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府采购的建立和完善的思考

2021-07-29 来源:客趣旅游网


政府采购的建立和完善的思考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越显重要。为了探索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改革,财政部从1996年开始对政府采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在上海,深圳等一些地方率先试行政府采购制度。由于实行这种制度对于节约财政支出,加强财政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2002年6月29日在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通过了《政府采购法》,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为政府采购这一新制度的实施起了至关重要的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将从政府采购的建立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等方面逐步展开讨论。

1、政府采购的概念及特性

1.1 政府采购的概念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采购是指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货物是指各种形态和种类的物品,包括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

工程是指建设工程,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等。

服务是指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

1.2 政府采购的特性

政府采购是相对于个人采购,家庭采购,企业采购或团队采购而言的一种采购管理制度,与个人采购,家庭,企业采购或团队采购相比,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性:

(1)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2)采购主体的特定性

(3)采购活动的非盈利性

(4)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5)采购过程的规范性

(6)政府采购的公开性和公平性

2、政府采购的产生

政府采购制度是在长期的采购实践中形成的,起源于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在国际上政府采购历史悠久。英国早在1782年就设立了文具公用局,作为专门负责政府各部门所需公共用品的采购。美国于1861年通过一项联邦法,规定超过一定金额的联邦政府采购,必须使用公开招标的程序。继英美之后,世界上相当多的国家相继建立了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

亚太经贸组织从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开展了一次对亚太地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成员国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普遍认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可以节约采购费用10%左右,有时幅度更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政府采购制度已经延伸到贸易领域,成为贸易自由化谈判的重要方面。

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统;二是放;三是有统有放。政府采购的方式有招标、谈判以及招标与谈判相结合三种。在招标方式下,又分公开招标、有限招标(也叫选择性招标)和单一招标三种。公开招标又可分为非歧视招标和随意招标两种。在非歧视招标时,价格最底的投标人将获得合同。采购机构用何种方法采购主要考虑:(1)有关政府采购的规章和程序;(2)采购的金额和数量;(3)所购产品的技术特征;(4)市场的结构和性质;(5)其它因素,如需求的迫切性、保密要求等。

3、我国政府采购的建立

3.1 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具有必然性与迫切性

(1)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在收入管理上,并已取得巨大的成绩。虽然多年来我国在加强支出管理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尝试,但都是局部性的,均朱实现预期目标。国际经验证明,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实现采购支出管理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因此,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的客观需要,

(2)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

政府采购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一种政策手段,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品种和频率,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直接调节。当经济出现过热时,

可以适当压缩政府采购的规模,即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减少社会总需求,实现经济的正常运行。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可以增加政府采购的规模,刺激总需求的扩张,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政府作为国内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其购买商品和劳务的选择无疑对经济结构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弹性的采购计划,体现一定时期的政策倾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3)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加入世贸组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在降低关税等方面作出了必要的让步,但一些发达国家要求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必须签署《政府采购协议》,即对外开放我国的政府采购市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和经济合作也不断加强,只有及早建立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才能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合作。此外,建立政府采购制度还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的竞争秩序,抑制腐败现象,促进廉政建设,以及保护民族工业,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

3.2 我国政府采购建立的基本框架

(1)政府采购的原则

1)效率原则

效率原则是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币价值最大化”,用少量的资金支出,购买到较多的商品和劳务。即通常所说的少花钱,多办事,并且把事情办好。二是节约采购时间和采购管理费用。采购程序过于繁琐,采购周期较长,采购管理费用较多,就会造成政府采购的效率低下,因此,应尽可能节省采购时间和降低采购管理费用。

2)公开性原则

指政府采购的程度和采购活动都在公开情况下进行。公开性原则就是增强政府采购的透明度,对投标邀请的发布、投标商资格审查、开标、中标结果公布等都要公开,这样不仅使投标商估测他们参加采购活动的代价和风险,从而提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也有助于防止采购机构决策的随意性和不正当采购行为,增强投标商参与采购的积极性和信心。

3)公平性原则

指政府采购过程中参与采购的投标商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公平性要求所有的供应商、承包商和服务提供者具有同等待遇。采购机构在信息提供、资格审查、投标评价、中标者确定等方面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的照顾或歧视,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供应商、承包商以及服务提供者前来竞争投标。

4)竞争性原则

指政府采购的目标是通过投标商之间的竞争来实现。政府采购的合理价格应该是供应商竞争形成的价格,通过竞争也可以促使投标人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技术,并设法降低投标报价,使政府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可以节约资金支出,实现政府采购的目标。

(2)政府采购管理体制

1)政府采购的管理机构

集中采购机构为采购代理机构。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级政府采购项目组织集中采购的需要设立集中采购机构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

2)政府采购的模式

根据《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模式主要有六种:(1)公开招标;(2)邀请招标;(3)竞争性谈判;(4)单一来源采购;(5)询价;(6)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

3)政府采购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制定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可以对采购程序和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保障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

3.3 我国政府采购基本执行情况

2008年全国集中采购机构采购规模已经达到了40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3%,约占全国政府采购总规模的67%:全国部门集中采购10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约占全国政府采购总规模的18%:这两项占到政府采购总规模的85%。集中采购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

4、我国政府采购的完善

4.1 当前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政府采购工作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根据了解的情况,当前政府采购工作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政府采购目标单一

自建立政府采购制度以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基本上局限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促进反腐倡廉等方面,而且往往是节约资金幅度越高,就越现政府采购制度的优越性。实际上,从其他国家的实施情况看、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如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支持国内企业发展,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环境等。

(2)存在不规范行为

一是采购方式在选择上存在随意性,采购机关更愿意选择主观性较强的采购方式。二是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不完整,特别是技术要求文件编制的缺陷更大。三是评标方法不科学,主观成分较大。这些不规范行为容易滋生腐败,难以体现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给国家和供应商造成了损害。

(3)信息管理滞后

政府采购信息是现实的反映,是决策的依据,政府采购工作很多,但统计报告的指标很少,这种状况很难体现政府采购的透明度要求,也使社会上难以了解政府采购工作的全貌。

4.2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对策措施

政府采购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并且仍在不断地进行改进。我国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采购制度将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中要做的工作很多,应该有计划又步伐的开展。在当前阶段应当着重在下列领域取得突破。

1.加强理论研究,明确发展方向

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采购行为

3.加强选场培训,创建良好环境

4.加强监督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5.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发挥作用

5、结束语

上海市自1995年率先试行政府采购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国际经验表明,政府采购作为市场经济下各国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政资金分配的合理化也会产生积极影Ⅱ自。在我国,政府采购可以起到节约财政资金,防止铺张浪费,此外还可以强化公平竞争,促进市场机制的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且支出过程透明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抑制资金使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因此,

需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体制和法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