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漓江画派的文化自觉

2022-06-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论漓江画派的文化自觉

作者:盘莉娜

来源:《美术界》2022年第07期

【摘要】文化自觉是地域性、时间性的反思,这个地域范围可大可小、时间跨度亦可长可短。本文通过文献、具体事例以及漓江画派的主要人物事迹对漓江画派的出现到如今的发展进行论述,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对广西区域美术的发展进行阐述,对漓江区域的文化自觉因素进行梳理,论述地域文化在新时代下如何自主选择。 【关键词】漓江画派;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自费孝通先生提出之后,成为一种特别的现象,本是因他们当年的学术讨论而起,旨在反思自己所在的文化,了解过去,把握未来发展的方向。“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当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它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明白来历就需要生活在一种文化当中的人对其地域文化历史熟知并且主动找寻与继承,同时进行批判求真,让地域文化再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及美术家在这一层面做得非常好。

漓江画派是广西美术的文化自觉,其从出现到如今的发展过程,也属于文化自觉的范畴。本文将从漓江画派的出现与漓江画派的理论建设及对展览作品的分析三个方面论述在文化自觉视域下的漓江画派是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自主选择。

在传统中,画派是如何确立认可的呢?我国历史上的画派大多是自发的、无意识的。当时画家们并未将自己视为某派,而是由后来的艺术史家或评论家命名,也有各种原因影响下形成的。纵观中西美术史上的诸多画派和现在存在的各流派,它们必然受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而出现,如经济、政治、宗教等各种文化因素以及科学因素等,或者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当然作为画派的必备条件,周积寅在《中国历代画论》中早有阐释,“其一,必须有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组成的画家群(自觉的或自发的)”②,这里所注释的“自觉”或“自发”其实就是强调画家群体中每个个体意识受到其所在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使其艺术风格自觉呈现出某种共同特征,其中,文化因素和政府因素对于画家群体而言影响最大。

漓江画派在中国画坛正式出现的标志是2004年6月23日“漓江画派促进会”的成立,其成立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个因素。 (一)文化因素

首先,文化因素方面的自觉其实就是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自我意识。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情感表达方式、典型的艺术形象、崇高的审美思想影响着所有接触到作品的受众,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将艺术的社会功能发挥出来,带来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从人类社会来看,艺术创作属于文化上的创新,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创造。广西的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自然山水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广西艺术家们共同的文化基础,是产生这个区域群体文化自觉的根本条件,这是漓江画派萌芽的基础。作为漓江画派的开拓者,阳太阳认为漓江画派应该百花齐放,与其他画派不同的是漓江画派所强调的不是一种绘画表现程式而是一种特色。以中国画先切入,其他画种循序跟进。作品要人民大众喜欢,要为人民服务。阳太阳曾说他是桂林人,应该把桂林的美丽再现出来给观众看。当一群有着共同的文化认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产生共鸣的时候,“漓江画派”的出现将是必然的。

以漓江流域的自然景观为题材的绘画历史悠久且传承不断,从米芾到桂林本地的三个家族中周位庚、罗存理、李秉绶等人对漓江自然风光的描绘,在广西历史上就形成了以表现漓江自然风貌为主的文化现象。文化自觉首先需要对文化有找寻与继承,知道其历史进程。广西的地域文化历史是以少数民族的历史形态为主,要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环境,就必须让较为落后的历史文化变成先进的历史文化。那么先进的历史文化该如何定义,笔者认为应当是与中华民族整体的文化相融合,当然这个融合其实早就开始了,在历史上商贸活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就已经逐步在进行,但这一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如今社会的发展变化速度早已不是农耕时期或者工业革命时期的速度了,要有先进的文化意识和形态才能屹立于世界多元文化之林,这必然就是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是不断进行创新和持续发展的。综上,这是地域文化在时代洪流中的必然结果。漓江画派的画家们对地域美术的发展历程十分熟悉并有极强的责任感和实践精神把漓江画派推向中国画坛。 (二)政府因素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漓江画派促进会的成立进行了非常有力的推动,以形成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的品牌文化。在党委和政府的影响这一点上,无论是甘肃当年提的敦煌画派还是陕西的黄土画派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尽管发展不同,但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直至现在争议就在于画派是否要自行提出或由政府推动,这个问题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没必要再有争议。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的画派都是自发的,由后世学者所定义,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比如以地域为名的岭南画派、吴门画派等,以审美情趣差异不同而形成的院体画派、文人画派等。其中,院体画派放到现在来说,就是有编制的,即政府行为。当然可以偏颇地认为是宋徽宗的个人行为,但宋代以文为主的社会背景下,出现这种情况是必然的结果。在文人画派中,为首的苏东坡本身就官至高位且是文坛领袖,到后来大部分画家虽不在仕途却以文人画为宗,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当年宋代朝廷行为所致,如宋代建立之后,若重武轻文,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格以及什么样的画派?人的社会属性无法消除,从古至今,任何艺术家都是不可能脱離政府的影响。这个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笔者认为不必单一就某个点而论,在艺术史中,画派的出现代表着绘画的发展和繁荣。例如印象派的出现,一群落选官方沙龙的画家自

