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朵红红的玫瑰》语言特色探析

2024-01-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外语翻译

《一朵红红的玫瑰》语言特色探析

唐玉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H315摘

文献标识码:A

广西·崇左532200)

DOI:10.16871/j.cnki.kjwhc.2018.04.083

辞使得诗歌散发出无穷的语言魅力。本文旨在探析《一朵红红的玫瑰》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解读其中爱的主题,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以期为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提供借鉴参考。

要《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

苏格兰民谣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收录于1786年出版的《苏格兰方言诗集》。全诗以意象火红玫瑰开头,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热烈歌颂。通过探析此诗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如简洁凝练的语言、意蕴丰富的意象、生动形象的修辞,解读其中爱的主题,以期为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提供借鉴参考。关键词

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意象

修辞

AnAnalysisofLinguisticFeaturesin\"ARedRedRose\"//TangYujuan

Abstract\"ARedRedRose\"isanexcellentlyricwrittenbyRobertBurnsaccordingtoScottishballadsanditiscollectedin\"PoemsChieflyintheScottishDialect\".Thepoembeginswiththefieryrose,expressingthepoet'ssingingoftruelove.Byana-lyzingtheuniquelinguisticartisticstylesuchasconciselan-guage,richimagery,vividrhetoricandsoontounderstandloveinthepoem,hopefullyitcanhelpreadersbetterunderstandthework.

KeywordsRobertBurns;\"ARedRedRose\";imagery;rhetoric

《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苏格兰民谣创作的优秀抒情短诗,收录于1786年出版的《苏格兰方言诗集》,诗歌自发表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全诗以意象火红玫瑰开头,鲜明形象地展示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热烈歌颂,同时也反映了劳动者们朴实而深厚的情感。评论家们高度评价了此篇诗作。纪晓洁从功能文体学的视角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的效果[1]。孟令新等从修辞的角度解读了诗中强烈而真挚的爱情[2]。有的学者指出彭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所爱之人纯真的爱恋及其朴素、纯洁的爱情观:无私、永恒、相濡以沫[3]。可见,尽管国内评论家们对《一朵红红的玫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但他们大多数都品读到作品中蕴含的深刻爱情。彭斯采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意蕴丰富的意象、生动形象的修

1简洁凝练的语言

彭斯的语言以简洁凝练著称,毫无雕饰的痕迹,且富有苏格兰民谣特色,或许这与其苏格兰农民出身、自学成才、饱受苏格兰民谣熏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从他的诗歌中,人们可感受到语言朴实无华的浑然天成,同时也能体会到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其诗《一朵红红的玫瑰》真可谓是隽永篇章。

纵观《一朵红红的玫瑰》全诗,语言简洁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读来明白如话,简洁凝练中又蕴含苏格兰民谣特色。《一朵红红的玫瑰》短小精悍,仅有16行,却多处使用苏格兰方言,如“luve”,“melodie”,“lass”等,富有民族气质。彭斯特殊的出身背景以及生活环境让他对苏格兰民谣了如指掌,方言的使用不仅易于流行和传唱,且极具民族特色与魅力,深受人民喜爱,难怪彭斯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农民诗人之一。另外,《一朵红红的玫瑰》读起来朗朗上口,音乐性极强,每一小节的第一、三行采用的是四步抑扬格,第二、四行采用的是三步抑扬格,遵循了当时苏格兰民谣中流行的韵律,音韵特别优美,“这种美妙的节奏感读起来就像词语在舌尖跳舞一样”。强烈的音乐感与节奏感使得诗歌读起来和谐悦耳,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一朵红红的玫瑰》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快乐的气息,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人愉悦的心情。其简单、直接、乐观的语言形象跃然纸上,映入读者眼帘;更重要的是,简洁凝练的文字背后蕴藏着诗人对恋人纯真热烈的爱,如玫瑰般热情,如大海般深远,如岩石般坚毅,如流沙般永恒。词愈简,情愈深,所言极是。

彭斯以质朴无华的词语打动了千万读者的心,在《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简洁凝练的语言配上苏格兰民谣风格传唱的是亘古不变的纯真爱情,诗人对恋人的爱恋没有掺杂任何的欲望,仅有纯粹的欣赏与爱慕,这样的爱情极其可贵,此诗与诗人一样彰显出浪漫主义情怀。

作者简介:唐玉娟(1985—),女,广西兴安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

186

总第420期2018年4月(下)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420

April2018(C)

2意蕴丰富的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换言之,即是借物抒情。在《一朵红红的玫瑰》中,诗人选取了多个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玫瑰、乐曲、大海、岩石、沙漏等,以此寓情于物,情物相融,充分表达了诗人坚贞不渝的爱情。

