( )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内地求婚。内地的文成公主既漂亮,又能干。好多国家都派使臣来求婚。唐朝皇帝决定让使臣们比比智慧,哪个最聪明,就把公主许配到他那里去。

第一次,皇帝让使臣们分出一百匹马中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别的使臣都把毛色相同的马驹和母马分在一起。禄东赞却把马驹同母马分开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一匹地放到马驹中去。马驹见到自己的妈妈,急忙扑上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第二次,皇帝叫人扛来一根两头削( )得一样的檀香木棍。问使臣们哪一头是根,哪一头是梢。别的使臣都很为难( )。禄东赞用绳子拴住木棍的中央,把它放在池塘里,说:“下沉的一头是根,浮着的一头是梢。”

最后,皇帝叫人拿来一块玉石,要使臣们用线穿过玉石上的洞眼。洞眼很小,里面的孔道是弯弯曲曲的。使臣们一个个用线去穿,都失败了。禄东赞一边看,一边动着脑筋。忽然,他看见地上有只蚂蚁,想出了主意。他把丝线拴在蚂蚁身上,把蚂蚁放到玉石的洞眼上。 在洞眼这头慢慢吹气,在另一头放了蜜糖。就这样,蚂蚁带动丝线穿过了玉石洞眼。

皇帝见三道难题全让禄东赞解决了,心想:一个使臣都这么聪明能干,藏王一定更了不起。于是,皇帝让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聪明的禄东赞终于完成了藏王的使命。

(1)给短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 ) 愚蠢——( )

(3)唐朝皇帝让使臣们比智慧,比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6

(4)唐朝皇帝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阅读小古文《女娲补天》,完成练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à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根据意思找出小古文中的相关词语。

(___________):善良的人民。 (___________):凶猛的禽鸟。

(___________):生活在海中的巨龟。 (___________):地有所陷坏,不能遍载万物。

[2]课文第一小节中与小古文中“火爁(làn )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意思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能概括课文3、4小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古文练习。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以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博览群书,擅长解说《诗经》。不逮:烛光照不到。逮,到,及。壁:墙壁。引:引来。 [1]根据古文内容,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衡乃穿壁以引其光。(___________)

[2]根据注释,说说划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我们能从中体会到匡衡_________的品质。

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1)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___________________。

(4)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