己联合起来举办画展被古典主义画家猛烈攻击,长达十年之后又举办画展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出现在历史舞台。印象派是在光学理论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就这个短暂存在的团体而言,落选官方沙龙才是直接原因。因而回顾历史,有些艺术家标榜的无政府主义纯属无稽之谈,艺术家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份子,是无法脱离社会环境的影响的。

无论是院体画还是文人画,抑或是西方的印象派等诸多派别,无论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政府都是摆脱不了的因素,这是人类社会层面的文化自觉,也是文化反思。正因反思才会有创新。在历史上如此,那么在当今社会该如何?费孝通说文化自觉是文化本身为了适应时代、新环境而产生的,漓江画派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说历史上画派的产生是群体无意识、是政府在无形中的影响,漓江画派的产生,就是政府有意识的、主动地去推动。基于广西秀美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及政府对漓江画派的建立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其广西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培育和扶持漓江画派、山水实景演艺等文化品牌,加大力度提高广西原创文化水平。广西第十次党代会又把漓江画派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把漓江画派作为文化品牌之一重点巩固提升,体现了政府对漓江画派的重视和关心,《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八桂民族音乐、漓江画派、山水实景演艺等优秀的广西原创文化品牌”③。在这一过程中,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潘琦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他先后撰写了《论漓江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打造漓江画派讴歌民族精神》(《美术》2003年第12期)等专题论文,他作为政府官员又是文化学者,在不同于艺术家的视角下对漓江画派理论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作、展览和研讨等活动,其中2007年1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所举行的“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在中国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受到美术界、理论界高度赞誉。随着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对漓江画派作了大量报道,漓江画派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漓江画派被推上了中国当代画坛的高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这一系列推动,使漓江画派在中国画坛留下浓重的一笔,这是区域文化自觉的典范。如今社会发展速度快,在信息化时代,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要靠自身的反思来适应时代,不适应新的环境甚至脱离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就会会走向衰落。这就需要政府干预,积极引导。文化是一个综合体,绘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继承和创新是发展的必然。文化自觉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艺术家们在深刻认识、理解自己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并没有单一的以国画为主,而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塑等同步发展,既没有费孝通先生说的“复旧”也没有“全盘它化”,对自己的文化认知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属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确立了漓江画派在当今画坛的位置。

综上,文化因素是漓江画派的萌芽基础,漓江画派促进会的成立则是由政府推动成立的标志,两者之间互相影响,“漓江画派”的出现本身就是该区域的艺术家群体经过长期耕耘积淀而成的文化自觉,就是区域文化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转型当中文化自主能力的表现。

漓江画派的理论建设非常有成就,高度反应出了这个艺术群体的文化意识。无论提出漓江画派理论建设框架的阳太阳、黄独峰等前辈,还是现在的黄格胜都是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师,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学术功底。而一个画派的理论建设既反映出这个画派现在的高度,又在一定程度上能预示这个画派所取得的高度。 (一)“漓江画派”的理论渊源