玫瑰历来是象征爱情的通用语言。在诗的第1节,诗人把心上人比作是一朵红红的玫瑰,在六月展露新颜(OmyLuve’slikeared,redrose,That’snewlysprunginJune[4])。绽放的玫瑰突出了恋人青春活力、美丽而又清新的外表;甜美合拍的乐曲则进一步深化、强调了心上人从外表到内心都是如此完美、和谐(OmyLove’slikethemelodie,That’ssweeetlyplayedintune.[4])。诗的第2、3节情感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炽烈的爱情。此时,意象转移到更为广阔的大海。深沉的大海寓意着情感的深厚,情感之浓,可见一斑,而坚毅的岩石无不诉说着坚定不移的爱情故事,诗人以此表达他对恋人不可动摇的爱情,坚如磐石。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用磐石来见证爱情的感人故事。如《孔雀东南飞》中写到“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诗文表现了焦仲卿、刘兰芝坚实的爱情基础,也暗示了两人追求纯真理想爱情的决心,委婉含蓄,比直言爱情、信誓旦旦的诺言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生动形象。可见,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沙漏的使用又别有一番意蕴。在古代欧洲,沙漏是用来计时的量器,由两个玻璃球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通过充满了沙子的玻璃球从上面穿过狭窄的管道流入底部玻璃球所需要的时间来对时间进行测量。一旦所有的沙子都已流到底部的玻璃球,该沙漏又可以颠倒使用。沙漏本测量时间,可用来象征爱情,如细水长流,一生相伴,只要时间永恒,爱情便不曾改变。

从意象的逐次更迭:一朵红红的玫瑰、一支动人的乐曲,到一个更新、更广、更深沉的意境,扩展到辽阔的海洋、坚固的岩石和永恒的流沙,诗人全方位地阐释了恋人美丽的外表和内心世界,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心上人爱的深沉、恒久以及忠贞。

3生动形象的修辞

好的诗歌离不开修辞的运用,修辞为诗歌语言增添了无限的优美,通过修辞来鉴赏诗歌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在《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彭斯运用了多种修辞,如比喻、夸张、反复、头韵等,这不仅使得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而且也表露了诗人对恋人的深情,读来感人至深。

首先,诗人一开篇便把恋人比作是一朵红红的玫瑰,在六月里迎风绽开。鲜活的比喻让恋人美丽的外表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朵玫瑰热情、奔放、芬芳、秀丽,而这些美好的品质被赋予在恋人的身上,读者眼前立刻展现出一位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诗人的恋人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而且还有温婉甜美的性格,像一支甜甜动听的曲子。比喻的运用让诗歌形象生动,同时也饱含了诗人对心上人的赞许与深情。紧接着,诗人又用了夸张的修辞,以自然界几乎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如大海枯竭、岩石融化或现实中很可能不存在的情况如沙漏无沙,两人相隔万里等为例来抒臆胸中永恒的爱情。其实,在古代文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鼓吹曲辞·上邪》中,也有相似的表达:“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作者都用到自然界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来承诺永恒的爱,读来荡气回肠,也可见人类最真挚的感情都是相连相通的。此外,诗歌中还用到了反复、头韵的修辞。全诗仅16行,但“luve”这个词却出现了7次之多,然读来并不觉得累赘,倒是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恋人情感之浓。而标题中“red”、“rose”词首辅音[r]的一致,以及第1行、第3行中“luve”“、like”词首辅音[l]的相同等,这些头韵的运用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极其富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也不言而喻。

生动形象的修辞让《一朵红红的玫瑰》格外熠熠生辉,它不仅增添了语言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诗人热烈的爱情和坚贞的爱情决心,从而在读者心中引起强烈共鸣,修辞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直通心底。

《一朵红红的玫瑰》是彭斯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闻名遐迩,其语言简洁凝练极富苏格兰民谣特色,意象意蕴丰富,修辞生动形象,或许这正是其成为经典的原因。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示了《一朵红红的玫瑰》无尽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彭斯借其讴歌了纯洁、真挚、炽热的爱情,感动了无数读者,进而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内涵得到了升华。

参考文献

[1]纪晓洁.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对《一朵红红的玫瑰》的解读[J].语

文建设,2012(20):11-12.

[2]孟令新.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修辞美[J].安徽文学,

2009(6):73-74.

[3]余永锋.巧拨爱的琴弦———

解读彭斯的爱情诗《一朵红红的玫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07-109.

[4]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新增订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7.

编辑李前锋1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