任何一个画派从出现到发展都需要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发展就是此画派群体文化自觉的表现。漓江画派作为地域性的画派,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挖掘地域特色,表现地域文化。阳太阳的艺术创作以传统笔墨技法去展现漓江、桂林当代人的生活现状,带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并非是简单地进行绘画写生,因此他很全面地把漓江和桂林的情、景、美表达得入木三分,耐人寻味。从绘画题材到表现技法再到理论凝缩,阳太阳都是漓江画派早期的探索者与开拓者,是最早有桂林区域文化自觉意识的广西艺术家。他的自觉来自于对家乡的深切情感,在《风格·品格·人格》中有这样一句话:“家乡的山水,有无穷的意境,爱的越深,意境也就越深。”④,这就为其创作和学术主张有了一个坚实的根基。广西的地理位置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都非常突出,而这些结合在一起赋予特定地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为广西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阳太阳立足于广西本土,提出了创立‘漓江画派’的学术主张,主张广西美术创作应该挖掘广西本土地域特色,表现地域文化,才能创造出有独特审美品格的广西绘画艺术个性。”⑤阳太阳的学术主张就是在这种前提下提出的,形成了漓江画派基本的理论框架,漓江画派的萌芽也是基于其学术主张。阳太阳是一位综合艺术成就很高的画家,他擅长多种绘画方式,因而在漓江画派构建过程中,百花齐放是理论基础,以国画作为切入点,其他画种并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是阳太阳学术主张的主要表现。 (二)“漓江画派”的理论发展

漓江画派的画家主要以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师为主,当然也包括其他成员,大家共同的特点除了突出的绘画技巧之外同时也具有非常良好的學术素养,这是漓江画派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后来凃克提出建立“广西画派”,在深入研究并进行大量创作之后又提出“亚热带画派”理论。如黄独峰先生在绘画之外,提出“岭南画派西移”的学术主张并大力提倡写生,表现广西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特色。著作有《明清写梅画人传略》《中国之花鸟画》《山水花鸟画技法》《中国绘画与西洋画的倾向》《岭南画派艺术之研究》《黄独峰画语录》等,这些著作涉及中西绘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推动了漓江画派的发展壮大,使漓江画派的创作表现形式更加成熟,更加丰富。

漓江画派理论的发展除了广西的画家、理论家之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潘琦,他从不同视角对漓江画派形成的必然性以及漓江画派的时代性、差异性、地域性、成熟性、民族性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完善了漓江画派的理论建设。关于漓江画派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黄格胜认为漓江画派的主要审

美艺术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其中国画的最大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是对阳太阳、黄独峰等前辈的学术观点的继承和发扬,主张作品以对景写生为基础,要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

无论是院体画还是文人画,抑或是西方的印象派等诸多派别,无论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政府都是摆脱不了的因素,这是人类社会层面的文化自觉,也是文化反思。正因反思才会有创新。在历史上如此,那么在当今社会该如何?费孝通说文化自觉是文化本身为了适应时代、新环境而产生的,漓江画派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如果说历史上画派的产生是群体无意识、是政府在无形中的影响,漓江画派的产生,就是政府有意识的、主动地去推动。基于广西秀美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及政府对漓江画派的建立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其广西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培育和扶持漓江画派、山水实景演艺等文化品牌,加大力度提高广西原创文化水平。广西第十次党代会又把漓江画派写进了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把漓江画派作为文化品牌之一重点巩固提升,体现了政府对漓江画派的重视和关心,《广西“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需要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八桂民族音乐、漓江画派、山水实景演艺等优秀的广西原创文化品牌”③。在这一过程中,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潘琦是一个代表性人物。他先后撰写了《论漓江画派的形成与发展》(《学术论坛》2003年第2期)、《打造漓江画派讴歌民族精神》(《美术》2003年第12期)等专题论文,他作为政府官员又是文化学者,在不同于艺术家的视角下对漓江画派理论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作、展览和研讨等活动,其中2007年12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所举行的“新时代·新广西·新画派——漓江画派作品大展”在中国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受到美术界、理论界高度赞誉。随着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对漓江画派作了大量报道,漓江画派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漓江画派被推上了中国当代画坛的高峰。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这一系列推动,使漓江画派在中国画坛留下浓重的一笔,这是区域文化自觉的典范。如今社会发展速度快,在信息化时代,地域特色传统文化要靠自身的反思来适应时代,不适应新的环境甚至脱离这个时代的发展速度就会会走向衰落。这就需要政府干预,积极引导。文化是一个综合体,绘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继承和创新是发展的必然。文化自觉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艺术家们在深刻认识、理解自己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并没有单一的以国画为主,而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塑等同步发展,既没有费孝通先生说的“复旧”也没有“全盘它化”,对自己的文化认知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多元属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确立了漓江画派在当今画坛的位置。

综上,文化因素是漓江画派的萌芽基础,漓江画派促进会的成立则是由政府推动成立的标志,两者之间互相影响,“漓江画派”的出现本身就是该区域的艺术家群体经过长期耕耘积淀而成的文化自觉,就是区域文化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转型当中文化自主能力的表现。

漓江画派的理论建设非常有成就,高度反应出了这个艺术群体的文化意识。无论提出漓江画派理论建设框架的阳太阳、黄独峰等前辈,还是现在的黄格胜都是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师,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学术功底。而一个画派的理论建设既反映出这个画派现在的高度,又在一定程度上能预示这个画派所取得的高度。 (一)“漓江画派”的理论渊源

任何一个画派从出现到发展都需要强大的理论作为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发展就是此画派群体文化自觉的表现。漓江画派作为地域性的画派,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挖掘地域特色,表现地域文化。阳太阳的艺术创作以传统笔墨技法去展现漓江、桂林当代人的生活现状,带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并非是简单地进行绘画写生,因此他很全面地把漓江和桂林的情、景、美表达得入木三分,耐人寻味。从绘画题材到表现技法再到理论凝缩,阳太阳都是漓江画派早期的探索者与开拓者,是最早有桂林区域文化自觉意识的广西艺术家。他的自觉来自于对家乡的深切情感,在《风格·品格·人格》中有这样一句话:“家乡的山水,有无穷的意境,爱的越深,意境也就越深。”④,這就为其创作和学术主张有了一个坚实的根基。广西的地理位置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都非常突出,而这些结合在一起赋予特定地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特征,为广西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阳太阳立足于广西本土,提出了创立‘漓江画派’的学术主张,主张广西美术创作应该挖掘广西本土地域特色,表现地域文化,才能创造出有独特审美品格的广西绘画艺术个性。”⑤阳太阳的学术主张就是在这种前提下提出的,形成了漓江画派基本的理论框架,漓江画派的萌芽也是基于其学术主张。阳太阳是一位综合艺术成就很高的画家,他擅长多种绘画方式,因而在漓江画派构建过程中,百花齐放是理论基础,以国画作为切入点,其他画种并进,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是阳太阳学术主张的主要表现。 (二)“漓江画派”的理论发展

漓江画派的画家主要以广西艺术学院的教师为主,当然也包括其他成员,大家共同的特点除了突出的绘画技巧之外同时也具有非常良好的学术素养,这是漓江画派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后来凃克提出建立“广西画派”,在深入研究并进行大量创作之后又提出“亚热带画派”理论。如黄独峰先生在绘画之外,提出“岭南画派西移”的学术主张并大力提倡写生,表现广西的自然风貌与人文特色。著作有《明清写梅画人传略》《中国之花鸟画》《山水花鸟画技法》《中国绘画与西洋画的倾向》《岭南画派艺术之研究》《黄独峰画语录》等,这些著作涉及中西绘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推动了漓江画派的发展壮大,使漓江画派的创作表现形式更加成熟,更加丰富。

漓江画派理论的发展除了广西的画家、理论家之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潘琦,他从不同视角对漓江画派形成的必然性以及漓江画派的时代性、差异性、地域性、成熟性、民族性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完善了漓江画派的理论建设。关于漓江画派的艺术风格与审美特征,漓江画派促进会会长黄格胜认为漓江画派的主要审

美艺术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其中国画的最大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是对阳太阳、黄独峰等前辈的学术观点的继承和发扬,主张作品以对景写生为基础,要具有典型的南方式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